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中毒对Cu/γ-Al_2O_3催化含硫低浓度甲烷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力 刘建军 +1 位作者 杨仲卿 郑世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5-640,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质量分数11.32%Cu/γ-Al2O3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SO2浓度(0-0.02%)对低浓度甲烷(体积分数,3%)催化燃烧特性的影响,通过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及化学成分检测,结合理论分析,探讨了催化反应的硫中毒原...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质量分数11.32%Cu/γ-Al2O3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SO2浓度(0-0.02%)对低浓度甲烷(体积分数,3%)催化燃烧特性的影响,通过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及化学成分检测,结合理论分析,探讨了催化反应的硫中毒原因。研究表明,SO2的通入导致了Cu/γ-Al2O3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降低,在同一反应温度下,甲烷转化率随着SO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SEM、EDS、FT-IR、XRD表征结果表明,SO2会导致Cu/γ-Al2O3催化剂表面出现结块现象,催化剂表面有硫元素的累积,且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铜(CuSO4)。在富氧条件下,SO2分子及氧离子在Cu^2+上吸附所形成的硫酸铜,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外壳,是产生硫中毒现象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γ-al2o3催化剂 低浓度甲烷 催化燃烧 So2 硫中毒
下载PDF
机械研磨燃烧法制备Cu/ZnO/Al_2O_3甲醇合成催化剂
2
作者 雷宏 林笑笑 侯昭胤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7-132,共6页
引言Cu/ZnO/Al2O3催化剂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低压甲醇合成、二甲醚合成和水煤气变换等领域[1-2],该催化体系具有活性高、使用寿命长。
关键词 机械研磨燃烧法 cu/Zno/al2o3催化剂 一氧化碳加氢 甲醇
下载PDF
微波辐照促进的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Cu/ZnO/Al_2O_3催化剂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新荣 姚成漳 +5 位作者 王路存 曹勇 吴东 孙予罕 戴维林 范康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7-1139,共3页
We demonstr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a short time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on the oxide precursor of a Cu/ZnO/Al2O3 catalyst can provide unique opportunity for tailor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the cataly... We demonstr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a short time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on the oxide precursor of a Cu/ZnO/Al2O3 catalyst can provide unique opportunity for tailor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for methanol steam reforming. It is shown by in situ XRD that a considerable increase in the microstrain of Cu nanocrystals could be achieved in the catalysts process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for 310 min, which correlates well with the enhanced CH3OH conversion as observed on the corresponding samples. The present work also confirms that although the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Cu is a prerequisite for catalytic activity, it does not account for the observed changes in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alone without taking bulk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into acc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水蒸汽重整 cu/Zno/al2o3催化剂 微波辐照 微观应变 原位XRD
下载PDF
Fe-Cu-Ce/Al_2O_3 非均相Fenton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关晓雨 崔宝臣 +1 位作者 丁龙 王彧 《化工科技》 CAS 2014年第1期49-52,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Fe-Cu-Ce/Al2O3催化剂,探讨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初始pH值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Cu、Ce总离子浓度0.05mol/L,n(Fe)∶n(Cu)∶n(Ce)=1∶1∶1,前驱体在300℃下焙烧2h,反应初始pH值为5时,该催化剂对甲... 采用浸渍法制备Fe-Cu-Ce/Al2O3催化剂,探讨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初始pH值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Cu、Ce总离子浓度0.05mol/L,n(Fe)∶n(Cu)∶n(Ce)=1∶1∶1,前驱体在300℃下焙烧2h,反应初始pH值为5时,该催化剂对甲基橙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反应2h后甲基橙脱色率可达97.99%。且pH=5.0~9.0均可取得良好的降解效果,拓宽了pH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Ce/al2o3催化剂 催化剂活性 甲基橙 去除率
下载PDF
Cu-K/Al_2O_3催化剂上溴甲烷合成二甲醚的失活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杰 慈志尧 +2 位作者 张信伟 张舒冬 孙晓丹 《工业催化》 CAS 2015年第5期360-365,共6页
