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共生视域下民族教育发展走向 被引量:56
1
作者 孙杰远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4-67,共4页
文化共生是指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异质共存、相互交流、兼容并包的文化形态。文化共生视域下民族教育的发展应强调各民族教育要素之间的异质共存,注重教育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和谐与相融,其具体体现在从一元到多元的民族教育价值取向,促进... 文化共生是指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异质共存、相互交流、兼容并包的文化形态。文化共生视域下民族教育的发展应强调各民族教育要素之间的异质共存,注重教育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和谐与相融,其具体体现在从一元到多元的民族教育价值取向,促进人类群体交流合作的民族教育文化使命,传统与现代相融共生的民族教育文化选择,基于公民教育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民族教育体系构建,主流化与在地化整合的课程资源开发,学校教育与学校外教育联动的制度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共生 民族教育 文化使命 文化选择
原文传递
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境遇与抉择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丰荣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42,共4页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遭遇到新的文化困境,出现了文化传承的断裂、文化生态的破坏,甚至还受到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成为一种消费产品。因此,少数民族体育应该不断调整自身,实现少数民族体育的现代转换,重塑少数民族体...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遭遇到新的文化困境,出现了文化传承的断裂、文化生态的破坏,甚至还受到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成为一种消费产品。因此,少数民族体育应该不断调整自身,实现少数民族体育的现代转换,重塑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认同,重视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输出,从而拓展少数民族体育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少数民族体育 文化境遇 文化抉择
原文传递
论期刊编辑的文化选择与文化传播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敏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57-59,共3页
期刊编辑的文化选择与文化传播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全过程。编辑的文化选择主要包括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文化创新,而期刊编辑的文化选择活动对文化传播既有制约作用也有调控作用。
关键词 期刊 编辑 文化选择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金龙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1-55,共5页
大学是一个文化机构,大学水平的提升实际上就是这所大学文化的提升和建设。对石家庄铁道大学的现有文化做了技术文化的定位,认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学校的文化需要;梳理总结了现有的军魂文化、企业文化、责任文化、信义文化、爱心文化等... 大学是一个文化机构,大学水平的提升实际上就是这所大学文化的提升和建设。对石家庄铁道大学的现有文化做了技术文化的定位,认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学校的文化需要;梳理总结了现有的军魂文化、企业文化、责任文化、信义文化、爱心文化等;认为学校的文化选择一方面是对科学与人文的引进吸收,另一方面是对既有文化的扬弃,即对既有文化的传承、批判、吸收、整合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需要 文化梳理 文化选择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下载PDF
新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文化选择研究刍议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凯萍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0年第4期62-67,74,共7页
学科界说范式转换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学科的发展逻辑来看,在改革开放后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的教育人类学已经由早期的介绍普及性研究逐渐转向较为有学理意识的研究。传统的"归属+对象+方法"的界说范式在一定程度上... 学科界说范式转换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学科的发展逻辑来看,在改革开放后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的教育人类学已经由早期的介绍普及性研究逐渐转向较为有学理意识的研究。传统的"归属+对象+方法"的界说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用于当下学科的发展需要。伴随出现的是一种"新教育人类学"的构想,即认为应以"论题+主题+策略"的新范式来对学科进行重新界定,并将"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作为核心研究主题。本文尝试厘清何谓"新教育人类学",并以《文化选择: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一书为例,从新教育人类学的视野出发来对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最终试图说明当下教育人类学界说范式转换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育人类学 学校教育 文化选择 范式转换
下载PDF
变迁、认同与共生:拉卜楞地区藏族教育的文化选择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静 路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6,共9页
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拉卜楞地区为田野点,以教育人类学的分析视角对其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及其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文化选择是民族教育文化变迁的重要机制,文化认同是民族教育文化选择的前提及目的,文化共生则是新时代民族教育文化发... 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拉卜楞地区为田野点,以教育人类学的分析视角对其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及其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文化选择是民族教育文化变迁的重要机制,文化认同是民族教育文化选择的前提及目的,文化共生则是新时代民族教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走向。具体而言,在民族教育的变迁过程中,要重视文化选择在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中的重要作用;在文化选择的执行过程中,需注重从文化适应到文化超越的主动转变;在学校教育文化选择的方向上,应体现出尊重本土文化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相互结合;在学校教育文化选择的策略上,应重视国家和民族文化在社区与学校中的结构性体现,进而有效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卜楞 藏族教育 文化选择 国家认同 文化共生
