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代烷氧基聚磷腈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葛徐涛 张双琨 +3 位作者 苗振威 马翰林 武德珍 吴战鹏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99,104,共6页
通过聚二氯磷腈(PDCP)与2,2,2-三氟乙醇钠、2,2,3,3,4,4,5,5-八氟戊醇钠(1∶1)和少量烯烃钠盐的亲核取代反应,制得可交联型的氟代烷氧基聚磷腈(e-PTOFP)。通过核磁共振(31P NMR,~1H NMR)测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无转子硫化仪、氧... 通过聚二氯磷腈(PDCP)与2,2,2-三氟乙醇钠、2,2,3,3,4,4,5,5-八氟戊醇钠(1∶1)和少量烯烃钠盐的亲核取代反应,制得可交联型的氟代烷氧基聚磷腈(e-PTOFP)。通过核磁共振(31P NMR,~1H NMR)测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无转子硫化仪、氧指数实验(LOI)、垂直燃烧实验(UL-94)、烟密度测试仪和热失重(TGA)对氟代烷氧基聚磷腈弹性体的硫化性能、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其热解残留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少量不饱和侧基的引入赋予了氟代烷氧基聚磷腈硫化性能,硫化后弹性体的氧指数为54.5,垂直燃烧等级为V-0,烟密度等级(SDR)为21.93,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低烟性能和热稳性能,且其热降解的残留物主要是含P=O,N—H的磷氮化合物。可看出氟代烷氧基聚磷腈弹性体是潜在的综合性能优良的绝热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烷氧基聚磷腈 亲核取代 可交联 阻燃性能 绝热材料
下载PDF
高性能覆铜板用交联性聚苯醚树脂 被引量:3
2
作者 田勇 程江 +2 位作者 皮丕辉 文秀芳 杨卓如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0,54,共3页
简要介绍了高性能覆铜板对基材的性能要求及聚苯醚树脂作为覆铜板基材的优缺点,详细地阐述了各种交联性聚苯醚树脂的基本特性和制备方法。在保持聚苯醚树脂原有优良电气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各种可交联性基团,很好地解决了在覆铜板应... 简要介绍了高性能覆铜板对基材的性能要求及聚苯醚树脂作为覆铜板基材的优缺点,详细地阐述了各种交联性聚苯醚树脂的基本特性和制备方法。在保持聚苯醚树脂原有优良电气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各种可交联性基团,很好地解决了在覆铜板应用中聚苯醚树脂耐溶剂性和耐热性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交联 覆铜板 介电性能
下载PDF
Thermally cross-linkable hole-transport materials enable solution-processed blue OLED with LT95 over 150 h
3
作者 Xinkang Zhang Hao Yan +1 位作者 Xiaopeng Zhang Hong Meng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2767-2777,共11页
The solution-processed method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offers the benefits of cost-effectiveness and enhanced material utilization.In the multilayer architecture of solution-processed OLEDs(SOLEDs),the ... The solution-processed method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offers the benefits of cost-effectiveness and enhanced material utilization.In the multilayer architecture of solution-processed OLEDs(SOLEDs),the role of hole-transport materials(HTMs)is pivotal for cascade hole injection.However,commercial HTMs such as poly-(9,9-dioctylfluorene-alt-N-(4-sec-butylphenyl)-diphenylamine)(TFB)are hampered by incompatible energy levels and redissolution with overlayer solvent,prompting the exploration of cross-linkable HTMs(X-HTMs)for better performance.In this study,we have developed two novel small-molecule X-HTMs,N^(1),N^(1)′-((perfluoropropane-2,2-diyl)bis(4,1-phenylene))bis(N^(4),N^(4)-diphenyl-N^(1)-(4-vinylphenyl)benzene-1,4-diamine)(FTPA-V)and N,N′-((perfluoropropane-2,2-diyl)bis-(4,1-phenylene))bis(9-phenyl-N-(4-vinylphenyl)-9H-carbazol-3-amine)(FPCz-V),which incorporate thermally cross-linkable vinyl groups and electron-rich trifluoromethyl units.The X-HTMs enhance interfacial contact through superior film formation and solvent resistance,along with optimal energy levels.The application of