采用Cu—K/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上进行溴甲烷合成二甲醚的动力学实验,反应温度(463.15~523.15)K条件下,得出主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方程:r=1.1+2.8×10^-3T-4.4exp(-RT^-21.5)K条件下,得出主反应的宏观动... 采用Cu—K/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上进行溴甲烷合成二甲醚的动力学实验,反应温度(463.15~523.15)K条件下,得出主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方程:r=1.1+2.8×10^-3T-4.4exp(-RT^-21.5)K条件下,得出主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方程:r=1.1+2.8×10^-3T-4.4exp(^-RT^-21.5)PCH3Br,主反应的活化能约为21.5kJ·mol^-1。对主反应宏观动力学方程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在给定99%的置信度下,方程显著、可信。失活前后的XRD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晶相由CuO转变为CuBr2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采用独立失活机理描述催化剂失活速率方程,通过回归得到各项参数,建立了适用于Cu—K/Al2O3催化剂上溴甲烷合成二甲醚的失活动力学方程:r=[-1+2.8×10^-3T-4.4exp(-^-RT^-21.5)PCH3Br]×exp(-2.1×10^-3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动力学 溴甲烷 二甲醚 cu—K/al2o3催化剂 失活 动力学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Cu-Ni/Al_2O_3催化剂乙炔选择加氢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玉 刘琳 刘百军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2年第6期497-500,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Cu-Ni/Al2O3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还原温度及加氢反应条件对乙炔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最佳还原温度为400℃。当最佳加氢反应条件为温度55℃,空速7 000 h-1,H2/C2H2(摩尔比)2.00时,乙炔转化率、乙烯选择性和...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Cu-Ni/Al2O3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还原温度及加氢反应条件对乙炔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最佳还原温度为400℃。当最佳加氢反应条件为温度55℃,空速7 000 h-1,H2/C2H2(摩尔比)2.00时,乙炔转化率、乙烯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89.34%,84.48%,75.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 选择加氢 cu-NI al2o3催化剂 反应条件
下载PDF
Cu-Zn/Al_2O_3催化剂上乙酸乙酯加氢制乙醇的本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小川 王振刚 李春喜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40,共5页
为探寻可替代传统粮食发酵法制乙醇的新工艺,本文选用管式等温积分反应器,在180~230℃、1.0~5.0MPa、乙酸乙酯的质量液时空速(LHSV)0.7~1.9 g/(g·h)和氢酯比(以物质的量计)20~50的条件下,对某CuZn/Al2O3催化剂上乙酸乙酯加氢制乙... 为探寻可替代传统粮食发酵法制乙醇的新工艺,本文选用管式等温积分反应器,在180~230℃、1.0~5.0MPa、乙酸乙酯的质量液时空速(LHSV)0.7~1.9 g/(g·h)和氢酯比(以物质的量计)20~50的条件下,对某CuZn/Al2O3催化剂上乙酸乙酯加氢制乙醇的本征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以四阶五级龙格-库塔-费尔贝格(Runge-Kutta-Felhberg)法为数值积分方法,以列文伯格-马夸特(Levenberg-Marquardt)法为最优化算法,对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建立了乙酸乙酯催化加氢制乙醇的幂律型本征动力学模型。数理统计和残差分布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良好相容,能够恰当地描述此反应的本征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酯 加氢 乙醇 cu-Zn/al2o3催化剂 本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制备丙酮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催化剂Cu-MgO-Al_2O_3的比较
8
作者 温泉 《辽宁化工》 CAS 2006年第6期317-318,321,共3页
采用浸渍法及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丙酮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催化剂Cu-MgO-Al2O3,通过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不同方法制备催化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碱性组分与金属组分含量匹配合适才能得到最佳的反应结果,共沉淀法催... 采用浸渍法及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丙酮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催化剂Cu-MgO-Al2O3,通过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不同方法制备催化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碱性组分与金属组分含量匹配合适才能得到最佳的反应结果,共沉淀法催化剂比浸渍法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进料速率高,活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 甲基异丁基酮 一步法 cu-Mgo-al2o3催化剂 沉淀法 浸渍法
下载PDF
CeO_2改性Cu/Al_2O_3催化剂上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被引量:29
9
作者 张新荣 史鹏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89,共5页
研究CeO2改性Cu/Al2O3催化剂上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过程,得到低温活性、氢选择性和稳定性较好的催化剂.Cu/Al2O3催化剂中添加CeO2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当CeO2质量分数为20%时,催化剂活性表现最佳.在反应温度250℃,水醇摩尔比... 研究CeO2改性Cu/Al2O3催化剂上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过程,得到低温活性、氢选择性和稳定性较好的催化剂.Cu/Al2O3催化剂中添加CeO2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当CeO2质量分数为20%时,催化剂活性表现最佳.在反应温度250℃,水醇摩尔比为1.0,液体空速为3.28h-1条件下,甲醇转化率为95.5%,氢气选择性为100%.此外,CeO2通过促进水气转化反应降低了重整气中CO的含量.Cu/CeO2/Al2O3催化剂在200h的寿命实验中,活性仍保持在90.0%以上,而Cu/Al2O3催化剂在100h的寿命实验中,活性已很快下降.XRD和TPR分析及表面元素分布结果表明,铜和铈相互作用促进了铜在催化剂表面的高度分散,阻止了铜晶粒团聚、烧结,促使铜晶粒细小化,促进了铜的还原,改善了Cu/CeO2/Al2O3催化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氢气 水蒸气重整 cu/al2o3催化剂 Ceo2 改性剂 氢气 制备 二氧化锑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氧化铝
下载PDF
CO_2/H_2和(CO/CO_2)+H_2低压合成甲醇催化过程的本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孙琦 张玉龙 +1 位作者 马艳 邓景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131-1135,共5页
通过在Cu/ZnO/Al2O3催化剂上CO2+H2、CO+H2和(CO/CO2)+H2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对合成甲醇动力学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解释了在(CO/CO2)+H2合成甲醇过程中少量CO2的作用及合成甲醇的直接碳源.