下载PDF
“直接过渡”的文化人类学解读——以基诺族为例
7
作者 董学荣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73-76,共4页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直接过渡"是一种文化突变,在原有"生存方式"的解构和新"生存方式"的建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消失不可避免;文化冲突使文化主体无所适从,种种现实问题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直接过渡"是一种文化突变,在原有"生存方式"的解构和新"生存方式"的建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消失不可避免;文化冲突使文化主体无所适从,种种现实问题的出现有其必然性;文化自信的挫折导致了对"他者文化"的认同和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失忆"乃至"选择性排除"。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过渡 文化变迁 文化冲突 文化选择 文化自觉 基诺族文化
下载PDF
陈寅恪论(下) 被引量:1
8
作者 蔡仲德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6-19,共4页
通过对陈寅恪学术贡献与学术观点的评估、对陈寅恪人格特征与文化取向的剖析、对陈寅恪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讨论、对全面评价陈寅恪的若干思考,可得出结论,陈寅恪存在理智与情感的尖锐矛盾,理智上能清醒地看到中国旧文化必然歇绝的历史命运... 通过对陈寅恪学术贡献与学术观点的评估、对陈寅恪人格特征与文化取向的剖析、对陈寅恪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讨论、对全面评价陈寅恪的若干思考,可得出结论,陈寅恪存在理智与情感的尖锐矛盾,理智上能清醒地看到中国旧文化必然歇绝的历史命运,情感上却无法摆脱对此文化的深深眷恋。不仅陈寅恪的《诗集》,而且陈寅恪的全部著作,都是对这一文化的余音不绝的挽歌。陈寅恪的思想基础不是人本主义,而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他所追求和维护的不是“天下万世之真理”,而是囿于一时间(前现代)、一地域(封建中国)的终将归于不可救疗之局的纲常名教。陈寅恪不是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而是一个坚定的保守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诗集 文化取向 人格精神 恋旧情结 人本主义 文化转型 中体西用论
下载PDF
思维与实践:鲁迅文化选择的逻辑认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福贵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82-85,共4页
思维形式是人类对客体及自身认识的方法 ,是人的思想借以实现的形式。鲁迅思想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 ,还在于他为中国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具有现代素质的思维形式。鲁迅的文化选择包括价值判断和价值重构两个过程 ,因此 ,这... 思维形式是人类对客体及自身认识的方法 ,是人的思想借以实现的形式。鲁迅思想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 ,还在于他为中国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具有现代素质的思维形式。鲁迅的文化选择包括价值判断和价值重构两个过程 ,因此 ,这就本然地决定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思辩过程 ,而是一个思想的实践过程。“执着现在”成了鲁迅思维逻辑的主要时态 ,而且他力图把这种实践性原则作为社会普遍的价值导向和思维路线 ,实践由此成为鲁迅辩证思维逻辑系统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和最终运动目的。他与同时代人的思想斗争 ,不仅来自于思想内容上的不同 ,也来自于思想方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思想 实践 文化选择 逻辑 思维形式
下载PDF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文化选择
10
作者 李虹 李维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4-25,共2页
教育与文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教育为文化开辟了道路 ,使文化代代相承 ;文化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倾向 ,成为一种教育的民族范式。在我国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文化选择 教育文化 教育人才观
下载PDF
鲁迅与儒家文化
11
作者 严小红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6-79,共4页
鲁迅与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一方面,由于“五四”特殊的时代原因,鲁迅从“立人”、“立国”的终极关怀精神出发,采用文化——历史批判视角,对儒家文化的各个层面作了整体性批判;另一方面,本着文化重建的目标,鲁迅对儒家文化又加... 鲁迅与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一方面,由于“五四”特殊的时代原因,鲁迅从“立人”、“立国”的终极关怀精神出发,采用文化——历史批判视角,对儒家文化的各个层面作了整体性批判;另一方面,本着文化重建的目标,鲁迅对儒家文化又加以批判性继承。正是将颠覆与重构,整体批判和正本清源两相结合,使得其批判更易触及实质与要害,更全面和深刻,也为民族文化的重建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儒家文化 历史语境 整体批判 文化抉择
下载PDF
矛盾中崛起——张恨水“两重人格”论
12
作者 袁瑾 《河西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3-36,共4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是为数不多的一位性格独特、成绩斐然而又颇具争议的作家。他的两重人格充分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使其作品具有诸多的审美品格。他的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是雅俗同构、新旧互渗;在表现内容上则既追随时代,又表现自...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是为数不多的一位性格独特、成绩斐然而又颇具争议的作家。他的两重人格充分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使其作品具有诸多的审美品格。他的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是雅俗同构、新旧互渗;在表现内容上则既追随时代,又表现自我;他一方面青睐于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体现出作者忧世伤时的现实精神,又流露出或浓或淡的名士才情。两重人格使张恨水的创作来自于鸳鸯蝴蝶派而又不同于鸳鸯蝴蝶派,学习新文学而又不同于新文学,他的作品是"精巧化"了的通俗文学,在通俗文学和高雅文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恨水 两重性格 文化选择
下载PDF
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选择
13
作者 王燕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45-549,共5页
特殊地理位置、人生历练和文化环境形成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文化色调。基于独特的文化操守,沈从文在精心构造的艺术世界里,充分阐释了他的文学理想:高举独立与超然的旗帜,提倡文学的相对独立性;崇美轻真,诗意地再现生活;主张与现实拉开距... 特殊地理位置、人生历练和文化环境形成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文化色调。基于独特的文化操守,沈从文在精心构造的艺术世界里,充分阐释了他的文学理想:高举独立与超然的旗帜,提倡文学的相对独立性;崇美轻真,诗意地再现生活;主张与现实拉开距离,用古典的审美标准和现代的表现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化选择 独立性 崇美轻真 与现实拉开距离