X-HTMs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efficiencies and longevities of blue,green,and red SOLEDs.Specially,blue SOLED incorporating FPCz-V exhibits unprecedented lifetime(LT95)extending to over 150 h,setting a new record for blue SOLEDs.The electrochemistry stability,high bond dissociation energy,and triplet energy levels of X-HTMs can effectively minimize exciton annihilation and prolong the lifetime.These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potential of X-HTM optimization to propel the development of stable solution-processed luminescent techn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ution-processed OLED cross-linkable HTMs solvent resistance bond dissociation energy exciton-polaron annihilation
原文传递
A novel crosslinkable electron injection/transporting material for solution processed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被引量:4
4
作者 LIU ShengJian ZHONG ChengMei +3 位作者 ZHANG Jie DUAN ChunHui WANG XiaoHui HUANG Fei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1年第11期1745-1749,共5页
A novel crosslinkable water/alcohol soluble conjugated polymer PFN-C containing oxetane groups and aminoalkyl groups in the side chains has been developed and used as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n injection and transporti... A novel crosslinkable water/alcohol soluble conjugated polymer PFN-C containing oxetane groups and aminoalkyl groups in the side chains has been developed and used as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n injection and transporting material f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s). The unique solubility in polar solvents and crosslinkable ability of PFN-C render it a good can- didate for solution processed multilayer PLEDs. It was found that PFN-C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electron injection from high work-function metal cathode, due to its pendant amino groups. As a result, PLEDs with PFN-C/Al cathode exhibited compara- ble device performance to the devices with Ba/Al cathode. The resulting green light-emitting device showed promising perfor- mance with a maximum luminance efficiency of 13.53 cd 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 cross-linkable electron-transporting material water/alcohol soluble conjugated polymer
原文传递
Cross-linkable fullerene interfacial contacts for enhancing humidity stability of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被引量:4
5
作者 Ming-Wei An Zhou Xing +9 位作者 Bao-Shan Wu Fang-Fang Xie Shan-Yu Zheng Lin-Long Deng Xu Wang Bin-Wen Chen Da-Qin Yun Su-Yuan Xie Rong-Bin Huang Lan-Sun Zheng 《Rare Metals》 CSCD 2021年第7期1691-1697,共7页
In situ cross-linking encapsulation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n efficient strategy for enhancing the humidity stabilit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In this study,a novel cross-linkable fullerene derivative,name... In situ cross-linking encapsulation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n efficient strategy for enhancing the humidity stabilit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In this study,a