关键词 甲醇合成 氧化锌 三氧化二铝 催化剂 加氢
下载PDF
糠醛气相催化加氢合成2-甲基呋喃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仲能 金文清 +2 位作者 沈琴侯 闽渤 朱德宝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9-42,共4页
采用所研制的FS-90型Cu-Cr/Al2O3催化剂进行糠醛加氢合成2-甲基呋喃。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空速、氢/醛摩尔比对2-甲基呋喃收率的影响。2-甲基呋喃收率达96.6%,经600h寿命试验,2-甲基呋喃收率在... 采用所研制的FS-90型Cu-Cr/Al2O3催化剂进行糠醛加氢合成2-甲基呋喃。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空速、氢/醛摩尔比对2-甲基呋喃收率的影响。2-甲基呋喃收率达96.6%,经600h寿命试验,2-甲基呋喃收率在90%以上,与常用的Cu-Al合金催化剂相比具有收率高、稳定、寿命长的特点。电镜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呈层状分布,有助于活性组份在层状结构上分布均匀;活性组份颗粒粒径呈窄分布,有助于提高选择性、稳定性和产品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甲基呋喃 催化剂 呋喃甲醛 气相催化
下载PDF
La_2O_3对Cu/Al_2O_3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新荣 史鹏飞 刘春涛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2期50-53,共4页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Cu/La2O3/Al2O3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和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方法研究了La2O3对Cu/Al2O3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2O3的加入促进了铜...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Cu/La2O3/Al2O3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和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方法研究了La2O3对Cu/Al2O3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2O3的加入促进了铜在催化剂表面的高度分散,阻止了铜晶粒团聚、烧结,促使铜晶粒细小化,促进了铜的还原,从而改善了催化剂的性能,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LA2o3 cu/al2o3催化剂 甲醇水蒸气重整 制氢
下载PDF
前体元素含量及物相组成对甲醇合成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江洋洋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1-928,共8页
基于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Cu)∶n(Zn)的Cu/ZnO/Al_(2)O_(3)催化剂,采用XRD、FTIR和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二元前体及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甲醇反应,研究了二元前体的物相随n(Cu)∶n(Zn)的演变规律,分析了二元前体元素含... 基于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Cu)∶n(Zn)的Cu/ZnO/Al_(2)O_(3)催化剂,采用XRD、FTIR和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二元前体及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甲醇反应,研究了二元前体的物相随n(Cu)∶n(Zn)的演变规律,分析了二元前体元素含量及物相组成对催化剂晶粒尺寸、织构性质和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n含量增加使得二元前体物相发生由锌孔雀石到锌孔雀石和绿铜锌矿混合相再到绿铜锌矿的结构转变;二元前体的物相组成同时反映了催化剂中Cu/Zn的相对含量,并影响焙烧后催化剂的晶粒大小和织构特征,进而影响催化剂的性能;当二元前体为锌孔雀石和绿铜锌矿混合相且锌孔雀石物相占比较高时,能够获得晶粒较小、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较大的催化剂。此时,催化剂的性能最佳,甲醇时空收率达1.45 g/(mL·h),活性衰减率为11.7%,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al_(2)o_(3)催化剂 甲醇合成 合成气 结构表征
下载PDF
Cu-Co/γ-Al_(2)O_(3)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维生素废水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永辉 周淋友 +5 位作者 岳琳 王艳魁 何淑妍 邱珊 胡广志 李再兴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0-1425,共6页
