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我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之构想 被引量:11
1
作者 邓思清 《当代法学》 2004年第3期142-154,共13页
刑事再审启动程序是刑事再审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刑事再审程序在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无不与其密切相关。我国目前对刑事再审启动程序尚缺乏深入研究 ,因而难以全面认识和合理构建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本文在考察各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 刑事再审启动程序是刑事再审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刑事再审程序在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无不与其密切相关。我国目前对刑事再审启动程序尚缺乏深入研究 ,因而难以全面认识和合理构建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本文在考察各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模式和刑事再审启动原则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所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重构我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具体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刑事再审启动程序 刑事再审启动程序模式
原文传递
刑事再审案件适用“行为时的法律”的反思 兼论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7]5号第10条的完善
2
作者 周光权 《中外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8-668,共21页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7]5号第10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行为时的法律”。但对于新法除罪化或趋轻变动的,如果绝对禁止有利溯及可能明显不合时宜或量刑过重。为此,有必要针对新法变化的情形,类型化地建构具体运用...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7]5号第10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行为时的法律”。但对于新法除罪化或趋轻变动的,如果绝对禁止有利溯及可能明显不合时宜或量刑过重。为此,有必要针对新法变化的情形,类型化地建构具体运用规则,被告人不得仅以新法处罚轻缓为由从再审中获利;原来的判决明显不合理的,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新的司法解释主动通过再审允许有利溯及既往,并不会抵触罪刑法定原则;对于所有再审时新法趋轻变动的案件,虽可适用行为时法定罪,但在量刑时考虑新法除罪化或处罚轻的取向,原则上不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刑法》第63条第2款的特殊减轻制度可以作为相关的规范依据。这一意义上的“相对有利溯及论”能够平衡法的安定性和实质正义之间的紧张关系,可以防止被告人遭受多重不利,降低法院主动或轻易地启动明显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的冲动。未来应当考虑对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7]5号第10条的规定作出必要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法安定性 新法 再审不加刑 相对有利溯及论
原文传递
申诉启动刑事再审的证据类型区分与审理方式优化
3
作者 李作 《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55,共15页
通过申诉启动刑事再审程序难是导致冤假错案不易被纠正的直接原因。从证据维度考察,再审程序启动难既归因于申诉人随意套用证据理由提起申诉,亦与法院和检察院过度拔高再审程序启动的证据要求密切相关。从程序维度考察,同质化的审理方... 通过申诉启动刑事再审程序难是导致冤假错案不易被纠正的直接原因。从证据维度考察,再审程序启动难既归因于申诉人随意套用证据理由提起申诉,亦与法院和检察院过度拔高再审程序启动的证据要求密切相关。从程序维度考察,同质化的审理方式无法满足不同的申诉证据类型纠错指向,导致原判决、裁定即使明显错误也难以及时被纠错。审视《刑事诉讼法》第253条第1项和第2项的规定及近年来通过申诉启动再审程序改判的典型案件,可以提炼出证据错误型、证据不足型和证据矛盾型三种以申诉启动再审程序的证据理由。证据错误型指向原判决、裁定定罪量刑确有错误,由于这一申诉证据内容往往在再审审查时就能被查清,因此其再审审理的目的在于快速纠错,法院可以在“调查讯问”后尽快改判。而证据不足型和证据矛盾型指向原判决、裁定定罪量刑存疑,再审审查只是动摇了法官的心证,案件事实需要通过再审审理进一步查明,法院应当采取开庭审理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申诉 刑事再审 证据类型 审理方式 无罪类型
原文传递
我国刑事再审“不利于被告人利益启动规则”研究
4
作者 刘仁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1,共9页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一直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有错必纠”,并不区分启动事由上是否“有利于被告人利益”或“不利于被告人利益”,刑事再审的启动主体、启动事由、运行规范等都为实现纠错功能而运转。为维护法的安定性、法的权威性,...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一直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有错必纠”,并不区分启动事由上是否“有利于被告人利益”或“不利于被告人利益”,刑事再审的启动主体、启动事由、运行规范等都为实现纠错功能而运转。为维护法的安定性、法的权威性,应回归刑事诉讼客体理论,确立案件事实及其法律评价在刑事司法程序运行中的价值,夯实刑事再审的客体内容,厘定生效裁判效力的涵摄范围;为禁止法院、检察院为“不利于被告人利益”而启动再审程序。实质上,在《刑事诉讼法》总则中应确立不告不理原则、控审同一原则、一事不再理原则,形式上,明确“不利于被告人利益”的启动事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安定性 刑事再审 既判力 不利于被告人利益 启动事由
