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1
作者 蹇强 龚正虎 +1 位作者 朱培栋 桂春梅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9-403,共15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中,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是保证网络高效通信的重要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着与传统无线网络明显不同的性能特点和技术要求,传统无线网络MAC协议无法应用于传感器网络,各种针对特定传感器网络特点的MA...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中,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是保证网络高效通信的重要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着与传统无线网络明显不同的性能特点和技术要求,传统无线网络MAC协议无法应用于传感器网络,各种针对特定传感器网络特点的MAC协议相继提出.归纳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的设计原则和分类方法,分析当前典型的各类MAC协议的主要机制,详细比较这些协议的特点、性能差异和应用范围.最后总结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的研究现状,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MAC协议 TDMA 竞争协议 跨层设计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 被引量:40
2
作者 颜振亚 郑宝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0-23,共4页
随着传感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集成了这三种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引起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该文简单地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特点,并着重从设计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 随着传感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集成了这三种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引起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该文简单地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特点,并着重从设计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最后,文章探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前景,并给出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综述 协同信号处理 跨层设计
下载PDF
无线Mesh网络的跨层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22
3
作者 方旭明 马忠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1-719,共9页
由于无线M esh网络(WMN)在拓扑、传输和业务上的特性,传统的用于有线网络的分层协议设计方法已不能保证其服务质量(QoS).探索基于物理层、MAC层、路由等协议层的WMN跨层设计方法的目标是在无线资源利用率和多媒体业务的QoS需求两方面达... 由于无线M esh网络(WMN)在拓扑、传输和业务上的特性,传统的用于有线网络的分层协议设计方法已不能保证其服务质量(QoS).探索基于物理层、MAC层、路由等协议层的WMN跨层设计方法的目标是在无线资源利用率和多媒体业务的QoS需求两方面达到较好的折衷.WMN各个协议层在设计过程中的有关协议和算法要求附加统一的跨层管理器,监测各层的分组传输性能或需求,动态控制或调节相关算法.通过实现较高协议层的多媒体业务QoS需求与较低协议层的网络状态信息在各协议层之间的共享,可以达到对协议层控制算法的优化.在合理地选择跨层设计目标的基础上,多个协议层需要联合设计与优化.从物理层、MAC层、路由协议层和TCP层等层面介绍了WMN跨层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归纳了目前WMN跨层设计中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些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自适应速率与节能机制、基于QoS需求的跨层MAC协议设计和路由协议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络 移动AD HOC网络 自组网 跨层设计 理论 技术 协议
下载PDF
时延受限且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网络跨层路由 被引量:40
4
作者 王辛果 张信明 陈国良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26-1640,共15页
