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 被引量:75
1
作者 李蕾蕾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7-83,共7页
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在“后现代地理学”之后蓬勃发展起“新文化地理学”。新文化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以及社会科学普遍的“空间转向”之后的学术互动产物,它与地理学以往的知识遗产包括传统的文化地理学既有联... 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在“后现代地理学”之后蓬勃发展起“新文化地理学”。新文化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以及社会科学普遍的“空间转向”之后的学术互动产物,它与地理学以往的知识遗产包括传统的文化地理学既有联系也存在从研究议题、概念、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差别,是走向批评范式的人文化和理论化的知识体系。本文立足丰富庞杂的理论文献,全面综述和分析了新文化地理学的知识谱系和未来的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地理学 后现代主义 文化转向 文化研究 批评范式 认识论
下载PDF
身体、社会与体育——西方学者视野下的体育 被引量:39
2
作者 熊欢 张爱红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6,共6页
就西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3个主要阶段进行梳理,介绍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指导下,体育研究的视野是如何从身体转向社会,又从社会再回归到身体的。从早期人们对体育的关注来看,无论是从生理、心理,还是从道德方面入手,学者们大多把对体... 就西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3个主要阶段进行梳理,介绍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指导下,体育研究的视野是如何从身体转向社会,又从社会再回归到身体的。从早期人们对体育的关注来看,无论是从生理、心理,还是从道德方面入手,学者们大多把对体育的关注点放在了个人的身体活动上;第2阶段西方学者们逐渐把体育作为一个社会制度和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第3个阶段,体育研究的视角逐渐从宏观、抽象的社会制度回归到了对体育最基本的载体——身体的论述上,并赋予了身体更深的文化和政治涵义。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社会学理论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社会学 身体理论 文化研究 意识形态 后结构主义
下载PDF
异质空间与乌托邦——一种都市文化批评的视角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一玮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6-21,共6页
1967年,福柯阐述了异质空间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意义和价值,他的论述同列斐伏尔的理论共同开启了文化研究领域中的“空间转向”,对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究其根源,一方面是社会理论家在不断寻找能够适应(后)现代语境中空间... 1967年,福柯阐述了异质空间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意义和价值,他的论述同列斐伏尔的理论共同开启了文化研究领域中的“空间转向”,对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究其根源,一方面是社会理论家在不断寻找能够适应(后)现代语境中空间问题的新方法模式及框架;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乌托邦作为空间模式及思想方法的自身嬗变。这两方面的原因促成了异质空间、乌托邦与都市文化批评之间的机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异质空间 乌托邦 都市空间 文化研究
下载PDF
劳动教育的文化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肖绍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28,共12页
劳动教育是人改造外部世界,满足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实践。“劳动崇拜论”“劳动决定论”“劳动终结论”和“劳动起源论”批判和中外教育史上有关劳动教育的论争揭示了,文化是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本质,... 劳动教育是人改造外部世界,满足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实践。“劳动崇拜论”“劳动决定论”“劳动终结论”和“劳动起源论”批判和中外教育史上有关劳动教育的论争揭示了,文化是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本质,劳动教育研究需要文化研究。“劳动”“文化”和“教育”在词源上有共通之处。劳动教育,作为文化实践,是通过物质、能量转换改造自然的“化育”和通过信息、符号改造社会的“教化”的统一,蕴含价值-规范、行为-作用、语言-符号、知识-技术等不同的文化层级和实践综合。劳动教育有文化唯物性,也就是具有物质生产性和面向社会现实的大众文化性。劳动教育有文化启蒙价值,它是解放所有人的文化启蒙,是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文化的知识文化启蒙。总之,劳动教育的文化本质和实践充分呈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以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创造的过程,是劳动的“教育性”与教育的“劳动性”、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化育与教化、精英与大众、理论与实践之间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文化研究 文化本质 文化实践 马克思
下载PDF
文化研究的三道难题——以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为例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晓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7,共13页
