期刊文献+
共找到670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荷载作用下结构钢材本构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114
1
作者 石永久 王萌 王元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300,共8页
为准确模拟结构的地震响应,寻找在循环荷载下钢材的本构关系,采用工程常用Q235B及Q345B钢材共50个试件,施加多种加载制度,分析其单调性能、滞回性能、宏观微观破坏形态、延性特征以及损伤退化特性,并采用Ramberg-Osgood模型对循环加载... 为准确模拟结构的地震响应,寻找在循环荷载下钢材的本构关系,采用工程常用Q235B及Q345B钢材共50个试件,施加多种加载制度,分析其单调性能、滞回性能、宏观微观破坏形态、延性特征以及损伤退化特性,并采用Ramberg-Osgood模型对循环加载骨架曲线进行拟合,进而得到Q235B及Q345B钢材在循环荷载下的一维应力应变关系骨架曲线;在Chaboche钢材塑性本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标定,确定了两种等级钢材本构模型的关键材料参数,并结合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试验结果进行有效模拟,为今后准确计算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反应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钢材在循环荷载下的反应与在单调荷载下的本构关系有很大差别,循环荷载下的骨架曲线对于准确的数值模拟起到重要作用;循环的圈数以及幅值会严重影响构件的断裂延性,钢材在循环荷载下的破坏应变不能按照单调荷载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周疲劳 单调性能 滞回性能 累积损伤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确定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进展 被引量:85
2
作者 杨晓华 姚卫星 段成美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4期81-87,共7页
著名的Miner-Palmgren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提出已有 70余年 ,但由于疲劳问题的复杂性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模型的工程应用价值能与该理论媲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仍在发展与完善中。文章根据疲劳损伤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特点 ,将确定性... 著名的Miner-Palmgren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提出已有 70余年 ,但由于疲劳问题的复杂性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模型的工程应用价值能与该理论媲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仍在发展与完善中。文章根据疲劳损伤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特点 ,将确定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分成两大类 ,即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和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并将主要的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分成五类 :a .基于损伤曲线法的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b .基于材料物理性能退化概念的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c .基于连续损伤力学概念的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d .考虑载荷间相互作用效应的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e .基于能量法的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文章分析了每一类模型中有代表性模型的物理背景 ,回答了模型在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简要评述了模型的优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性疲劳累积损伤 线性累积损伤 非线性累积损伤 模型 疲劳寿命 疲劳破坏准则
下载PDF
基于有效累积滞回耗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退化模型 被引量:68
3
作者 曲哲 叶列平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51,共7页
在模拟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非线性响应时,应正确考虑构件的累积损伤对结构性能的影响。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反复受力下的承载力退化是其累积损伤的重要体现。该文根据不同加载路径下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资料,通过考察不同加载路径对构件承... 在模拟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非线性响应时,应正确考虑构件的累积损伤对结构性能的影响。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反复受力下的承载力退化是其累积损伤的重要体现。该文根据不同加载路径下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资料,通过考察不同加载路径对构件承载力退化的影响,指出累积滞回耗能引起的构件损伤程度,与产生该累积滞回耗能的位移幅值有关。基于这一结果,该文提出了有效累积滞回耗能的概念,以综合考虑累积滞回耗能和相应的位移幅值对承载力退化的影响。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有效累积滞回耗能与构件承载力退化程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议的基于有效累积滞回耗能的承载力退化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不同往复加载路径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滞回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构件 累积损伤 承载力退化 加载路径 位移幅值 有效累积滞回耗能