下载PDF
对我国启动刑事再审程序主体的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谢晖 《襄樊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6-38,共3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启动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是法院和检察院。然而由法院主动启动刑事再审审判程序,不符合控审分离、裁判中立、控辩平等等诉讼理念和原则。因此,应该取消法院的再审启动权,将启动主体限定为检察院,使审判监督程序的功能...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启动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是法院和检察院。然而由法院主动启动刑事再审审判程序,不符合控审分离、裁判中立、控辩平等等诉讼理念和原则。因此,应该取消法院的再审启动权,将启动主体限定为检察院,使审判监督程序的功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刑事再审 刑事再审启动权
下载PDF
我国刑事再审制度之检讨 被引量:1
6
作者 万国海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1-77,共7页
我国现行刑事再审制度是建立在“有错必究”、“实事求是”、“不枉不纵”等观念基础上的,过于偏重追求“实体真实”、“实质正义”,对国家刑事追诉权没有必要的节制,从而以牺牲程序公正和当事人的利益为代价。这不符合当代刑事司法发... 我国现行刑事再审制度是建立在“有错必究”、“实事求是”、“不枉不纵”等观念基础上的,过于偏重追求“实体真实”、“实质正义”,对国家刑事追诉权没有必要的节制,从而以牺牲程序公正和当事人的利益为代价。这不符合当代刑事司法发展的趋势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存在着一系列缺陷。本文对现行刑事再审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在借鉴国外立法体例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审 刑事再审 再审程序 再审制度
下载PDF
刑事再审程序启动规则探析
7
作者 周涵 《政法学刊》 2023年第4期77-84,共8页
我国刑事再审制度以实事求是和有错必纠为指导原则,有助于全面纠正错误裁判,但由于强调对案件客观真实的发现,难以突出再审的救济价值。再审启动规则决定案件能否进入再审程序,但存在启动事由宽泛与程序安定性、启动主体设置与刑事诉讼... 我国刑事再审制度以实事求是和有错必纠为指导原则,有助于全面纠正错误裁判,但由于强调对案件客观真实的发现,难以突出再审的救济价值。再审启动规则决定案件能否进入再审程序,但存在启动事由宽泛与程序安定性、启动主体设置与刑事诉讼构造、权利救济程序与国家追诉权行使程序之间的多重困境。对此,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应以权利的特殊救济程序为定位重构启动规则,确立再审启动程序的基本原则,优化再审启动的主要规则,针对特殊案件设置再审启动特殊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启动规则 救济程序 纠错
原文传递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启动实体限制规则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仁琦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67,共8页
由于我国刑事再审程序未设计严格程序规则、实体规则与证据规则,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再审程序启动随意,加之未对"有利被追诉者再审"与"不利被追诉者再审"进行区分,刑事再审程序对被追诉人权利构成极大威胁。应区分... 由于我国刑事再审程序未设计严格程序规则、实体规则与证据规则,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再审程序启动随意,加之未对"有利被追诉者再审"与"不利被追诉者再审"进行区分,刑事再审程序对被追诉人权利构成极大威胁。应区分实体法中的犯罪事实与程序法中的犯罪事实,以公诉事实的指向与裁判事实的效力为逻辑起点,以刑事诉讼法中之犯罪事实单一性、同一性为理论工具,对我国刑事再审"事实"与已裁决"事实"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实体限制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实体限制 公诉事实 单一性 同一性
下载PDF
刑事再审程序的效益分析
9
作者 谢小妹 项红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7-89,共3页
文章从我国再审程序运行实践出发,分析了低诉讼效益的制度原因,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效益分析 程序 运行实践
下载PDF
刑事发回重审制度域外考察及借鉴
10
作者 王幼君 韩建霞 高飞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发回重审制度予以完善,但修改不尽如人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发回重审制度存在的弊端。考察域外主要国家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相关规定及适用,对进一步革除我国发回重审制度的弊端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刑事诉讼 重审制度 刑事发回重审 域外考察
下载PDF