为解决维生素C废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仍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问题,以γ-氧化铝为载体,采用化学浸渍法工艺制备出一种高效稳定的Cu-Co/γ-Al_(2)O_(3)催化剂,构成臭氧催化氧化体系。采用XRD、BET、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探究不同条件下对... 为解决维生素C废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仍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问题,以γ-氧化铝为载体,采用化学浸渍法工艺制备出一种高效稳定的Cu-Co/γ-Al_(2)O_(3)催化剂,构成臭氧催化氧化体系。采用XRD、BET、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探究不同条件下对维生素C废水深度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溶液pH=9、臭氧浓度20 mg/L、臭氧流量1 L/min、催化剂投加量为16 g/L、过氧化氢投加量6 mL/L、在反应时间持续9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UV 254去除率、TOC去除率分别达到83.25%,92.14%,79.39%。EPR测试表明臭氧催化氧化体系遵从羟基自由基作用机理,Cu-Co/γ-Al_(2)O_(3)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后,COD去除率、UV 254去除率、TOC去除率仍达到76.37%,86.15%和74.29%,且负载金属离子浸出维持在较低水平,表明该催化剂是一种优异稳定的非均相臭氧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o/γ-al_(2)o_(3)催化剂 深度处理 维生素C废水 臭氧催化氧化
下载PDF
Copper-Catalyzed Hydrogen Production through the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of Methanol and Diamine
15
作者 Danyang Cheng Shixiang Yu +1 位作者 Meng Wang Ding Ma 《Precision Chemistry》 2024年第4期138-142,共5页
A hydrogen storage system was developed via heterogeneous catalysis,employing the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of methanol and N,N′-dimethylethylenediamine to efficiently produce high-purity H_(2).In this process,the Cu/... A hydrogen storage system was developed via heterogeneous catalysis,employing the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of methanol and N,N′-dimethylethylenediamine to efficiently produce high-purity H_(2).In this process,the Cu/ZnO/Al_(2)O_(3) catalyst displayed superior activity in hydrogen production,with Cu+identified as the major active site through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ol reforming hydrogen release AMINoCARBoNYLATIoN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cu/Zno/al_(2)o_(3)catalyst
原文传递
Cu-Ni/γ-Al2O3催化剂上二甘醇催化氨化合成吗啉的本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全忠 赵祯霞 +2 位作者 邹昀 韦藤幼 童张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53-1358,共6页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Cu-Ni/γ-Al_2O_3催化剂上二甘醇氨化脱水合成吗啉的本征动力学。通过增大进料气体速度和减小催化剂粒径,分别消除内、外扩散的影响;在温度483~513 K,体积空速1.73~4.32 s^(-1),压力1.7 MPa,氨醇摩尔比大于10...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Cu-Ni/γ-Al_2O_3催化剂上二甘醇氨化脱水合成吗啉的本征动力学。通过增大进料气体速度和减小催化剂粒径,分别消除内、外扩散的影响;在温度483~513 K,体积空速1.73~4.32 s^(-1),压力1.7 MPa,氨醇摩尔比大于10的条件下,考察了温度与进料空速对二甘醇转化率的影响;使用幂律模型描述反应动力学过程,并拟合实验数据估算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当体积空速大于4.32 s^(-1),催化剂粒径40~80目,内、外扩散影响均已消除;二甘醇氨化合成吗啉的反应活化能为43.97 kJ?mol^(-1),对二甘醇的反应级数为1.45。二甘醇反应速率实验值与模型计算值比较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啉 cu-Ni/γ-al2o3催化剂 本征动力学 固定床反应器 幂律模型
下载PDF
细长柱形Cu-Mn/Al_(2)O_(3)催化剂的控制合成及其对甲烷催化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鑫 刘文革 +5 位作者 王海旺 齐健 于雷 韩甲业 李志 李金龙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69-1276,共8页