原文传递
混凝土弯曲疲劳累积损伤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永强 车惠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2-59,共8页
本文在室内混凝土试件弯曲疲劳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素混凝土受弯试件在变幅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弯曲疲劳累积损伤性能。在对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证明了变幅疲劳荷载的大小和加载顺序对混凝土弯曲疲劳破坏有较大的影响,当疲劳荷载由小... 本文在室内混凝土试件弯曲疲劳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素混凝土受弯试件在变幅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弯曲疲劳累积损伤性能。在对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证明了变幅疲劳荷载的大小和加载顺序对混凝土弯曲疲劳破坏有较大的影响,当疲劳荷载由小变大时,累积损伤量大于1,当疲劳荷载由大变小时,累积损伤量小于1,P—M线性累积损伤准则不适于混凝土弯曲疲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弯曲疲劳 累积损伤 试验
下载PDF
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岩石的损伤实验 被引量:44
5
作者 颜峰 姜福兴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5-280,共6页
基于声波测试原理,利用RSM-SY5智能型声波仪,对某露天矿围岩在爆破冲击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损伤进行了现场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爆破冲击荷载对距离爆源7 m范围内的岩石会造成损伤破坏,其损伤程度随着岩石与爆源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岩体... 基于声波测试原理,利用RSM-SY5智能型声波仪,对某露天矿围岩在爆破冲击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损伤进行了现场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爆破冲击荷载对距离爆源7 m范围内的岩石会造成损伤破坏,其损伤程度随着岩石与爆源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岩体声波速度随着爆破次数的不断增加而逐渐降低,多次爆破对岩石具有损伤累积效应;多次爆破的累积损伤不是单次爆破损伤的简单叠加,具有非线性特性,且距离爆源越近爆破累积损伤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损伤 爆炸载荷 岩石 损伤度 声速 累积损伤
下载PDF
在役桥(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疲劳寿命预测分析 被引量:42
6
作者 吴晓 罗薇 +1 位作者 刘璐 黄园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99,共5页
针对在役桥(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安全性能评估中的疲劳寿命预测问题,以Paris公式的等幅载荷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计算公式为基础,结合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推导了一种用于变幅和随机载荷的起重机金属结构疲劳寿命计算模型。结合相关的试... 针对在役桥(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安全性能评估中的疲劳寿命预测问题,以Paris公式的等幅载荷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计算公式为基础,结合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推导了一种用于变幅和随机载荷的起重机金属结构疲劳寿命计算模型。结合相关的试验数据,对模型中的多个参数进行分析,用试验推荐值进行随机载荷下集装箱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的疲劳寿命计算,并对影响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说明。模型假设条件少,公式简便,适用于桥(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金属结构 裂纹扩展 累积损伤 疲劳寿命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压板剩余刚度-剩余强度关联模型 被引量:38
7
作者 廉伟 姚卫星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156,共6页
基于剩余强度和剩余刚度取决于同一损伤状态的假设,给出了基于剩余刚度的损伤定义和基于剩余强度的损伤定义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剩余刚度-剩余强度关联模型。用3种不同铺层形式的层压板试验数据对本文中提出的剩余刚度模型及剩余强度模型... 基于剩余强度和剩余刚度取决于同一损伤状态的假设,给出了基于剩余刚度的损伤定义和基于剩余强度的损伤定义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剩余刚度-剩余强度关联模型。用3种不同铺层形式的层压板试验数据对本文中提出的剩余刚度模型及剩余强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剩余刚度和剩余强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复合材料层压板疲劳过程中的剩余刚度和剩余强度退化规律;通过关联模型,可以在已知剩余刚度退化规律的前提下,用少量剩余强度试验确定剩余强度退化规律;与剩余刚度关联的剩余强度模型中的参数可以被认为是材料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层压板 疲劳 累积损伤 剩余强度 剩余刚度
下载PDF
一种基于材料韧性耗散分析的疲劳损伤定量新方法 被引量:26
8
作者 叶笃毅 王德俊 +1 位作者 童小燕 姚磊江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0-88,共9页
