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土壤持水能力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宣 崔宁洁 +9 位作者 谭飞川 洪宗文 熊仕臣 孟媛超 谭波 李晗 徐振锋 张健 游成铭 冯秋红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0-679,共10页
土壤持水能力是评估森林涵养水源和影响土壤碳库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不同生长阶段的森林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特征及其与有机碳的生态关联还不清楚.为探究不同林龄柳杉人工林的土壤持水能力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指示作用,选取华西雨屏区柳杉(Cry... 土壤持水能力是评估森林涵养水源和影响土壤碳库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不同生长阶段的森林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特征及其与有机碳的生态关联还不清楚.为探究不同林龄柳杉人工林的土壤持水能力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指示作用,选取华西雨屏区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幼龄林(6 a)、中龄林(12 a)、近熟林(23 a)、成熟林(27,32 a)和过熟林(46,52 a)为研究对象,测定表层土壤(0-20 cm)的水分-物理性质、易氧化碳、颗粒碳和总有机碳含量.结果显示:林龄对柳杉人工林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及持水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柳杉人工林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及持水量随林龄增长呈二次函数变化.近熟林(23 a)、成熟林(27,32 a)和早期过熟林(46 a)的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持水能力相较其他生长阶段更优.土壤深度对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0-10 cm土壤孔隙度和持水能力整体高于10-20 cm.土壤总有机碳和颗粒碳含量均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颗粒碳与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量指标的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总有机碳,表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可能更能指示土壤颗粒碳的变化.根据主成分分析特征值大于1提取了第一主成分土壤孔隙度PCA1和土壤持水能力PCA1,累计贡献率为70.7%和76.1%.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林龄通过改变土壤孔隙度PCA1(路径系数为0.19),从而影响持水能力PCA1(路径系数为0.99),进一步调控颗粒碳(路径系数为0.60),最终影响总有机碳(路径系数为0.61).综上,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土壤持水能力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明显的变化特征,并且与土壤有机碳具有较强的生态关联;本研究结果可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森林土壤碳循环模型的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雨屏区 柳杉人工林 土壤孔隙度 土壤持水能力 有机碳组分
原文传递
柳杉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覃世杰 覃德文 +2 位作者 聂珍臻 林宁 秦武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269-272,F0003,共5页
运用经济效果评价分析法的净现值指标、内部收益率指标等,对柳杉人工林进行动态和静态的经济评价。结果表明,31年生柳杉人工林造林项目投资总收入为305 496.01元/hm^2,总投资利润率为39.44%,净现值为832.72元/hm^2,总体经济水平高出当... 运用经济效果评价分析法的净现值指标、内部收益率指标等,对柳杉人工林进行动态和静态的经济评价。结果表明,31年生柳杉人工林造林项目投资总收入为305 496.01元/hm^2,总投资利润率为39.44%,净现值为832.72元/hm^2,总体经济水平高出当地乡土树种;柳杉人工林营林第26年内部收益率最高(13.55%);柳杉木材价格高于盈亏临界点价格(307.96元/m^3),且柳杉木材价格为影响柳杉人工林经济效益最敏感因子。总结得出,柳杉人工林投资项目经济效益高,投资风险小,市场需求量大,且该树种最佳轮伐期为第26年,适合于广西大范围推广栽培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杉 人工林 经济效益 最佳轮伐期
下载PDF
Effect of forest thinning on soil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in a Cryptomeria japonica plantation in Taiwan 被引量:4
3
作者 Shunyao Zhuang Jin Wang +1 位作者 Xiao Sun Mingkuang W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571-578,共8页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forest thinning on 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nitrif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a Cryptomeria japoni-ca plantation at high elevation to provide basic data for forest manage-ment. We ...