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yo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proline in Mammalian Oocyte Cryopreservation 被引量:4
1
作者 Lu Zhang Xu Xue +7 位作者 Jie Yan Li-Ying Yan Xiao-Hu Jin Xiao-Hui Zhu Zhi-Zhu He Jing Liu Rong Li Jie Qi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6期1963-1968,共6页
Background: L-proline is a natural, nontoxic cryoprotectant that helps cells and tissues to tolerate freezing in a variety of plants and animals. The use of L-proline in mammalian oocyte cryopreservation is rare. In ... Background: L-proline is a natural, nontoxic cryoprotectant that helps cells and tissues to tolerate freezing in a variety of plants and animals. The use of L-proline in mammalian oocyte cryopreservation is rare.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d the cryo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proline and evaluated its protective effect in mouse oocyte cryopreservation. Methods: The freezing property of L-proline was detected by Raman spectroscopy and osmometer. Mature oocytes obtained from 8-week-old B6D2F 1 mice were vitrified in a solution consisting various concentration of L-proline with a reduced proportion ofdimethyl sulfoxide (DMSO) and ethylene glycol (EG), comparing with the control group (15% DMSO and 15% EG without L-proline). The survival rate, 5-methylcytosine (5-mC) expression, fertilization rate, two-cell rate, and blastocyst rate in vitro were assess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and in vitro fertilization. Data were analyzed by Chi-square test. Results: L-proline can penetrate the oocyte membrane within 1 min. The osmotic pressure of 2.00 mol/L L-proline mixture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postthawed oocyte in 2.00 mol/L L-proline combining 7.5% DMSO and 10% EG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is no difference of 5-mC expression between the L-proline combination groups and control. The fertilization rate, two-cell rate, and blastocyst rate in vitro from oocyte vitrified in 2.00 mol/L L-proline combining 7.5% DMSO and 10% EG solution are similar to that of control. Conclusions: It indicated that an 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 of L-proline can improve the cryopreservation efficiency of mouse oocytes with low concentrations of DMSO and EG, which may be applicable to human oocyte vitr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oprotective agentant Mouse Oocyte VITRIFICATION
原文传递
甘油水溶液氢键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聪 李维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7-512,共6页
为了研究低温保护剂溶液的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以甘油为保护剂,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不同浓度的甘油和水的二元体系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不同浓度的甘油水溶液在2 ns内的分子动力学运动轨迹,通过对后1 ns内运动轨迹的分析,得到了各个原子... 为了研究低温保护剂溶液的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以甘油为保护剂,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不同浓度的甘油和水的二元体系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不同浓度的甘油水溶液在2 ns内的分子动力学运动轨迹,通过对后1 ns内运动轨迹的分析,得到了各个原子对的径向分布函数和甘油分子的构型分布.根据氢键的图形定义,分析了氢键的结构和动力学特性.计算了不同浓度下体系中平均每个原子(O和H)和分子(甘油和水)参与氢键个数的百分比分布及其平均值.同时还计算了所有氢键、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以及甘油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的生存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径向分布函数 低温保护剂 水溶液
下载PDF
