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Bt基因水稻表达的毒蛋白Cry1Ab在害虫及其捕食者体内的积累动态 被引量:32
1
作者 姜永厚 傅强 +4 位作者 程家安 祝增荣 蒋明星 叶恭银 张志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4-460,共7页
在室内对转基因水稻KMD1中的Cry1Ab毒蛋白经食物链在几种主要害虫及其捕食性天敌体内的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是水稻孕穗期还是成熟期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连续取食KMD1或取食KMD136h后移至对照品种秀水 11上取食不同时间... 在室内对转基因水稻KMD1中的Cry1Ab毒蛋白经食物链在几种主要害虫及其捕食性天敌体内的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是水稻孕穗期还是成熟期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连续取食KMD1或取食KMD136h后移至对照品种秀水 11上取食不同时间后 ,幼虫体内的Cry1Ab含量均随取食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稻眼蝶Mycalesisgotama幼虫连续取食KMD1或在KMD1上取食两天后移至秀水 11上继续取食不同时间 ,体内的Cry1Ab含量也都随取食时间延长而下降 ,但下降速度较二化螟更快。取食KMD1的二化螟和稻眼蝶幼虫的粪便中均检测到较高浓度的Cry1Ab ,对照组中均无Cry1Ab。取食KMD1的二化螟幼虫血淋巴中检测到Cry1Ab ,含量为 3 5ng g。取食KMD1的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稻蚜Sitobionavenae以及饲喂取食过KMD1的二化螟或稻眼蝶幼虫的拟水狼蛛Piratasubpiraticus体内都含有一定浓度的Cry1Ab ,其中 ,拟水狼蛛体内的CrylAb含量以饲喂取食KMD1稻眼蝶幼虫的含量最高 ,约为饲喂取食KMD1二化螟幼虫的 6 0倍。这些结果表明Cry1Ab可以沿水稻 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水稻 crylab蛋白 害虫 天敌 食物链
下载PDF
转Bt基因玉米幼苗残体中Cry1Ab杀虫蛋白田间降解动态 被引量:21
2
作者 邢珍娟 王振营 +1 位作者 何康来 白树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2-416,共5页
【目的】研究间苗后留在田间地表的转Bt基因玉米幼苗残体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规律,比较两种Bt玉米幼苗残体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速度。【方法】以两种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转Bt基因抗虫玉米MON810和Bt11为材料,采用ELISA方法测定... 【目的】研究间苗后留在田间地表的转Bt基因玉米幼苗残体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规律,比较两种Bt玉米幼苗残体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速度。【方法】以两种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转Bt基因抗虫玉米MON810和Bt11为材料,采用ELISA方法测定各取样时期中幼苗残体中Cry1Ab杀虫蛋白残留量。【结果】转Bt基因玉米幼苗残体中杀虫蛋白降解是逐渐的,且降解速度较快,到50d时幼苗残体已经完全腐烂,Bt11幼苗残体中的杀虫蛋白已经完全降解,在MON810中还能检测到微量的杀虫蛋白。两种转基因玉米幼苗残体中的Bt杀虫蛋白的初始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在同一时间段的Bt杀虫蛋白降解速度存在差异均显著,在30d前MON810幼苗残体中Bt杀虫蛋白降解速度比Bt11降解的快,30d后,则降解趋势相反,到50d取样结束时MON810和Bt11分别降解了初始含量的99.81%和100%。【结论】两种转Bt基因玉米间苗后留在田间的幼苗残体中的Cry1Ab杀虫蛋白降解速度不同,在50d完全腐烂时,其中的杀虫蛋白完全降解或仅有微量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玉米 幼苗残体 cry1ab杀虫蛋白 降解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玉米根茬和根际土壤中Cry1Ab杀虫蛋白的田间降解动态 被引量:8
3
作者 邢珍娟 王振营 +1 位作者 何康来 白树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970-4976,共7页