“补正”与“矫正”:刑事再审制度功能再探——兼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被引量:2
11
作者 初殿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66,共13页
以终局裁判为逻辑前提的刑事再审制度,其正统性来自两方面:一是原来的程序运行本身出现了重大瑕疵;二是原程序尽管已经按照相关规则进行并完成,但其制度功能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实现,并且触犯了其他重要价值。据此,刑事再审的制度功能可以... 以终局裁判为逻辑前提的刑事再审制度,其正统性来自两方面:一是原来的程序运行本身出现了重大瑕疵;二是原程序尽管已经按照相关规则进行并完成,但其制度功能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实现,并且触犯了其他重要价值。据此,刑事再审的制度功能可以从形式理性理论和程序规律角度区分为修复原程序运行瑕疵的"补正"以及帮助原程序功能复位的"矫正"。以"补正"和"矫正"的分类视角重新检视刑事再审的制度定位问题,有助于正确设计和解读刑事再审的具体制度,尤其是再审的启动制度。为了应对刑事再审实践困境,一方面需要从程序规律的分类研究视角将刑事再审启动事由加以整合和清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强化作为再审逻辑前提的原程序的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功能 补正 矫正
下载PDF
析“刘涌案”引发的刑事再审问题
12
作者 黄琪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5-78,共4页
本文从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方面分析了刘涌案的判决 ,特别关注该案引发的刑事再审问题 ,即该案是否应该提起再审、该案应由谁提起再审、该案再审的理由是否充分恰当等 ,得出 ,我国刑事再审制度在程序设定和执行规定方面亟待修改后更趋合理。
关键词 刑事再审 刘涌案 实体公正 判决 程序公正 行规 执行 合理 中国 引发
下载PDF
台湾地区刑事再审程序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通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61,共9页
台湾地区刑事再审程序被称为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中的"化石条款",自1935年以来未有过实质性修改。2015年台湾地区修改刑事再审程序启动事由,对"崭新性"和"显著性"要件作了修正,拉开了刑事再... 台湾地区刑事再审程序被称为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中的"化石条款",自1935年以来未有过实质性修改。2015年台湾地区修改刑事再审程序启动事由,对"崭新性"和"显著性"要件作了修正,拉开了刑事再审程序修改的大幕。台湾地区刑事再审修改与对再审功能之反思、无辜者行动计划、人权保障运动发展等息息相关。从改革实效来看,台湾地区刑事再审程序改革基本实现了修法初衷,但刑事再审难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裁判终局性 冤案
下载PDF
刑事再审程序理论基础反思
14
作者 庞敏英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8-151,共4页
从程序公正的要求以及抑制重复追诉保障被告人人权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行刑事再审程序的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不枉不纵的理论基础进行反思,提出实事求是、依法纠错、加强监督、保障人权的刑事再审程序新理念,以促使我国刑事再审程序与国... 从程序公正的要求以及抑制重复追诉保障被告人人权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行刑事再审程序的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不枉不纵的理论基础进行反思,提出实事求是、依法纠错、加强监督、保障人权的刑事再审程序新理念,以促使我国刑事再审程序与国际刑事再审制度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理论基础 实事求是 依法纠错 保障人权
下载PDF
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正当化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贵翔 徐加祥 《政法学刊》 2017年第4期5-11,共7页
我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主体设置不合理且缺乏完善的审查和救济程序,亟需对刑事再审启动程序进行正当化改革。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正当化应当遵循决定者中立、控辩平等对抗和程序公开以及区分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和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 我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主体设置不合理且缺乏完善的审查和救济程序,亟需对刑事再审启动程序进行正当化改革。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正当化应当遵循决定者中立、控辩平等对抗和程序公开以及区分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和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设置明确再审事由等五项原则,重点从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决定主体和审查、救济程序两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公开化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启动程序 正当化 决定主体 审查程序
原文传递