海产饵料微藻超低温保种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马志珍 张继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3-17,共5页
15种海产饵料微藻在超低温(-196℃)下保存试验结果表明,除了波海红胞藻和中肋骨条藻未能活化复苏外,其余13种微藻都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活化复苏,进行正常的生长繁殖,只是各种微藻的生长延缓期和生长率各有不同。细小裂面藻... 15种海产饵料微藻在超低温(-196℃)下保存试验结果表明,除了波海红胞藻和中肋骨条藻未能活化复苏外,其余13种微藻都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活化复苏,进行正常的生长繁殖,只是各种微藻的生长延缓期和生长率各有不同。细小裂面藻的延缓期最短,为4天,15天的平均生长率最大(K=0.253);盐沼杜氏藻为最长,15天,生长率最小(K=0.077),其他微藻的延缓期都在5—10天,生长率为0.121-0.204。多数微藻在超低温条件都能长期保持生命活力,超低温技术是微藻保种中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液氮 冷冻保护剂 保种技术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冷冻干燥过程中保护剂的选择 被引量:9
4
作者 赵瑞香 李刚 于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7-150,共4页
采用不同保护剂组合,对嗜酸乳杆菌在冷冻干燥中存活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保护剂对提高冻干过程中嗜酸乳杆菌的存活率具有明显效果,且组合不同保护剂协同累加效果不同,其中10%脱脂乳+10%乳糖La-1和La-2的存活率均为100%。
关键词 存活率 冷冻干燥 效果 嗜酸乳杆菌 保护剂 乳糖 测定 脱脂乳 干燥过程 协同
下载PDF
低温保护液对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外循环时的肺功能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强 刘迎龙 +4 位作者 龙村 于坤 李桂芬 孙桂民 郑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82-485,共4页
目的 评价保护液低温肺灌注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体外循环后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34例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对照组 (2 3例 )和肺保护组 (11例 ) ,对照组行常规手术矫治心内畸形 ,保护组于心脏阻断后向肺动脉灌... 目的 评价保护液低温肺灌注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体外循环后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34例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对照组 (2 3例 )和肺保护组 (11例 ) ,对照组行常规手术矫治心内畸形 ,保护组于心脏阻断后向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 ,此后亦行常规手术完成心内畸形的矫治。术中、术后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及生化指标 ,并留肺标本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肺血管阻力保护组术后 6、12、2 4、36、48h分别为 (6 49± 10 4)、(6 83± 113)、(5 83± 96 )、(492± 40 )和(5 17± 70 )dyne·s·cm-5,对照组术后为 (110 5± 118)、(10 0 6± 132 )、(874± 10 0 )、(844± 10 1)和 (830± 85 )dyne·s·cm-5,保护组下降非常显著 (P <0 .0 1) ;气道阻力术后 6、12和 2 4h对照组分别为 (2 0 .0±0 .6 7)、(19.8± 0 .6 1)和 (2 1.0± 0 .96 )cmH2 O (1cmH2 O =0 .0 98kPa) ,保护组为 (15 .7± 0 .45 )、(15 .3±0 .6 7)和 (15 .0± 1.0 5 )cmH2 O ,保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氧指数术后 72h内保护组均较对照组高 ,术后 36h保护组为 373± 38,对照组为 2 2 6± 2 1(P <0 .0 5 ) ;保护组和对照组机械通气辅助时间分别为 (2 6± 7)h和 (6 8± 19)h(P <0 .0 1) ;对照组静 /动脉中性白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肺动脉高压 体外循环 低温保护液
原文传递
乳猪肝细胞-196℃保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鸿凌 王英杰 +4 位作者 郭海涛 王宇明 于乐成 刘俊 谭朝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2-474,共3页
目的 探索适合于乳猪肝细胞 -196℃冷冻保存的条件和方法。方法 体外分离新生乳猪肝细胞 ,以含不同浓度二甲亚砜 (DMSO)的冻存液及不同的细胞浓度在液氮中保存。 2个月后复苏接种培养 ,对其存活率、贴壁率、尿素合成能力、猪白蛋白mRN... 目的 探索适合于乳猪肝细胞 -196℃冷冻保存的条件和方法。方法 体外分离新生乳猪肝细胞 ,以含不同浓度二甲亚砜 (DMSO)的冻存液及不同的细胞浓度在液氮中保存。 2个月后复苏接种培养 ,对其存活率、贴壁率、尿素合成能力、猪白蛋白mRNA的表达等进行检测 ,并观察其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不同DMSO浓度保存猪肝细胞复苏后的活力及形态均有所不同 ,其中含 5 %DMSO冻存液组保存效果最差 ;10 %组次之 ;15 %组最佳。 15 %DMSO冻存液组复苏后肝细胞的存活率为 ( 83± 4) % ,贴壁率是 ( 81± 5 ) % ,细胞形态与未冻存组相似 ,均保持较强的尿素合成能力及猪白蛋白mRNA的表达 ,较 5 %与 10 %DMSO冻存液组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5 )。冻存时肝细胞浓度为 ( 5~ 10 )× 10 6个 /ml组复苏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优于 ( 1~ 2 .5 )× 10 6个 /ml组。结论  15 %DMSO浓度适合于乳猪肝细胞的长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肝细胞 培养 冻存保护剂 二甲亚砜
下载PDF