【目的】研究转cry1Ab杀虫蛋白基因玉米收获后玉米根茬及其根际土壤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动态,比较两种Bt玉米根茬和根际土壤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速度。【方法】以两种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Bt抗虫玉米MON810和Bt11为材料,采用ELIS... 【目的】研究转cry1Ab杀虫蛋白基因玉米收获后玉米根茬及其根际土壤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动态,比较两种Bt玉米根茬和根际土壤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速度。【方法】以两种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Bt抗虫玉米MON810和Bt11为材料,采用ELISA方法测定玉米收获后根茬残体和根际土壤中Cry1Ab杀虫蛋白的田间降解动态。【结果】转Bt基因玉米根茬残体和根际土壤中杀虫蛋白是逐渐降解的,Bt玉米MON810根茬中Cry1Ab杀虫蛋白含量较高,降解的速度也较慢,收获后8个月时还不能完全降解;Bt玉米Bt11根茬中Cry1Ab杀虫蛋白含量较低,降解速度比MON810根茬中Cry1Ab杀虫蛋白降解速度快,到7个月时已检测不到Cry1Ab杀虫蛋白。Bt玉米MON810根际土壤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较Bt11的慢,MON810和Bt11根际土壤分别在8个月和7个月时检测不到Cry1Ab杀虫蛋白。【结论】种植过Bt11和MON810抗虫玉米的田块,在第二年春播农作物已经出土时,其根茬和根际土壤中残留的Cry1Ab杀虫蛋白尚不能完全降解,还有少量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玉米 根茬残体 根际土壤 cry1ab杀虫蛋白 降解
下载PDF
亚洲玉米螟对Cry1Ab蛋白抗性的遗传规律与分子机理 被引量:6
4
作者 何康来 常雪 +3 位作者 常雪艳 王振营 Natalie Ferry Angharad M.R.Gatehouse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cry1ab蛋白 抗性 遗传规律
下载PDF
Cry1Ab杀虫蛋白在转Bt水稻中的表达及在害虫体内的积累动态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志罡 李勇 朱兆洲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13,共4页
室内研究了Cry1Ab蛋白在转Bt水稻茎和叶片中的表达及在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幼虫体内的积累动态。结果表明,Cry1Ab蛋白在水稻各部位中均有表达。不同生育期及稻株不同部位中Cry1Ab蛋白的表达量有差异。总... 室内研究了Cry1Ab蛋白在转Bt水稻茎和叶片中的表达及在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幼虫体内的积累动态。结果表明,Cry1Ab蛋白在水稻各部位中均有表达。不同生育期及稻株不同部位中Cry1Ab蛋白的表达量有差异。总的趋势是生育前期的表达量较生育后期高。在时间上,主茎中的蛋白在分蘖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而叶片中蛋白的表达在整个生育期比较稳定。稻纵卷叶螟幼虫取食转Bt基因水稻后,在其体内及粪便中均能检测到Cry1Ab蛋白。其中取食6h前,虫体内的Cry1Ab蛋白含量高于粪便中的;到12 h时,粪便中Cry1Ab蛋白含量高于虫体内,至24 h时达显著水平(P<0.05),直到48 h,粪便中的Cry1Ab蛋白含量一直维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cry1ab蛋白 稻纵卷叶螟
原文传递
基于胚胎干细胞模型的Cry1Ab蛋白发育毒性
6
作者 简远志 王菲 +2 位作者 尹宁 周若宇 王军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目的:通过胚胎干细胞发育毒性评价模型研究Cry1Ab蛋白对于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以评估其发育毒性。方法:设置Cry1Ab蛋白7个剂量组(31.25、62.50、125.00、250.00、320.00、1 000.00、2 000.00μg/L),以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 目的:通过胚胎干细胞发育毒性评价模型研究Cry1Ab蛋白对于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以评估其发育毒性。方法:设置Cry1Ab蛋白7个剂量组(31.25、62.50、125.00、250.00、320.00、1 000.00、2 000.00μg/L),以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为阳性对照,以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 PBS)为溶剂对照,分别处理小鼠胚胎干细胞D3(embryonic stem cell line D3,ES-D3)和小鼠成纤维细胞3T3。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受试物对于不同细胞的增殖半抑制浓度(5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of growth and viability, IC_(50))。设置Cry1Ab蛋白5个剂量组(125.00、250.00、320.00、1 000.00、2 000.00μg/L),设置溶剂对照(PBS),同时以5-FU为受试物进行模型验证,分别处理细胞后,通过拟胚胎体(embryonic bodies, EBs)培养法诱导ES-D3分化出心肌细胞;镜下观察EBs生长情况并测量其第3天和第5天的直径,观察并记录同批次EBs分化出搏动心肌细胞的比例,计算受试物的心肌分化半抑制浓度(5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of differentiation, ID50),根据发育毒性判别函数对受试物的胚胎发育毒性进行分类;收集培养终点的EBs样本,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检测心肌分化相关标志物(Oct3/4、GATA-4、Nkx2.5和β-MHC)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5-FU的IC_(50,3T3)为46.37μg/L,IC_(50,ES)为32.67μg/L,ID_(50,ES)为21.28μg/L,根据判别函数结果将5-FU分类为强胚胎毒性物质。