在中国大陆,作为一种成规模的学术和思想运动,文化研究是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才真正开展起来,到2004年,形成了一股"文化研究热"。这个"热"至今仍在延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术/学院体制运转的需要,二... 在中国大陆,作为一种成规模的学术和思想运动,文化研究是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才真正开展起来,到2004年,形成了一股"文化研究热"。这个"热"至今仍在延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术/学院体制运转的需要,二是社会现实的刺激。而后者在一定意义上更为重要,并且比较复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上海,文化研究的研究、教学和与之配套的学院建制活动相继展开。2001年,上海大学成立了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文化研究机构。其后的4年间,上海各大学陆续建立了类似的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吸收了来自文学、历史、社会学、人类学、传媒研究、电影研究等方面的有志于文化研究的学者。其人员亦互有交叉。在这些研究活动进展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具体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困难。首先是文化研究与现有大学体制之间关系的问题。文化研究是反体制的,但是中国现有的体制又无法改变,所以在硬着头皮挤入现行大学体制的同时,尽可能开拓和保持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为此,将"当代支配性文化的生产机制",以及这个文化与那一段"社会主义"历史的相互生产的关系,确定为今日中国大陆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用"双线"来勾勒中国大陆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它既是"批判性分析",也是"促进性介入",借用一对1950年代的政治概念,既是"破",也是"立",二者互为条件,相伴共生。其次是文化研究在不排除关注城市文化的同时,如何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农村,从而解决文化研究教学与社会改良之间的关系。最后是保持中国大陆文化研究的中土特质,关键一点自然是直面当代中国人的活生生的日常经验,并汲取中国革命的思想和实践历史的丰富资源。也就是直面日常的生活感受,承继"中国革命"的丰富记忆,追究现实内部的压迫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学术体制 社会改良 中土经验
下载PDF
大学之道在文化殖民? 被引量:20
6
作者 项贤明 《学术界》 2002年第1期34-39,共6页
我们的大学教育和大学生活正在经历着深刻的文化殖民化过程。大学这种精英层面文化的殖民化 ,对包括大众文化在内的整个民族文化体系都有着十分深刻的侵蚀作用。大学教育的殖民化有其复杂的社会心理根源 ,泛滥的殖民心态和知识分子对文... 我们的大学教育和大学生活正在经历着深刻的文化殖民化过程。大学这种精英层面文化的殖民化 ,对包括大众文化在内的整个民族文化体系都有着十分深刻的侵蚀作用。大学教育的殖民化有其复杂的社会心理根源 ,泛滥的殖民心态和知识分子对文化增势的寻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大学教育的去殖民化和社会文化去殖民化是相辅相成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本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育 文化殖民化 大学生活 文化体系 大众文化 心理根源 知识分子 相辅相成 社会文化 同一
下载PDF
翻译的文化之维:“翻译的政治”问题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费小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本文认为"翻译的政治"的讨论能将翻译研究从传统的就事论事的语言桎梏中走出,而步入不同文化碰撞、对话、交融的思考中,对于促进"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联姻,实现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翻译 民族文化 身份认同 权力关系 政治哲学
下载PDF
泛文学时代的文艺学 被引量:18
8
作者 徐亮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3-61,共9页
小说和诗歌的衰微,文学向大众传媒的转移,表明我们已进人了泛文学时代。全球化进程的冲击,元语言的暴露,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此,文艺学必须作出恰当应对:在研究对象方面,用文学话语现象取代文体类别;在研究原则方面,用调... 小说和诗歌的衰微,文学向大众传媒的转移,表明我们已进人了泛文学时代。全球化进程的冲击,元语言的暴露,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此,文艺学必须作出恰当应对:在研究对象方面,用文学话语现象取代文体类别;在研究原则方面,用调查性、兼容性原则取代体系性原则;在研究方法方面,用文化的研究和话语的分析取代形而上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文学 纯文学 文艺学 全球化 文化研究
下载PDF
关于文学性以及文学研究问题 被引量:18
9
作者 南帆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6-61,共6页
过去的几年里,“文学性”这个概念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其考察大致形成了两个派别的观点,一派被视为本质主义的,例如“纯文学”的概念就是本质主义观点的派生物;一派被视为非本质主义的,认为所谓的本质仅仅是一种幻觉。前者处理的... 过去的几年里,“文学性”这个概念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其考察大致形成了两个派别的观点,一派被视为本质主义的,例如“纯文学”的概念就是本质主义观点的派生物;一派被视为非本质主义的,认为所谓的本质仅仅是一种幻觉。前者处理的问题较为简单,后者却是将自己置于不尽的问题之流中。与此相关,文学研究的成果是一种知识。知识具有多种形态,科学知识仅仅是一种形态,文学研究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显示的是另一些知识形态的意义。文学研究时常出现从概念定义出发来衡量具体的文学现象,而文化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用具体的分析抵制形而上学的理论趣味。联系后殖民理论来分析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援引西方的术语范畴可以阐释民族文化的特征,甚至成为反击文化殖民的手段。如果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命题无法企及现今的理论高度,或者远远地游离于现今的历史语境,那么,这种理论就无法承担“现代转换”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性 文学研究 文化研究 文论的“现代转换”
