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犯罪的本质特征与但书的机能及其适用 被引量:64
1
作者 王昭武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82,178,共18页
一般违法行为之所以虽具有社会危害性却不构成犯罪,在于其不具有刑事违法性,因而犯罪的本质特征不是社会危害性而是刑事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性分别体现刑事违法性的性质与程度。有关但书机能的争论正是有关犯罪本质特征之... 一般违法行为之所以虽具有社会危害性却不构成犯罪,在于其不具有刑事违法性,因而犯罪的本质特征不是社会危害性而是刑事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性分别体现刑事违法性的性质与程度。有关但书机能的争论正是有关犯罪本质特征之争的具体体现,但书的实质在于,通过具体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来决定是否具有刑事违法性,因而但书规定是入罪限制条件,要求所有入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均不得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研究但书机能的目的在于,通过适用但书以区分一般违法行为与刑事违法行为,日本刑法理论中的可罚的违法性理论对此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违法性 社会危害性 但书 可罚的违法性 犯罪本质
原文传递
刑事和解适用中的异化现象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24
2
作者 姚显森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133,共9页
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在适用中存在性质异化、功能异化及程序异化等问题。为此,应准确理解刑事和解的刑事属性,全面认识刑事和解的制度功能与过程功能,在刑事实体法中将当事人达成和解规定为酌定或法定量刑情节,在刑事程序法中明确规定... 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在适用中存在性质异化、功能异化及程序异化等问题。为此,应准确理解刑事和解的刑事属性,全面认识刑事和解的制度功能与过程功能,在刑事实体法中将当事人达成和解规定为酌定或法定量刑情节,在刑事程序法中明确规定刑事和解协议的一般效力与扩张效力,增加刑事和解适用措施,设置协议赔偿比例限额,细化刑事和解适用条件。还应优化刑事和解办案机制,发挥刑事和解过程功能,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确立相对独立的刑事和解案件评估机制与协议达成后反悔处置机制,建立司法案件监督协作机制与当事人投诉及损害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性质 功能 程序
原文传递
论刑事辨认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彬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8-85,共8页
辨认是侦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侦查行为,其实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性要求,辨认笔录的使用也必须符合证据规范。对此,域外国家立法大都对其进行了规定,司法实践中也不断通过判例对其加以修正;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辨认制度,现有的相... 辨认是侦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侦查行为,其实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性要求,辨认笔录的使用也必须符合证据规范。对此,域外国家立法大都对其进行了规定,司法实践中也不断通过判例对其加以修正;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辨认制度,现有的相关规定简陋粗疏,无法对侦查实践进行指导与约束。应当改进我国的辨认制度、明确辨认的法律性质、完善辨认规则体系,加强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规定辨认笔录的证据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辨认 法律性质 程序控制 辨认笔录 问题与改进
下载PDF
对想象竞合犯的法律本质与处断原则的反思 被引量:13
4
作者 庄劲 《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7-30,共4页
通说认为想象竞合犯的法律本质是一罪,其处断原则是从一重处断,但这一理论面临实践的困境。根据犯罪构成标准,想象竞合犯的法律本质应是数罪,应当数罪并罚,如此才能摆脱通说的困境,而且并不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通说的修正理论... 通说认为想象竞合犯的法律本质是一罪,其处断原则是从一重处断,但这一理论面临实践的困境。根据犯罪构成标准,想象竞合犯的法律本质应是数罪,应当数罪并罚,如此才能摆脱通说的困境,而且并不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通说的修正理论“从一重重处断”学说,在逻辑上自相矛盾,因而亦不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本质 想象竞合犯 数罪并罚 犯罪构成 根据 原则 违反 重复 逻辑 才能
下载PDF
刑事和解的实体性与程序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卫红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0-178,共9页