不同浓度的Cry1Ab蛋白处理组的3T3细胞和ES-D3细胞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ry1Ab蛋白处理组分化第3天和第5天的EBs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s形态也未见明显差异;不同浓度Cry1Ab蛋白处理组的心肌分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使β-MHC、Nkx2.5和GATA-4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趋势(P<0.05),而与细胞多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1ab蛋白 发育毒性 心肌细胞 细胞分化 胚胎干细胞
下载PDF
利用胚胎干细胞骨分化实验评价Cry1Ab蛋白的发育毒性
7
作者 简远志 王菲 +2 位作者 周若宇 尹宁 王军波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通过小鼠胚胎干细胞骨分化实验研究Cry1Ab蛋白对胚胎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的影响,以评估Cry1Ab蛋白的发育毒性。方法以Cry1Ab蛋白为受试物,设置5个剂量(125,250,320,1000,2000 ng/ml)染毒小鼠胚胎干细胞形成的拟胚胎体(embryonic body... 目的通过小鼠胚胎干细胞骨分化实验研究Cry1Ab蛋白对胚胎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的影响,以评估Cry1Ab蛋白的发育毒性。方法以Cry1Ab蛋白为受试物,设置5个剂量(125,250,320,1000,2000 ng/ml)染毒小鼠胚胎干细胞形成的拟胚胎体(embryonic body,EB),设置溶剂对照和阳性对照,同时向培养基中添加β-甘油磷酸盐(10 mmol/L)、抗坏血酸(50μg/ml)和维生素D3(500μmol/L)诱导EB向骨细胞分化,通过茜素红S染色和吸光度检测确定骨细胞钙化结节生成情况;收集EB制备细胞裂解液,通过BCA法测量细胞总蛋白浓度,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裂解液中ALP活性;收集EB样本提取总RNA,通过qPCR检测骨细胞分化相关标志物Runx2、SPARC和I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Cry1Ab蛋白处理组的EB细胞团大小、钙化结节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Cry1Ab蛋白各浓度组的细胞总蛋白浓度和AL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ry1Ab蛋白各浓度组的Runx2、SPARC和I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试验中,未观察到Cry1Ab蛋白对小鼠胚胎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产生影响,125~2000 ng/ml的Cry1Ab蛋白不具有发育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1ab蛋白 成骨分化 发育毒性 胚胎干细胞
下载PDF
亚洲玉米螟和黏虫幼虫取食Cry1F蛋白后的中肠组织病理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国平 姬婷婕 +4 位作者 陈文波 赵晓辉 黄建荣 田彩红 封洪强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8-293,共6页
为了明确Cry1F杀虫蛋白对亚洲玉米螟和黏虫两种重要玉米害虫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亚洲玉米螟和黏虫4龄幼虫取食含Cry1F蛋白人工饲料后的中肠组织病理变化,并与其取食含Cry1Ab蛋白人工饲料后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比较。亚... 为了明确Cry1F杀虫蛋白对亚洲玉米螟和黏虫两种重要玉米害虫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亚洲玉米螟和黏虫4龄幼虫取食含Cry1F蛋白人工饲料后的中肠组织病理变化,并与其取食含Cry1Ab蛋白人工饲料后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比较。亚洲玉米螟和黏虫4龄幼虫取食Cry1F蛋白48 h后中肠杯状细胞发生了明显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微绒毛肿胀、脱落;细胞核变形,质膜和核膜界限不清晰;染色质发生固缩、贴近核膜;线粒体拉伸变形数量减少,严重的发生空泡化;内质网肿胀与断裂、数量减少,与取食含Cry1Ab蛋白人工饲料相比,玉米螟和黏虫中肠组织发生的病变程度相似。本研究可为Cry1F作为转基因玉米重要的杀虫蛋白在未来亚洲玉米螟和黏虫防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黏虫 cry1F cry1ab 中肠组织 病理变化
下载PDF
转Bt基因玉米根际土壤及秸秆残体中Cry1Ab蛋白含量动态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凡 王敏 +2 位作者 孙红炜 杨淑珂 路兴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07-1913,共7页