如何通过网络的多跳中继把传感器节点收集的信息快速、高效地传输至基站,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问题.研究发现,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的睡眠调度和无线信道的不规则性均会对路由协议的效率产生较大影响.虽然传统分层设计的网络... 如何通过网络的多跳中继把传感器节点收集的信息快速、高效地传输至基站,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问题.研究发现,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的睡眠调度和无线信道的不规则性均会对路由协议的效率产生较大影响.虽然传统分层设计的网络协议有着模块化的优点,但各层之间的相互独立却导致网络的整体性能不能达到最优.此外,已有协议通常采用牺牲时延以提高能量效率的方法,会给时延敏感系统带来不能容忍的端到端时延.提出一种时延受限且能量高效的跨层路由协议(delay-constrained and energy-efficient cross-layer routing,简称DECR),该协议在做出路由决定时考虑MAC层以及链路层的相关信息,其目标是在将端到端时延控制到低于预定上界的前提下最优化节点的能量效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跨层路由协议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时延受限 能量高效 跨层设计 无状态路由
下载PDF
移动自组网能量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许力 张继东 +1 位作者 郑宝玉 杨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3-103,共11页
移动自组网是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支持多跳的临时性的网络自治系统,由于移动自组网的大多数节点是由有限寿命的电池来提供的,因此能量保护策略成为该网络所有协议层的关键问题。本文回顾了移动自组网能量保护策略... 移动自组网是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支持多跳的临时性的网络自治系统,由于移动自组网的大多数节点是由有限寿命的电池来提供的,因此能量保护策略成为该网络所有协议层的关键问题。本文回顾了移动自组网能量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对有关策略进行了评述,最后结合跨层设计思想给出了基于跨层协同的能量保护构架及其包含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自组网 能量保护 综述 功率管理:功率控制 跨层设计
下载PDF
基于节点空闲度的自适应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 被引量:23
6
作者 郭嘉丰 张信明 +1 位作者 谢飞 陈国良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60-969,共10页
节点可以自由、自主地进入网络拓扑并且无须基础网络设施的特性,使得移动Ad hoc网络被广泛应用于诸如灾难救援、战场等多种环境中.传统的Ad hoc路由协议主要是基于“最短路径”来考虑,会在网络中形成局部的“热点区域”而影响网络的性能... 节点可以自由、自主地进入网络拓扑并且无须基础网络设施的特性,使得移动Ad hoc网络被广泛应用于诸如灾难救援、战场等多种环境中.传统的Ad hoc路由协议主要是基于“最短路径”来考虑,会在网络中形成局部的“热点区域”而影响网络的性能.对此,提出了一个新的参数“节点空闲度(leisure degree)”,用来体现节点当前的传输状态.基于这个参数,联合了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层和网络层来进行跨层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节点空闲度”的自适应路由协议LDAR(leisure degree adaptive routing),采用启发式的路由选择机制,有效地实现了拥塞控制和负载分担,提高了移动Ad hoc网络的性能.通过模拟实验,结果显示了LDAR协议在静态网络和动态网络的环境下,都有比DSR协议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层设计 启发式 自适应 路由协议 移动AD HOC网络
下载PDF
ad hoc网络中跨层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海涛 刘晓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26,共5页
ad hoc网络与传统有线和无线蜂窝网络有着显著的区别,基于传统的分层协议栈的设计方法不再适合adhoc网络,而应采用一种新型的跨层协议栈和跨层设计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adhoc网络的特点和传统的分层协议栈的弊端,介绍了跨层设计的概念... ad hoc网络与传统有线和无线蜂窝网络有着显著的区别,基于传统的分层协议栈的设计方法不再适合adhoc网络,而应采用一种新型的跨层协议栈和跨层设计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adhoc网络的特点和传统的分层协议栈的弊端,介绍了跨层设计的概念。然后,详细分析了adhoc网络中跨层设计的方法,包括策略、体系结构和信令交互方式,探讨了跨层设计的相关技术和面临的挑战。最后,总结了全文并指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层设计 HOC网络 协议栈 无线蜂窝网 信令 有线 相关技术 细分 体系结构 分层
下载PDF
移动Ad Hoc网络的跨层优化拥塞控制 被引量:20
8
作者 徐伟强 汪亚明 +2 位作者 俞成海 刘良桂 张云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67-1678,共12页
基于网络协议层框架充分分析了TCP应用到Ad Hoc网络导致性能下降的原因,包括:物理层中易损耗的无线信道,MAC层中的过度竞争和不公平接入,网络层中节点移动引起的频繁路由失效,传输层中TCP采用的不合适机制,包括基于窗口的传输、基于数... 基于网络协议层框架充分分析了TCP应用到Ad Hoc网络导致性能下降的原因,包括:物理层中易损耗的无线信道,MAC层中的过度竞争和不公平接入,网络层中节点移动引起的频繁路由失效,传输层中TCP采用的不合适机制,包括基于窗口的传输、基于数据包丢失的拥塞指示,拥塞窗口的慢启动和AIMD、对ACK自定时的依赖;提出了全新的适合Ad Hoc网络特性的跨层优化拥塞控制协议CCOC(cross-layer optimal congestion control).CCOC运用了跨层设计框架来改进MAC层的接入信道公平性、检测虚假链路失效、减少路由失效次数、加快路由切换后的重启动、运用SACK实现可靠传输和实施非线性优化论指导设计的自适应优化策略;描述了CCOC的协议体系结构;实施了详细的NS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几乎所有的仿真场景和移动环境下,CCOC比TCP和ATCP在许多重要性能指标,如吞吐量和公平性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拥塞控制 资源分配 跨层设计
