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硫酸露点腐蚀LGNS钢板的开发 被引量:2
1
作者 沈敏 罗永恒 +1 位作者 覃永国 武辉 《柳钢科技》 2013年第5期35-37,共3页
介绍以Cu-Cr-Ni和Ti等复合微合金化坯料,生产耐硫酸露点腐蚀LGNS钢板的工艺技术以及性能。
关键词 耐硫酸露点腐蚀LGNS钢 cucrni TI 复合微合金化
下载PDF
Cu-Cr-Ni合金在800℃,0.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 被引量:7
2
作者 曹中秋 牛焱 吴维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研究了Cu-20Cr-20Ni和Cu-20Cr-40Ni两种合金在800℃,0.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Cu—20Cr-20Ni合金的氧化动力学遵循近似的抛物线规律、而Cu-20Cr-40Ni合金的瞬时抛物线速率常数随时间而降低,两种合金生成组织复杂... 研究了Cu-20Cr-20Ni和Cu-20Cr-40Ni两种合金在800℃,0.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Cu—20Cr-20Ni合金的氧化动力学遵循近似的抛物线规律、而Cu-20Cr-40Ni合金的瞬时抛物线速率常数随时间而降低,两种合金生成组织复杂的氧化膜,外层是一连续的CuO层一内层是Cu2O,NiO和Cr2O3组成的混合区,其中Cu2O基体上分布着少量未氧化完全的Cr颗粒,这种颗粒的存在是动力学因素所致对于Cu-20Cr-20Ni合金,氧化膜最里面没有形成连续的Cr2O3膜,氧化较为严重,而Cu—20Cr-40Ni合金,氧化膜最里面形成了一连续的Cr2O3膜,抑制了合金的进一步氧化,因此,Cu-20Cr-40Ni氧化膜的厚度较Cu-20Cr-20Ni薄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cr合金 双相组织 高温氧化
下载PDF
晶粒细化对Cu-45Ni-30Cr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曹中秋 曹丽杰 牛焱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7,共4页
为了探讨晶粒细化对三元复相合金抗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制备了纳米晶Cu45Ni30Cr合金,并以热重法及SEM/EDX研究了其在700,800℃、0.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Cu45Ni30Cr合金为三相组织,每一相中Cr的含量均较... 为了探讨晶粒细化对三元复相合金抗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制备了纳米晶Cu45Ni30Cr合金,并以热重法及SEM/EDX研究了其在700,800℃、0.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Cu45Ni30Cr合金为三相组织,每一相中Cr的含量均较高;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较复杂,其瞬时抛物线速率常数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晶粒细化降低了合金表面由混合内氧化膜向单一Cr2O3外氧化膜转变的临界浓度,促使Cu45Ni30Cr合金表面由混合内氧化膜向单一选择性CrO外氧化膜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氧化 cunicr合金 晶粒细化 纳米晶
下载PDF
三相Cu-Ni-30Cr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曹中秋 牛焱 吴维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0-254,共5页
研究了Cr含量相对较高的Cu-Ni-30Cr合金在700℃~800℃,0.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合金氧化动力学较复杂,其瞬时抛物线速率常数随时间而降低,氧化动力学曲线通常不是由单一的抛物线或直线组成而是由几段组成。Cu-Ni-Cr为三相... 研究了Cr含量相对较高的Cu-Ni-30Cr合金在700℃~800℃,0.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合金氧化动力学较复杂,其瞬时抛物线速率常数随时间而降低,氧化动力学曲线通常不是由单一的抛物线或直线组成而是由几段组成。Cu-Ni-Cr为三相合金,3相的存在增加了合金表面形成Cr2O3氧化膜所需临界浓度,但30at%Cr足以使合金表面形成连续的Cr2O3外氧化膜。氧化膜内层是合金和氧化物相共存的混合区,被氧化的岛状物是由Cr2O3和Cu,Ni组成。这种混合内氧化机制与经典内氧化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30cr合金 高温氧化 三相组织 动力学
下载PDF
Cu-20Ni-20Cr合金在700℃纯氧气中的氧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曹中秋 牛焱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408-410,共3页