novel cross-linkable fullerene derivative,namely1-(p-benzoate-(p-methylvinylbenzene)-indolino[2,3][60]fullerene(FPPS),was readily synthesized from commercially available building blocks in two steps.This FPPS was employed as an interfacial modifier on perovskite surfaces in inverted planar p-i-n PSCs.Owing to the fast interfacial charge extraction and efficient trap passivation,PSCs based on the cross-linked FPPS(C-FPPS)exhibited excellent performance.The PSCs had a top-performing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of 17.82%with negligible hysteresis,compared to the control devices without C-PFFS(16.99%).Moreover,the strong water resistance of the C-FPPS interfacial layer distinctly enhances the ambient stability of PSC devices,exhibiting a t80(the time required to reach 80%of the initial PCE)of 300 h under high-humidity conditions.This significantly surpasses the control devices,whose t80 was only 130 h.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ross-linkable fullerene derivatives can be promising interfacial materials for designing high-efficiency,hysteresis-free,air-stable P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vskite solar cells cross-linkable fullerene Fullerene interlayer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Humidity stability
原文传递
可交联溶致液晶单体的合成优化及自组装行为分析
6
作者 陈沁禹 张敏 +4 位作者 张守鑫 周川 赵越 郑晓慧 李和国 《防化研究》 2023年第4期34-42,共9页
目前化学防护面料在防护性和透湿性方面存在难以兼顾的问题。以3,4,5-三羟基苯甲酸为母核的可交联溶致液晶单体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可呼吸”防化膜材料,能够较好地兼顾防毒与透湿,对其单体结构的设计、合成工艺优化以及组装性质进行深入... 目前化学防护面料在防护性和透湿性方面存在难以兼顾的问题。以3,4,5-三羟基苯甲酸为母核的可交联溶致液晶单体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可呼吸”防化膜材料,能够较好地兼顾防毒与透湿,对其单体结构的设计、合成工艺优化以及组装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优化了以3,4,5-三羟基苯甲酸为母核、以丙烯酸酯为交联结构的溶致液晶单体合成工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链段长度的溶致液晶单体,并研究了它们的自组装行为。结果表明,随着烷基链段长度的增加,该类单体分别倾向于自组装成立方相、层状相和六方相。本研究为水蒸气与毒物选择性阻隔分离材料的高效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有望克服传统膜材料的透气性能和防护性能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防护 可交联 溶致液晶 选择性阻隔分离
下载PDF
一种可交联降滤失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显儒 容耀强 +2 位作者 余慧 郑华蓉 张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21,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酰胺(AM)为主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交联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水泥降滤失剂FL。对FL的结构及性能研究表明,以乳液共聚法成功合成了降滤失剂FL,其回含量随...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酰胺(AM)为主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交联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水泥降滤失剂FL。对FL的结构及性能研究表明,以乳液共聚法成功合成了降滤失剂FL,其回含量随交联单体GM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在130℃时FL可发生交联反应;GMA的质量分数为5%时FL降滤失性能最好,水泥浆滤失量从50mL下降到19mL,在实验温度范围(30℃~90℃)内FL+5%有较好的降滤失性能;含量为5%的FL-5%的改性水泥石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9.3MPa,但压缩强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滤失剂 交联 性能
下载PDF
国产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料的研发
8
作者 段春来 《电线电缆》 2019年第4期31-33,共3页