下载PDF
IEEE802.16中一种改进的跨层QoS调度架构设计 被引量:8
9
作者 马树皓 张春业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6年第5期61-64,共4页
IEEE802委员会制定了一个解决“最后一公里”宽带无线城域网(WMAN)接入问题的全球统一标准,即IEEE802.16标准。它定义了支持多种业务类型的独立于具体物理层的MAC层和多个物理层。对于802.16系统的QoS保障,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服务类别的... IEEE802委员会制定了一个解决“最后一公里”宽带无线城域网(WMAN)接入问题的全球统一标准,即IEEE802.16标准。它定义了支持多种业务类型的独立于具体物理层的MAC层和多个物理层。对于802.16系统的QoS保障,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服务类别的划分以及系统的QoS框架和具体的信令交互机制,但没有规定具体的QoS调度算法,而是留给厂家设计。因此本文在IEEE802.16已有QoS调度架构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改进的跨层QoS调度架构,并详细介绍了该构架下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和具体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802.16 QOS 调度架构 跨层设计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宋志群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2年第5期1-5,35,共6页
认知无线电技术是目前无线传输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之一。对认知无线电的不同定义进行了讨论,并从认知无线电系统组成及认知无线电与其他无线电(特别是自适应无线电和智能无线电)的关系2方面分析了其内涵,重点介绍了无线频谱感知、智能... 认知无线电技术是目前无线传输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之一。对认知无线电的不同定义进行了讨论,并从认知无线电系统组成及认知无线电与其他无线电(特别是自适应无线电和智能无线电)的关系2方面分析了其内涵,重点介绍了无线频谱感知、智能资源管理、自适应传输和跨层设计等认知无线电系统主要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认知无线电可能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无线频谱感知 智能资源管理 自适应传输 跨层设计
下载PDF
无线Mesh网络组播路由协议 被引量:16
11
作者 方艺霖 李方敏 +2 位作者 吴鹏 刘新华 马小林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8-1325,共18页
组播服务是无线Mesh网络面向实际应用的一种重要服务,网络层组播路由协议则是服务实现的核心支撑协议.无线Mesh网络独有的结构特征、性能要求以及多射频、多信道和多速率的引入使得许多传统组播路由协议无法直接进行应用,近几年来,已有... 组播服务是无线Mesh网络面向实际应用的一种重要服务,网络层组播路由协议则是服务实现的核心支撑协议.无线Mesh网络独有的结构特征、性能要求以及多射频、多信道和多速率的引入使得许多传统组播路由协议无法直接进行应用,近几年来,已有不少针对特定无线Mesh网络的组播路由协议相继提出.归纳总结了协议的设计目标、原则和分类方法;阐述了各类典型协议的主要机制,并就这些协议的技术特点和性能差异进行了详细比较;最后结合无线Mesh网络的发展趋势和协议面向实际混合业务环境的实用化目标分析了多射频、多信道以及多速率对组播路由的影响,指出了基于实测环境和实际业务需求建立组播路由跨层优化模型与具体优化机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络 路由 组播 广播 跨层设计
下载PDF
基于跨层协同设计的高效AODV改进路由算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任智 郭伟 +1 位作者 苏静 刘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8-844,共7页
为提高移动Ad Hoc网中AODV路由算法的性能,文章采用跨层协同设计的思路对它的HELLO消息机制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路由算法:CLAODV.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此算法调整了HELLO消息的控制层面,从网络层控制改为MAC层控制,缩减了HELLO消息... 为提高移动Ad Hoc网中AODV路由算法的性能,文章采用跨层协同设计的思路对它的HELLO消息机制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路由算法:CLAODV.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此算法调整了HELLO消息的控制层面,从网络层控制改为MAC层控制,缩减了HELLO消息的数量和内容.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的AODV算法相比,CLAODV减少了开销,提高了效率,使吞吐率、时延和成功率等性能得到综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D HOC网 路由算法 跨层协同设计 AODV HELLO消息
下载PDF
基于局部邻居节点和链路权值的改进AODV路由协议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侃松 李豪科 +1 位作者 阮玉龙 王时绘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6-1200,共15页
