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视域下旅游驱动民族地区文化空间重构:一个四维分析框架 被引量:38
1
作者 周梦 卢小丽 +1 位作者 李星明 张祥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8-79,共12页
伴随着乡村旅游带来的流动性与现代性嵌入,民族地区乡村正经历着破碎化、脱域化、无序化等空间异化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本文从乡村空间的文化性出发,引入滕尼斯的"共同体"概念,关注乡村文化空间中表征情感与精神... 伴随着乡村旅游带来的流动性与现代性嵌入,民族地区乡村正经历着破碎化、脱域化、无序化等空间异化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本文从乡村空间的文化性出发,引入滕尼斯的"共同体"概念,关注乡村文化空间中表征情感与精神维度的生命文化空间,并构建"生态—生产—生活—生命"四维一体的乡村文化空间系统。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体系,借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构建旅游驱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空间重构的整体性分析框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西江村为例,提出旅游驱动下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空间重构的三重策略: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健全顶层设计与科学规划;培育民族文化自信,创新文化活态传承模式;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建立有效社区参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文化空间重构 空间生产 民族地区
原文传递
从文化空间到元宇宙:传统文化空间的数字化再生产 被引量:12
2
作者 许昕然 李琼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2-70,共9页
在经济发展已取得瞩目成就的当下,社会各界对文化建设的需求和投入使得传统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而风头正盛的元宇宙世界给传统文化空间的发展传承带来了技术变革、价值观更迭等多重考验。探讨文化空间在元宇宙时代的数字化再生产与重... 在经济发展已取得瞩目成就的当下,社会各界对文化建设的需求和投入使得传统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而风头正盛的元宇宙世界给传统文化空间的发展传承带来了技术变革、价值观更迭等多重考验。探讨文化空间在元宇宙时代的数字化再生产与重构逻辑,应基于传统文化空间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关于文化主体、文化景观与文化功能方面的实际发展困境展开。聚焦元宇宙中的传统文化相关主体,并通过数字媒介中的虚拟空间重构,实现传统文化想象共同体的建构,是数字信息时代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延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空间 虚拟空间 元宇宙 文化空间重构 数字化再生产
下载PDF
旅游地“留住乡愁”的文化空间框架及对策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新歌 陈田 +1 位作者 林明水 虞虎 《中国名城》 2018年第4期64-70,共7页
作为"记得住乡愁"的积极尝试,旅游相关开发建设实践已经起步。然而,旅游地乡愁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还较少。在此背景下,结合传统乡愁内涵及新语境下乡愁的特质,从文化空间重构视角,构建了旅游地"留住乡愁"的逻辑框... 作为"记得住乡愁"的积极尝试,旅游相关开发建设实践已经起步。然而,旅游地乡愁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还较少。在此背景下,结合传统乡愁内涵及新语境下乡愁的特质,从文化空间重构视角,构建了旅游地"留住乡愁"的逻辑框架。然后,从规划理念、乡愁文化保护、空间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旅游地"留住乡愁"的对策建议。在旅游地规划理念方面,要将乡愁文化融入旅游规划,尊重聚落原有格局,保护、传承和创新乡愁文化;在乡愁文化本底保护方面,重点应放在识别构建看得见的"乡愁"符号体系,加强保护地域文化遗产、标志性物件,做精做细民宿,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几个方面;在乡愁空间载体构建方面,旅游小城镇(含古镇)是核心,历史街区、古村落是重要节点,一般乡村可作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重构 旅游地 留住乡愁 逻辑框架 对策建议
下载PDF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创综合体构建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耿涓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63,共3页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对文化传播、文化创意开发的关注度逐年递增,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文化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文化资源创意开发多数还停留在探索阶段,从而导致文化输出效率、创新化服务水平以及在...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对文化传播、文化创意开发的关注度逐年递增,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文化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文化资源创意开发多数还停留在探索阶段,从而导致文化输出效率、创新化服务水平以及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较低。运用调查法、文献法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展开研究,探索从文化创意的视角思考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思路,提出了以“文创+”为核心,链接高职院校优势资源,搭建“一体六维”文创综合体的构建原则和策略。期望为图书馆文化资源创意开发、产学实践和空间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空间 空间再造 图书馆 文创综合体
下载PDF
主题图书馆建设及其高质量发展研究
5
作者 董莹 曹晓文 《新世纪图书馆》 2024年第4期60-64,共5页
在推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也在不断创新发展,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主题图书馆建设作为顺应新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产物,在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逐渐成为开展特色阅读推广活动的新模式。文章结合主... 在推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也在不断创新发展,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主题图书馆建设作为顺应新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产物,在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逐渐成为开展特色阅读推广活动的新模式。文章结合主题图书馆建设实践,梳理了我国主题图书馆的创新模式和服务特色,对高质量发展下的主题图书馆建设及其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 主题图书馆 空间再造