下载PDF
苏珊·巴斯奈特翻译思想述评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邓巨 秦中书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翻译学自20世纪70年代建立以来经历了蓬勃的发展,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culturalshift)把翻译推向一个崭新的台阶。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之一苏珊.巴斯奈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见解,在译坛上独树一帜。从介绍其主要成果入手,简单归... 翻译学自20世纪70年代建立以来经历了蓬勃的发展,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culturalshift)把翻译推向一个崭新的台阶。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之一苏珊.巴斯奈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见解,在译坛上独树一帜。从介绍其主要成果入手,简单归纳评述她的主要译学思想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珊·巴斯奈特 翻译研究 文化研究
下载PDF
媒介社会学的文化研究路径:以斯图亚特·霍尔为例 被引量:20
11
作者 黄典林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87,共20页
国内传播学界关于媒介社会学的论述呈现出以美国传统和新闻机构为中心的倾向,而对美国学术脉络和机构范式之外的研究传统缺乏足够重视。机构视角把研究范围广阔的媒介社会学窄化为以媒体机构和职业活动为核心的新闻生产社会学。本文认为... 国内传播学界关于媒介社会学的论述呈现出以美国传统和新闻机构为中心的倾向,而对美国学术脉络和机构范式之外的研究传统缺乏足够重视。机构视角把研究范围广阔的媒介社会学窄化为以媒体机构和职业活动为核心的新闻生产社会学。本文认为,以斯图亚特·霍尔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研究视野下的媒介社会学传统,尤其是霍尔从符号学传统出发提出的"意义结构"概念以及将新闻和媒介分析与意识形态和宏观政治经济情势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替代性学术资源。本文以霍尔在新闻媒介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著为论述对象,系统评述了霍尔等人的媒介社会学主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媒介社会学的文化研究路径的核心特征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社会学 霍尔 文化研究 学术路径
原文传递
高谈阔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系列讲座 被引量:20
12
作者 周宪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71,共15页
关键词 “理论热” 文化研究 解构主义 德里达 重读经典
原文传递
口述历史在美国刍议 被引量:16
13
作者 齐小新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9-74,共6页
口述历史资源反映的是大众文化和大众记忆内容 ,收集整理这方面资源 ,有助于增强公民道德意识及其自觉的社会主人翁态度。为了准确深入地再现口述历史 ,发挥口述资源的作用 ,历史学者应在尊重史实并不断提高史料分析技能的前提下 ,善于... 口述历史资源反映的是大众文化和大众记忆内容 ,收集整理这方面资源 ,有助于增强公民道德意识及其自觉的社会主人翁态度。为了准确深入地再现口述历史 ,发挥口述资源的作用 ,历史学者应在尊重史实并不断提高史料分析技能的前提下 ,善于去捕捉有用信息 ,把握好与被采访者在思想情感上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研究 口述历史 科学求证 文化研究
原文传递
比较文学“危机说”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象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42,共10页
比较文学的"危机说"、"死亡说"应详加辨析。学科的先天不足和内在逻辑悖谬是使比较文学学科意识中道失落的内在原因,而近30年来的理论转向、文化研究热和解构主义大潮是使比较文学学科产生"危机"乃至&qu... 比较文学的"危机说"、"死亡说"应详加辨析。学科的先天不足和内在逻辑悖谬是使比较文学学科意识中道失落的内在原因,而近30年来的理论转向、文化研究热和解构主义大潮是使比较文学学科产生"危机"乃至"死亡"的外在原因。从总体来说,比较文学尽管存在危机,但并没有死亡,反而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比较文学应加强学科基本理论建设,争取成为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危机说 死亡说 内在逻辑悖谬 理论转向 文化研究 解构思潮
原文传递
当代行动研究的自由转身:走向整体主义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黄甫全 左璜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8,共9页
行动研究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复兴历程中,虽然遭遇了科学实证主义偏狭的质疑与压迫,但是却以文化发展的阔大胸怀报之以扬弃性的接纳与反哺。研究方法论发展史表明,行动研究在快速发展中已经出人意料地吸纳并融汇了被人视为异质性甚至对... 行动研究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复兴历程中,虽然遭遇了科学实证主义偏狭的质疑与压迫,但是却以文化发展的阔大胸怀报之以扬弃性的接纳与反哺。研究方法论发展史表明,行动研究在快速发展中已经出人意料地吸纳并融汇了被人视为异质性甚至对立面的思辨研究、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正在超越早先被定位为一种研究范式的限定,实现从保守观到自由观的转身,努力成长为研究方法论的一种当代整体主义形态。行动研究作为当代形态的研究方法论,一方面在历史生成中努力为自身建构逻辑合理性,它以现象学的多层世界观为本,以文化的多元认识论为根,以系统科学的分析—综合辩证法为茎,孕育起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统一的整体主义哲学原理;另一方面在现实开发中努力为应用彰显新颖的方法论构成,拓展了有结构和无结构并存而交织的复杂多变的情境问题对象,形成了开放与发展互促而累积的动态系统的具体方法工具,孕育了革新行动、生成知识与培养类主体的多元和谐的价值追求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 整体主义 文化认识论 科学方法论 文化研究 分析-综合辩证法
