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玉米秸秆对Cu^(2+)废水的吸附 被引量:32
1
作者 刘江国 陈玉成 +2 位作者 李杰霞 刘波 蒋小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1,共4页
采用改性玉米秸秆对含Cu2+废水进行吸附处理。研究了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剂投加量、pH、温度对废水中Cu2+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质量浓度≤50mg/L的Cu2+废水,在秸秆投加质量为0.3g(质量浓度6g/L)、pH为6.5~7.0、吸附温度298K、吸附... 采用改性玉米秸秆对含Cu2+废水进行吸附处理。研究了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剂投加量、pH、温度对废水中Cu2+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质量浓度≤50mg/L的Cu2+废水,在秸秆投加质量为0.3g(质量浓度6g/L)、pH为6.5~7.0、吸附温度298K、吸附平衡时间35min条件下,对Cu2+的吸附率约97.2%,吸附量约10mg/g。改性玉米秸秆对Cu2+的吸附量随溶液中Cu2+平衡浓度、温度及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很好地拟合,其中Langmuir方程拟合得最好,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2.195mg/g。吸附是一个自发吸热的快速反应过程,在35min内能达到稳定平衡,Elovich方程能更好地拟合该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玉米秸秆 cu2+废水 吸附
下载PDF
Cu^(2+)助芬顿法处理高浓度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废水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午阳 张朝升 +2 位作者 孙志民 张明杨 阳立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789-2794,共6页
Cu2+可以与H2O2发生类Fenton反应,用Fenton法处理同时含有难降解有机物和Cu2+的工业废水时,Cu2+对于Fenton氧化难降解有机物的反应具有促进作用。本实验在高浓度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Cu2+组成的模拟工业废水中投加Fenton试剂(Fe2++H2... Cu2+可以与H2O2发生类Fenton反应,用Fenton法处理同时含有难降解有机物和Cu2+的工业废水时,Cu2+对于Fenton氧化难降解有机物的反应具有促进作用。本实验在高浓度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Cu2+组成的模拟工业废水中投加Fenton试剂(Fe2++H2O2),利用Cu2+辅助Fe2+催化Fenton反应氧化难降解有机物。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反应条件,并进行单因素实验,分析不同Cu2+浓度、初始H2O2浓度、H2O2∶Fe2+(摩尔比)、pH及温度对DMP去除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当Cu2+浓度为10 mg/L、DMP浓度为250 mg/L、初始H2O2的浓度为499.5 mg/L、H2O2∶Fe2+的摩尔比为4∶1、温度为20℃时,DMP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8.67%。本研究为类芬顿法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共存的复杂工业废水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DMP FENTON 催化 降解 废水 最佳条件
原文传递
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对废水中Cu(Ⅱ)的沉淀浮选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周生鹏 霍文凯 +2 位作者 王茹 廖学品 石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872-3878,共7页
以低浓度Cu^(2+)水溶液模拟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了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CBS和阳离子型C-CBS)对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沉淀浮选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气速、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气浮时间、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废水中Cu... 以低浓度Cu^(2+)水溶液模拟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了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CBS和阳离子型C-CBS)对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沉淀浮选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气速、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气浮时间、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废水中Cu^(2+)沉淀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BS和C-CBS均适用于在碱性条件下对金属离子废水进行沉淀浮选,Cu^(2+)的去除率达到90%左右;且随着气速的升高,Cu^(2+)的去除率增加而后趋于不变;随着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对CBS,Cu^(2+)的去除率增加,而对C-CBS,Cu^(2+)的去除率反而下降;随气浮时间延长,Cu^(2+)去除率逐渐增加而后趋于不变。研究表明,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可用于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沉淀浮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多肽 表面活性剂 cu2+废水 沉淀 浮选
下载PDF
