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1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事故泄漏源模型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74
1
作者 潘旭海 蒋军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对事故泄漏发生发展的过程、机理及泄漏源形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按泄漏源形式与特征的不同 ,将泄漏模型分为渗漏、泄漏和泄压元件泄放 3种泄漏类型。依据泄漏动态过程、物质特性及泄漏机理等的不同 ,对每类泄漏源分别讨论了多种事故泄... 对事故泄漏发生发展的过程、机理及泄漏源形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按泄漏源形式与特征的不同 ,将泄漏模型分为渗漏、泄漏和泄压元件泄放 3种泄漏类型。依据泄漏动态过程、物质特性及泄漏机理等的不同 ,对每类泄漏源分别讨论了多种事故泄漏模式 ,对各种模式发生的条件、特征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泄漏 源模型 临界流 两相泄漏 化学工业 石油工业
下载PDF
长输管线气体泄漏率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9
2
作者 霍春勇 董玉华 +3 位作者 余大涛 高惠临 周敬恩 冯耀荣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 ,给出了长输管线气体泄漏率新的计算方法。当管线破坏的孔径较小 (属于小孔泄漏 )时 ,采用孔模型计算气体泄漏率 ;当管线发生全截面断裂时 ,利用管线模型计算 ;孔径介于两者之间时则利用新推荐的方法。由计算实例...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 ,给出了长输管线气体泄漏率新的计算方法。当管线破坏的孔径较小 (属于小孔泄漏 )时 ,采用孔模型计算气体泄漏率 ;当管线发生全截面断裂时 ,利用管线模型计算 ;孔径介于两者之间时则利用新推荐的方法。由计算实例可知 ,管内起始压力大于 1 5MPa时 ,临界流阶段泄漏的气体质量占总泄漏质量的 90 %以上 ,可用临界流阶段的平均泄漏率代替总平均泄漏率 ;也可用起始泄漏率的 3 0 %近似代替总平均泄漏率。随管内起始压力的增加 ,这种近似效果更好。利用文中的数学模型可以较好地估算不同孔径的气体泄漏率 ,可为定量评价长输管线失效后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线 气体泄漏率 临界流动 数学模型 计算方法
下载PDF
长输管道稳态气体泄漏率的计算 被引量:38
3
作者 董玉华 周敬恩 +2 位作者 高惠临 霍春勇 冯耀荣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1-15,共5页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给出了长输管道稳态气体泄漏率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给出的新模型是一个通用模型,它包含了孔模型和管道断裂模型,可用于计算不同孔径条件下的气体泄漏率。当管道破坏的孔径较小,为小孔泄漏时,新模型与孔模型...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给出了长输管道稳态气体泄漏率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给出的新模型是一个通用模型,它包含了孔模型和管道断裂模型,可用于计算不同孔径条件下的气体泄漏率。当管道破坏的孔径较小,为小孔泄漏时,新模型与孔模型计算结果一致;而当管道发生全截面断裂时,则与管道模型计算结果相近;当管道破裂的孔径大于小孔而小于管径时,则采用新模型计算气体泄漏率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气体 泄漏率 计算 长输管道 临界流 稳定状态 油气管道
下载PDF
采用音速喷嘴的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被引量:27
4
作者 黄立中 《中国测试技术》 2005年第3期50-52,共3页
建设流量标准装置是进行计量检定的基础工作,本文对当前的气体流量标准装置进行了分析比较,介绍采用音速喷嘴建设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的理由和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气体 标准装置 临界流 音速喷嘴 选型
下载PDF
42CrMo钢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 被引量:29
5
作者 夏玉峰 赵磊 +2 位作者 余春堂 权国政 周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79,共6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挤压态42CrMo钢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在温度为1123~1348 K,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流变应力曲线对比分析表明:42CrMo钢在0.01~1 s-1的低应变速率下(除1 s-1和1123 K)发...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挤压态42CrMo钢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在温度为1123~1348 K,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流变应力曲线对比分析表明:42CrMo钢在0.01~1 s-1的低应变速率下(除1 s-1和1123 K)发生动态再结晶型软化,在1~10 s-1的高应变速率下(含1 s-1和1123 K)发生动态回复型软化。采用加工硬化率的方法处理流变应力数据,结合lnθ-ε曲线的拐点及2(lnθ)/ε2-ε曲线的零点判据,研究42CrMo钢热塑性变形中动态再结晶发生的临界条件。结果表明:所有压缩试样均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增加应变速率及降低变形温度会抑制动态再结晶的发生。进一步引入表征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的临界应变模型,建立了临界条件与各热力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验证表明该模型相对误差不超过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动态再结晶 临界条件 流变应力 应变速率
