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利用多种地壳形变观测资料计算鲜水河断裂带现今滑动速率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铁明 祝意青 +6 位作者 杨永林 徐云马 安艳芬 张瀛 冯胜涛 槐岩珂 杨九元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3-1335,共13页
本文首先沿走向将鲜水河断裂带划分为炉霍、道孚、乾宁、康定和磨西五个断裂段,利用沿断裂带布设的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场地测量资料计算了近场的断层活动参数,利用覆盖断裂带相对较大区域的重力、GPS观测资料计算了重力场动态变化、GP... 本文首先沿走向将鲜水河断裂带划分为炉霍、道孚、乾宁、康定和磨西五个断裂段,利用沿断裂带布设的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场地测量资料计算了近场的断层活动参数,利用覆盖断裂带相对较大区域的重力、GPS观测资料计算了重力场动态变化、GPS速度场.基于重力场动态变化和GPS速度场采用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具有全局优化的优势)分别反演计算了五个断裂段断层活动参数,将结果中的走滑分量作为五个断裂段的现今走滑速率.通过对以上三类现今走滑速率及五个断裂段的地质平均滑动速率进行融合与对比分析,将重力资料反演计算结果作为断裂带整体走滑速率,与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测量计算的断层滑动速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初步判定了各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场地所跨断裂的性质,最终给出了五个断裂段的现今整体左旋走滑速率和部分分支断裂左旋走滑速率,结果为:(1)炉霍段为9.13mm·a^(-1),虾拉沱区域西支断裂为2.46mm·a^(-1),东支断裂为5.84mm·a^(-1).(2)道孚段为8.57mm·a^(-1),东南段沟普区域西支断裂为1.78mm·a^(-1),东支断裂为6.79mm·a^(-1).(3)乾宁段为7.67mm·a^(-1).(4)康定段为6.14mm·a^(-1).(5)磨西段为4.41mm·a^(-1).本文还定性讨论了断裂带两侧重力、GPS测点覆盖范围内活动地块的三维弹塑性变形和古地震、历史地震造成的永久位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地壳形变测量 分段 反演计算 滑动速率
下载PDF
地壳形变测项概论 被引量:2
2
作者 秦家林 《防灾减灾学报》 2015年第1期22-29,共8页
回顾了地壳形变观测工作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地壳形变观测手段、方法的变化,以及观测台网的布局,最后分析了测量误差。
关键词 地壳形变观测 GPS观测 重力测量
下载PDF
宁南汤家坪地壳形变异常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式 钱洪 +1 位作者 杨永林 朱文庆 《四川地震》 2003年第1期12-16,共5页
根据宁南汤家坪流动水准、基线测量出现的重大异常。进行了野外实地考察。发现点位是稳定的;A点与B、C点之间是跨断层的;但原始选点报告所提供的断层产状与作者实测的断层产状有一定的偏差。通过对相关资料分析,认为该场地的地壳形变异... 根据宁南汤家坪流动水准、基线测量出现的重大异常。进行了野外实地考察。发现点位是稳定的;A点与B、C点之间是跨断层的;但原始选点报告所提供的断层产状与作者实测的断层产状有一定的偏差。通过对相关资料分析,认为该场地的地壳形变异常是可靠的。并对其形成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变 跨断层短基线测量 跨断层短水准测量 形成机理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地壳形变对航天测控站站址坐标影响的分析
4
作者 贾国宪 王俊勤 闫军令 《海洋测绘》 2004年第3期20-23,27,共5页
航天测控站分布在全球不同的板块,其站址坐标随地壳形变而发生变化。分析了中国大陆区域的地壳形变运动速率,讨论了地壳形变对航天测控站站址坐标的影响,提出了改正措施。
关键词 地壳形变 航天测控站 形变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