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料在国内的研发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从配方选材、生产工艺和应用要点三方面介绍了这一材料的研发情况。
关键词 硅烷 低烟 无卤 阻燃 交联
下载PDF
室温交联丙烯酸乳液的合成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祥梅 王武生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27-28,30,共3页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作为功能单体 ,合成了含有酮羰基的丙烯酸乳液 ,添加二酰肼 ,获得单组分室温可交联乳液。研究表明 ,乳液在常温贮存时不产生交联 ,而在干燥时由于体系pH值发生变化 ,在酸的催化下产生交联反应。对乳液膜的性能研究结果...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作为功能单体 ,合成了含有酮羰基的丙烯酸乳液 ,添加二酰肼 ,获得单组分室温可交联乳液。研究表明 ,乳液在常温贮存时不产生交联 ,而在干燥时由于体系pH值发生变化 ,在酸的催化下产生交联反应。对乳液膜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交联提高了聚合物的耐水、耐溶剂性 ,同时大幅提高膜的不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交联丙烯酸乳液 双丙酮丙烯酰胺 合成 聚合物 交联反应 皮革涂饰剂
下载PDF
室温自交联丙烯酸乳液与硅溶胶共混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熊婷 孟文清 +2 位作者 王明 陈德本 钟安永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0-53,共4页
将室温自交联丙烯酸乳液与硅溶胶双组分共混,并对共混乳液以及放置两天后的共混乳液的流变性能作了研究,发现:乳液的表观黏度(ηa)、稠度系数K、零剪切黏度(η0)均随硅溶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乳液的假塑性增强;并且放置两天后的共混乳... 将室温自交联丙烯酸乳液与硅溶胶双组分共混,并对共混乳液以及放置两天后的共混乳液的流变性能作了研究,发现:乳液的表观黏度(ηa)、稠度系数K、零剪切黏度(η0)均随硅溶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乳液的假塑性增强;并且放置两天后的共混乳液的ηa、K、η0进一步增大,假塑性也增强。用IR、DSC对共混后的乳胶膜进行表征和测试,发现共混后的乳胶膜的硬度、耐水性、交联度、抗冲击强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有提高,且附着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自交联丙烯酸乳液 水性木器涂料 硅溶胶 流变性 乳胶膜性能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滚塑成型加热阶段时温等效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晓乐 王克俭 +2 位作者 孙小杰 陈学连 梁文斌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107,共5页
论述了交联聚乙烯(XLPE)滚塑成型模具内,温度随加热设置最高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变化,及其对制品交联度和冲击强度性能的影响。从动态扫描量热曲线和分段取样观察发现,XLPE滚塑经历预热、熔融、排气、交联、降温、结晶和定型阶段,逐... 论述了交联聚乙烯(XLPE)滚塑成型模具内,温度随加热设置最高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变化,及其对制品交联度和冲击强度性能的影响。从动态扫描量热曲线和分段取样观察发现,XLPE滚塑经历预热、熔融、排气、交联、降温、结晶和定型阶段,逐层熔融粘附到模具上的物料随加热时间延长呈现线性增加;XLPE快速交联发生在157~185℃,交联度从7%增加到60%。从实验中物料最高温度和制品性能角度考察,加热温度升高10℃与加热时间延长1min产生效果几乎相同,这种等效性说明适度提高加热温度可缩短滚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塑成型 交联聚乙烯 时温等效性 加热 冲击强度
下载PDF
常温自交联型水性环氧树脂纳米乳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袁腾 周闯 +3 位作者 周健 黄家健 涂伟萍 杨卓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5,共5页
详细介绍了常温自交联型水性环氧树脂纳米乳液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环氧树脂水性化的途径及各自的特点,主要包括直接乳化法、相反转乳化法、自乳化法和固化剂乳化法等。介绍了常温自干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羰基与酰... 详细介绍了常温自交联型水性环氧树脂纳米乳液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环氧树脂水性化的途径及各自的特点,主要包括直接乳化法、相反转乳化法、自乳化法和固化剂乳化法等。介绍了常温自干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羰基与酰肼基团室温自交联、硅氧烷室温自交联、不饱和脂肪酸双键室温自氧化交联、异氰酸酯基团室温自交联、基于Michael加成反应的室温交联、氮丙啶与羧基的室温交联、环状碳酸酯与胺基的室温交联、脂环族环氧基团与羧基的室温交联、金属离子与羧基、磺酸基等螯合作用室温交联、辐射固化型常温自交联、常温多重自交联和包埋固化剂型室温自交联等技术,并详细介绍了其机理。最后,指出了常温自交联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组份 常温自交联 水性环氧树脂 纳米粒子 乳液 稳定性
下载PDF
可交联聚醚醚酮酮交替共聚物的合成与热交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晓刚 贲腾 +3 位作者 刘新才 高自宏 杨晓青 张万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77-1179,共3页