刑事和解是解决已然犯罪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两个层面,一是实体性,即一种解决已然犯罪的结果,以道歉、赔偿等方式实现部分或全部刑事责任;二是程序性,即刑事和解实现的过程,目前可通过三种司法方式——国家司法、协商性司法和恢复性司法... 刑事和解是解决已然犯罪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两个层面,一是实体性,即一种解决已然犯罪的结果,以道歉、赔偿等方式实现部分或全部刑事责任;二是程序性,即刑事和解实现的过程,目前可通过三种司法方式——国家司法、协商性司法和恢复性司法实现。刑事和解解决了部分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或者说其内容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一种方式;刑事和解是在犯罪嫌疑人认罪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此过程中,被害人在追究犯罪的程序中地位上升,犯罪嫌疑人承担的刑事责任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实体性 程序性
原文传递
“侦查管辖中心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公诉案件为基准的考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红卫 楼伯坤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89-96,共8页
以审判程序作为整个刑事诉讼中心的"审判中心论",是刑事程序法治化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原则,但"审判中心论"并不意味着审判管辖是中心,管辖只是刑事诉讼阶段性程序启动时需要考虑的一项基本内容。以《刑事诉讼法》对... 以审判程序作为整个刑事诉讼中心的"审判中心论",是刑事程序法治化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原则,但"审判中心论"并不意味着审判管辖是中心,管辖只是刑事诉讼阶段性程序启动时需要考虑的一项基本内容。以《刑事诉讼法》对公诉案件设置的程序为基准予以考察,侦查管辖在刑事管辖中具有担当"中心"的使命。确定刑事管辖权时以侦查管辖为中心比以审判为中心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侦查管辖 中心论 科学性 合理性
下载PDF
基督教与刑法——对近现代刑法宗教渊源的解读 被引量:7
7
作者 衣家奇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1期18-27,共10页
西方的法律文明有其深刻的宗教根源。其中 ,近现代刑法制度中许多被认为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些核心理论和基本理念 ,都属于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基督教文化的内容或受其影响的结果。了解近现代刑法的宗教渊源 ,是理解刑事法治深刻语意的有... 西方的法律文明有其深刻的宗教根源。其中 ,近现代刑法制度中许多被认为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些核心理论和基本理念 ,都属于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基督教文化的内容或受其影响的结果。了解近现代刑法的宗教渊源 ,是理解刑事法治深刻语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制度 法律文明 刑事法治 根源 基本理念 核心 近现代 解读 理解 有效途径
下载PDF
浅析当前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成因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建昌 《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9-13,共5页
当前我国存在黑社会性质的犯罪。与同其它犯罪一样 ,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犯罪也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 ,而是由不良文化、境外黑社会犯罪组织的渗透、社会转轨时期社会控制功能的削弱、腐败现象、基层政权组织的软弱无力、打击方面的原因和犯... 当前我国存在黑社会性质的犯罪。与同其它犯罪一样 ,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犯罪也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 ,而是由不良文化、境外黑社会犯罪组织的渗透、社会转轨时期社会控制功能的削弱、腐败现象、基层政权组织的软弱无力、打击方面的原因和犯罪个体本身不正当的物质、精神 (含政治方面 )的欲望膨胀以及思想品质败坏、法制观念淡薄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因此 ,对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必须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社会性质犯罪 中国 犯罪成因 中国 犯罪控制
下载PDF
刑法的品格 被引量:6
9
作者 钊作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3-28,共6页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责任的法律,应以法律属性为其本质,并受制于刑法规范之性质。刑法规范既是行为规范,又是可罚规范;既是禁止规范,又是命令规范;既是假设规范,又是评价规范;既是制裁规范,又是裁判规范。刑法具有伦理法、成文法、公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责任的法律,应以法律属性为其本质,并受制于刑法规范之性质。刑法规范既是行为规范,又是可罚规范;既是禁止规范,又是命令规范;既是假设规范,又是评价规范;既是制裁规范,又是裁判规范。刑法具有伦理法、成文法、公法、实体法、强行法、国内法、刑事法之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规范 品格