研究了Cu - 2 0Ni- 2 0Cr合金在 70 0℃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 :Cu - 2 0Ni- 2 0Cr合金在 70 0℃ ,2 4h的氧化动力学偏离抛物线规律 ,其瞬时抛物线速率常数随时间而降低 ,其降低的幅度要比相应的按抛物线规律变化要大。合金表面... 研究了Cu - 2 0Ni- 2 0Cr合金在 70 0℃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 :Cu - 2 0Ni- 2 0Cr合金在 70 0℃ ,2 4h的氧化动力学偏离抛物线规律 ,其瞬时抛物线速率常数随时间而降低 ,其降低的幅度要比相应的按抛物线规律变化要大。合金表面或内部均没有形成连续的Cr2 O3 保护膜而是形成了含有所有组元氧化物及它们的复合氧化物的复杂氧化膜结构。这主要归因于合金中含有三相且Cr的分布不均匀 ,它阻止了Cr由合金向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cr 合金 三相 高温氧化
下载PDF
微量Ni元素添加对Cu-Cr合金析出行为及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吴凡 龚清华 +3 位作者 谢伟滨 吴语 陈辉明 汪航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54,共6页
采用真空熔炼设备在氩气环境下制备了Cu-Cr和Cu-Cr-Ni合金,然后进行950℃×1 h固溶和450℃时效处理。使用维氏硬度计、直流数字电阻测试仪、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两种合金的性能和组织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Cu-Cr-Ni合金在... 采用真空熔炼设备在氩气环境下制备了Cu-Cr和Cu-Cr-Ni合金,然后进行950℃×1 h固溶和450℃时效处理。使用维氏硬度计、直流数字电阻测试仪、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两种合金的性能和组织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Cu-Cr-Ni合金在450℃时效8 h后的硬度达到峰值,为124.6 HV0.5,此时导电率为83.2%IACS,而Cu-Cr合金在450℃时效1 h后的硬度达到峰值,为116.7 HV0.5,说明Ni的添加提高了Cu-Cr合金的硬度,且能保持较高的导电率。Cu-Cr-Ni合金在时效初期(1 h)即观察到bcc-Cr相,表明Ni的添加加快了析出相的析出速率,并促进析出相由fcc-Cr结构向bcc-Cr结构转变。另外,Cu-Cr-Ni合金在时效12 h后Cr析出相仍与基体保持半共格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ni合金 析出相 硬度 导电率
原文传递
3GPa压力时效处理对Cu52.46Cr47.11Ni0.43合金物理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曹栋 王坚 齐麦顺 《铸造技术》 CAS 2018年第10期2372-2374,共3页
对Cu52.46Cr47.11Ni0.43合金在3GPa压力,500℃保温60 min进行高压时效处理,测试了高压时效处理前后Cu52.46Cr47.11Ni0.43合金在25~550℃范围内的热导率及电阻率,结合显微组织分析,探讨了3 GPa压力时效处理对Cu52.46Cr47.11Ni0.43合金物... 对Cu52.46Cr47.11Ni0.43合金在3GPa压力,500℃保温60 min进行高压时效处理,测试了高压时效处理前后Cu52.46Cr47.11Ni0.43合金在25~550℃范围内的热导率及电阻率,结合显微组织分析,探讨了3 GPa压力时效处理对Cu52.46Cr47.11Ni0.43合金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 GPa压力时效处理能增大合金的热导率,减小合金的电阻率,在25℃时,3 GPa压力时效处理合金的热导率和电阻率分别为151.03 W·m^(-1)·K^(-1)和4.33×10^(-8)Ω·m,较铸态合金分别增大6.11%和减小1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52.46cr47.11ni0.43合金 3 GPa压力时效处理 热导率 电阻率
下载PDF
Cu,P,Cr和Ni对低碳钢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晁月林 周玉丽 +2 位作者 邸全康 王立峰 程四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4,共5页
选择Cu-P-Cr-Ni钢、Cu-P-Cr钢和Q235碳钢,在0.01 mol/L的NaHSO3溶液中进行周期浸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实验,研究了Cu-P-Cr-Ni系合金钢相比Q235碳钢在模拟工业大气(SO2)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利用SEM,EPMA面扫描和XRD分析腐蚀锈层的形貌、... 选择Cu-P-Cr-Ni钢、Cu-P-Cr钢和Q235碳钢,在0.01 mol/L的NaHSO3溶液中进行周期浸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实验,研究了Cu-P-Cr-Ni系合金钢相比Q235碳钢在模拟工业大气(SO2)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利用SEM,EPMA面扫描和XRD分析腐蚀锈层的形貌、组成及Cu,Cr和Ni的元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Cu-P-Cr-Ni系钢的腐蚀诱发敏感性最低,其次为Cu-P-Cr钢,腐蚀速率分别为Q235碳钢的59.5%和52.8%;锈层分为内、外两层,致密的内锈层明显发生Cu的颗粒状、Cr的团聚状富集,外锈层主要有Cr的富集,Ni富集不明显。Cu和Cr等的富集可形成致密的内锈层,提高低碳钢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蚀钢 电子探针 cu-P-cr-ni 周期浸润 碳钢