Membrane enhanced COD degradation of pulp wastewater using Cu_2O/H_2O_2 heterogeneous Fenton process 被引量:5
4
作者 Hongjia Zhou Lin Kang +2 位作者 Ming Zhou Zhaoxiang Zhong Weihong Xi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896-1903,共8页
Both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 can be improved in heterogeneous Fenton reaction,in particular,with no limitation for the working p H and no production of the sludge.In this work,a combination of catalyst ... Both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 can be improved in heterogeneous Fenton reaction,in particular,with no limitation for the working p H and no production of the sludge.In this work,a combination of catalyst Cu_2O and pore-channel-dispersed H_2O_2is proposed to treat the pulp wastewater.Degradation degree of CODs in the wastewater was up to 77%in the ceramic membrane reactor using Cu_2O powder(2.0 g·L^(-1))and membranefeeding H_2O_2(0.8 ml·L^(-1))within 60 min.Evolution of·OH radical formation in the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was analyzed with a fluorescent method.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H_2O_2was successfully enhanced by 10%with the membrane distributor.Further on,the catalyst recyclability was evaluated in a five-cycle test.The concentration of copper ions being dissolved in the treated water was monitored with ICP.After Cu_2O/H_2O_2(membrane)treatment the effluent is qualified to discharge with COD concentration lower than 15 mg·L^(-1)with regard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GB25467-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p wastewater Heterogeneous Fenton MEMBRANE cu2O Advanced oxidation
下载PDF
镍渣表面理化特性及对Pb^(2+)与Cu^(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林亮 于岩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镍渣的组成和表面特性进行分析,证实了镍渣具备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能力.实验所采用的水淬二次镍渣中含有含量较高的Si O2、Al2O3、Ca O、Mg O等活性成分,且具备由不同聚合度的Si-O四面体、Al-O四面体组成的骨架结构.... 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镍渣的组成和表面特性进行分析,证实了镍渣具备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能力.实验所采用的水淬二次镍渣中含有含量较高的Si O2、Al2O3、Ca O、Mg O等活性成分,且具备由不同聚合度的Si-O四面体、Al-O四面体组成的骨架结构.此外,镍渣粉体表面的碱中心可以为金属阳离子提供有效的吸附位点,且表面在p H=4~12的范围内均带负电,这些都有利于金属阳离子的吸附.镍渣粉体对模拟废液中的Pb2+、Cu2+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其对废液中的Pb2+、Cu2+均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效果,且对Pb2+表现出更好的选择性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渣 吸附 PB2+ cu2+ 理化性质 废水处理
原文传递
硫酸盐还原菌分泌胞外多聚物吸附Cu^(2+)的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方迪 张瑞昌 赵阳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19-2823,共5页
为探讨硫酸盐还原菌胞外多聚物(EPS)吸附Cu2+的特性,采用热力学平衡实验研究了EPS对Cu2+的吸附行为,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SEM-EDS)分析EPS吸附Cu2+前后官能团以及元素组成的变化来研究EPS吸附Cu2+的机理。结果表明... 为探讨硫酸盐还原菌胞外多聚物(EPS)吸附Cu2+的特性,采用热力学平衡实验研究了EPS对Cu2+的吸附行为,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SEM-EDS)分析EPS吸附Cu2+前后官能团以及元素组成的变化来研究EPS吸附Cu2+的机理。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EPS对Cu2+的吸附平衡能较好地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FTIR和SEM-EDS分析证明,EPS对Cu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EPS多聚糖和蛋白质中的—OH,C—O—C和C O等基团在Cu2+的络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硫酸盐还原菌 胞外多聚物 cu2+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纳滤处理含铜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薛莉娉 马骏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8-61,共4页