原文传递
通过试验计算汽轮机的流量特性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宝 顾正皓 +1 位作者 樊印龙 童小忠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5-218,共4页
准确获取汽轮机流量特性是实现对其精确控制的前提,汽轮机流量特性的试验方法必须与其控制系统中配汽函数的形成机制相吻合。以调节阀喷嘴组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汽轮机流量特性计算的模型,对调节阀喷嘴组的临界压比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 准确获取汽轮机流量特性是实现对其精确控制的前提,汽轮机流量特性的试验方法必须与其控制系统中配汽函数的形成机制相吻合。以调节阀喷嘴组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汽轮机流量特性计算的模型,对调节阀喷嘴组的临界压比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调节阀喷嘴组临界流量的计算方法,结合现场实践,实现了汽轮机调节阀喷嘴组流量系数与临界流量的计算,并得到了实际流量与临界流量关系曲线、调节阀开度与临界流量关系曲线,实现了汽轮机流量特性的计算;最终,以一台600MW汽轮机的计算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流量特性 调节级 临界压比 配汽函数 临界流量
下载PDF
Visualization Experiments of a Specific Fuel Flow Through Quartz-glass Tubes Under both Sub- and Supercritical Conditions 被引量:19
7
作者 DENG Hongwu ZHANG Chunben +3 位作者 XU Guoqiang TAO Zhi ZHU Kun WANG Yingjie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72-380,共9页
The present work is a visualization study of a typical kerosene (RP-3) flowing throug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quartz-glass tubes under both sub- and supercritical conditions by a high speed camera. The experiments ... The present work is a visualization study of a typical kerosene (RP-3) flowing throug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quartz-glass tubes under both sub- and supercritical conditions by a high speed camera. The experiments are accomplished at temperatures of 300-730 K under pressures from 0.107-5 MPa. Six distinctive two-phase flow patterns are observed in upward flow and the critical point of RP-3 is identified as critical pressure pc=2.33 MPa and critical temperature Tc=645.04 K and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fluid pressure exceeds 2.33 MPa the flow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ingle phase flow. The critical opalescence phenomenon of RP-3 is observed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between 643.16 K and 648.61 K and the pressure is between 2.308 MPa and 2.366 MPa. The region filled by the critical opalescence in the upward flow is clearly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downward flow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uoyancy force and fluid inertia. Morecover, obvious layered flow phenomenon is observed in horizontal flow under supercritical pressure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gravity and d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ization flow patterns critical opalescence SUPERcritical LAYERED fuel
原文传递
塔河凝析气井井筒积液判断标准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志森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69,92,共3页
由于凝析气藏流体性质的特殊性,反凝析和气液分离常常造成井筒积液,严重影响气井产能。利用塔河凝析气井井筒积液前后的生产动态变化,求出了判断气井是否积液的临界动能因子,由此进一步计算出了各区块井的临界流量,并与李闽公式计算的... 由于凝析气藏流体性质的特殊性,反凝析和气液分离常常造成井筒积液,严重影响气井产能。利用塔河凝析气井井筒积液前后的生产动态变化,求出了判断气井是否积液的临界动能因子,由此进一步计算出了各区块井的临界流量,并与李闽公式计算的结果和现场实际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结合实测流压梯度曲线,提出了塔河凝析气井井筒积液的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能因子 临界流量 井筒积液