依据疲劳过程中结构钢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从反映疲劳损伤机理、对损伤过程表现敏感且便于实验测试等方面对上述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参量进行综合考察后指出,韧性是一个适合作为疲劳损伤表征的力学参量,并进一步建立了韧性... 依据疲劳过程中结构钢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从反映疲劳损伤机理、对损伤过程表现敏感且便于实验测试等方面对上述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参量进行综合考察后指出,韧性是一个适合作为疲劳损伤表征的力学参量,并进一步建立了韧性随疲劳损伤演化的耗散模型。从交变载荷下材料韧性耗散规律出发,结合疲劳损伤的能耗过程分析,系统研究并提出了以韧性为基本参量的疲劳损伤变量、损伤临界值、损伤演化方程和累积损伤模型,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疲劳损伤定量方法,并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通过与其它方法比较表明:根据韧性耗散定义损伤变量优于基于延性、强度和弹性模量变化的损伤度量方法,由此得到的累积损伤模型较Miner线性法则与Manson双线性累积损伤法则更符合实验结果。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耗散 损伤变量 疲劳损伤演化 累积损伤
下载PDF
轴压和循环冲击次数对砂岩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金解放 李夕兵 +1 位作者 殷志强 杜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3-930,共8页
利用岩石动静组合加载SHPB试验装置,研究不同轴压的岩石在循环冲击过程中动态强度和变形特性。首先,对具有不同轴压的岩石进行循环冲击;进而考察了在循环冲击过程中岩石的典型动态应力-应变曲线;最后,研究轴压和循环冲击次数对岩石动态... 利用岩石动静组合加载SHPB试验装置,研究不同轴压的岩石在循环冲击过程中动态强度和变形特性。首先,对具有不同轴压的岩石进行循环冲击;进而考察了在循环冲击过程中岩石的典型动态应力-应变曲线;最后,研究轴压和循环冲击次数对岩石动态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冲击次数的增加,加载段和第2卸载段的变形模量、峰值应力、恢复的应变与峰值应变之比和恢复的应力与临界卸载应力之比值逐渐降低;平均应变率、峰值应变、第1卸载段的变形模量以及单位体积吸收能逐渐增大。当轴压为其单轴抗压强度的22%,51%和65%时,岩石对外部冲击载荷的抵抗能力与冲击次数间的关系整体上呈现"平缓发展—急剧下降",当轴压为0或为其单轴抗压强度的87%时,岩石抵抗冲击的能力随冲击次数的增加基本呈现匀速降低的趋势。当轴压为其单轴抗压强度的22%时,抵抗外部循环冲击载荷的能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冲击 强度劣化 累积损伤 临界卸载应力
下载PDF
混凝土的单轴抗压疲劳损伤累积性能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朝阳 宋玉普 车轶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8-40,共3页
研究了单轴等幅和变幅加载抗压疲劳变形规律 ,提出了一个与疲劳变形规律相对应的三阶段线性疲劳损伤模型 ,给出了以残余应变为指标的疲劳损伤累积方程。由试验结果分析 ,得到了加载水平与疲劳变形的二阶段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以等幅两... 研究了单轴等幅和变幅加载抗压疲劳变形规律 ,提出了一个与疲劳变形规律相对应的三阶段线性疲劳损伤模型 ,给出了以残余应变为指标的疲劳损伤累积方程。由试验结果分析 ,得到了加载水平与疲劳变形的二阶段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以等幅两阶段线性疲劳方程为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单轴 抗压疲劳 损伤累积 性能
下载PDF
频发微小地震下顺层岩质边坡累积损伤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3
11
作者 刘新荣 许彬 +2 位作者 刘永权 王继文 蔺广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2-641,共10页
三峡库区蓄水后诱发的高频度微小地震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了重大影响。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和UDEC离散元数值计算方法,深入地探究了库区典型顺倾层状岩质边坡在高频次微小地震下的累积损伤和稳定性。研究表明:①地震持续作用下,边坡自振频... 三峡库区蓄水后诱发的高频度微小地震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了重大影响。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和UDEC离散元数值计算方法,深入地探究了库区典型顺倾层状岩质边坡在高频次微小地震下的累积损伤和稳定性。研究表明:①地震持续作用下,边坡自振频率、阻尼比、损伤度和损伤速率依次降低、增大、累积变大和不断提升,各测点PGA响应表现为“高程效应”和“趋表效应”,且PGA放大系数均呈降低趋势;②高、低动荷载振幅阶段边坡岩体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可分别用指数函数和三次函数描述,其演化曲线分别呈初期轻微降低、中期线性递增、后期平缓微增的“S”型特征和急速增长的“陡升”型特征;③边坡累积损伤-失稳破坏呈现为起伏体爬坡-啃断-磨平、次级节理(层面)起裂-扩展-贯通、坡体沿复合破坏面发生整体滑移、失稳破坏后岩体以破碎-大型-巨型块状堆积于坡脚,且含起伏体边坡整体稳定性更优;④动荷载振幅、动荷载频率、坡高、坡角增大而层面厚度减小时,边坡临界失稳微震作用次数减小、累积永久位移增大、稳定性系数减小,且层面出露边坡更易发生失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微小地震 顺层岩质边坡 振动台模型试验 累积损伤 UDEC离散元方法 稳定性
下载PDF
大型船舶结构的疲劳强度校核方法 被引量:26
12
作者 韩芸 崔维成 +1 位作者 黄小平 吴有生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0-67,共8页
