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探析
1
作者 王坤 朱杰 《武术研究》 2024年第11期135-137,共3页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就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而言,许多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阻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影响了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体育课程思政主要是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体育教学...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就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而言,许多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阻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影响了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体育课程思政主要是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体育教学中,发挥体育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助力学生健康发展。可以说,立德树人视域下的体育课程思政,既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指明新的发展方向,也达到对体育教学育人的优化,确保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体育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毛祖兴 周杰 +1 位作者 崔莺 刘佳宜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9期33-37,共5页
基于衡阳师范学院学生的专业特色、学习背景以及学校的校训精神,深挖化学专业英语的思政元素,构建出具有时代特色、本校特色与专业特色的专业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发展适合化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课程思政体系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文章研... 基于衡阳师范学院学生的专业特色、学习背景以及学校的校训精神,深挖化学专业英语的思政元素,构建出具有时代特色、本校特色与专业特色的专业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发展适合化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课程思政体系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文章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价值引领、知识传授、态度形成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将为专业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专业英语 课程思政 校训精神 思政元素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双元性学习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庄雨 雷田润 欧琳宗 《梧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4-60,共7页
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梧州市坚持不懈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需精准把握课程内容在不同学段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梧州市坚持不懈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需精准把握课程内容在不同学段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并基于学生的特点,灵活采用双元性学习方法来调整教学策略。将双元性学习策略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中,可以有效明确教学目标,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同时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潜力。因此,要有效地将双元性学习理念贯穿于大中小学的各个学段,并激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2种方式,以实现2种学习方法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一体化 大中小学 利用性学习 探索性学习 立德树人
下载PDF
立德树人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与实践价值
4
作者 周文静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尊重教育规律、将立德树人的定位置于全面发展之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立德树人生成于中华民族崇德的文化传统和新时代党对教育培养目标的探索实践之中,散发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时代气息,其在内涵上阐明了立德树人以人民为中心的... 尊重教育规律、将立德树人的定位置于全面发展之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立德树人生成于中华民族崇德的文化传统和新时代党对教育培养目标的探索实践之中,散发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时代气息,其在内涵上阐明了立德树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体现了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全新把握,揭示了德育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立德为先的教育方法论,并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过程中彰显非凡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生成逻辑 内涵意蕴 实践价值
下载PDF
高职院校推进全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文化课学段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朱翠红 李英军 赵庶吏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9-24,共6页
课程思政通过挖掘、提炼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育人功能。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基础文化课学段的所有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经过不... 课程思政通过挖掘、提炼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育人功能。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基础文化课学段的所有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在深化教师“三全育人”理念、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等方面收到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积极研究创新路径,在强化价值引领、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成果固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贯通培养项目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贯通培养项目 基础文化课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传银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4期85-88,共4页
立德树人既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和核心环节。本文阐释立德树人的内涵界定、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特征和难点、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建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 立德树人既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和核心环节。本文阐释立德树人的内涵界定、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特征和难点、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建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包括:挖掘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等思政元素;设置网络课堂、显性课堂、隐性课堂进行思政教学活动;优化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效果,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以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难点 路径
下载PDF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高校管理育人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新涛 《中国轻工教育》 2021年第1期52-55,共4页