不同抗氧化剂对金华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争光 华坚青 +2 位作者 陈晓峰 金根炉 俞颂东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为了观察冷冻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谷胱甘肽(GSH)、绿茶多酚(GTPs)、维生素E(V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金华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分别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0.125、0.25、0.5 mmol.L-1的GSH,10、15、20 mmol.L-1的GTPs,1... 为了观察冷冻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谷胱甘肽(GSH)、绿茶多酚(GTPs)、维生素E(V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金华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分别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0.125、0.25、0.5 mmol.L-1的GSH,10、15、20 mmol.L-1的GTPs,1、2、4 mg.mL-1的VE和1 000、2 000、4 000 I U的SOD,采集活率较高的金华猪精液,用上述含抗氧化剂的冷冻稀释液稀释后进行冷冻保存,分别检测4个处理组精子4℃平衡后的活率和解冻后精子活率、质膜完整性、顶体完整率。结果表明,在金华猪精液的冷冻稀释液中分别添加15 mmol.L-1GTPs、2 mg.mL-1VE、4 000 I U SOD可显著提高猪精子4℃平衡后的活率、解冻后精子活率和质膜完整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精液 金华猪 冷冻保护剂
下载PDF
槲皮素在羊卵巢组织玻璃化冻存中的卵泡保护及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璐恺 蒋利刚 +4 位作者 崔妍婷 刘金 韩亦龙 陈超 邓晓惠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在冷冻保护剂中添加槲皮素对羊卵巢组织冷冻复苏后卵泡活性的影响。方法将36只性成熟母羊的卵巢皮质组织块随机分配到新鲜对照组(CON组),玻璃化冷冻组(VIT组),添加低、中、高浓度(1、5、10μmol/L)槲皮素的玻璃化冷冻组(VWQ1组... 目的探讨在冷冻保护剂中添加槲皮素对羊卵巢组织冷冻复苏后卵泡活性的影响。方法将36只性成熟母羊的卵巢皮质组织块随机分配到新鲜对照组(CON组),玻璃化冷冻组(VIT组),添加低、中、高浓度(1、5、10μmol/L)槲皮素的玻璃化冷冻组(VWQ1组、VWQ2组、VWQ3组),将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后复苏、培养,测定各组雌激素水平,分析各组的卵泡计数及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分析,采用TUNEL法进行组织凋亡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可见光比色法进行组织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 CON组原始卵泡形态正常比例最高、凋亡细胞计数最少(84.1%,P<0.001;13.92±3.88,P<0.001);VWQ1组的原始卵泡正常形态率高于VIT组(76.5%vs 71.7%,P=0.035),凋亡细胞数少于VIT组(50.96±24.28 vs 73.44±35.47,P=0.017),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蛋白表达量、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均高于VIT组[0.54(0.53,0.55)vs 0.32(0.29,0.51),P<0.001;5.60±1.49 vs 3.48±1.21,P=0.008];VWQ3组的原始卵泡正常形态率最低(61.2%,P<0.001),凋亡细胞计数最多(127.12±42.46,P<0.001)。结论低浓度槲皮素可以减轻卵巢组织氧化损伤进而保存卵泡活性,但过高浓度的槲皮素对卵泡活性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组织 冷冻保护剂 抗氧化作用 玻璃化冷冻
原文传递
脂肪颗粒组织在不同冻存条件下低温保护剂的筛选 被引量:7
9
作者 肖斌 刘毅 +3 位作者 于晟 陈绍宗 张绪生 田文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寻求不同温度下脂肪组织冻存时的适宜低温保护剂。方法:在-16℃(普通家用冻箱)、-80℃(深低温冰箱)及-196℃(液氮)条件下,加入不同的低温保护剂,冷冻脂肪组织,24h后测定肌酸激酶活力,并与贮存前酶活力做比较。结果:液氮组以15%二... 目的:寻求不同温度下脂肪组织冻存时的适宜低温保护剂。方法:在-16℃(普通家用冻箱)、-80℃(深低温冰箱)及-196℃(液氮)条件下,加入不同的低温保护剂,冷冻脂肪组织,24h后测定肌酸激酶活力,并与贮存前酶活力做比较。结果:液氮组以15%二甲基亚砜,6%丙二醇为低温保护剂时脂肪组织活力最高,达贮存前的76%,深低温冰箱组以15%二甲基亚砜组活力最高,达66%,而普通冰箱组最高也仅为46%。结论:低温保护剂能明显保持冷冻脂肪组织活力,不同冻存条件下其最适宜的低温保护剂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颗粒 冻存 低温保护剂
下载PDF
葡萄糖水溶液氢键结构和动力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聪 李维仲 +1 位作者 宋永臣 翁林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72-1378,共7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下葡萄糖水溶液的氢键结构和氢键生存周期.分析了参与i个氢键(分子内、分子间、所有类型)的葡萄糖分子和水分子的百分比分布.研究发现存在一个特征数N,参与N个氢键的分子的比例最高,当i<N时,参...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下葡萄糖水溶液的氢键结构和氢键生存周期.分析了参与i个氢键(分子内、分子间、所有类型)的葡萄糖分子和水分子的百分比分布.研究发现存在一个特征数N,参与N个氢键的分子的比例最高,当i<N时,参与i个氢键的分子的比例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i>N时,参与i个氢键的分子的比例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还分析了不同类型氢键(葡萄糖分子内、葡萄糖分子间、水分子间、葡萄糖分子与水分子间、所有类型)的连续和截断自相关函数,并计算了对应的氢键生存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氢键 TIP3P模型 低温保护剂
下载PDF