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forest thinning on 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nitrif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a Cryptomeria japoni-ca plantation at high elevation to provide basic data for forest manage-ment. We chose four study plots for control, light, medium and heavy thinning treatment, and three sub-plots for buried bag studies at similar elevations in each treatment plot to measure the net N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rates in situ. The contents of soil inorganic N (ammonium and nitrate) were similar between treatments, but all varied with season, reaching maxima in September 2003 and 2004. The seasonal maximum net Nmin rates after four treatments were 0.182, 0.246, 0.303 and 0.560 mg?kg-1?d-1 in 2003, and 0.242,0.258,0.411 and 0.671 mg?kg-1?d-1in 2004, respectively. These estimates are approximate with the lower annual rates of N mineralization for this region. Forest thinning can enhance net N mineralization and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The percentage of annual rates of Nmin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forest thinning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plot were 13.4%, 59.8%and 154.2%in 2003, and 0.1%, 58.8%and 157.7%in 2004 for light, medium, and heavy thinning, respectively. These differences were related to soil moisture,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soil and vegetation types. Well-planned multi-site comparisons, both located within Taiwan and the East-Asia region, could greatly im-prove our knowledge of regional patterns in nitrogen cyc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ptomeria japonica plantation forest thinning NITRIFICATION seasonal variation 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下载PDF
郁闭度对柳杉人工林下红豆树幼树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4
作者 姚华忆 谢义春 +1 位作者 王碧艳 韦小丽 《贵州科学》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为探讨红豆树在不同郁闭度林冠下造林的效果,筛选林下更新补植红豆树的最佳郁闭度,在现有柳杉人工林中通过调控设置3个郁闭度L_(1)(0.6)、L_(2)(0.5)、L_(3)(0.4),补植2年生红豆树幼苗,测定其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和叶片氮、磷... 为探讨红豆树在不同郁闭度林冠下造林的效果,筛选林下更新补植红豆树的最佳郁闭度,在现有柳杉人工林中通过调控设置3个郁闭度L_(1)(0.6)、L_(2)(0.5)、L_(3)(0.4),补植2年生红豆树幼苗,测定其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和叶片氮、磷、钾等矿质营养含量指标,通过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处理下红豆树株高、地径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株高生长最好的是郁闭度0.5,分别比郁闭度0.6、0.4提高19.27%和11.52%;地径生长最好的是郁闭度0.5,比表现最差的郁闭度0.4高0.06%;不同郁闭度处理,红豆树根、茎、叶、总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根、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以郁闭度0.5表现最优;不同处理红豆树叶片氮、磷、钾差异显著(P<0.05),均是郁闭度0.5含量最高。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红豆树在不同郁闭度下的生长综合表现L_(2)>L_(1)>L_(3),可以认为2年生的红豆树在柳杉林下栽植适宜的郁闭度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闭度 红豆树 柳杉人工林 生长 矿质营养 林下更新
下载PDF
华西雨屏区不同发育阶段柳杉人工林枝叶4种矿质元素重吸收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宣 马孟平 +8 位作者 洪宗文 熊仕臣 赖明玥 谭波 李晗 徐振锋 张健 游成铭 冯秋红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0-689,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发育阶段柳杉枝和叶的K、Ca、Na、Mg含量及其重吸收效率变化规律,以华西雨屏区幼龄林(6年)、中龄林(12年)、近熟林(23年)、成熟林(27、32年)和过熟林(46、52年)的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 为探究不同发育阶段柳杉枝和叶的K、Ca、Na、Mg含量及其重吸收效率变化规律,以华西雨屏区幼龄林(6年)、中龄林(12年)、近熟林(23年)、成熟林(27、32年)和过熟林(46、52年)的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植物和凋落物枝、叶以及土壤的K、Ca、Na、Mg含量.结果表明:柳杉成熟叶的K、Na和Mg含量(3.36-5.80 g/kg、0.01-0.20 g/kg和0.96-1.83 g/kg)低于全球木本植物叶片的平均值,表明该区柳杉生长可能受到K、Na和Mg限制.发育阶段对柳杉枝和叶4种矿质元素含量及其重吸收效率均有显著影响.