刑事再审改判无罪案件的证据适用问题实证研究——以近期典型案例为分析样本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艺生 李文艺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9-24,30,共7页
与传统错案依靠"亡者复活""真凶伏法"获得纠正不同,近年来,刑事再审存疑的无罪判决逐渐增多。基于检察建议或抗诉启动的再审,控辩对抗结构缺失,改变了证据审查方式。再审改判无罪表面是重新审查个案证据的结果,实... 与传统错案依靠"亡者复活""真凶伏法"获得纠正不同,近年来,刑事再审存疑的无罪判决逐渐增多。基于检察建议或抗诉启动的再审,控辩对抗结构缺失,改变了证据审查方式。再审改判无罪表面是重新审查个案证据的结果,实则在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官适用证据的思路、排除非法证据的价值导向不容忽视。这一转变同时为刑事侦查、审查起诉的证据收集及审查树立标杆,以制约审前活动,凸显审判的中心地位。强化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职能、突破证人出庭的困境、警惕口供中心的相互印证规则、提高法官认证能力都是从证据视角防范错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疑罪案件 相互印证 证据链
下载PDF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反思和重构
17
作者 詹红星 詹卫星 《韶关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13-16,共4页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存在"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空白化、启动主体的多元化、启动程序的任意化、再审理由的实体化、申诉规定的笼统化等问题。观念误区和具体国情是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 刑事再审程序 再审目的 申诉
下载PDF
从价值权衡的角度谈我国刑事再审理由
18
作者 常传领 吕丹丹 房佳菊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25-28,共4页
再审,作为一项人为制度,难以摆脱人类的局限性,然而,这种局限性可以经过人为设计达到不利益最小化的结果,这需要我们对价值进行判断与权衡,使其在相容相辅的过程中达到更高层次上的统一。由于我国再审理由的设计缺乏正确理念的指导,致... 再审,作为一项人为制度,难以摆脱人类的局限性,然而,这种局限性可以经过人为设计达到不利益最小化的结果,这需要我们对价值进行判断与权衡,使其在相容相辅的过程中达到更高层次上的统一。由于我国再审理由的设计缺乏正确理念的指导,致使在实践操作上出现不少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再审理由进行探讨,并予以重新设计,使之成为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个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权衡 刑事再审 再审理由
下载PDF
刑事再审程序启动制度研究——以京津冀三地2013年到2018年间刑事再审判决书为样本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逸宁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20年第1期156-176,共21页
刑事再审启动制是实现实体公正的关键所在,并反映了整个刑事再审制度的功能定位与价值走向。而京津冀三地自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实施以来的刑事再审案件反映了我国当前存在着再审程序特殊救济功能不突出、易沦为普通案件复查程序... 刑事再审启动制是实现实体公正的关键所在,并反映了整个刑事再审制度的功能定位与价值走向。而京津冀三地自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实施以来的刑事再审案件反映了我国当前存在着再审程序特殊救济功能不突出、易沦为普通案件复查程序等问题,而这与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在价值理念和功能定位上的偏差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刑事再审程序背后的价值博弈、功能定位与特征,以及域外相关的刑事错案纠正制度,有必要从价值理念、决定主体、启动标准和审查程序等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启动机制 纠错 救济
原文传递
论一事不再理原则在我国的构建
20
作者 董琳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2-55,共4页
一事不再理原则起源于古罗马法,现已成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刑事司法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由于一事不再理原则蕴含多重价值理念,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推崇。但是,我国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并没有吸收这一原则的合理精神,并在立法... 一事不再理原则起源于古罗马法,现已成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刑事司法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由于一事不再理原则蕴含多重价值理念,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推崇。但是,我国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并没有吸收这一原则的合理精神,并在立法和实践中存在很多与一事不再理原则相违背的地方,因此,我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司法改革,使这一原则在我国得到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事不再理 既判力 禁止双重危险 刑事再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