组织深低温冻存中保护剂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哲平 张树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8期3381-3388,共8页
背景:深低温冻存可以使离体组织的活性及功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对医学研究、临床治疗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复合组织深低温冻存中,保护剂及应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目的:综述近年国内外深低温冻存中保护剂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背景:深低温冻存可以使离体组织的活性及功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对医学研究、临床治疗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复合组织深低温冻存中,保护剂及应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目的:综述近年国内外深低温冻存中保护剂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为"cryopreservation,cryoprotectant,compositetissues,vitrification,transplantation";中文检索词为"深低温保存,保护剂,复合组织,玻璃化,移植"。共检索到143篇相关文献,6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自上世纪开始国内外许多学者经过大量动物细胞和组织的基础实验研究,不断探寻各种细胞组织的冻存方法,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冻存技术,使用的保护剂种类繁多,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发现保护剂的应用在深低温组织冻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低温冻存在组织工程、生殖医学、移植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复合组织深低温冻存保护剂的应用尚处于研究阶段,保护剂的种类、浓度以及导入洗脱方法均直接影响最终组织保存的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综述 深低温保存 复合组织 玻璃化 保护剂 复温 降温 断肢再植 异体移植 渗透性损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瑞士乳杆菌冷冻干燥保护剂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丹 潘道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3-75,共3页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均匀试验对瑞士乳杆菌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的保护剂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复合保护剂的组成及用量。结果表明添加保护剂后,瑞士乳杆菌的冻干存活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复合保护剂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保护剂,以10...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均匀试验对瑞士乳杆菌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的保护剂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复合保护剂的组成及用量。结果表明添加保护剂后,瑞士乳杆菌的冻干存活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复合保护剂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保护剂,以10.4%海藻糖+4.0%谷氨酸钠+11.2%脱脂乳组合的效果为最佳,冻干存活率高达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士乳杆菌 冷冻干燥 保护剂
下载PDF
低温保护剂热物性分析与冰晶的显微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波 刘宝林 +1 位作者 沈力 张思诗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4,共6页
低温保存过程中,冰晶的形成和生长是造成细胞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低温保护剂在降温过程中冰晶的生长规律,方法是应用低温显微镜系统,观察低温保护剂溶液的浓度及不同添加物对于冰晶生长和形状的影响,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低温保存过程中,冰晶的形成和生长是造成细胞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低温保护剂在降温过程中冰晶的生长规律,方法是应用低温显微镜系统,观察低温保护剂溶液的浓度及不同添加物对于冰晶生长和形状的影响,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溶液的熔融相变过程的变化。低温显微实验表明:低温保护剂溶液结晶形状、大小与溶液的浓度和添加溶质(糖或糖醇)有关,溶液浓度高,形成的冰晶小,对细胞损伤小,添加山梨醇的混合液冰晶形状细小,减轻了冰晶对细胞结构的物理损伤。DSC实验表明:在四种低温保护剂中5%Me2SO与山梨醇混合液(体积比)熔融温度最低,热焓值最小,溶液形成的冰晶最少,因此对细胞的低温损伤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物性 差示扫描量热法 低温保护剂 山梨醇 Me2SO
下载PDF
人类精子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魏哲文 杨竣 +1 位作者 王涛 刘继红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923-925,929,共4页
精子冷冻保存技术是保留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方式,在人类辅助生殖领域应用广泛。然而长时间的冷冻会损伤精子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寻找合适的冷冻保存技术是目前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精子冷冻保护剂和冷冻保存方式的研究新进... 精子冷冻保存技术是保留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方式,在人类辅助生殖领域应用广泛。然而长时间的冷冻会损伤精子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寻找合适的冷冻保存技术是目前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精子冷冻保护剂和冷冻保存方式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冷冻保护剂 冷冻保存