A novel cross-linkable poly(ether ether ketone ketone) alternating copolymer was synthesized by introducing thio-ether moiety to PEEKK rigid main chain. The copolymer can be processed at 628 K and be cross-linked by a... A novel cross-linkable poly(ether ether ketone ketone) alternating copolymer was synthesized by introducing thio-ether moiety to PEEKK rigid main chain. The copolymer can be processed at 628 K and be cross-linked by annealing at 653 K for 5 h.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was caused by the introduced thio-ether moiety instead of the PEEKK moiety. The cross-linked material has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 stability that uncross-liked one. The results will give proof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controllable cross-linking PEEKK. This material is anticipated to be processed as a thermoplastic material as well as used a as thermosetting material after being cross-linked.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交联 聚醚醚酮酮 热塑性材料 热固性材料
下载PDF
塑料管材用原料及模具设计和成型技术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苑会林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2-66,共5页
论述用于生产承压塑料管材的塑料原料的等级划分和标记,介绍几种热塑性塑料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氯化聚氯乙烯、聚丁烯和交联聚乙烯的物理性能及其在管材上的应用。对热塑性塑料管材的挤出模具、定型套和挤出设备的最新发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塑料管材 原料 模具设计 成型 技术进展 聚乙烯 聚丙烯 氯化聚氯乙烯 聚丁烯 交联聚乙烯 挤出机
下载PDF
常温酮肼自交联纳米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腾 周显宏 +2 位作者 王锋 胡剑青 涂伟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21-2328,共8页
以环氧树脂E-20合成了环氧月桂酸酯,以丙烯酸单体与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对其进行接枝改性,添加己二酸二酰肼(ADH)制备了常温酮肼自交联纳米环氧树脂乳液。以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合成过程中各步产物及乳液固化后的结构,结果表明得到了... 以环氧树脂E-20合成了环氧月桂酸酯,以丙烯酸单体与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对其进行接枝改性,添加己二酸二酰肼(ADH)制备了常温酮肼自交联纳米环氧树脂乳液。以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合成过程中各步产物及乳液固化后的结构,结果表明得到了设计结构的树脂,干燥后涂膜的FTIR谱图表明酮羰基与酰肼基发生交联反应生成了腙;DSC分析表明合成的树脂具有两个玻璃化温度(Tg),分别为丙烯酸接枝环氧树脂和纯丙烯酸树脂的Tg,前者低于常温,表明可以实现常温自交联。在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合成过程中,以粒径分析和综合性能分析对功能性单体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MAA与E-20质量比为11.0%~14.7%、DAAM的用量为2%~3%、m(ADH)/m(DAAM)为0.8~1.0时,制得的乳液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涂膜性能。透射电镜及粒径测试表明乳液粒径为纳米级,约88 nm,且粒径分布均匀,基本呈稳定的球形结构。将所制备的纳米乳液配制成防腐涂料,性能测试表明该涂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肼自交联 丙烯酸改性 纳米粒子 乳液 粒度分布
下载PDF
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抗撕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包金芳 张尔梅 杜业波 《塑料助剂》 2017年第1期48-52,共5页
对不同基材种类,不同阻燃剂种类,不同阻燃剂添加量结合配方试验,对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辐照前、后抗撕强度、拉伸强度相互关系、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材种类、阻燃剂种类、阻燃剂添加量都会影响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电... 对不同基材种类,不同阻燃剂种类,不同阻燃剂添加量结合配方试验,对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辐照前、后抗撕强度、拉伸强度相互关系、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材种类、阻燃剂种类、阻燃剂添加量都会影响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电缆料材料的抗撕性能,特别是阻燃剂添加量对其抗撕强度影响较大,拉伸强度的优劣并不代表抗撕强度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交联 低烟无卤 阻燃聚烯烃 抗撕强度 拉伸强度