采用纳滤对含铜废水进行试验研究,讨论了初始浓度、操作压力、运行时间、阴离子种类、浓差极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F90膜对含铜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超过了98%,出水铜浓度低于2.0mg/L,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 采用纳滤对含铜废水进行试验研究,讨论了初始浓度、操作压力、运行时间、阴离子种类、浓差极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F90膜对含铜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超过了98%,出水铜浓度低于2.0mg/L,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该试验中的含铜废水经纳滤处理后均可以达标排放;随着废液体积的浓缩,铜离子浓缩可达10倍以上,可回用于镀件漂洗,实现铜金属的再生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cu2+ 电镀废水 截留率
下载PDF
改性粉煤灰处理废水中Cu^(2+)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魏文霞 张立臣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1年第3期63-66,71,共5页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水浸、酸浸、碱浸后,掺入少量的改性剂,煅烧,老化,晶化,活化后制备成新型的吸附材料,用其处理模拟工业废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铜。结果表明,该吸附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铜去除率较高。
关键词 粉煤灰 改性 cu2+ 废水
下载PDF
纳滤处理含铜废水的试验和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傅前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9年第2期123-125,150,共4页
采用纳滤对含Cu2+废水进行试验研究,讨论了初始浓度、操作压力、运行时间、阴离子种类、浓差极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F90膜对含Cu2+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在试验的进水浓度范围内,Cu2+去除率超过了98%,出水Cu2+浓度低于2.0 ... 采用纳滤对含Cu2+废水进行试验研究,讨论了初始浓度、操作压力、运行时间、阴离子种类、浓差极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F90膜对含Cu2+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在试验的进水浓度范围内,Cu2+去除率超过了98%,出水Cu2+浓度低于2.0 mg/L,达到中国(GB8978-1996)总铜排放低于2.0 mg/L的标准,可以达标排放;随着废液体积的浓缩,铜离子浓缩可达十倍以上,可回用于镀件漂洗,从而实现铜金属的再生利用。与传统的化学沉淀法处理工艺相比,纳滤一次投资大,但由于其运行费用低,具有明显的环境优势和经济效益,值得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纳滤 cu2+ 电镀废水 截留率
下载PDF
即时合成Cu/Mg/Al层状双氢氧化物处理含Cu^(2+)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樊明德 陈天虎 彭书传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7-453,共7页
在模拟含Cu2+废水中加入Mg2+和Al3+,以NaOH为沉淀剂,研究金属盐水解即时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去除Cu2+的可行性,同时考察了体系终点pH值、配料中Mg/Cu摩尔比值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对Cu2+去除率的影响,探讨了Cu2+去除机理及层状双氢氧化物形... 在模拟含Cu2+废水中加入Mg2+和Al3+,以NaOH为沉淀剂,研究金属盐水解即时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去除Cu2+的可行性,同时考察了体系终点pH值、配料中Mg/Cu摩尔比值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对Cu2+去除率的影响,探讨了Cu2+去除机理及层状双氢氧化物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体系终点pH值显著影响Cu2+去除率,在pH值8.0~11.0范围内去除效果较好,达99%以上。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结合即时合成法特点,废水中Cu2+主要是在晶核生成阶段以Cu/Mg/Al三元层状双氢氧化物形式被去除;三元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形成由反应体系中Al3+、Cu2+、Mg2+分步水解导致,最适pH值约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cu2+ 废水 去除率
下载PDF
电镀废水中微量铜的测定方法研究
11
作者 高夕恕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1期387-387,384,共2页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与Cu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为1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该显色剂与Cu2+能形成一种稳定的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0nm处,摩尔吸收系数为4.48×104L.mol-1.cm-1,铜浓度在3-10ug/25ml范围内服从比...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与Cu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为1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该显色剂与Cu2+能形成一种稳定的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0nm处,摩尔吸收系数为4.48×104L.mol-1.cm-1,铜浓度在3-10u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在NaF和NaAc存在下,可直接测定电镀废水中的微量铜,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剂 cu2+ 电镀废水