下载PDF
从《西游记》看当时文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思考
14
作者 李满花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83-85,共3页
《西游记》宣扬儒道释三教合一,但作者并没有能够在那充满了黑暗与龌龊的三教中寻到文化发展的最终归宿。小说既借孙悟空张扬人的主体意识,又害怕它的过度膨胀。在不满、失望中既眷恋本土文化,又强烈呼唤着外来文明的加入。这一系列的... 《西游记》宣扬儒道释三教合一,但作者并没有能够在那充满了黑暗与龌龊的三教中寻到文化发展的最终归宿。小说既借孙悟空张扬人的主体意识,又害怕它的过度膨胀。在不满、失望中既眷恋本土文化,又强烈呼唤着外来文明的加入。这一系列的矛盾与困惑正反映了明中叶以后文人士大夫们对中国文化发展走向的焦虑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释 困惑 文化选择
下载PDF
都市空间与现代知识分子文化身份的建构
15
作者 丁颖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86-389,共4页
提出当城市和空间成为一种需要的时候,现代知识分子作为思想文化的主体逐渐在城市文化生活中显现着价值和意义。认为对于城市知识分子而言,空间选择与其文化选择呈现着彼此依存的"孪生"关系,一方面催生、体现着城市知识分子... 提出当城市和空间成为一种需要的时候,现代知识分子作为思想文化的主体逐渐在城市文化生活中显现着价值和意义。认为对于城市知识分子而言,空间选择与其文化选择呈现着彼此依存的"孪生"关系,一方面催生、体现着城市知识分子精神诉求的都市文本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在助推着现代知识分子文化身份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城市 文化选择 文化身份
下载PDF
鲁迅与周作人对日本文化选择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伟 柴红梅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07-109,共3页
鲁迅很少谈及日本和日本文化,周作人一生把日本文化当作研究对象。探讨二者在异文化选择上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鲁迅和周作人,而且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异文化的选择与研究、交流与传播,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鲁迅 周作人 日本文化选择 比较研究
下载PDF
重典治吏与法治——现代反腐倡廉之文化选择及其他
17
作者 管至清 陈琦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82-85,共4页
以明朝为范本分析了重典治吏制度及其运作情况和失败的原因,得出了根本解决吏治腐败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之下的结论,并同时指出法治不仅仅是一个制度设计和法律移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文化选择,并且在法治的道路上要防止浪漫主义法治观。
关键词 文化选择 反腐倡廉 现代 治吏 运作情况 吏治腐败 法律移植 制度设计 浪漫主义 法治观 吏制
下载PDF
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 被引量:50
18
作者 戚万学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29,共7页
文化定位、文化选择、文化取向乃至文化重建的焦虑一直都是作为自觉自为的学校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深层意义上的困惑,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转型加剧的背景下,这种来自文化层面的焦虑和困惑愈来愈显著,具体表现为:文化路向的迷失、文化传... 文化定位、文化选择、文化取向乃至文化重建的焦虑一直都是作为自觉自为的学校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深层意义上的困惑,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转型加剧的背景下,这种来自文化层面的焦虑和困惑愈来愈显著,具体表现为:文化路向的迷失、文化传统的断裂、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和文化殖民的压力等。文化路向的叩问旨在展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应该确立的主导性的文化追求和文化使命;文化传统的追索旨在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审视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根基;多元文化碰撞的辨析是从现实文化生态的角度来分析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选择的困惑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文化殖民压力的揭示是从全球化的角度和弱势文化的立场来探讨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和道德教育正在遭遇的困惑。道德教育应该成为文化的检视者与开拓者,应该以自己特有的姿态回应文化上的难题,承担起自己应有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文化困惑 文化选择
原文传递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选择——以高脚马走进全国民运会为例 被引量:30
19
作者 龙佩林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43-45,共3页
通过对高脚马由湘鄂渝黔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走进学校教育、继而走向全国体育赛场、实现现代化转型历程的分析 ,揭示了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差异 ,为民族传统体育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面对新的文化选择进行整合创新。
关键词 高脚马 全国民运会 民族传统体育 现代化转型 文化选择 现代化发展 竞技文化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与文化选择 被引量:22
20
作者 陈建斌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2期30-32,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特殊的文化本性。从教育内容上看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 ;从教育的主客体属性及其运作过程看 ,它主要是文化原理的运作 ,是一个文化过程 ;从其作为社会统治和控制手段看 ,它是一种人文力。这种文化本性...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特殊的文化本性。从教育内容上看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 ;从教育的主客体属性及其运作过程看 ,它主要是文化原理的运作 ,是一个文化过程 ;从其作为社会统治和控制手段看 ,它是一种人文力。这种文化本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文化的逻辑 ,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一是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抵御西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二是要严格按照教育目的进行文化选择 ,三是要提高教育者的文化素质 ,强化文化选择 ,四是要加强亚文化建设 ,引导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这既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本性 文化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