原文传递
黄芪多糖对人精子冷冻后DNA完整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柳立军 马鹏程 +3 位作者 王磊 张爱萍 王燕超 王晶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对冻融人精子DNA完整性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正常(7份)和低活力(5份)共12例患者的精液标本,分别用含0,10,25,50 mg/L AP和1 g/L维生素E(VE)的冷冻保护液冻存精液,经过常规冻融和吖啶橙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计算...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对冻融人精子DNA完整性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正常(7份)和低活力(5份)共12例患者的精液标本,分别用含0,10,25,50 mg/L AP和1 g/L维生素E(VE)的冷冻保护液冻存精液,经过常规冻融和吖啶橙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计算精子的DNA碎片指数(DFI)。结果:在正常精子组中,T1(含10 mg/L AP)样本的DFI值比T0(含0 mg/L AP)、T2(含25 mg/L AP)、T3(含50 mg/L AP)和T4(含1 g/L VE)样本降低(P<0.05);在低活力精子组中,T1样本的DFI值低于T0和T4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在适当浓度时(10 mg/L)对冷冻保存的人精子DNA完整性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精液保存 低温防护剂 DNA碎片裂
下载PDF
折光率法测定低温保护剂浓度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虞效益 李威 +1 位作者 陈光明 徐美娟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4,29,共5页
采用阿贝折射仪测量了不同温度(15、25和35℃)和低温保护剂浓度(0—40%wt)下,5种典型低温保护剂溶液(二甲亚砜/氯化钠/水、甘油/氯化钠/水、乙二醇/氯化钠/水、丙二醇/氯化钠/水和海藻糖/氯化钠/水溶液,其中氯化钠浓度为一定值0.9%wt)... 采用阿贝折射仪测量了不同温度(15、25和35℃)和低温保护剂浓度(0—40%wt)下,5种典型低温保护剂溶液(二甲亚砜/氯化钠/水、甘油/氯化钠/水、乙二醇/氯化钠/水、丙二醇/氯化钠/水和海藻糖/氯化钠/水溶液,其中氯化钠浓度为一定值0.9%wt)的折光率,并拟合得到了折光率与低温保护剂浓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式。5种低温保护剂溶液的折光率均随低温保护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呈线性变化关系,但低温保护剂浓度对折光率的影响要远大于温度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测量溶液的折光率确定其中所含低温保护剂的浓度。折光率法所需设备便宜、操作简单快速,且适用于宽浓度范围内低温保护剂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光率 低温保护剂 二甲亚砜甘油 乙二醇 丙二醇 海藻糖
下载PDF
干细胞冷冻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天钰(综述) 周双白(审校) 李青峰(审校)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25-427,共3页
干细胞具有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的作用,蕴藏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低温冻存是实现干细胞长期保存的常用方法。在低温保存过程中,有效的冷冻保护剂(CPA)对于防止细胞低温损伤和保持细胞活力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干细胞冷冻保护剂的研究进... 干细胞具有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的作用,蕴藏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低温冻存是实现干细胞长期保存的常用方法。在低温保存过程中,有效的冷冻保护剂(CPA)对于防止细胞低温损伤和保持细胞活力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干细胞冷冻保护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冷冻保护剂 冷冻损伤 细胞活性
下载PDF
细胞及玻璃化冷冻保护剂显微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学虎 孙冰冰 +1 位作者 刘天庆 崔占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7-521,共5页
利用低温冷冻显微实验平台,测定了DMSO和甘油两种保护剂的凝固点和玻璃化条件.采用4种不同的冷冻方案对SD大鼠的成骨细胞进行了低温冷冻保存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冷冻保护剂的凝固点温度随保护剂浓度和降温速率变化而变化,玻璃化的产生需... 利用低温冷冻显微实验平台,测定了DMSO和甘油两种保护剂的凝固点和玻璃化条件.采用4种不同的冷冻方案对SD大鼠的成骨细胞进行了低温冷冻保存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冷冻保护剂的凝固点温度随保护剂浓度和降温速率变化而变化,玻璃化的产生需要很高的保护剂浓度或很快的降温速率.保护剂的性能、冷冻和解冻程序及冻存时间是影响冷冻细胞比活的关键因素.所得结论对研究不同的细胞系、不同尺度组织的最佳低温冷冻保存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保存 玻璃化 冷冻保护剂 成骨细胞
下载PDF
Effect of freezing on the pa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rterial samples 被引量:2
19