原文传递
显微组织对Cu-Cr-Ni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曹中秋 牛焱 F.Gesmundo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研究了两种单 /双相Cu Cr Ni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 ,合金氧化动力学偏离抛物线规律 ,其瞬时抛物线速率常数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两种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结构差别较大 ,单相合金表面形成一连续的Cr2 O3 层 ,双相合金表面氧化膜外层... 研究了两种单 /双相Cu Cr Ni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 ,合金氧化动力学偏离抛物线规律 ,其瞬时抛物线速率常数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两种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结构差别较大 ,单相合金表面形成一连续的Cr2 O3 层 ,双相合金表面氧化膜外层是一连续的CuO层 ,Ni和Cr的氧化发生在合金内部。这种合金与氧化物共存的混合内氧化与经典的内氧化明显不同 ,氧化层最里面形成了一连续的Cr2 O3 膜 ,抑制了合金的进一步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cr合金 高温氧化 铜合金 显微组织
下载PDF
Cu-P-Cr-Ni-Mo耐候钢两相区铁素体晶粒细化机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春玲 杨金凤 +1 位作者 孔玉婷 蔡大勇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54,共6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分析研究了Cu-P-Cr-Ni-Mo耐候钢在(γ+α)两相区不同变形量和不同变形温度下的组织演变,探究了铁素体晶粒的细化机理。结果表明,Cu-P-Cr-Ni-Mo耐候钢在750℃,应变速率为0.01 s-...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分析研究了Cu-P-Cr-Ni-Mo耐候钢在(γ+α)两相区不同变形量和不同变形温度下的组织演变,探究了铁素体晶粒的细化机理。结果表明,Cu-P-Cr-Ni-Mo耐候钢在750℃,应变速率为0.01 s-1变形时,当应变超过0.69后,铁素体的转变量增加不明显,但等轴铁素体晶粒数量增加,新形成的细小等轴再结晶铁素体晶粒尺寸达到1.4~3μm;在850~750℃、应变速率为0.01 s-1变形时,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铁素体转变量增加,铁素体晶粒尺寸减小,但均匀性降低。Cu-P-Cr-Ni-Mo耐候钢(γ+α)两相区铁素体晶粒细化机制为铁素体的连续动态再结晶,并且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发生铁素体的连续动态再结晶的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cr-ni-Mo耐候钢 (γ+α)两相区 组织 晶粒细化 EBSD
原文传递
热处理对Cu-Cr-Zr-Ni-Si-B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清泉 帅歌旺 刘建彬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1-114,共4页
向Cu-Cr-Zr合金中添加Ni、Si、B元素制备Cu-Cr-Zr-Ni-Si-B合金,研究热处理对Cu-0.6Cr-0.15Zr-2.8Ni-0.7Si-0.06B合金显微组织、电导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铸态组织为粗大的柱状晶,基体内部弥散分布着大量粗大过剩相;固溶处理后... 向Cu-Cr-Zr合金中添加Ni、Si、B元素制备Cu-Cr-Zr-Ni-Si-B合金,研究热处理对Cu-0.6Cr-0.15Zr-2.8Ni-0.7Si-0.06B合金显微组织、电导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铸态组织为粗大的柱状晶,基体内部弥散分布着大量粗大过剩相;固溶处理后,过剩相基本溶解,晶粒明显长大;时效析出颗粒主要有Ni_2Si、CrSi_2、Cr_3B_4等化合物。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硬度及电导率均快速下降,最低达到105.10 HV0.2、18.77%IACS。时效处理后,合金电导率、硬度都有大幅提升。经960℃×2 h固溶+550℃×1 h时效后,硬度达到256.32 HV0.2,导电率达到39.7%IACS,软化温度达到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Zr-ni-Si-B合金 热处理 组织 电导率 硬度
原文传递
Cu-P-Cr-Ni-Mo耐候钢双相区多道次轧制模拟的组织演变 被引量:5
12
作者 孔玉婷 张春玲 +1 位作者 杨金凤 单梅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87,共7页