下载PDF
文化的解构与重构:女书传承场域及其主体实践的迭变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琦 卢亚霞 《传媒观察》 2023年第3期55-63,共9页
江永女书在独特的女性社会、民俗村落中孕育而生,但自其他权力主体涉入女书文化的保护与研究之后,女书开始向公共话语空间迁移。在此过程中,自然传承场域与大众文化场域相互博弈,构成了女性与男权、私人与公共、民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多... 江永女书在独特的女性社会、民俗村落中孕育而生,但自其他权力主体涉入女书文化的保护与研究之后,女书开始向公共话语空间迁移。在此过程中,自然传承场域与大众文化场域相互博弈,构成了女性与男权、私人与公共、民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多重二元空间对立。场域性质的迭变导致女书传承主体的身份与实践方式的变更,即参与主体由日常使用者转变为文化表演者与观看者,参与方式亦不再是互吟对唱的具身实践,而演变成“沉默地观看”,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女书的本真意蕴与社会功能。基于此,女书的保护应强调传承空间的语境化与身体实践的回归,保证女书在与公共文化对话的同时,亦留存其在“深闺”这一特殊场域所形塑的独特文化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永女书 女性主义 具身实践 仪式化生存 文化空间再造
原文传递
基于文化记忆的民族村落公共空间重构--以石佛寺锡伯族村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姜乃煊 侯兆铭 《重庆建筑》 2020年第7期13-17,共5页
随着社会变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民族传统村落面临着原有生产空间、公共生活空间、文化信仰空间等逐渐萎缩,承载传统民族文化和集体记忆的公共空间逐渐消失等现实问题,该文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村为例,通过文献调查、实... 随着社会变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民族传统村落面临着原有生产空间、公共生活空间、文化信仰空间等逐渐萎缩,承载传统民族文化和集体记忆的公共空间逐渐消失等现实问题,该文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村为例,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调研、深入访谈、系统分析等方法,梳理了石佛寺村公共空间的类型,研究了公共空间发展变化中的现实困境,解析了影响公共空间发展演变的场域环境,基于文化记忆建构视角提出了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重构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伯族 民族村落 文化记忆 公共空间重构 空间类型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下的空间重构与地方实践--基于山东嘉祥曾庙的研究
8
作者 张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226-228,共3页
乡村文化空间是乡民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域,也是乡民的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表达。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嘉祥基于地域性文化特征和乡村文化空间特征,以曾子文化为依托,以曾庙为空间载体,重拾文化记忆,以期培养乡民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空间是乡民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域,也是乡民的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表达。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嘉祥基于地域性文化特征和乡村文化空间特征,以曾子文化为依托,以曾庙为空间载体,重拾文化记忆,以期培养乡民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空间重构的角度,分析乡村文化空间的变迁历程,探究其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当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 文化记忆 空间重构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历史建筑的活态化保护与浙东园林再造--姚江水岸文化博物苑设计实践
9
作者 郑慧娜 马少军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6-30,共5页
姚江水岸文化博物苑项目以3栋清代历史民居建筑原样迁建保护与浙东古典园林建设相结合,还原浙东传统园林景观的分析入手,通过对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异地保护,将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地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持续散发东方神韵的魅力;传承浙东... 姚江水岸文化博物苑项目以3栋清代历史民居建筑原样迁建保护与浙东古典园林建设相结合,还原浙东传统园林景观的分析入手,通过对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异地保护,将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地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持续散发东方神韵的魅力;传承浙东风景园林艺术的自然山水哲理、基本特征和构件理法;吸纳优秀的园林文化和园林科技,创作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和审美理念的园林作品四方面的设计实践。阐述了历史建筑异地保护与传统山水体系营建的设计思路,探析了中国古典园林营建的体系和特征,以及传统建筑与山水体系营建实践中蕴含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历史文化遗产 异地迁建 保护 传承 浙东园林 空间重构 价值重塑
下载PDF
易地保护下的传统文化空间重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省 《中外建筑》 2015年第6期75-76,共2页
传统文化空间作为历史与文化的空间载体,是一个古村乃至一座城市的记忆。在当前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那些无法原地保留而进行易地迁建的建筑,在迁建后面临着传统文化空间丢失的尴尬困境。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空间的主体及特点进行分析,... 传统文化空间作为历史与文化的空间载体,是一个古村乃至一座城市的记忆。在当前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那些无法原地保留而进行易地迁建的建筑,在迁建后面临着传统文化空间丢失的尴尬困境。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空间的主体及特点进行分析,着重就传统空间的重构方式进行研究,提出相关重构原则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保护 传统文化空间 空间重构