采用ELISA法研究了田间种植条件下转Bt基因玉米MON810生育期根际土壤及还田秸秆中Cry1Ab蛋白的田间残留降解动态,并分别用移动对数模型、指数模型和双指数模型对秸秆分解释放Cry1Ab蛋白的田间降解动态进行拟合,估算了DT50和DT90值.结果... 采用ELISA法研究了田间种植条件下转Bt基因玉米MON810生育期根际土壤及还田秸秆中Cry1Ab蛋白的田间残留降解动态,并分别用移动对数模型、指数模型和双指数模型对秸秆分解释放Cry1Ab蛋白的田间降解动态进行拟合,估算了DT50和DT90值.结果表明:Bt玉米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中Cry1Ab蛋白含量差异较大,但总体随生育期的延长而显著降低.收获后地表覆盖和埋入土壤两种秸秆还田方式下,秸秆中Cry1Ab蛋白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基本一致,均呈现前期大量快速降解,中后期极少量稳定降解两个阶段.秸秆还田7 d内,地表覆盖处理的Cry1Ab蛋白降解率均极显著高于埋入土壤处理;10 d时两处理的降解率基本一致,分别为88.8%和88.6%;20 d后,两处理秸秆中Cry1Ab蛋白的降解日趋缓慢;至180 d时仍能检测到少量的Cry1Ab蛋白.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秸秆中Cry1Ab蛋白的田间降解规律,从相关系数(R)及DT90值与实测值的吻合程度来看,双指数模型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玉米 cry1ab蛋白 根际土壤 秸秆还田 田间降解 拟合模型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分析法探测Cry1Ab蛋白在不同介质中的构象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邬建敏 奚凤娜 +1 位作者 叶庆富 刘维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05-1108,共4页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根据构象变化后的蛋白与抗体结合能力下降从而导致ELISA测定值降低的原理,探测了转cry1Ab基因水稻表达的Cry1Ab蛋白在不同溶液介质中的热致构象变化行为,以及不同有机溶剂及溶液pH值对该蛋白构象变化的影...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根据构象变化后的蛋白与抗体结合能力下降从而导致ELISA测定值降低的原理,探测了转cry1Ab基因水稻表达的Cry1Ab蛋白在不同溶液介质中的热致构象变化行为,以及不同有机溶剂及溶液pH值对该蛋白构象变化的影响程度.实验表明,CrylAb蛋白在不同条件下的构象变化程度可以灵敏地通过ELISA方法检测.在不同的介质中,Cry1Ab蛋白的热致构象变化程度不同.在Na2SO4介质中,该蛋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SDS的存在,可以促进该蛋白的构象变化.常温下,25%(V/V)的有机溶剂乙腈、异丙醇、甲醇、乙醇均能使该蛋白的构象发生转变,其中以乙腈最为显著.醇类溶剂对Cry1Ab蛋白的构象影响程度随疏水性增大而增大;溶液pH值也对该蛋白的构象变化产生影响.pH在 8~10之间,该蛋白构象能保持稳定;酸或过碱性的溶液均能使蛋白构象偏离原始状态,从而引起ELISA测定值的降低.另外,腐殖酸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Cry1Ab蛋白构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分析法 cry1ab蛋白 介质 温度 构象变化 苏云金杆菌
下载PDF
安徽省不同地理种群草地贪夜蛾对Bt蛋白的敏感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婷婷 王月琴 +4 位作者 胡飞 毕思佳 胡本进 王振营 徐丽娜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1-1527,共7页
为明确安徽省不同生态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田间种群对不同转Bt玉米的敏感性,于2020—2021年采用饲料药膜法比较不同地理种群对Bt蛋白Cry1Ab和Cry1F的敏感性。结果显示,2020年,Cry1F蛋白对草地贪夜蛾各地理种群的活性普遍... 为明确安徽省不同生态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田间种群对不同转Bt玉米的敏感性,于2020—2021年采用饲料药膜法比较不同地理种群对Bt蛋白Cry1Ab和Cry1F的敏感性。结果显示,2020年,Cry1F蛋白对草地贪夜蛾各地理种群的活性普遍好于Cry1Ab蛋白,Cry1Ab蛋白对无为、埇桥、太和及长丰种群的LC_(50)分别为537.60、484.84、474.18和93.37 ng/cm^(2),而Cry1F蛋白对这4个种群的LC_(50)分别为274.74、48.52、44.44和10.64 ng/cm^(2),均低于Cry1Ab蛋白;Cry1F蛋白仅对宿松种群的LC_(50)(61.81 ng/cm^(2))略高于Cry1Ab蛋白(LC_(50)为54.97 ng/cm^(2))。2021年,Cry1Ab蛋白对无为、太和及长丰种群的LC_(50)分别为235.62、107.76和26.33 ng/cm^(2),与2020年相比分别下降了56.17%、77.27%和71.80%;而Cry1F蛋白对这3个种群的LC_(50)分别为236.84、76.88和24.85 ng/cm^(2),与2020年相比,Cry1F蛋白对无为种群的LC_(50)下降了13.79%;而对太和及长丰种群的LC_(50)分别上升了73.00%和133.55%。表明Cry1Ab和Cry1F蛋白对草地贪夜蛾各地理种群均具有一定活性,可用于草地贪夜蛾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敏感性 cry1ab蛋白 cry1F蛋白 转Bt玉米 田间种群
原文传递