传统的船舶结构疲劳强度校核一般只考虑高周疲劳而忽略了低周疲劳。随着船舶结构向大型化发展以及最近海损事故的发生,低周疲劳问题引起了船舶行业的广泛关注。Urm等人于2004年对装卸载引起的油轮船体结构的低周疲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 传统的船舶结构疲劳强度校核一般只考虑高周疲劳而忽略了低周疲劳。随着船舶结构向大型化发展以及最近海损事故的发生,低周疲劳问题引起了船舶行业的广泛关注。Urm等人于2004年对装卸载引起的油轮船体结构的低周疲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计算方法,但具体的计算结果没有给出,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有必要对船舶结构低周疲劳的原因及校核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引起船舶结构低周疲劳的原因;其次,对现有的S-N曲线外推得到低寿命区S-N曲线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将外推得到的低寿命区段曲线和经过试验验证的低周疲劳寿命曲线进行了比较;最后分析了波浪载荷等引起的小幅疲劳载荷以及满载和压载引起的大幅疲劳载荷导致的疲劳损伤的相互作用,从而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累积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舰船工程 低周疲劳 S-N曲线 累积损伤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海洋环境下的贮存及寿命预估 被引量:31
13
作者 王玉峰 李高春 王晓伟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87-90,共4页
分析了海洋环境的特点及其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贮存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推进剂的湿热老化试验。基于累积损伤模型和艾林(Eyring)寿命模型,建立了Eyring-累积损伤模型。用该模型预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在恒温和交变温度载荷下的寿命。研究表明... 分析了海洋环境的特点及其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贮存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推进剂的湿热老化试验。基于累积损伤模型和艾林(Eyring)寿命模型,建立了Eyring-累积损伤模型。用该模型预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在恒温和交变温度载荷下的寿命。研究表明,Eyring和Arrhenius两种累积损伤模型在恒温载荷下的应用效果是比较一致的;交变温度幅值的变化对寿命的影响较大,即昼夜温差和年温差越大,寿命损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固体火箭发动机 累积损伤 寿命预估 交变温度
下载PDF
基于爆破累积损伤的边坡稳定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费鸿禄 苑俊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3868-3877,共10页
爆破开挖所引起的邻近边坡岩体的扰动和损伤,特别是多次爆破产生的累积损伤效应,必然导致岩体力学参数弱化,是造成边坡破坏甚至失稳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所建立的损伤模型,采用声波测试法,对边坡岩体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累积损伤效应进... 爆破开挖所引起的邻近边坡岩体的扰动和损伤,特别是多次爆破产生的累积损伤效应,必然导致岩体力学参数弱化,是造成边坡破坏甚至失稳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所建立的损伤模型,采用声波测试法,对边坡岩体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累积损伤效应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并根据损伤研究的结果对边坡岩体抗剪强度参数进行折减;基于强度折减法和时程分析法,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爆破荷载作用下的边坡安全系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每次爆破震动的直接作用使边坡安全系数降低5.1%-12.6%,爆破累积损伤的作用使边坡的安全系数下降了35.2%,多次爆破条件下,爆破损伤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比爆破载荷本身的影响更大;地震波载荷作用下,随着边坡强度参数的折减,坡底节点水平最大位移也在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由于边坡强度折减造成的塑性位移增加;爆破振动对软弱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爆破振动 累积损伤 强度折减法 时程分析 边坡安全系数
原文传递
钢框架不同构造形式焊接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石永久 王萌 王元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5-83,共9页
研究节点的构造形式对于改善钢框架结构的延性、防止发生脆性破坏、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系统全面地对比不同构造形式对于钢框架焊接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以及构造形式对于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和破坏形态的改变作用,... 研究节点的构造形式对于改善钢框架结构的延性、防止发生脆性破坏、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系统全面地对比不同构造形式对于钢框架焊接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以及构造形式对于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和破坏形态的改变作用,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结合国内外已有的钢框架焊接节点拟静力试验,验证了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模拟局部屈曲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通过建立九种不同构造形式的节点模型,与标准节点在承载力、刚度、滞回性能、退化特性、断裂倾向指数、破坏形态以及塑性铰位置等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不同构造形式节点的受力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重要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剪切域强弱对于节点的破坏模式有较大影响;同时考虑抗震效果、建筑要求以及经济指标,削弱型节点并没有过多的削弱节点承载能力以及刚度,并且滞回性能稳定,"狗骨头"型节点存在侧向稳定性问题,而腹板开洞型节点无论是在滞回性能还是破坏形态方面都具有较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焊接节点 构造形式 局部屈曲 累积损伤 有限元分析(FEM)