在节点高速移动的AdHoc网络环境中,广播风暴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尤为重要,且网络拓扑结构的频繁变化极易导致路由中断.传统的AODV路由协议在路由发现阶段直接使用广播转发RREQ(路由请求分组)机制,容易导致广播风暴降低网络性能;同时,协议... 在节点高速移动的AdHoc网络环境中,广播风暴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尤为重要,且网络拓扑结构的频繁变化极易导致路由中断.传统的AODV路由协议在路由发现阶段直接使用广播转发RREQ(路由请求分组)机制,容易导致广播风暴降低网络性能;同时,协议选择跳数最少的路径作为路由,没有考虑到节点的快速移动导致路由频繁失效,因此无法适应节点高速移动的网络环境.针对上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对AODV进行改进的协议.该协议在路由发起过程中,基于局部邻居节点数量计算动态转发概率;选择路由时,利用跨层思想,结合网络节点移动速度提出链路权值,依据链路权值选择路由路径.NS2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协议提高了数据包的投递率,缩短了端到端的传输时延,能够更好地适应节点高速移动的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DV 动态概率 局部邻居 链路权值 跨层设计
下载PDF
无线Mesh网中一种基于综合准则的DSR扩展路由方法 被引量:13
14
作者 沈强 方旭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4-620,共7页
无线Mesh网(Wireless Mesh Network:WMN)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宽带无线网络结构,相对于典型的移动Ad hoc网络,该网络由于具有节点移动性小、不受电池动力限制等特点,从而导致传统的移动Ad hoc路由协议不再适用.为了满足WMN多媒体业务传输... 无线Mesh网(Wireless Mesh Network:WMN)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宽带无线网络结构,相对于典型的移动Ad hoc网络,该网络由于具有节点移动性小、不受电池动力限制等特点,从而导致传统的移动Ad hoc路由协议不再适用.为了满足WMN多媒体业务传输的性能要求,WMN路由必须满足负载均衡、路由容错与网络容量等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几种已有的WMN路由协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WMN的基于综合准则的动态源路由(Dynamic Source Routing:DSR)扩展路由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投递率、剩余带宽以及节点负载等因素.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极大地提高了网络吞吐量,并且达到了负载均衡的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MN 路由协议 跨层设计 负载均衡
下载PDF
一种基于跨层设计和蚁群优化的自组网负载均衡路由协议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相全 郭伟 +1 位作者 葛利嘉 刘仁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99-1208,共10页
针对大部分现有替代路径共同存在的替代路径老化和构建效率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设计和蚁群优化的负载均衡路由协议(CALRA),利用蚁群优化算法特有的信息素挥发方法实现对替代路径的老化问题,将蚁群优化和跨层优化方法结合起来解... 针对大部分现有替代路径共同存在的替代路径老化和构建效率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设计和蚁群优化的负载均衡路由协议(CALRA),利用蚁群优化算法特有的信息素挥发方法实现对替代路径的老化问题,将蚁群优化和跨层优化方法结合起来解决自组网中的负载均衡问题,通过双向逐跳更新的方式较好的解决了替代路径构建效率问题,并将蚂蚁在所经过的各中间节点为路由表带来的信息素增量映射为蚂蚁离开源节点的距离、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节点拥塞程度、节点当前信息素浓度和节点移动速度等各协议层的统计信息的函数,通过对各种信息所对应的参数赋予不同加权值的方法对概率路由表进行控制,改善了自组网中现有基于蚁群优化的路由协议中普遍存在的拥塞问题、捷径问题、收敛速度问题和引入的路由开销问题.仿真表明,CALRA在分组成功递交率、路由开销、端到端平均时延等方面具有优良性能,能很好地实现网络中的业务负载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层设计 蚁群优化 负载均衡路由协议 替代路径路由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地址分配协议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杜治高 钱德沛 刘轶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87-2798,共12页
地址用来标识节点,使能网络通信协议,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众多,再考虑其网络动态性,手动地为每个节点分配地址是一件繁琐甚至无法完成的工作,于是,地址分配协议成为必需.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所... 地址用来标识节点,使能网络通信协议,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众多,再考虑其网络动态性,手动地为每个节点分配地址是一件繁琐甚至无法完成的工作,于是,地址分配协议成为必需.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传统的DHCP协议和adhoc网络的地址分配协议对其不再适用.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地址分配协议的必要性,总结了地址分配协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已有地址分配协议进行了分类.介绍和比较了当前有代表性的地址分配协议,并指出了它们的问题,分析了地址分配协议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地址分配 MAC地址 网络层地址 跨层设计 数据属性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功率控制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江 李少谦 《中兴通讯技术》 2005年第4期47-50,共4页