下载PDF
耐油辐照交联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朝化 苏世杰 裴海燕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5-49,共5页
研究了基础树脂、改性材料、阻燃剂、敏化剂、抗氧剂、防老剂、润滑剂、补强剂、填充剂、着色剂等对耐油辐照交联无卤阻燃绝缘料的影响,确立了耐油辐照交联无卤阻燃绝缘料配方。对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该无卤阻燃绝缘料的拉伸... 研究了基础树脂、改性材料、阻燃剂、敏化剂、抗氧剂、防老剂、润滑剂、补强剂、填充剂、着色剂等对耐油辐照交联无卤阻燃绝缘料的影响,确立了耐油辐照交联无卤阻燃绝缘料配方。对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该无卤阻燃绝缘料的拉伸强度为17.2 MPa,耐油性可通过100℃、70 h试验,烟密度(有焰)为65,氧指数为32%,载荷下伸长率为63%。环保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油 聚烯烃 辐照交联 无卤阻燃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交联电子传输材料在OLED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朝 谢黎明 +1 位作者 苏文明 崔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93-1101,共9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可交联电子传输材料TV-T2T。该材料经过热交联之后具有优异的抗溶剂特性,并且TV-T2T的LUMO能级为-3.5 eV,这将更有利于电子从ZnO层注入到发光层中。另外,溶液法制备的三层薄膜ZnO/TV-T2T/2,6-Dczppy∶Ir(mppy)3,...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可交联电子传输材料TV-T2T。该材料经过热交联之后具有优异的抗溶剂特性,并且TV-T2T的LUMO能级为-3.5 eV,这将更有利于电子从ZnO层注入到发光层中。另外,溶液法制备的三层薄膜ZnO/TV-T2T/2,6-Dczppy∶Ir(mppy)3,其粗糙度低至2.27 nm,优于未加入TV-T2T电子传输层的双层薄膜(2.37 nm),可以有效减少漏电流的产生。随后,将TV-T2T应用于三层溶液法制备的倒置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获得了5.1%EQE的器件性能,是不加TV-T2T的器件性能(EQE为3.0%)的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材料 电子传输层 电子注入能力 溶液法 倒置OLED
下载PDF
存储方式对可交联聚乙烯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巩俊强 章彬 +6 位作者 徐曙 张成巍 展云鹏 陈宇奇 侯帅 惠宝军 朱闻博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35,共8页
电缆绝缘用可交联聚乙烯料在存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及作用机理至今尚不明确。根据实验室常用的两种储料方式——锡封料和塑封料,通过对比新出厂的可交联聚乙烯粒料及以上两种储料方式下搁置两年后的同品牌可交联聚乙烯粒料制得的XLPE材... 电缆绝缘用可交联聚乙烯料在存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及作用机理至今尚不明确。根据实验室常用的两种储料方式——锡封料和塑封料,通过对比新出厂的可交联聚乙烯粒料及以上两种储料方式下搁置两年后的同品牌可交联聚乙烯粒料制得的XLPE材料的介电性能及晶态结构,研究了存储方式对可交联聚乙烯料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存储过程中可交联聚乙烯料的性能变化源于粒料内所含交联剂的分解。搁置两年后的粒料制得XLPE材料的交联度明显下降,热延伸性能劣化,而结晶性能和晶态结构略有改善,介电性能有所提高,其中塑封料由于在存储过程中还受到光照的影响,其交联剂分解现象更为严重,性能变化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交联聚乙烯 DCP自分解 存储方式 介电性能
下载PDF
可交联型两性双亲分子的合成及其溶致液晶相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晗宇 冯训达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69-1074,共6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可交联型的两性双亲分子的设计及合成路线,并进一步探究了其溶致液晶相态。以1,10-二溴代癸烷、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在液晶分子烷基链末端引入两个可聚合甲基丙烯酸酯基官能团,再通过与1,3-丙烷磺酸内酯的季铵化反应合成... 本文报道了一种可交联型的两性双亲分子的设计及合成路线,并进一步探究了其溶致液晶相态。以1,10-二溴代癸烷、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在液晶分子烷基链末端引入两个可聚合甲基丙烯酸酯基官能团,再通过与1,3-丙烷磺酸内酯的季铵化反应合成了可聚合型两性离子液晶基元。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确定合成目标产物的化学结构。运用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并分析了该分子在水中的溶致液晶相行为。根据临界堆积参数(Critical Packing Parameter)推测,该分子临界堆积参数CPP介于1/2~1之间,与水共混自组装易于形成层状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致液晶 可交联型溶致液晶 两性双亲分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