为了实现Cu-P-Cr-Ni-Mo耐候钢的铁素体晶粒细化从而充分提高其强塑性,通过热模拟压缩试验,利用金相、SEM、EBSD等微观组织分析方法研究了其在双相区的多道次压缩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试验钢在变形过程中,第二相(马氏体、贝氏... 为了实现Cu-P-Cr-Ni-Mo耐候钢的铁素体晶粒细化从而充分提高其强塑性,通过热模拟压缩试验,利用金相、SEM、EBSD等微观组织分析方法研究了其在双相区的多道次压缩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试验钢在变形过程中,第二相(马氏体、贝氏体)呈条带状分布于铁素体基体上,随着道次增加,铁素体晶粒逐步细化,第5道次变形后得到1.8μm左右的超细晶铁素体。前期铁素体晶粒细化的主要机制是形变强化铁素体相变,即多道次的累积大变形使组织内畸变能增大,铁素体形核点增多,促进铁素体快速析出,形成细小铁素体晶粒;后面几道次变形中,随着应变量继续增大,在铁素体晶粒内形成大量亚晶界,且亚晶界逐步累积扭转成大角度晶界,分割原来的粗大晶粒,发生铁素体连续动态再结晶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cr-ni-Mo耐候钢 超细晶铁素体 组织演变 双相区 多道次变形
原文传递
Cu-20Co-20Cr-20Ni合金在0.5 mol·L^(-1)中性Na Cl溶液中腐蚀行为研究
13
作者 张昊鑫 王晴 +2 位作者 曹中秋 张轲 王艳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678-681,共4页
纳米材料因其自身独特性能而备受关注,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研究。采用机械合金化法(MA)和粉末冶金法(PM)制备了纳米尺寸和常规尺寸粉末,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利用真空热压烧结炉将两种不同尺寸的Cu-20Co-20Cr-20Ni粉末... 纳米材料因其自身独特性能而备受关注,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研究。采用机械合金化法(MA)和粉末冶金法(PM)制备了纳米尺寸和常规尺寸粉末,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利用真空热压烧结炉将两种不同尺寸的Cu-20Co-20Cr-20Ni粉末热压成块体合金,并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它们在0.5mol·L^(-1)中性Na 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以及纳米化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0Co-20Cr-20Ni合金处于0.5mol·L^(-1) Na Cl腐蚀溶液中时,纳米尺寸Cu-20Co-20Cr-20Ni合金较相应的常规尺寸合金自腐蚀电位发生正移,电荷传递电阻变大,腐蚀电流密度减小。可见,晶粒细化导致Cu-20Co-20Cr-20Ni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腐蚀电化学 机械合金化法 cu-Co-cr-ni合金
下载PDF
复杂多组元Cu-Cr-Zr-Ni-Si-Co-Zn合金时效析出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刘胜光 李应焕 +3 位作者 陈帅峰 王松伟 宋鸿武 张士宏 《铜业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Cu-Cr-Zr及Cu-Ni-Si合金均为性能优异的引线框架材料,但二者性能均存在局限性。Cu-Cr-Zr合金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但其强度偏低;Cu-Ni-Si合金具有极高的强度,但其导电性能一般。如果结合二者的优点,并通过后续工艺对其组织进行调控,则是... Cu-Cr-Zr及Cu-Ni-Si合金均为性能优异的引线框架材料,但二者性能均存在局限性。Cu-Cr-Zr合金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但其强度偏低;Cu-Ni-Si合金具有极高的强度,但其导电性能一般。如果结合二者的优点,并通过后续工艺对其组织进行调控,则是制备高强高导铜合金的一条新路径。实验通过真空感应熔炼的方法制备了复杂多组元Cu-0.746Cr-0.217Zr-0.605Ni-0.109Si-0.177Co-0.085Zn(质量分数)合金,对其进行了不同工艺条件的固溶处理,并研究了不同固溶工艺条件下,合金时效过程中电导率及硬度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合金经1010℃×1.5 h固溶处理后,时效过程在500℃×3 h时,可获得较优异的综合性能,此时合金的硬度为HV 142.83,电导率为60.00%IACS。此外,根据Avrami经验方程描述了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发现不同固溶工艺的合金在时效过程中,析出速率均随时效温度的提高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多组元 cu-cr-Zr-ni-Si-Co-Zn合金 固溶处理 时效处理 Avrami经验方程 析出速率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fracture morphology of Mo-Cu/Cr18-Ni8 brazed joint in vacuum 被引量:3
15
作者 Wang Juan Wang Jiteng +1 位作者 Li Yajiang Zheng Deshuang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7年第3期51-56,共6页