下载PDF
不溶性接枝羧基淀粉处理含Cu^(2+)、Cr^(6+)废水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李琛 《杭州化工》 CAS 2013年第2期14-17,共4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以H2O2和FeSO4复合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不溶性接枝羧基淀粉(ISC),并用于含铬、铜废水的处理,考察了不同条件下所制备的ISC对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丙烯酸:...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以H2O2和FeSO4复合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不溶性接枝羧基淀粉(ISC),并用于含铬、铜废水的处理,考察了不同条件下所制备的ISC对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丙烯酸:淀粉(质量比)=3∶1,环氧氯丙烷用量为1.5 mL,2%的FeSO4用量为3 mL,6%的H2O2用量为3 mL,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3 h,此时,Cr6+的去除率为68.6%,Cu2+的去除率为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羧基淀粉 含铜废水 cu2+ 不溶性 环氧氯丙烷 重金属废水 实验 氧化还原体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Cu_2O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13
作者 梁伟夏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2年第9期4-6,共3页
以活性炭为载体,用液相合成法制备活性炭负载Cu2O,并以吸附降解甲基橙的效果探讨该催化剂光催化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模拟甲基橙染料废水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0mg.L-1,反应时间为60min,催化剂投加量为11.0g.L-1时,对模拟染料废水中... 以活性炭为载体,用液相合成法制备活性炭负载Cu2O,并以吸附降解甲基橙的效果探讨该催化剂光催化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模拟甲基橙染料废水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0mg.L-1,反应时间为60min,催化剂投加量为11.0g.L-1时,对模拟染料废水中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85.01%。6次重复使用后对甲基橙的去除率仍可达7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cu2O 光催化 降解 染料废水
下载PDF
污泥陶粒的制备及其对废水厌氧处理的影响
14
作者 郭鹏瑶 高文皓 +2 位作者 姚新见 吴锋 刘永亮 《杭州化工》 CAS 2016年第4期38-40,共3页
以污泥、黏土和粉煤灰为载体,适当添加无机钠盐和钙盐,手工造粒后,在一定条件下以烧结法制备陶粒,研究其对废水厌氧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粒Cu2+的释放量与Cu2+的负载量成正比;通过空白对照组与缓释Cu2+陶粒组对比发现,陶粒缓释Cu2+... 以污泥、黏土和粉煤灰为载体,适当添加无机钠盐和钙盐,手工造粒后,在一定条件下以烧结法制备陶粒,研究其对废水厌氧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粒Cu2+的释放量与Cu2+的负载量成正比;通过空白对照组与缓释Cu2+陶粒组对比发现,陶粒缓释Cu2+反应器对CODCr的去除率最高达到86.23%,远高出空白对照组的66.17%。陶粒缓释出适量Cu2+能够被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吸收利用,且不会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粒 cu2+ 有机废水 厌氧处理
下载PDF
纳米Cu_2O/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自然光下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东 李登好 冯良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6,共4页
用液相化学沉积法制备纳米Cu2O/凹凸棒石黏土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自然光催化剂进行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证明该材料为纳米Cu2O和凹凸棒石黏土物理混合物。研究了复合材料对模拟印染废水的... 用液相化学沉积法制备纳米Cu2O/凹凸棒石黏土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自然光催化剂进行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证明该材料为纳米Cu2O和凹凸棒石黏土物理混合物。研究了复合材料对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能力、复合材料的投加量、降解时间以及废水溶液的初始pH对脱色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u2O 凹凸棒石黏土 模拟染料废水 脱色
下载PDF
植物-微生物联合在重金属污染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景成 刘思伟 +1 位作者 李静 葛丽燕 《化学工程师》 CAS 2023年第4期43-46,共4页
植物与微生物协同作用下的重金属污染的水体治理是当前生态修复主要研究热点之一,为判断协同修复下水体中Cu2+的去除效果,通过在不同Cu2+初始浓度及p H值下单一植物对Cu2+处理效果的实验研究,筛选出最适宜的Cu2+浓度及p H值后添加耐铜... 植物与微生物协同作用下的重金属污染的水体治理是当前生态修复主要研究热点之一,为判断协同修复下水体中Cu2+的去除效果,通过在不同Cu2+初始浓度及p H值下单一植物对Cu2+处理效果的实验研究,筛选出最适宜的Cu2+浓度及p H值后添加耐铜菌株以期判断植物-微生物协同修复下废水中Cu2+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植物对废水中Cu2+的去除过程可分为快速吸收期、稳定期、衰减期3个阶段;植物对废水中Cu2+去除率在一定范围内随废水初始p H值增大而逐渐增大,当p H值超过一定范围时,去除率减小;酸模、鼠草、鸭跖草、香薷4种植物中,酸模对废水中Cu2+去除效果较好,添加耐铜菌后能促进植物对水体中Cu2+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废水 耐铜菌株 植物-微生物 协同作用