转Cry1Ab基因水稻恢复系KR1128的鉴定及组合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思扬 孙志忠 +4 位作者 丁佳 莫祎 刘玲 袁定阳 段美娟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7,共10页
螟虫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虫害,长江中下游稻区尤以二化螟发病较多,对水稻稳产、增产造成较大影响。研究以转Cry1Ab基因抗虫恢复系mfb-MH86为供体,强优恢复系HR1128为受体,通过田间回交转育,结合分子标记检测、农艺性状筛选得到抗虫恢... 螟虫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虫害,长江中下游稻区尤以二化螟发病较多,对水稻稳产、增产造成较大影响。研究以转Cry1Ab基因抗虫恢复系mfb-MH86为供体,强优恢复系HR1128为受体,通过田间回交转育,结合分子标记检测、农艺性状筛选得到抗虫恢复系新材料KR1128-1、KR1128-2和KR1128-3。产量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改良恢复系与非转基因对照HR1128相比,株高显著降低,但单株有效穗数有所改善,均显著高于HR1128;改良恢复系的结实率均略高于亲本HR1128,以KR1128-3的结实率最高(82.0%)。在稻米品质上,改良新株系与HR1128多数指标无显著差异,少数性状稍有改善,如KR1128-3在整精米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上均显著优于HR112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显示,改良恢复系均能够稳定表达Bt蛋白,以茎秆中抗虫蛋白含量最高、穗部籽粒中最少;室内螟虫抗性鉴定结果证明,所有改良系的抗虫性均大幅提升,达到高抗水平。测配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稻抗虫组合整体表现好于三系杂交稻组合,其中恢复系KR1128-3与Y58S、丰源A和炳1A所配组合的产量均高于其他转基因组合和HR1128与各不育系所配组合,丰产性较好。研究为选育适应长江中下游稻区的高产抗虫转基因水稻新组合储备了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杂交组合 螟虫 转基因 cry1ab 抗虫蛋白
原文传递
基于自动磁珠转运的转基因蛋白Cry1Ab检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冬阳 樊凯 +1 位作者 吴坚 应义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18-1322,共5页
基于自动磁珠转运,建立了转基因蛋白Cry1Ab免疫检测的新方法。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粒径约400 nm的纳米磁球,并进行电镜表征,通过溶胶法对磁球表面进行氨基修饰,采用戊二醛偶联对磁珠实现抗体包被,在核酸提取仪中进行酶联免疫反应,采用分光... 基于自动磁珠转运,建立了转基因蛋白Cry1Ab免疫检测的新方法。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粒径约400 nm的纳米磁球,并进行电镜表征,通过溶胶法对磁球表面进行氨基修饰,采用戊二醛偶联对磁珠实现抗体包被,在核酸提取仪中进行酶联免疫反应,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本方法对转基因蛋白Cry1Ab的检出限低于1μg/L,与商品化酶联免疫试剂盒相当。本方法节约人力、严格控制时间,同时,所需设备成本较低,有望取代传统的手动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磁分离 cry1ab蛋白 磁珠转运 免疫检测
下载PDF
转Bt基因植物表达产物Cry1Ab蛋白的制备纯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邬建敏 奚凤娜 叶庆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27-930,共4页
以转Bt基因水稻为试材,研究其表达产物Cry1Ab蛋白的提取、分离及纯化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DEAE纤维素填料对Bt蛋白有较好捕获效果。根据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目标蛋白和主要共存蛋白的等电点和疏水性差异。合理地选择了阴离子交换色谱... 以转Bt基因水稻为试材,研究其表达产物Cry1Ab蛋白的提取、分离及纯化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DEAE纤维素填料对Bt蛋白有较好捕获效果。根据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目标蛋白和主要共存蛋白的等电点和疏水性差异。合理地选择了阴离子交换色谱与疏水作用色谱组合方法。提取液经DEAESephadexA50柱层析及PhenylSepharoseFastFlow疏水层析分离后,目标蛋白得到了显著的纯化。考察了疏水层析中用不同洗脱液洗脱Cry1Ab蛋白对活性回收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25mol/LKSCN作洗脱液对活性影响最小,HIC一步纯化倍数可达8倍,总纯化倍数达1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1ab 表达产物 转Bt基因植物 DEAE-Sephadex 纯化方法 DEAE-纤维素 转BT基因水稻 阴离子交换色谱 制备 疏水作用色谱 纯化倍数 生物信息学 捕获效果 Bt蛋白 组合方法 A-50 Fast 层析分离 Flow 疏水层析 活性影响 KSCN
下载PDF