Mo-Cu composite and Cr18-Ni8 stainless steel were brazed with Ni-Cr-P filler metal in a vacuum of 10-4 Pa and a Mo-Cu/Cr18-Ni8 joint was obtained. Microstructure in Mo-Cu/Cr18-Ni8 joint was investigated by field-emiss... Mo-Cu composite and Cr18-Ni8 stainless steel were brazed with Ni-Cr-P filler metal in a vacuum of 10-4 Pa and a Mo-Cu/Cr18-Ni8 joint was obtained. Microstructure in Mo-Cu/Cr18-Ni8 joint was investigated by 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 with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 Shear strength of Mo-Cu/Cr18-Ni8 lap joint was measured by electromechanical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An excellent Mo-Cu/Cr18-Ni8 joint with a shear strength of 155 MPa was achieved at 980 ℃ for 20 min. Brazed joint was mainly comprised of eutectic structure in the center of brazing seam,matrix structure and lump structure. Ni-Cu( Mo) and Ni-Fe solid solution were at the interface beside Mo-Cu composite and Cr18-Ni8 stainless steel,respectively. Shear fracture exhibited mixed ductile-brittle fracture feature with trans-granular fracture,ductile dimples and tearing edges. Fracture originated from the interface between brazing seam and Mo-Cu compo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cu/cr18-ni8 JOINT VAcuUM BRAZING MIcrOSTRUCTURE FRACTURE MORPHOLOGY
下载PDF
Cu-P-Cr-Ni-Mo耐候钢热变形和再结晶行为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宇 丁宁 熊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8-71,共4页
在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u-P-Cr-Ni-Mo型耐候钢的热变形过程,在获得该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基础上,绘制了该钢的动态再结晶图,并研究了它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再结晶行为及... 在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u-P-Cr-Ni-Mo型耐候钢的热变形过程,在获得该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基础上,绘制了该钢的动态再结晶图,并研究了它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再结晶行为及显微组织特点。结果表明:该钢的动态再结晶图由三个区域组成,即完全动态再结晶区、部分动态再结晶区和非动态再结晶区;当变形量和温度一定时,应变速率越低,再结晶过程越易进行,且再结晶晶粒所占体积分数和晶粒尺寸也都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cr-ni-Mo型耐候钢 变形温度 应变速率 动态再结晶图
下载PDF
Cu-P-Cr-Ni-Mo耐候钢高温变形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春玲 孙睿璇 +1 位作者 蔡大勇 廖波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45,共3页
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u-P-Cr-Ni-Mo耐候钢(%:0.10C、0.075P、0.65Cr、0.22Ni、0.43Mo、0.28Cu)在应变速率0.01~1 s^(-1)、温度850~1150℃时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得出该钢奥氏体区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和动态再结晶图,分析了... 