随发育阶段的增加,柳杉成熟枝、叶的K、Ca含量均呈“N”型变化,Mg含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凋落枝、叶的K含量呈先减后增趋势,Ca、Mg含量呈增加趋势;枝、叶的K、Ca、Mg重吸收效率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器官对柳杉枝和叶的K、Ca、Na含量及其重吸收效率均有显著影响,成熟叶的Ca、Na含量显著高于成熟枝,凋落叶的K、Ca含量显著高于凋落枝,枝的K重吸收效率显著高于叶.枝、叶的矿质元素重吸收效率与植物的矿质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K除外),与凋落物的矿质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枝的Mg除外);并且,叶的K和Mg重吸收效率分别与土壤的K和Mg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总体来看,矿质元素重吸收效率与植物和凋落物矿质元素含量的线性关系相较土壤更紧密.4种矿质元素间存在显著的异速关系,其异速指数大小受到器官、元素等因素的调控;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不同发育阶段柳杉人工林的矿质元素限制格局和养分利用策略,可为柳杉人工林的科学经营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雨屏区 柳杉人工林 矿质元素 养分重吸收效率 异速关系
原文传递
华西雨屏区不同林龄柳杉人工林土壤磷组分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胡一帆 刘宣 +9 位作者 李宇 熊仕臣 张璐瑶 李济宏 袁春阳 徐振锋 游成铭 谭波 徐红伟 徐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6-698,共13页
磷是限制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养分因子。当前尚不了解不同土壤磷组分随柳杉林龄增长如何变化,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以华西雨屏区不同林龄(7年生幼龄林、13年生中龄林、24年生近熟林、33年生成熟林,53年生过熟林)柳杉(Crypt... 磷是限制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养分因子。当前尚不了解不同土壤磷组分随柳杉林龄增长如何变化,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以华西雨屏区不同林龄(7年生幼龄林、13年生中龄林、24年生近熟林、33年生成熟林,53年生过熟林)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 var.sin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Hedley磷素分级方法、磷脂脂肪酸分析法(PLFA)来探究不同林龄柳杉人工林土壤磷组分的分布模式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和土壤深度土壤磷各组分含量差异显著。随林龄增加,可溶性磷和磷灰石含量逐渐减少,残余态磷含量逐渐增加,其余磷组分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除可溶性磷、浓盐酸提取态无机磷和残余态磷组分外,其余土壤磷组分含量表现为上层(0—15 cm)高于下层(15—30 cm)。偏门特尔检验表明,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磷组分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回归分析发现,碳与有机磷比值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冗余分析显示,pH、土壤有机碳、土壤含水量,全氮和土壤容重是影响土壤磷组分变化的主导因子。研究显示,造林初期的土壤磷组分快速积累,在中龄林阶段达到最大值,随着柳杉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土壤中磷的限制逐渐加强,土壤磷组分含量在成熟林之后逐渐下降。这些结果可为为柳杉人工林的培育及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组分 林龄 土壤深度 柳杉人工林
下载PDF
川西柳杉幼林间伐后林下植被和土壤特征变化
7
作者 周璇 刘凯利 +6 位作者 胡佳怡 董凯丽 赵苏亚 龚映匀 陈国敏 张斌 王瑞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缓解柳杉人工林密度大、林分质量差等问题,对其进行抚育间伐,分析比较林下植被及土壤特征对不同间伐强度的响应,旨在为柳杉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雅安市雨城国有林场羊子岭工区8年生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初始密度... 为缓解柳杉人工林密度大、林分质量差等问题,对其进行抚育间伐,分析比较林下植被及土壤特征对不同间伐强度的响应,旨在为柳杉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雅安市雨城国有林场羊子岭工区8年生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初始密度为2800株·hm-2的人工林中设置4个强度(对照0%、轻度20%、中度30%、重度40%)开展间伐试验;间伐4 a后,监测并分析其林下植被、土壤特征变化。结果表明,草本层各处理间Shannon指数及Pielou指数差异不显著,轻度间伐多样性指数最低;间伐后灌木层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及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处理的7、3、6倍,且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增加量明显高于草本层。间伐可使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容重随间伐强度增大而显著降低,中度间伐强度相对于对照降低了24.45%,轻度和中度间伐的土壤毛管孔隙度与对照样地差异显著;重度间伐土壤pH及有效磷(P)含量相对于对照显著降低6.79%、25%,土壤有机质、全氮(N)、全磷(P)以及水解N含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其中轻度间伐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94.66%。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强,重度间伐和中度间伐活性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冗余分析结果显示,胸径年增量、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等均与土壤全N和水解N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川西地区柳杉幼林可采取间伐措施改善林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杉人工林 间伐强度 林下植被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冗余分析