管理育人的提出,明确了管理与育人之间直接而紧密的关系,拓展了高校的育人模式和管理工作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管理工作的育人功能与价值。高校要从理念、制度、平台、队伍、技术等方面积极探索管理育人的实现路径,把育人融入管理工作之... 管理育人的提出,明确了管理与育人之间直接而紧密的关系,拓展了高校的育人模式和管理工作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管理工作的育人功能与价值。高校要从理念、制度、平台、队伍、技术等方面积极探索管理育人的实现路径,把育人融入管理工作之中,形成管理育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三全育人 管理育人
下载PDF
培养德才兼备的卓越翻译人才——贯通式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8
作者 李红玉 赵美娟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6-52,共7页
贯通式思政育人体系的主要目标是打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育人薄弱环节。该体系的构建以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实践探索为基础;其建设和实施紧紧围绕总体育人目标,打破各环节、各部门相对分离的格局,根据课程、实践... 贯通式思政育人体系的主要目标是打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育人薄弱环节。该体系的构建以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实践探索为基础;其建设和实施紧紧围绕总体育人目标,打破各环节、各部门相对分离的格局,根据课程、实践、党建、管理、文化建设等不同育人途径的特点,探索并形成了五个贯通的不同思政育人重点;在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之间,在党员与非党员教工之间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合力、协同、共联、多维的思政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卓越翻译人才 贯通式思政育人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职业院校美育教师育人素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俊国 《中国轻工教育》 2022年第2期29-35,共7页
职业院校美育教师是决定美育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其育人素养的提升既要建立在“立德树人”的根基之上,又要与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相契合,建构起“育美和育人并举,育美和育能协同”的美育理念,以更新育人理念、打造“美教”能力、破解学... 职业院校美育教师是决定美育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其育人素养的提升既要建立在“立德树人”的根基之上,又要与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相契合,建构起“育美和育人并举,育美和育能协同”的美育理念,以更新育人理念、打造“美教”能力、破解学科壁垒、打造特色美育素养等美育实践寻求破解现实问题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职业院校 美育教师 育人素养
下载PDF
翻译技艺二重性下的大学英语翻译课“课程思政”导入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斯歆 许克祥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65-370,共6页
利用好翻译课丰富的“中国故事”资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英语教育的思政缺位,具有很高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功用。文章基于翻译的技艺二重性,提出大学英语翻译课的“课程思政”导入模式,以此锤炼学生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 利用好翻译课丰富的“中国故事”资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英语教育的思政缺位,具有很高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功用。文章基于翻译的技艺二重性,提出大学英语翻译课的“课程思政”导入模式,以此锤炼学生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的能力,培养青年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实现大学英语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翻译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传承和路径创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克辉 王磊 王晋清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1-16,共6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经初步探索时期、曲折前进时期、蓬勃发展时期等阶段,已逐渐发展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随着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经初步探索时期、曲折前进时期、蓬勃发展时期等阶段,已逐渐发展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随着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新任务,进一步从思想、队伍、依据、教材、方法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立德树人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庆花 《中国轻工教育》 2021年第3期23-27,共5页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增强师生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本领,这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改革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政治站位,其次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增强师生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本领,这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改革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政治站位,其次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同时要营造有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和教研环境,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优势,着力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探索——以浙江大学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颂平 徐丽君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2年第2期3-8,共6页
就业工作是高等教育中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重点建设高校尤其需要引导毕业生将个人选择与国家战略、人民期盼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校友资源在助推高质量就业中具有情感联络、示范引领、桥梁纽带等优势,高校与校友之间... 就业工作是高等教育中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重点建设高校尤其需要引导毕业生将个人选择与国家战略、人民期盼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校友资源在助推高质量就业中具有情感联络、示范引领、桥梁纽带等优势,高校与校友之间也具有内在联系、良性互动的共同体特征,表现为德育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浙江大学的实践证明,通过出口导向的协同联动就业模式、战略导向的校友引领格局、关怀激励的就业循环体系,可以充分发挥校友在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中的资源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友资源 高质量就业 “学校—校友”共同体 立德树人
原文传递
新时代提升师范生学科德育能力的探索——一项基于概念图的调查
14
作者 张羽 毕华林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56-62,共7页
本研究旨在使用概念图法调查化学专业师范生对学科德育的认知情况,以探索新时代提升师范生学科德育能力的有效策略。通过对某师范大学29名大四师范生绘制的概念图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发现:师范生普遍认同学科德育的重要意义,对德育目标... 本研究旨在使用概念图法调查化学专业师范生对学科德育的认知情况,以探索新时代提升师范生学科德育能力的有效策略。通过对某师范大学29名大四师范生绘制的概念图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发现:师范生普遍认同学科德育的重要意义,对德育目标的认知局限于化学学科内容的基本特点,缺少对化学在培育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方面的思考;德育内容上重视各类型情境素材,但内容选择没有依托德育目标;德育方法强调体验与实践,没有注重学科德育与学科内容的深度融合。基于上述结果,为高等师范院校改进课程与教学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德育 化学学科德育 立德树人 概念图
原文传递
高校人文素质课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和纾解路径
15