下载PDF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犯罪属性及税收损失认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红梅 翟浩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犯罪属性究竟是行为犯、目的犯还是结果犯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这导致了司法适用不统一。从立法目的、司法解释及法院审判规则演变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应为结果犯,因为造成国家税收损失才能认定为犯罪,...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犯罪属性究竟是行为犯、目的犯还是结果犯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这导致了司法适用不统一。从立法目的、司法解释及法院审判规则演变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应为结果犯,因为造成国家税收损失才能认定为犯罪,在明确结果犯基础上,还应从“整体论”的角度去认定国家税收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犯罪性质 结果犯 整体论 税收损失
下载PDF
犯罪本质反思——兼论规范违反说之提倡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洪成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13-120,共8页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社会危害性一直被视为犯罪的本质特征。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对该提法展开了全面的反思和批判,社会危害性也在争议声中走过了十多年。应当说,对社会危害性的反思,是犯罪论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需要。但从整体上看,社会危害...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社会危害性一直被视为犯罪的本质特征。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对该提法展开了全面的反思和批判,社会危害性也在争议声中走过了十多年。应当说,对社会危害性的反思,是犯罪论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需要。但从整体上看,社会危害性并非无懈可击,在说明犯罪的实质方面,它必须借助于规范违反说才能得以说明。因此,直接将规范违反说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解决这一争议的最终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本质 社会危害性 规范违反说 刑法学
下载PDF
论刑事责任归责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道萃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6-60,共5页
刑事责任并非形式空洞化而是具有独立性的范畴。应根据刑事立法理念、罪刑规范、刑事司法和行刑环节及刑法学体系等语境,区分不同的刑事责任以澄清当前的认识论误区。刑事责任的本质是体现主体意识与社会责任的以罪刑关系为内容的一种... 刑事责任并非形式空洞化而是具有独立性的范畴。应根据刑事立法理念、罪刑规范、刑事司法和行刑环节及刑法学体系等语境,区分不同的刑事责任以澄清当前的认识论误区。刑事责任的本质是体现主体意识与社会责任的以罪刑关系为内容的一种刑事责任归责体系,从刑事责任根据到刑事责任归责是基本趋势。刑事责任归责的基础是犯罪构成,刑事责任归责体系的要素由犯罪构成与正当化事由共同组成,刑事责任归责体系充实了刑事责任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责任 空洞形式化 本质 刑事责任归责体系
下载PDF
刑法中“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阮建华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4-78,共5页
我国《刑法》第64条规定,对犯罪工具的没收限定于"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但我国《刑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性质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引起了理论界的争论,导致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不统... 我国《刑法》第64条规定,对犯罪工具的没收限定于"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但我国《刑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性质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引起了理论界的争论,导致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不统一。通过对各理论观点的梳理,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探讨"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本质内涵,重新构建认定标准,解决"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在司法实践适用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所用 本人财物 没收 性质 认定标准
下载PDF
侦查学学科独立性之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炳尧 郭少杰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6-81,共6页
侦查学属于法学学科、公安学学科、犯罪学学科、刑事科学和综合性学科这五种不同的观点并存于世,但是不尽合理。侦查学具有政治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学科特征。侦查学的研究对象是侦查制度、侦查行为和侦查规律。侦查学自成一体,应当作... 侦查学属于法学学科、公安学学科、犯罪学学科、刑事科学和综合性学科这五种不同的观点并存于世,但是不尽合理。侦查学具有政治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学科特征。侦查学的研究对象是侦查制度、侦查行为和侦查规律。侦查学自成一体,应当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学 学科性质 学科特征 研究对象 学科独立性
下载PDF
危险驾驶罪司法实践中突出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钟君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9-56,共8页