作者 Jorge O. Virues Delgadillo Sebastien Delorme +2 位作者 Rouwayda El-Ayoubi Robert DiRaddo Savvas G. Hatzikiriakos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年第7期645-652,共8页
Little mechanical data is available on human arteries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of testing artery samples often obtained from autopsy, while arteries are still considered “fresh”. Various solutions mimicking the phy... Little mechanical data is available on human arteries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of testing artery samples often obtained from autopsy, while arteries are still considered “fresh”. Various solutions mimicking the physiological environment have been used to preserve artery samples from harvesting to testing. Cryopreservation might provide a means to preser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rteries for days or weeks after harvesting.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everal preservation methods, including simplified cryopreservation methods, on the pa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rteries. Eighteen fresh cruciform samples were mechanically tested. Samples were divided in three groups based on preservation medium and freezing method: isotonic saline solution, Krebs-Henseleit buffer solution with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and dipped in liquid nitrogen. In each group, half of the samples were stored at -20℃ and the other half at -80℃. Two months later, all the tissues were thawed at 4℃ and mechanical tests were repeated. Preservation of arteries for two months in Krebs solution with DMSO (at -20℃ or at -80℃) or in isotonic saline solution at -20℃ were the methods that least chang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r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RACIC AORTA MECHANICAL Testing Physiological Solution CRYOPRESERVATION cryoprotective agent
下载PDF
使用新型冻存保护剂进行人源脂肪组织冻存及移植的有效性评估
20
作者 赵润蕾 王关卉儿 +5 位作者 安阳 杨丹丽 姚明解 曹启龙 初相伍 李东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目的:探索使用新型冻存剂进行人源脂肪组织冻存及移植的有效性。方法:标本来源于2022年1至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进行吸脂术的健康成年女性,将获得的脂肪组织离心后随机分为9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冻存液[A组、B组、二甲基亚砜(DMSO... 目的:探索使用新型冻存剂进行人源脂肪组织冻存及移植的有效性。方法:标本来源于2022年1至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进行吸脂术的健康成年女性,将获得的脂肪组织离心后随机分为9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冻存液[A组、B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及冻存时长(1、2、3个月组)于液氮中冻存。A组冻存液组分为右旋糖苷40(DEX)+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B组冻存液组分为DMSO+DEX,DMSO组采用传统冻存液,组分及配比为10%DMSO+20%胎牛血清(FBS)+70%DMEM-12。采用5 ml冻存管,脂肪∶冻存液=3∶2,每组冻存6管。脂肪组织复温后,采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定量分析,通过阳性细胞数量与总细胞数量的比值计算Perilipin阳性率;采用CCK-8法测定脂肪细胞活性。选择健康无特定病原体级裸鼠38只,根据移植脂肪使用不同的冻存保护剂(A组、B组、DMSO组)分为3组,每组各12只,另外2只作为day 0对照组,各组脂肪冻存时间均为3个月。裸鼠腹腔麻醉后,每侧背部注射复温后的冻存脂肪各0.9 ml,分别于移植后1、2、3个月通过MRI扫描及三维软件计算脂肪组织存留率并进行组间比较;小鼠处死后取移植的脂肪组织,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Perilipin定量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整体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同一时间点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ukey多重检验。结果:在液氮中冻存1~3个月后不同冻存液组的脂肪组织形态接近正常新鲜脂肪组织,各组Perilipin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K-8法提示冻存1个月和3个月时DMSO组脂肪细胞活性优于A组和B组(P<0.01),冻存2个月时DMSO组和B组脂肪细胞活性优于A组(P<0.01)。动物实验中冻存脂肪移植后1~3个月体积存留率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冷冻保护剂 二甲基亚砜 胎牛血清 右旋糖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