下载PDF
基于CO浓度求解煤自燃临界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焦新明 王德明 +2 位作者 仲晓星 李金帅 雷丹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5,共5页
临界温度是表征煤自燃倾向性的重要指标,基于程序升温条件下利用CO浓度与温度的变化求解临界温度是一种准确快捷的测试方法。研究分析了煤样粒径、水分含量及气体流量对煤临界温度测定结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即煤样粒径0.12~... 临界温度是表征煤自燃倾向性的重要指标,基于程序升温条件下利用CO浓度与温度的变化求解临界温度是一种准确快捷的测试方法。研究分析了煤样粒径、水分含量及气体流量对煤临界温度测定结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即煤样粒径0.12~0.18 mm,干燥温度50℃,气体流量100 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温度 程序升温 粒径 水分 气流量 自燃
原文传递
气井井筒积液分析及排水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狄敏燕 陈超峰 +1 位作者 王东林 潘民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112,共4页
针对朱家墩气藏生产气井存在较严重井筒积液的现象,从液体来源、井筒举升能量方面对积液原因进行了分析,其原因为气井产气量小于携液最小流量,造成进入井筒的边水和游离水无法排除。利用最小携液流速理论对泡沫排水采气法和换用小管柱... 针对朱家墩气藏生产气井存在较严重井筒积液的现象,从液体来源、井筒举升能量方面对积液原因进行了分析,其原因为气井产气量小于携液最小流量,造成进入井筒的边水和游离水无法排除。利用最小携液流速理论对泡沫排水采气法和换用小管柱排水采气法在该气藏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排水采气法均能达到连续排液采气的目的,但从充分利用地层能量角度考虑,生产初期采用泡沫排水采气法,中后期地层压力下降,选择换用小管柱排水采气法。盐城1-2井6井次的泡沫排水采气试验表明,泡沫排水采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排水采气 临界流量 发泡剂 盐城1-2井 盐参1井
下载PDF
水泥浆液在岩体裂隙中的流动沉积机理 被引量:13
11
作者 乔卫国 张玉侠 +1 位作者 宋晓辉 赵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4-16,共3页
研究了水泥颗粒开始沉积时浆液最小流动速度(临界速度)、裂隙中水泥颗粒沉积分布规律与排水方式等,提出了临界速度值以及浆液流动通道形成的起点至注浆孔的距离的计算公式,进一步揭示了水泥浆液在岩体裂隙中的流动沉积机理。
关键词 水泥浆液 沉积 临界速度 流动通道 流动机理
下载PDF
凝汽式汽轮机在变工况下流动状态的判别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春发 张明智 +2 位作者 崔映红 杨文滨 张德成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81-1785,共5页
从汽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出发 ,得出在临界状态下 ,临界压力与临界流量和初温平方根之积成正比变化等重要结论 ,用这些结论可确定汽轮机变工况后流动状态。不仅简化了汽轮机的变工况计算 ,而且丰富了汽轮机的变工况理论。参
关键词 凝汽式汽轮机 流动状态 临界流量 变工况 临界压力
下载PDF
基于HIAF集群的QCD相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马余刚 许怒 刘峰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0-128,共9页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又称高能核-核碰撞)为研究极端条件下核物质内禀性质、致密星体内部结构和大爆炸之后宇宙的早期演化过程提供了途径.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预言存在着解禁闭的新物质状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经过近30...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又称高能核-核碰撞)为研究极端条件下核物质内禀性质、致密星体内部结构和大爆炸之后宇宙的早期演化过程提供了途径.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预言存在着解禁闭的新物质状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经过近30年的努力,在极端相对论能区的核-核对撞实验中,包括RHIC和LHC的实验,科学家找到了QGP存在的证据.目前,高能核物理的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是高重子密度区的相结构,包括寻找相边界和可能存在的QCD临界点.量子热动力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只有找到相边界或临界点才能最终确定新的物质相QGP的存在.我们首先回顾了高能核物理实验的研究现状,其中包括RHIC能量扫描实验中的强子集体运动、手征特性的研究和QCD临界点的寻找.然后对利用我国重离子加速器群,如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 (HIRFL)和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 (HIAF)以及CSR-External-target Experiment等开展高能核物理实验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色动力学 相结构 临界点 手征性 集体流 核核碰撞
原文传递
基于临界分流理论的气液两相流均匀分配器 被引量:13
14