下载PDF
华西雨屏区不同林龄柳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氮矿化速率特征
8
作者 刘春燃 李婧 +4 位作者 简毅 李晗 谭波 徐振锋 游成铭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6-846,共11页
【目的】探究华西雨屏区不同林龄柳杉人工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活性氮含量和氮矿化速率的差异,为该区域柳杉人工林土壤氮素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华西雨屏区中龄林(13 a)、成熟林(33 a)和过熟林(53 a)的柳... 【目的】探究华西雨屏区不同林龄柳杉人工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活性氮含量和氮矿化速率的差异,为该区域柳杉人工林土壤氮素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华西雨屏区中龄林(13 a)、成熟林(33 a)和过熟林(53 a)的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集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壤样品,测定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氮矿化速率等指标。【结果】(1)柳杉成熟林根际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整体显著高于中龄林和过熟林阶段,非根际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随林龄增加呈降低趋势,而根际与非根际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值均随林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2)成熟林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铵态氮含量、铵态氮与硝态氮比值整体均显著高于中龄林和过熟林,而土壤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随林龄增加均呈降低趋势,并且根际土铵态氮、硝态氮以及无机氮含量整体均高于非根际土。(3)成熟林根际土铵化速率及其根际效应显著高于其他林龄阶段;中龄林和成熟林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整体显著高于过熟林,并且根际土的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整体均高于非根际土。(4)柳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氮矿化速率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结论】相较于中龄林和过熟林,柳杉成熟林根际土壤表现出更快的氮循环速率和更高的氮素有效性。因此,适当加强柳杉中龄林和过熟林氮肥管理可能更有利于提高柳杉人工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雨屏区 柳杉人工林 林龄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氮矿化
下载PDF
华西雨屏区不同林龄柳杉人工林的根系形态和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婧 洪宗文 +7 位作者 熊仕臣 李宇 刘宣 李冬青 李晗 谭波 徐振锋 游成铭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65,共9页
【目的】为揭示不同根序的根系形态及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在林木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方法】以华西雨屏区中龄林(13 a)、成熟林(33 a)和过熟林(53 a)的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林龄柳杉1~5级的根系形态和根功能模块的碳氮磷... 【目的】为揭示不同根序的根系形态及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在林木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方法】以华西雨屏区中龄林(13 a)、成熟林(33 a)和过熟林(53 a)的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林龄柳杉1~5级的根系形态和根功能模块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结果】(1)随林龄增加,柳杉1~5级细根直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整体上分别呈先增后减,先减后增和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根组织密度则无明显变化规律;随根序增加,同一林龄细根直径整体呈增加趋势,而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均逐渐降低。(2)随林龄增加,柳杉细根碳含量整体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磷含量、碳氮比和碳磷比呈先减后增的规律,氮磷比无显著变化。并且,吸收根的氮含量整体高于运输根,运输根的碳含量、碳氮比和碳磷比均高于吸收根。(3)细根碳含量与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碳氮比、碳磷比呈显著正相关。氮含量与磷含量、氮磷比、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显著正相关,与碳氮比、碳磷比、直径和组织密度显著负相关。【结论】柳杉人工林细根形态和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生长阶段和根序上均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林木资源吸收策略与养分平衡规律,可为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雨屏区 柳杉 林龄 细根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