下载PDF
载银Cu_2O纳米球制备及其去除焦化废水中偶氮污染物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海霞 陈卓 《绿色科技》 2013年第3期199-201,共3页
通过沉淀法制备了Cu2O纳米球,然后采用化学还原法将纳米银颗粒负载在Cu2O纳米球表面,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形貌和晶体形态进行了表征,最后以偶氮类染料甲基橙模拟常见的焦化废水污染物,在UV体系下分别用Cu2O纳米球和载银Cu2O纳... 通过沉淀法制备了Cu2O纳米球,然后采用化学还原法将纳米银颗粒负载在Cu2O纳米球表面,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形貌和晶体形态进行了表征,最后以偶氮类染料甲基橙模拟常见的焦化废水污染物,在UV体系下分别用Cu2O纳米球和载银Cu2O纳米球进行了吸附与光降解实验,以研究其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2h的光催化,模拟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分别为74.1%及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O纳米球 去除 银负载 焦化废水 偶氮类染料
下载PDF
Mg_2Al-LS-LDH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改玲 王东 +2 位作者 蒋玲 周婧 赵玉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12-16,共5页
采用煅烧水合法,将易溶于水的造纸副产品磺化木质素(LS)固载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表面,制备不溶于水的新型的固体吸附剂Mg2Al-LS-LDH复合材料.利用XRD及IR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客体LS并... 采用煅烧水合法,将易溶于水的造纸副产品磺化木质素(LS)固载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表面,制备不溶于水的新型的固体吸附剂Mg2Al-LS-LDH复合材料.利用XRD及IR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客体LS并没有进入到LDHs层间,而是与LDHs层板表面发生了羟基键合.该材料对Cu2+吸附速率快,30min接近吸附平衡,去除率达92.2%,吸附量达36.88mg/g;该材料对Cu2+吸附的适宜条件为吸附时间6h,溶液pH=5,吸附剂用量0.0500g,吸附温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Al-LS-LDH复合材料 cu2+去除率 磺化木质素吸附性能 煅烧水合法 工业废水处理
下载PDF
Cu_2O/累托石纳米复合材料处理模拟染料废水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颖姗 陈云 +3 位作者 张文蓉 陈金毅 蔡忠丽 孙家寿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64-67,共4页
以累托石为载体,用液相合成法制备和表征了Cu2O/累托石纳米复合材料,并以吸附降解二甲酚橙的效果,探讨复合材料的吸附及光催化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模拟二甲酚橙染料废水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30 mg/L,初始pH值为13,搅拌时间为40 min... 以累托石为载体,用液相合成法制备和表征了Cu2O/累托石纳米复合材料,并以吸附降解二甲酚橙的效果,探讨复合材料的吸附及光催化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模拟二甲酚橙染料废水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30 mg/L,初始pH值为13,搅拌时间为40 min,纳米累托石/Cu2O复合材料的投加量为5 g/L时,对模拟二甲酚橙染料废水中二甲酚橙的去除率可达81.56%.三次重复使用后的复合材料对二甲酚橙的去除率仍可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托石 纳米cu2O 光催化氧化 染料废水
下载PDF
LDH/Fe3O4@Cu2O复合材料对盐酸四环素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冉 王小凤 +2 位作者 谭乐乐 肖妮 陈金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3-968,共6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在制备Cu2O的前驱体中加入LDH/Fe3O4制备出LDH/Fe3O4@Cu2O复合材料,将其对盐酸四环素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了催化剂的投加量、光照强度、pH值和共存离子对LDH/Fe3O4@Cu2O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光催化过程中... 采用液相还原法在制备Cu2O的前驱体中加入LDH/Fe3O4制备出LDH/Fe3O4@Cu2O复合材料,将其对盐酸四环素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了催化剂的投加量、光照强度、pH值和共存离子对LDH/Fe3O4@Cu2O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光催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基团.结果表明,制备出的LDH/Fe3O4@Cu2O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与单纯Cu2O相比,复合材料能够提高光催化降解的速率和效果.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最佳条件: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1 g·L^-1、光照强度为500 W、pH值为10,对50 mg·L^-1盐酸四环素的降解效率达到95.2%.溶液中存在阴离子Cl-和HCO-3时会降低光催化效率,自由基抑制实验证实光催化过程中·O-2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H/Fe3O4@cu2O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抗生素废水 盐酸四环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