作者 孙丽娜 王宝旺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人文素质课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通识类选修课,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进而深化和固化人文精神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教育优势,理应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前沿阵地。针对高校人文素质课课程思政面临的育人主体下的... 人文素质课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通识类选修课,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进而深化和固化人文精神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教育优势,理应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前沿阵地。针对高校人文素质课课程思政面临的育人主体下的认知困境、课程体系下的优化困境、教学模式下的实践困境等现实性问题,高校应整体建构人文素质课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系统设计高校人文素质课课程思政课程体系、统筹优化高校人文素质课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开创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人文素质课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以新医科赋能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提质创新探析
16
作者 李忠兰 周雨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729-733,共5页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医学人才培养效果,进而影响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以新医科为统领的新医学教育模式是我国卓越拔尖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其中蕴含丰富的医学教育发展理念,与医学院...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医学人才培养效果,进而影响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以新医科为统领的新医学教育模式是我国卓越拔尖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其中蕴含丰富的医学教育发展理念,与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高度契合。以新医科发展战略为引领,有助于医学院校从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等方面推动其课程思政建设持续优化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新医科 课程思政 健康中国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坚持立德树人创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晓霞 蒋琦玮 +2 位作者 王卫东 纪晓飞 杨鹰 《高等建筑教育》 2022年第6期95-103,共9页
结合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办学历程和交通土木特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任务,提炼土木工程领域专业思政教育精神,从专业思政、平台思政和文化思政3个角度,整体推进土木工程专业特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工作。专业思政是通过课程思政内容... 结合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办学历程和交通土木特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任务,提炼土木工程领域专业思政教育精神,从专业思政、平台思政和文化思政3个角度,整体推进土木工程专业特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工作。专业思政是通过课程思政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校企科教融合和专业协同交叉4个方面拓展专业立德树人内涵,重构专业教学体系,重点以战略工程、超级工程、大国工匠、行业精英、行业发展、优秀校友、工程案例和学科前沿8个方面建设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库,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化、标准化;平台思政是以思政中心、教学课堂、科研平台、实践基地、网络空间和学生组织6个育人平台,创建虚实融合的立德树人基地,做实、做强专业思政教学实体;文化思政是以“师说”“子曰”“名师讲堂”“校友访谈”等栏目,构建优良传统、教师风尚、校友足迹、名家风采、学子风尚和校园活动6维度学院文化,营造立德树人文化环境。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全面实施以来,学院党委在课程思政改革中主体作用突显,为党群工作创造新的发力点和贡献点,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积极性明显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效果显著,课程思政教学平台建设成绩突出,育人成果丰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土木工程 课程思政 文化建设 育人体系
下载PDF
价值·内容·路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暴占杰 《西藏发展论坛》 2022年第5期40-45,共6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具有重要的资政育人功能,有必要将其融嵌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功效,强化思政课同心共...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具有重要的资政育人功能,有必要将其融嵌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功效,强化思政课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价值引领,筑牢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根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找准两者间的契合内容,明确融入的教学原则、完善保障机制、建强师资队伍、优化教育方式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立德树人
下载PDF
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19
作者 文月丽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50-53,共4页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生活为题材的学科,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在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学生的集体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帮助学生...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生活为题材的学科,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在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学生的集体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初中阶段是逐步塑造学生价值观以及人格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学科内容时,应注重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成果来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立德树人理念并未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因此,学校应改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授课方式,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推动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课程改革 道德与法治 高效课堂
原文传递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实践研究——基于新时代高职院校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银平 陈瑞宜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4,39,共5页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历程及新时代的现实要求等方面对“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进行剖析,深入探究“立德”的时代内涵。紧扣高职教育特点,提出了“坚持党的领...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历程及新时代的现实要求等方面对“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进行剖析,深入探究“立德”的时代内涵。紧扣高职教育特点,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做好顶层设计;抓住关键核心,强化师德建设;整合育人资源,凝聚协同合力;紧贴职教特点,构建立德路径;改革考核办法,健全评价体系”等在高职院校落实“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的实践路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立德树人 顶层设计 师德建设 整合资源 考核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