Protein Profiles of Pod Borer Maruca Resistant Transgenic Cowpea
15
作者 Mounyratou Rabo Teyioue Benoit Joseph Batieno +5 位作者 Assita Traoré-Barro Salimata Traoré Orokia Coulibaly Aboubacar Toguyeni Chantal Kaboré-Zoungrana Oumar Traoré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23年第12期1453-1463,共11页
The grain legume cowpea Vigna unguiculata (L.) Walp. is a major protein source used for food and feed in Sub-Saharan Africa. The crop is affected by the pod borer Maruca vitrata against which transgenic lines were dev... The grain legume cowpea Vigna unguiculata (L.) Walp. is a major protein source used for food and feed in Sub-Saharan Africa. The crop is affected by the pod borer Maruca vitrata against which transgenic lines were developed as part of the genetic control approach.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protein profiles in seeds and leaves of transgenic cowpea lines and their non-transgenic near-isogenic counterparts. Crude protein content was determined by the Kjeldahl method, and soluble proteins were quantified using Bradford dye binding assay. The average crude protein content ranged between 21.61% and 26.58% in the seeds and between 10.86% and 17.90% in the leaves. Total solubility varied between 13.03% and 20.64%. Osborne’s protein fractions contents in the seeds were 52.41% - 69.52% (albumin), 4.62% - 7.19% (globulin), 7.95% - 11.40% (glutelin) and 3% - 4% (prolamin). In any case, protein content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cowpea genotypes but not between pairs of transgenic/non-transgenic lines. Insecticidal Cry1Ab protein expressed by transgenic lines was only detected in the albumin and globulin fractions. Altogether, these findings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genetic modification on cowpea protein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with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nutritional and safety assess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PEA protein cry1ab protein Fractions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取食Cry1Ab和Cry1Fa蛋白后中肠转录组及ABC基因表达分析
16
作者 黄晓丹 静大鹏 +1 位作者 张天涛 王振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27-1135,共9页
【目的】为揭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urgiperda幼虫取食Bt蛋白后与中肠上相关ATP结合盒转运子(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分别使用含活化晶体蛋白Cry1Ab(LC_(70)=240.2μg/g)和Cry1F... 【目的】为揭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urgiperda幼虫取食Bt蛋白后与中肠上相关ATP结合盒转运子(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分别使用含活化晶体蛋白Cry1Ab(LC_(70)=240.2μg/g)和Cry1Fa(LC_(70)=270.0μg/g)蛋白的人工饲料饲喂草地贪夜蛾4龄幼虫48 h,利用高通量测序对中肠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处理后差异表达基因;利用RT-qPCR验证差异表达ABC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饲喂正常人工饲料的对照相比,饲喂含240.2μg/g Cry1Ab和270.0μg/g Cry1Fa的人工饲料后草地贪夜蛾4龄幼虫中肠转录组中分别检测到1305和1202个差异表达基因。