作者 梁法春 杨桂云 +1 位作者 王金龙 于皓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798-3804,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气液两相流分配器,主要由旋流叶片、整流器、分流喷嘴以及分配腔室组成。通过采用“流型调整”与“临界分流”控制相分离。为研究不同分流比下的分配特征,设计了2喷嘴和4喷嘴两种分配结构。建立了气液两相流数值模型,... 提出了一种新型气液两相流分配器,主要由旋流叶片、整流器、分流喷嘴以及分配腔室组成。通过采用“流型调整”与“临界分流”控制相分离。为研究不同分流比下的分配特征,设计了2喷嘴和4喷嘴两种分配结构。建立了气液两相流数值模型,模拟了气液两相流在分配器内流动特性。在气液两相流实验环道上进行了测试,气相折算速度范围为5.0~25.0 m·s^-1,液相折算速度范围为0.012~0.14 m·s^-1,实验中出现的流型包括波浪流、段塞流以及环状流。结果表明,在临界分流条件下,气液相分流系数主要取决于与侧支管相连通的分流喷嘴数目与总喷嘴数目的比值,不受流型、气液流速等参数波动的影响。对于2喷嘴分配器分流系数接近理论值0.5,对于4喷嘴气液分流系数约为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分配 数值模拟 相分离 控制 临界流
下载PDF
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流量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潘多 祝莹 陈水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9-601,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室危重患者流量变化及其规律,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某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室危重患者进入与离开抢救室时间信息,分析其日、周、月、季度流量变化规律。结果急诊危重患者日... 目的分析急诊室危重患者流量变化及其规律,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某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室危重患者进入与离开抢救室时间信息,分析其日、周、月、季度流量变化规律。结果急诊危重患者日流量变化特征明显,13:30~18:00出现一个明显的患者离开高峰,并且进、出高峰期于13:30~18:00出现重叠。周流量变化为:周日进出例次最少,周一、周六和周日进出例次相差较多。月流量变化为:1月和12月进出例次最多,5~7月进出例次相对偏少,其他月份流量变化基本相当。季度流量变化整体基本稳定。结论急诊室危重患者进出流量存在规律性,应因时制宜,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措施,以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危重病 流量
原文传递
气液两相流临界分配特性及相分离控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梁法春 王栋 +1 位作者 杨桂云 曹学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实现对气液两相流的均匀分配,提出了一种由旋流叶片、整流器以及两个分流喷嘴组成的新型分配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旋流叶片将来流调整为均匀环状流型,以保证两分流喷嘴入口接触气液两相流的几率相等;通过喷嘴加速两相流达到当地声... 为实现对气液两相流的均匀分配,提出了一种由旋流叶片、整流器以及两个分流喷嘴组成的新型分配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旋流叶片将来流调整为均匀环状流型,以保证两分流喷嘴入口接触气液两相流的几率相等;通过喷嘴加速两相流达到当地声速,形成临界流动,以克服喷嘴下游各支管路阻力特性不一致所导致的相分离。在气液两相流实验环道上开展了实验测试,实验分配器分流喷嘴喉部直径为8mm,扩张角为21°。实验气相折算速度范围为7-20m/s,液相折算速度范围为0.013-0.16m/s,出现的流型包括波浪流、段塞流以及半环状流。结果表明:在喷嘴喉部气液混合物速度达到声速的条件下,气液相分流系数接近理论值0.5,不受上游流型以及气液流速的影响。侧支管干度与主管干度最大偏差小于±5%,而当液相折算速度小于0.02m/s时,无法形成均匀环状流,气相更容易进入侧支管。提高液相折算速度以及喷嘴差压在分配总压降中所占比重,将有助于降低相分离程度。所提出的分配器结构紧凑,无分离装置和控制元件,基本无需维护,有望在高压两相流分配系统中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分配器 控制 喷嘴 临界流 流型
下载PDF
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袁淋 李晓平 刘盼盼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是衡量水平井井筒是否过早水锥和气锥的一个重要因素,准确计算其大小对气顶底水油藏开发至关重要。基于水平井井筒周围气顶与底水锥进原理,考虑水平井井筒周围椭圆形等压面,并将该等压面等效为发展矩形族,利... 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是衡量水平井井筒是否过早水锥和气锥的一个重要因素,准确计算其大小对气顶底水油藏开发至关重要。基于水平井井筒周围气顶与底水锥进原理,考虑水平井井筒周围椭圆形等压面,并将该等压面等效为发展矩形族,利用椭圆渗流原理推导了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计算模型。通过实例计算与对比,本文模型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方法临界产量计算结果相对误差为9.08%,且油层厚度较大时,两者之间的误差更小,说明本文模型准确性较好,实用性较强。敏感性分析表明,随着水平井无因次井筒位置的增大,临界产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由于气水物性差异,临界产量在无因次井筒位置为0.4时取得最大值。因此,在利用水平井开发气顶底水油藏的过程中,应优选水平井井筒位置以保持较大临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底水 水平井 临界产量 椭圆流 发展矩形族
下载PDF
疏松砂岩油藏出砂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蒋官澄 鄢捷年 +3 位作者 王富华 陈应林 郑碧所 王金荣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6年第2期9-12,共4页