下载PDF
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南帆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7,共7页
文化研究的崛起标志着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化研究源于 6 0年代的英国 ,盛行于 2 0世纪 90年代。以阿尔都塞为代表 ,强调主观意识的能动性 ,反对简单的经济决定论 ,但他对于文化结构———也就是结构对于主体的决定性的强调... 文化研究的崛起标志着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化研究源于 6 0年代的英国 ,盛行于 2 0世纪 90年代。以阿尔都塞为代表 ,强调主观意识的能动性 ,反对简单的经济决定论 ,但他对于文化结构———也就是结构对于主体的决定性的强调多少压抑了主体的反抗意义。葛兰西的理论则不像阿尔都塞那样 ,把意识形态和人类的主观意图同实践截然分开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对立。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结构作了更为深入的分析。相对于以往的文学批评 ,文化研究出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转移。文化研究重视的是大众文化———特别是一些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生产。对于主流文化所排斥的种种边缘文化和亚文化 ,文化研究也表现了特殊的兴趣。当然 ,文化研究对于大众文化的青睐 ,不会影响文学经典仍然充当文化研究中的主要话题 ,而且 ,即使在文化研究的名义下 ,文学批评仍然要坚持文本和形式的研究。总之 ,文化研究的出现表明 ,人们不再将文学想象为一个高贵的天堂 ,同时也表明 ,文学仍然可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化研究 文化结构 研究对象
下载PDF
走向文化治理:托尼·本尼特文化研究理论范式的转型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艳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8-177,共10页
托尼·本尼特(也译作托尼·贝内特)是英国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家,其早期的文化理论基本延续了英国文化研究的传统。在接触到葛兰西、福柯的理论以及澳大利亚的文化现实后,本尼特将治理纳入文化研究之中,形成了文化治理的理... 托尼·本尼特(也译作托尼·贝内特)是英国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家,其早期的文化理论基本延续了英国文化研究的传统。在接触到葛兰西、福柯的理论以及澳大利亚的文化现实后,本尼特将治理纳入文化研究之中,形成了文化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范式。本尼特批判文本形而上学的研究,将文化与权力结合起来,强调审美与文化治理的关系,突出知识、话语在文化治理中的作用。本尼特在反思文化治理理论的同时,从博物馆的政治、文化政策、文化改革、批评理论的介入性、阅读构型等方面对文化治理实践展开深入思考,强化了文化治理的实践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本尼特 文化研究 文化治理 范式 转型
下载PDF
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外译的类型、目的与策略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雪芹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7,共5页
结合非洲、美洲及亚洲等地口传文学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外译所涉及的翻译类型、翻译目的、翻译策略问题进行阐述,将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目的分为"为舞台再现服务""为文化研究服务"和"为... 结合非洲、美洲及亚洲等地口传文学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外译所涉及的翻译类型、翻译目的、翻译策略问题进行阐述,将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目的分为"为舞台再现服务""为文化研究服务"和"为文艺研究服务"三类,并分别讨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文化"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经典 口传文学翻译 舞台再现 文化研究 文艺研究
原文传递
音译与权力——对我国现阶段音译现象的审视 被引量:15
19
作者 申连云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103,共4页
当前汉语中音译词的大量出现和流行与权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人们选择音译(词)谋取自身权力,即选择音译(词)进行区分与认同,建构自己的身份和优势地位;另一方面,音译(词)的使用之所以能获得权力,是因为英语和英语文... 当前汉语中音译词的大量出现和流行与权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人们选择音译(词)谋取自身权力,即选择音译(词)进行区分与认同,建构自己的身份和优势地位;另一方面,音译(词)的使用之所以能获得权力,是因为英语和英语文化对汉语和汉语文化具有特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译 权力话语 全球化 文化研究 翻译伦理
原文传递
生态女性主义概述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育烽 陈智淦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6-70,共5页
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的定义、背景、基本观点、研究意义等方面概述了在西方新兴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指出生态女性主义将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批评 文化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