Cry1Ab和Cry1Fa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别有994和912个差异表达基因被GO功能注释到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三大类。在最终筛选到的9个差异表达的ABC家族基因中,Cry1Ab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有4个差异表达ABC基因,3个上调,1个下调;Cry1Fa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有5个差异表达ABC基因,2个上调,3个下调;Cry1Ab和Cry1Fa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有2个ABC基因(LOC 118267200和LOC 118267201)表达量均显著上调。RT-qPCR验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ry1Ab处理组有3个ABC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上调,2个ABC基因表达量下调;Cry1Fa处理组有5个ABC基因表达量上调,1个ABC基因表达量下调。【结论】Cry1Ab和Cry1Fa蛋白的摄入可以影响草地贪夜蛾幼虫中肠一些ABC家族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与昆虫抗性产生有关。经比对后发现,ABCC家族与ABCG8基因表达量变化显著。本研究为下一步明确草地贪夜蛾体内ABC转运蛋白在Bt蛋白杀虫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合理使用Bt蛋白防治草地贪夜蛾及延缓抗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BT蛋白 abC转运蛋白 转录组测序 cry1ab cry1Fa
下载PDF
RNA-seq技术鉴定Bt水稻对拟环纹豹蛛肠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娟 梁运姗 王智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1-4,共4页
为了探究Bt水稻对拟环纹豹蛛体内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Illumina 2000测序平台对蜘蛛肠道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分析其基因表达情况,从分子角度揭示Bt水稻的生物安全性。对肠道测序共获得65 028 186条clean reads,经Trinity软件拼接得到135... 为了探究Bt水稻对拟环纹豹蛛体内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Illumina 2000测序平台对蜘蛛肠道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分析其基因表达情况,从分子角度揭示Bt水稻的生物安全性。对肠道测序共获得65 028 186条clean reads,经Trinity软件拼接得到135 829条长度大于200bp的Unigene用于整个转录组分析。用FPKM法计算2个样本中基因的表达量,并以负二项分布检验法分析其显著性。结果显示,富集Bt的拟环纹豹蛛体内相对于正常蜘蛛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42个,包括1个下调141个上调,并且其差异表达倍数都在8倍以上(FDR<0.05,Log2Ration>2)。利用Blast程序将差异基因与COG,GO和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注释结果描述的酶、生物学过程和代谢途径与细胞内产能反应相关,如细胞色素c氧化酶,氧化磷酸化等。推测Cry1Ab可能对拟环纹豹蛛体内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1ab蛋白 拟环纹豹蛛 肠道 转录组
下载PDF
Composition of the Putative Prepore Complex of <i>Bacillus thuringiensis</i>Cry1Ab Toxin
18
作者 Manoj S. Nair Donald H. Dean 《Advances in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5年第4期179-188,共10页
Prepore formation is hypothesized to be an obligate step in the insertion of Cry1Ab toxin into insect 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 We examined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putative prepore when isolated using the publis... Prepore formation is hypothesized to be an obligate step in the insertion of Cry1Ab toxin into insect 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 We examined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putative prepore when isolated using the published protocols [1] [2].