原文传递
采用简化方法的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校核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然章 彭文科 +2 位作者 詹志鹄 胡毓仁 陈伯真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9-68,共10页
本文介绍用简化方法进行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校核的基本原理。这一方法已为中国船级社近期编制的《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所采纳。文中介绍了疲劳载荷的计算,疲劳应力的计算及疲劳累积损伤的计算,并给出例题说明这一方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船体 结构 疲劳强度 载荷 累积损伤
下载PDF
结构震害指数研究评述 被引量:21
17
作者 郭子雄 刘阳 杨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61,共6页
结构震害指数是评价某个结构或构件在受到地震作用后的破坏状态的无量纲指数,是人们在地震后对受损建筑做出处理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对国际上较常用的震害指数计算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和评述,分析了这些模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震... 结构震害指数是评价某个结构或构件在受到地震作用后的破坏状态的无量纲指数,是人们在地震后对受损建筑做出处理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对国际上较常用的震害指数计算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和评述,分析了这些模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震害指数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震害指数 地震作用 无量纲指数 累积损伤 滞回耗能
下载PDF
循环爆破荷载作用下小净距隧道中夹岩的累积损伤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曹峰 凌同华 +1 位作者 李洁 黄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41-148,共8页
为了研究循环爆破荷载对小净距隧道中夹岩的影响,以六月田分岔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分岔隧道的三维模型。基于HJC本构模型,通过引入损伤变量,模拟循环荷载作用下小净距隧道保留岩体的累积损伤演化过程,探讨中夹岩... 为了研究循环爆破荷载对小净距隧道中夹岩的影响,以六月田分岔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分岔隧道的三维模型。基于HJC本构模型,通过引入损伤变量,模拟循环荷载作用下小净距隧道保留岩体的累积损伤演化过程,探讨中夹岩累积损伤程度、损伤范围与爆破次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损伤区质点振速衰减规律,通过数据拟合,建立单次爆破装药量、最大损伤范围与临界损伤峰值质点振速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利用现场的声波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较为吻合,最大损伤范围出现在中夹岩的拱肩;相比单次爆破,循环多次爆破开挖造成的累积损伤范围明显增加,临界损伤峰值质点振速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小净距隧道 中夹岩 累积损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及劲性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累积损伤模型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翌新 赵世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2-417,共6页
本文在阐述损伤值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简称RC)和劲性钢筋混凝土(简称SRC)构件的累积损伤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大变形幅值以及荷载循环所引起的损伤,比较准确地定量描述了构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 本文在阐述损伤值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简称RC)和劲性钢筋混凝土(简称SRC)构件的累积损伤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大变形幅值以及荷载循环所引起的损伤,比较准确地定量描述了构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累积损伤 循环荷载
下载PDF
随机载荷循环作用下的机械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正 王增全 何洪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1,共4页
基于名义应力法建立了随机载荷循环作用下的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分析了结构所受循环载荷作用的不确定性特征,在以循环载荷作用次数为寿命度量指标框架下,运用概率加权法和线性Miner累积损伤法则,分别建立了疲劳寿命与应力之间关系分... 基于名义应力法建立了随机载荷循环作用下的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分析了结构所受循环载荷作用的不确定性特征,在以循环载荷作用次数为寿命度量指标框架下,运用概率加权法和线性Miner累积损伤法则,分别建立了疲劳寿命与应力之间关系分别服从指数函数和幂函数两种形式时,随机载荷循环作用下的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某转动轴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循环载荷 疲劳寿命 累积损伤 载荷作用次数 寿命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