下载PDF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功能重构研究——基于湘粤两个祠堂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伟聪 张家其 阳斌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8-15,共8页
以湘粤地区典型祠堂留耕堂、曾八宗祠为例,根据空间生产理论,开展“社会-文化-空间”视角下的历时性演变与空间功能重构逻辑探究,并探索普适性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功能重构实施路径。结果表明:“社会-文化-空间”视角下的乡村公共文化空... 以湘粤地区典型祠堂留耕堂、曾八宗祠为例,根据空间生产理论,开展“社会-文化-空间”视角下的历时性演变与空间功能重构逻辑探究,并探索普适性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功能重构实施路径。结果表明:“社会-文化-空间”视角下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功能演变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社会环境为空间的表征提供现实物质基础,空间的表征为文化活动予以上层建筑指导,行动者通过设立空间的组织进行空间实践,目的是依据时势切换空间的形态,采取适应时代的策略装扮空间并通过孕育新功能以服务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空间 空间重构 祠堂
下载PDF
民族聚居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问题与再造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春凤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2,共6页
民族聚居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肌理的重要一环,文化多元的人文品质、民族团结的城市气象、独具特色的文明要素,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老城区部分民族聚居历史文化街区存在居住空间质量低下、商业空间功... 民族聚居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肌理的重要一环,文化多元的人文品质、民族团结的城市气象、独具特色的文明要素,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老城区部分民族聚居历史文化街区存在居住空间质量低下、商业空间功能衰败、社会空间结构松散等问题。以西方城市理论为镜鉴,可以获得街区有机更新的有益启示:通过基于日常生活的整体性再造、基于场所精神的协调性再造、基于城市意象的特色性再造,实现民族聚居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留住少数民族的文化乡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少数民族 空间再造
原文传递
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实践与思考——以辽宁省图书馆新馆为例 被引量:32
13
作者 王筱雯 王天泥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3,64,共5页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基于图书馆内外部空间的再造创新与服务延伸已成为下一阶段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方向与趋势。辽宁省图书馆新馆从服务体系建设的趋势与事业发展的规律出发,通过内部空间再造,打造了体现现代公共图书馆...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基于图书馆内外部空间的再造创新与服务延伸已成为下一阶段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方向与趋势。辽宁省图书馆新馆从服务体系建设的趋势与事业发展的规律出发,通过内部空间再造,打造了体现现代公共图书馆特点、创新服务、引领事业发展的创新服务空间。在未来的空间再造与服务过程中,图书馆还需处理好多元空间的融合与交互、空间多元属性的表达与传递、行业组织功能与政府职能的协调统一、图书馆孵化作用的发挥与实现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图书馆 公共文化服务 空间再造 众创空间
下载PDF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长征文旅空间的重构研究--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蒋金桦 张燕 《旅游论坛》 2021年第6期81-92,共12页
文章从空间生产视角切入,选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为典型案例,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长征文旅空间生产过程与出现的空间现象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从多元生产主体角度进行空间重构,探寻长征文化在现代空间发展中的适宜生存空... 文章从空间生产视角切入,选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为典型案例,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长征文旅空间生产过程与出现的空间现象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从多元生产主体角度进行空间重构,探寻长征文化在现代空间发展中的适宜生存空间,摸索我国国家文化公园发展的理想路径与模式,增强公众的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研究表明:首先,伴随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发展,原有物质空间环境发生变化,空间属性随之改变;其次,复合功能的不断发展促使空间功能发生重置,资本力量和旅游者开始介入,从而导致空间生产结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再次,在空间重构上,应将政治生产、资本增殖、情感体验三种重构逻辑贯穿于其中,采取加强文化符号构建、加大文化生态保护、强化复合功能发展、推进多元文化融合、建立良好的社会互动秩序等策略,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长征文旅空间 空间重构 广西段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全莉 叶茂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61-66,76,共7页
文章从乡村振兴背景出发,通过文献分析法阐述国内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研究现状,深入思考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现实价值,提出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实施要点和建设策略。研究认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有利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 文章从乡村振兴背景出发,通过文献分析法阐述国内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研究现状,深入思考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现实价值,提出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实施要点和建设策略。研究认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有利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以文化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繁荣,进而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面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 空间重构 乡村振兴 公共文化服务