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utative prepore form of Cry1Ab is a combination of receptor proteins attached to the toxin, when purified.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is prepore form as prepared by the methods published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membrane-extracted oligomeric forms of Cry toxins and prepore of other toxins in general. While most other known prepores are composed of multimers of a single protein, the Cry1Ab prepore, as generated, is a protein-receptor complex oligomer and monomers of Cry tox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1ab protein protein-Receptor Interactions 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 Small Unilamellar Vesicles Prepore LC-MS/MS
下载PDF
Cry1Ab蛋白在果蝇体内的富集作用及对其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李秦晋 魏宝阳 王智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0期71-75,共5页
为了研究Cry1Ab蛋白对非靶标生物的生态安全性,通过采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测定了果蝇体内的Cry1Ab蛋白含量,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性。结果表明:在前10... 为了研究Cry1Ab蛋白对非靶标生物的生态安全性,通过采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测定了果蝇体内的Cry1Ab蛋白含量,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性。结果表明:在前10天内Cry1Ab蛋白在果蝇体内不断累积,果蝇体内的ACh E、SOD和GSH-Px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受到抑制,SOD和GSH-Px酶活性的抑制程度随其体内毒蛋白含量的增高而降低,ACh E酶活性的抑制程度则随之而升高;但10天后果蝇体内Cry1Ab蛋白含量逐渐降低,其体内3种酶的活性均随体内毒蛋白含量的降低而逐渐升高,但仍低于对照。该研究表明Cry1Ab蛋白在果蝇体内具有富集效应,并且其体内Cry1Ab蛋白含量对其体内SOD、GSH-Px、ACh E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cry1ab蛋白 保护酶 生长
下载PDF
桃蛀螟CYP6 AE76基因参与对Cry1Ab蛋白的解毒作用
20
作者 静大鹏 黄晓丹 +1 位作者 张天涛 王振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36-1143,共8页
【目的】明确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幼虫取食Cry1Ab蛋白后体内CYP6 AE76的过表达及对Cry1Ab蛋白有解毒作用。【方法】分析桃蛀螟CYP6 AE76序列特征;利用RT-qPCR检测CYP6A E76在不同发育阶段(1-5龄幼虫)和4龄幼虫不同组织(头、... 【目的】明确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幼虫取食Cry1Ab蛋白后体内CYP6 AE76的过表达及对Cry1Ab蛋白有解毒作用。【方法】分析桃蛀螟CYP6 AE76序列特征;利用RT-qPCR检测CYP6A E76在不同发育阶段(1-5龄幼虫)和4龄幼虫不同组织(头、中肠、血淋巴和脂肪体)以及4龄幼虫取食含有Cry1Ab蛋白(LC_(50)=1.08 ng/cm^(2))的人工饲料3 d存活的幼虫中肠和血淋巴中的表达量;利用RNAi饲喂法沉默桃蛀螟4龄幼虫CYP6AE 76后检测中肠中CYP6AE 76的表达量,并统计120 h后幼虫体重并计算幼虫存活率;利用RNAi饲喂法沉默桃蛀螟初孵幼虫CYP6AE 76后饲喂含1.08 ng/cm^(2) Cry1Ab蛋白的饲料,7 d后统计幼虫体重并计算幼虫存活率。【结果】桃蛀螟CYP6 AE76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572 bp,编码524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60.34 kD,属于CYP6家族基因。发育表达谱结果表明,CYP6AE 76基因在桃蛀螟整个幼虫阶段均有表达且在1龄幼虫期表达量最高,随着幼虫龄期增大而表达量降低;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CYP6AE 76在4龄幼虫中肠中表达量最高。4龄幼虫取食含有Cry1Ab蛋白(1.08 ng/cm^(2))的人工饲料后,CYP6AE 76在中肠和血淋巴中的表达量相比对照显著上调。通过RNAi沉默CYP6 AE76后,桃蛀螟初孵幼虫再取食含有Cry1Ab蛋白的人工饲料后体重显著降低。【结论】CYP6 AE76可能参与对桃蛀螟幼虫摄入的Cry1Ab蛋白的解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蛀螟 细胞色素P450 cry1ab蛋白 存活率 RNAI 基因表达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