测定了引起疏松砂岩出砂的门限流速及导致岩石结构破坏、大量出砂的临界井底流压,描述了计算门限流速和临界井底流压的数学模型及方法。研究表明,门限流速是储层特性、流体粘度、离子价数和电解质浓度的函数,储层一定时。流体粘度越大,... 测定了引起疏松砂岩出砂的门限流速及导致岩石结构破坏、大量出砂的临界井底流压,描述了计算门限流速和临界井底流压的数学模型及方法。研究表明,门限流速是储层特性、流体粘度、离子价数和电解质浓度的函数,储层一定时。流体粘度越大,以及离子价数、电解质浓度越低,门限流速越小,越易引起出砂而损害储层;而临界井底流压主要决定于岩石的强度参数和地应力分布等,对于同一储层,不同井深处的临界井底流压也会不同。研究结果在7—39—405井得到了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止 地层损害 出砂 砂岩 油气藏 油井防砂
下载PDF
The Himalayan Collisional Orogeny:A Metamorphic Perspective 被引量:11
19
作者 WANG Jiamin WU Fuyuan +2 位作者 ZHANG Jinjiang Gautam KHANAL YANG L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842-1866,共25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crustal thickening controls the growth of the Himalaya by summarizing the P-T-t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n metamorphic core.The Himalayan orogeny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Stage 60–40 Ma...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crustal thickening controls the growth of the Himalaya by summarizing the P-T-t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n metamorphic core.The Himalayan orogeny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Stage 60–40 Ma:The Himalayan crust thickened to~40 km through Barrovian-type metamorphism(15–25°C/km),and the Himalaya rose from<0 to~1000 m.Stage 40–16 Ma:The crust gradually thickened to 60–70 km,resulting in abundant high-grade metamorphism and anatexis(peak-P,15–25°C/km;peak-T,>30°C/km).The three sub-sheets in the Himalayan metamorphic core extruded southward sequentially through imbricate thrusts of the Eo-Himalayan thrust,High Himalayan thrust,and Main Central thrust,and the Himalaya rose to≥5,000 m.Stage 16–0 Ma:the mountain roots underwent localized delamination,causing asthenospheric upwelling and overprinting of the lower crust by ultra-high-temperature metamorphism(30–50°C/km),and the Himalaya reached the present elevation of~6,000 m.Underplating and imbricate thrusting dominated the Himalaya’growth and topographic rise,conforming to the critical taper wedge model.Localized delamination of mountain roots facilitated further topographic rise.Future Himalayan metamorphic studies should focus on extreme metamorphism and major collisional events,contact metamorphism and rare metal mineralization,metamorphic decarbonation and the carbon cycle in collisional be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ental collision crustal thickening mountain uplift critical taper wedge and channel flow P-T-t path HIMALAYA
下载PDF
长江口水源地咸潮控制临界流量确定及保障措施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庆江 徐建益 +3 位作者 朱建荣 阮仁良 赵升伟 唐建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68-72,共5页
为保障上海市长江口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并为流域的水资源规划提供依据,在对长江口咸潮入侵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市长江口各水源地的供水能力,明确了保障上海市长江口水源地供水安全分月控制临界流量的涵义和标准。根据陈行取水... 为保障上海市长江口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并为流域的水资源规划提供依据,在对长江口咸潮入侵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市长江口各水源地的供水能力,明确了保障上海市长江口水源地供水安全分月控制临界流量的涵义和标准。根据陈行取水口实测资料采用统计模型,并结合多盐度数学模型的计算成果,综合分析确定了咸潮入侵期(10月至次年4月)各月的临界流量过程,并提出了长江口水源地咸潮控制监界流量保障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潮入侵 临界流量 保障措施 长江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