对危险驾驶罪现实中突出问题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加以解决:合理限制危险驾驶罪宣告缓刑的范围,统一宣告缓刑之标准,增强刑罚威慑力;严格区分不同罪质的危险驾驶行为并分类规制,提高立法的科学性;设置醉驾等危险驾驶场合造成人身损害之结果... 对危险驾驶罪现实中突出问题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加以解决:合理限制危险驾驶罪宣告缓刑的范围,统一宣告缓刑之标准,增强刑罚威慑力;严格区分不同罪质的危险驾驶行为并分类规制,提高立法的科学性;设置醉驾等危险驾驶场合造成人身损害之结果加重犯,切实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 缓刑 罪质 结果加重犯
下载PDF
犯罪嫌疑人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忠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犯罪嫌疑人是侦查阶段有证据说明其可能涉嫌犯罪并将可能受到刑事追究的人。从地位上看,犯罪嫌疑人是刑事案件的当事人;从属性上看,犯罪嫌疑人具有不确定性;从行为表现看,犯罪嫌疑人具有人身危险性;从权利上看,犯罪嫌疑人是权利同时受... 犯罪嫌疑人是侦查阶段有证据说明其可能涉嫌犯罪并将可能受到刑事追究的人。从地位上看,犯罪嫌疑人是刑事案件的当事人;从属性上看,犯罪嫌疑人具有不确定性;从行为表现看,犯罪嫌疑人具有人身危险性;从权利上看,犯罪嫌疑人是权利同时受到限制和保护的人;从犯罪信息上看,犯罪嫌疑人是一个刑事犯罪信息源。了解和把握犯罪嫌疑人的这些属性,有助于推进侦查,降低侦查风险, 正确看待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嫌疑人 不确定性 人身危险性 侦查
下载PDF
评“犯罪现象存在论”——从如何研究犯罪现象谈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长康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0-72,共3页
犯罪现象是研究犯罪学的前提,必须通过科学抽象,遵循理性原则和步骤,界定犯罪现象概念,透过犯罪现象(包括假象),深入犯罪本质,研究犯罪原因,寻找犯罪规律,提出科学对策。否则,就犯罪现象研究犯罪现象,是得不出科学结论的。
关键词 犯罪现象 犯罪本质 科学抽象
下载PDF
论新型支付方式下侵财行为的刑法定性——以窃取“支付宝”第三方支付账户的刑法定性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春辉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21-125,共5页
随着电子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支付方式带来了财产流动的多样化途径,在多元化和快捷性的新型支付方式产生的同时,财产犯罪手段也变得更加隐蔽与复杂。对于新型支付方式下侵财行为的定性应根据不同罪质之间的本质结合司法解释规定... 随着电子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支付方式带来了财产流动的多样化途径,在多元化和快捷性的新型支付方式产生的同时,财产犯罪手段也变得更加隐蔽与复杂。对于新型支付方式下侵财行为的定性应根据不同罪质之间的本质结合司法解释规定加以分析。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窃取"支付宝"第三方账户的情况,应分情况予以定性:对于直接窃取"支付宝"账户金额的行为,应定为"盗窃罪";对于窃取支付宝绑定的信用卡金额的行为,应定为"信用卡诈骗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支付方式 支付宝 刑法定性
下载PDF
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产生背景和现实性质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寰翔 胡建涛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7-52,共6页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出台基于对犯罪"严打"的反思和对犯罪规律的再认识,还基于对刑罚功能有限、司法资源有限的现实考虑,更基于建设和谐社会、均衡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适应全球两极刑事政策趋势的需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性质...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出台基于对犯罪"严打"的反思和对犯罪规律的再认识,还基于对刑罚功能有限、司法资源有限的现实考虑,更基于建设和谐社会、均衡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适应全球两极刑事政策趋势的需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性质定位,决定了其在社会犯罪治理中应有的作用和涉及的范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性质还不是基本刑事政策,而是属于刑事司法政策,这种状况不利于达到政策固有的或者期望的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 背景 性质
下载PDF
刑法规范的品质及其机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钊作俊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30-132,共3页
刑法规范是规定犯罪及其责任的法规范。刑法规范既是行为规范,又是责任规范;既是禁止规范,又是命令规范;既是假设规范,又是评价规范;既是制裁规范,又是裁判规范。刑法规范的机能不同于刑法机能,它包括评价机能和决定机能,是评价机能和... 刑法规范是规定犯罪及其责任的法规范。刑法规范既是行为规范,又是责任规范;既是禁止规范,又是命令规范;既是假设规范,又是评价规范;既是制裁规范,又是裁判规范。刑法规范的机能不同于刑法机能,它包括评价机能和决定机能,是评价机能和决定机能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规范 品质 机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