下载PDF
社区工作者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的影响——基于L社区的案例研究
16
作者 赵辰光 董玉琦 +1 位作者 高克凡 张会来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优化再造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是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理念、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应有之义。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团结社会意识的退化,“传统生活共同体”逐渐破灭,导致社区意识淡薄、邻里关系疏远、情感交流弱化等现象普遍存在。... 优化再造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是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理念、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应有之义。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团结社会意识的退化,“传统生活共同体”逐渐破灭,导致社区意识淡薄、邻里关系疏远、情感交流弱化等现象普遍存在。从社区工作者的视角出发,基于苏州市L社区的实践模式,探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的实现逻辑,剖析社区交往共同体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应以社区工作者为行动主体;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动员能力、素质水平是社区公共文化空间重造的牵引动力;目标定位、主体关系、资源维系、党建引领、参与推动是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的五项维度,进而实现以人的情感价值为特征的社区交往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工作者 公共文化空间再造 社区交往共同体
下载PDF
当代语境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塑策略探析——以乡村戏楼建筑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春聚 王婵媛 孙晓宇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94-98,108,共6页
在以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和信息化为主体特征的当代语境下,乡村文化传承及其空间重塑面临多重困境。以戏楼建筑为例,提出强化价值认同,实现价值转换;培育主体意识,优化治理模式;传承优质文化,实现创新发展;坚守核心内涵,鼓励兼容并... 在以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和信息化为主体特征的当代语境下,乡村文化传承及其空间重塑面临多重困境。以戏楼建筑为例,提出强化价值认同,实现价值转换;培育主体意识,优化治理模式;传承优质文化,实现创新发展;坚守核心内涵,鼓励兼容并蓄四个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塑策略,以期能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语境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戏楼建筑 空间重塑策略
下载PDF
三益村公共空间修复中的乡村传统文化重拾路径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段德罡 杨茹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第1期7-12,共6页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其破碎化、边缘化、逐步消亡的态势突出表现为乡村与自然关系割裂,乡村社会关系网络和村落空间建设日趋无序,乡村道德规则碎片化,村民思想意识麻木。而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空间...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其破碎化、边缘化、逐步消亡的态势突出表现为乡村与自然关系割裂,乡村社会关系网络和村落空间建设日趋无序,乡村道德规则碎片化,村民思想意识麻木。而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乡村公共空间承载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和精神信仰。以甘肃省三益村中心公共空间修复为例,通过重塑空间生态伦理,以空间营建诠释"俭"这一传统文化,并逐步引导村民自主参与建设,来实现乡村传统文化重拾。修复过程将传统文化融于村民的生产生活,使村民在参与建设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益处,同时唤醒了其自身的家园意识和文化自豪感,进而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可借鉴参考的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传统文化 公共空间修复 自主参与 三益村
下载PDF
文化线路的内涵、功能与时代价值:基于时空重构与价值共享视角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光艳 樊志宏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95,共11页
文化线路是世界遗产领域一种新型遗产类型,是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迁徙、流动和交往留下的线路遗产,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文化线路不是遗址遗迹的简单组合或线性遗产串联,而是不同时... 文化线路是世界遗产领域一种新型遗产类型,是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迁徙、流动和交往留下的线路遗产,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文化线路不是遗址遗迹的简单组合或线性遗产串联,而是不同时空下线路的存续状态和发展路径的总和。文化线路是时空演化的结果,承载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丰富信息。建构和营运好文化线路,实质是通过遗产保护性利用实现其时代价值。文化线路的功能是时空重构,本质是价值共享。当下,文化线路应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命运休戚、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为各民族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物质和精神双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时空重构 价值共享
下载PDF
城市休闲空间与中间阶层体育的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高峰 《安徽体育科技》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城市休闲空间是观察城市活力的重要方式,它具有体现城市精神、传递城市活力、缓解城市压力和塑造城市形象等作用。在分析城市休闲空间对中间阶层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构想。
关键词 公共文化 城市体育空间 城市活力 空间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