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u-P-Cr-Ni-Mo耐候钢(%:0.10C、0.075P、0.65Cr、0.22Ni、0.43Mo、0.28Cu)在应变速率0.01~1 s^(-1)、温度850~1150℃时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得出该钢奥氏体区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和动态再结晶图,分析了变形参数对峰值应力的影响和不同热变形时耐候钢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与真应变的关系,建立了该钢的奥氏体热变形方程、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回归方程和奥氏体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变形温度升高,峰值应力下降;随变形速率增大,峰值应力升高;随Z参数增大即变形温度降低,应变速率增加,发生再结晶的临界应变ε_c和发生完全再结晶的应变ε_s均呈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crni—Mo耐候钢高温变形奥氏体动态再结晶
下载PDF
Cu-P-Cr-Ni-Mo耐候钢热变形过程的微观组织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福兆 董磊 +3 位作者 郭滕滕 蔡大勇 廖波 张春玲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1-226,共6页
基于热模拟试验数据,建立了Cu-P-Cr-Ni-Mo耐候钢的动态再结晶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试验钢进行了热压缩过程以及微观组织的演变模拟。结果表明,在热压缩过程中,坯料内部存在不均匀变形,其心部大变形区的等效应变最大、温度最... 基于热模拟试验数据,建立了Cu-P-Cr-Ni-Mo耐候钢的动态再结晶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试验钢进行了热压缩过程以及微观组织的演变模拟。结果表明,在热压缩过程中,坯料内部存在不均匀变形,其心部大变形区的等效应变最大、温度最高,动态再结晶进行得最充分;不同工艺参数对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与平均晶粒尺寸具有显著的影响,较高的变形温度、较低的应变速率和大应变均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进行;试样不同区域的动态再结晶的体积分数随着应变的增大而升高,相应的平均晶粒尺寸随着应变的增加而减小。有限元软件Deform-3D模拟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与热模拟试验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cr-ni-Mo耐候钢 有限元模拟 动态再结晶 微观组织演变
原文传递
Cu-Cr-Fe-Ni合金形变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靖青秀 张泽辉 +1 位作者 汪航 杨斌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89,共6页
采用非真空熔炼并经热轧-固溶-冷轧-时效热处理工艺制备Cu-0. 59Cr-0. 078Fe-0. 081Ni合金板,探究热处理和冷变形对合金显微组织、电导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u-Cr-Fe-Ni合金大气熔铸后呈明显的枝状晶组织,经固溶处理后合金发生再结... 采用非真空熔炼并经热轧-固溶-冷轧-时效热处理工艺制备Cu-0. 59Cr-0. 078Fe-0. 081Ni合金板,探究热处理和冷变形对合金显微组织、电导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u-Cr-Fe-Ni合金大气熔铸后呈明显的枝状晶组织,经固溶处理后合金发生再结晶,硬度和电导率都相应的降低,分别为65. 9 HV0. 2、41. 7%IACS;经过冷变形处理后合金的硬度显著提高,变形量达90%时,合金的硬度高达144. 7 HV0. 2;合金变形后在450℃时效的过程中硬度先增加后减少,变形量为60%时,时效30 min达到峰时效,此时硬度、电导率分别为155. 5 HV0. 2、71. 4%I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Fe-ni合金 形变热处理 组织 硬度 电导率
原文传递
Cu-P-Cr-Ni-Mo耐候钢的热变形行为
20
作者 张春玲 单和存 +3 位作者 吴晶 赵铮铮 樊云昌 廖波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2006年第4期55-57,共3页
采用Gleeble-3500热加工模拟试验机对Cu-P-Cr-Ni-Mo耐候钢进行了高温压缩试验,建立了试验用钢的奥氏体热变形方程为:ε&=4.915×10^10[sinh(α·σρ)]^4.608exp(-249300/RT),确定了其发生动态再结晶的条件为:Z=1.36... 采用Gleeble-3500热加工模拟试验机对Cu-P-Cr-Ni-Mo耐候钢进行了高温压缩试验,建立了试验用钢的奥氏体热变形方程为:ε&=4.915×10^10[sinh(α·σρ)]^4.608exp(-249300/RT),确定了其发生动态再结晶的条件为:Z=1.36×17^7exp(17.29εc),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与变形条件的关系为:Xd=1-exp[-3.55(ε/ε,-0.833)^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cr-ni-Mo耐候钢 热变形方程 动态再结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