为提高煤矿风排瓦斯的处理和利用效率,采用溶胶凝胶法控制合成条件以制备三维交联通透型的多级孔道细长柱形Al_(2)O_(3),并以其为载体用水热合成法制备负载量极低的非贵金属Cu-Mn/Al_(2)O_(3)整体柱催化剂。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 为提高煤矿风排瓦斯的处理和利用效率,采用溶胶凝胶法控制合成条件以制备三维交联通透型的多级孔道细长柱形Al_(2)O_(3),并以其为载体用水热合成法制备负载量极低的非贵金属Cu-Mn/Al_(2)O_(3)整体柱催化剂。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BET、SEM、XRD和XPS表征,并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测试催化剂对低浓度甲烷燃烧的转化效率。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模具形状、尺寸以及干燥温度等条件可实现对催化剂形状的控制合成。减小陈化过程的凝胶尺寸和降低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和溶剂脱除速率等均可得到细长柱形Cu-Mn/Al_(2)O_(3)催化剂。催化剂负载活性组分Cu、Mn的摩尔比为1:2时,柱形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更高,可达174.5m^(2)/g,比块状催化剂比表面积高54.8m^(2)/g;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量极低的情况下,柱形催化剂活性较高,T_(90)为560℃,比块状催化剂低50℃。细长柱形的催化剂内部具有独特的微观孔结构即传质通道,该传质通道有利于催化剂与物料的充分接触以增加反应效率,此外柱形催化剂整体成型具备较高机械强度,因此为实际矿井中用于加快风排瓦斯的燃烧效率的催化剂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风排瓦斯利用 细长柱 cu-Mn/al_(2)o_(3)整体催化剂 催化燃烧
下载PDF
Cu-Ce/γ-Al_2O_3对硬脂酸催化水热脱氧产生烷烃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琪 张祖浩 +4 位作者 尹昭森 孔圣艳 杨滋恒 陈佳毅 张景来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4-461,共8页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Ce/γ-Al_2O_3催化剂,并在无H_2存在的条件下对硬脂酸进行催化水热液化。对催化剂进行BET比表面积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可知,Cu-Ce/γ-Al_2O_3催化剂中存在CuO和CeO_2两种晶型,在300℃条件下水热反应12 h后...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Ce/γ-Al_2O_3催化剂,并在无H_2存在的条件下对硬脂酸进行催化水热液化。对催化剂进行BET比表面积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可知,Cu-Ce/γ-Al_2O_3催化剂中存在CuO和CeO_2两种晶型,在300℃条件下水热反应12 h后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通过对硬脂酸进行水热液化实验和对生物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发现,加入Cu-Ce/γ-Al_2O_3催化剂能够获得最高的硬脂酸转化率(94.71%)和总烃产率(81.41%),水热液化脱氧效果最好。分析正烷烃的产率,结果发现硬脂酸在高温水热条件下主要发生脱羧反应。Cu-Ce/γ-Al_2O_3催化剂的加入能够同时促进反应过程中脱羧反应、加氢脱氧反应和裂化反应。此外,Cu-Ce/γ-Al_2O_3还能够促进羰基基团的脱除,有效减少产物中的醛和酮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 水热液化 cu-Ce/γ-al2o3催化剂 气相色谱-质谱 生物油 脱氧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Cu/Al_2O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邱琳 《工业催化》 CAS 2006年第7期49-51,共3页
考察了制备方法、活性组分负载量和焙烧温度对Cu/A l2O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的Cu/A l2O3催化剂活性最好;负载Cu质量分数为15%时,催化剂的活性温域最宽,最大活性温度最低,催化活性最好;最佳焙烧... 考察了制备方法、活性组分负载量和焙烧温度对Cu/A l2O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的Cu/A l2O3催化剂活性最好;负载Cu质量分数为15%时,催化剂的活性温域最宽,最大活性温度最低,催化活性最好;最佳焙烧温度为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2o3催化剂 一氧化氮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下载PDF
CH_4在Cu/γ-Al_2O_3颗粒上催化燃烧分区及反应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耿豪杰 杜学森 +3 位作者 张力 冉景煜 闫云飞 杨仲卿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0-795,共6页
采用固定床微分反应器,实验研究了甲烷在不同氧烷分压比(P_(O_2)/P_(CH_4))下Cu/γ-Al_2O_3催化剂上的反应速率及燃烧特性,确定了反应动力学分区,并探讨了甲烷催化燃烧反应的表面机理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当P_(O_2)/P_(CH_... 采用固定床微分反应器,实验研究了甲烷在不同氧烷分压比(P_(O_2)/P_(CH_4))下Cu/γ-Al_2O_3催化剂上的反应速率及燃烧特性,确定了反应动力学分区,并探讨了甲烷催化燃烧反应的表面机理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当P_(O_2)/P_(CH_4)〉2时,微分反应器中的反应速率与CH_4分压成正比而与O_2分压无关,催化剂表面呈饱和氧吸附状态;0.1〈P02/PcH4〈2时,反应速率受CH4和02分压的共同影响,吸附氧未完全覆盖活性位表面;当0〈PO2/PCH4〈0.1时,反应速率仅与02分压呈正比关系,与CH4无关,金属表面裸露,表面吸附氧被快速吹离。动力学研究表明,3个反应动力学区间所对应的催化剂表面吸附氧覆盖率有明显不同,3个区间依次为(O*)、(O*+*)和(*),所对应的表观活化能依次下降146.3kJ/mol、99.8kJ/mol、60.8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物分压 CH_4燃烧 cu/γ-al_2o_3催化剂 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