文章介绍了功率控制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功率控制对网络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和物理层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一种以提高网络能量效率为目的,同时能够减小物理层信号间的干扰、保障网络层网络的连通性、减... 文章介绍了功率控制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功率控制对网络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和物理层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一种以提高网络能量效率为目的,同时能够减小物理层信号间的干扰、保障网络层网络的连通性、减少MAC层数据包竞争冲突率的跨层功率控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功率控制 能量效率 跨层设计
下载PDF
认知网络与网络融合 被引量:12
18
作者 糜正琨 《中国新通信》 2009年第11期5-10,共6页
分析了在无线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异构网络融合的特点和技术要求,阐释了认知网络概念及其"目标—认知决策—重配置"三层次网络结构模型,描述了作为认知网络基础的上下文感知、跨层设计和重配置三个关键技术,最后讨论认知网络... 分析了在无线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异构网络融合的特点和技术要求,阐释了认知网络概念及其"目标—认知决策—重配置"三层次网络结构模型,描述了作为认知网络基础的上下文感知、跨层设计和重配置三个关键技术,最后讨论认知网络在异构网络融合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网络 异构网络融合 上下文感知 跨层设计 重配置
下载PDF
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同步采集方法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庆卿 汤宝平 +1 位作者 邓蕾 刘自然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3-1148,共6页
针对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偏低不能满足机械振动信号高精度同步采集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设计的同步采集方法(SACD)。研究基于双核心设计的采集节点,提高任务调度实时性,降低采样间隔的抖动;实现帧起始定界符(SFD)的硬件跨... 针对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偏低不能满足机械振动信号高精度同步采集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设计的同步采集方法(SACD)。研究基于双核心设计的采集节点,提高任务调度实时性,降低采样间隔的抖动;实现帧起始定界符(SFD)的硬件跨层通信,避免命令传输过程中协议栈层与层、节点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随机延时误差,提高时钟同步和同步触发精度;研究晶振频率偏移动态补偿方法,降低因采样间隔不相同导致的同步采集累积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节点间最大同步触发误差的均值为1.107 2μs,最大值为1.28μs,连续采集10 s时的最大同步累积误差为7.54μs,能有效地提高机械振动无线传感网络同步采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监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 同步采集 跨层设计
下载PDF
无线Mesh网络公平感知路由算法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9
20
作者 宋文 方旭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4320-4325,共6页
为了减小无线Mesh网络(WMN)路由的不稳定性,基于DSR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预测公平感知路由协议算法(PFRP),利用MAC的网络状态信息传给网络层DSR路由代理,以便选择到目的地的拥塞和延时更小的最佳路由。此外,还综合考虑了通过统计和估计获得... 为了减小无线Mesh网络(WMN)路由的不稳定性,基于DSR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预测公平感知路由协议算法(PFRP),利用MAC的网络状态信息传给网络层DSR路由代理,以便选择到目的地的拥塞和延时更小的最佳路由。此外,还综合考虑了通过统计和估计获得的链路可用带宽和节点队列负载容量等因素,相对于拥塞程度概念提出了一个新的路由准则"拥塞控制度"来表征网络节点传输的拥塞控制状态。大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路由算法体现了比DSR协议更好的网络流传输公平性及负载均衡性能,如延时和吞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络 跨层设计 服务质量 路由协议 拥塞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