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科技创新下数字信用共治模式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庄雷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57,共10页
在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冲击下,传统间接信用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而新型共治信用模式亟待研究。梳理信用关系治理理论,分析多维主体的信用关系模型,深化数字信用人格化和共治认识。剖析社会共治模式下的现代数字信用体系的协同机制,探索基... 在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冲击下,传统间接信用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而新型共治信用模式亟待研究。梳理信用关系治理理论,分析多维主体的信用关系模型,深化数字信用人格化和共治认识。剖析社会共治模式下的现代数字信用体系的协同机制,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结构的信用共治网络体系。基于分布式系统的社会信用网络提出数字信用共治概念模型和设计思路,利用信用体系的信息共享基础到标准化认识到集群化运用的三大优势,实现社会信用治理从价值范围扩大到成本降低到环境改善的三重优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区块链 数字信用 信用共治
下载PDF
票据信用风险的共治规则研究——以区块链应用为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京辉 《法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6,共13页
当前,票据信用风险案件频发,根源在于我国票据信用风险防控技术与票据法律制度均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块链能够实现票据信用信息的便捷获取、疏通失信救济渠道、提高监管效能,为破解票据信用风险防控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国... 当前,票据信用风险案件频发,根源在于我国票据信用风险防控技术与票据法律制度均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块链能够实现票据信用信息的便捷获取、疏通失信救济渠道、提高监管效能,为破解票据信用风险防控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国对票据信用风险的防控应当秉持共治理念:一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票据信用信息流通规则、票据失信违约救济规则与票据信用风险监管规则;另一方面,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从立法上明确区块链技术规则的法律效力、增设票据信息披露规则、严惩票据失信行为、健全票据信用监管体系。因此,必须全面重构票据信用风险防控体系,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信用风险 区块链技术 共治规则
原文传递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信用惩戒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国栋 《经贸法律评论》 2023年第6期18-39,共22页
信用惩戒是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核心,对它的界定科学与否决定了社会信用制度的治理效能、体系化与合法化水平。但当前关于信用惩戒的规范主义研究方法不能满足社会信用制度进一步完善的需要。为此,需要引入功能主义方法,从失信治理的效... 信用惩戒是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核心,对它的界定科学与否决定了社会信用制度的治理效能、体系化与合法化水平。但当前关于信用惩戒的规范主义研究方法不能满足社会信用制度进一步完善的需要。为此,需要引入功能主义方法,从失信治理的效能出发来界定信用惩戒。从这一视角出发,信用惩戒是管控失信风险而非制裁失信的手段,是社会联合防御性措施,也是基于信用数据库与信用算法的治理措施。其既因大数据的支撑而具有充分的可行性,也因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主体的自发实施而非国家强制力,契合于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而具有高度规范性。为了充分发挥信用惩戒的失信治理效能,应当继续沿着共建共治共享的思路,善用数字技术来完善信用惩戒。为此,应当扩大信用信息的范围,增强信用信息的共通共享,建构统一、多元的失信惩戒机制,以法治规范信用惩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惩戒 规范主义 功能主义 规范性 共建共治共享
下载PDF
考虑消费者反馈共治的跨境电商平台商家信用监督治理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丹丹 菅利荣 付帅帅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9-1000,共12页
考虑到消费者反馈共治对平台商家经营决策的影响,针对跨境电商平台商家信用监督问题,建立消费者反馈共治、平台商家自律经营、跨境电商平台共治监管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了不同情境下各参与方在平台卖家信用监督治理问题的演化均衡策略,... 考虑到消费者反馈共治对平台商家经营决策的影响,针对跨境电商平台商家信用监督问题,建立消费者反馈共治、平台商家自律经营、跨境电商平台共治监管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了不同情境下各参与方在平台卖家信用监督治理问题的演化均衡策略,并借助数值仿真分析各主体在平台卖家信用监督治理过程中的决策行为。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平台卖家“信用监管困境”治理受各成员不同策略行为的共同作用,各参与方策略对自身及彼此间的未来决策均有影响;消费者在进行反馈共治时,对平台商家评价的声誉(负面或正面声誉)增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平台商家的经营行为;商家经营行为深受机会主义的影响,平台中高力度的查处率可有效约束商家行为,同时采取共治监管、较高强度的惩罚力度及赔偿强度均有助于平台商家良好信用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信用监督 反馈共治 演化博弈
下载PDF
深化和规范“银税互动”的路径探析——基于湖北省“银税互动”开展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西晓楠 《税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2-38,共7页
纳税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银税互动”机制下,税务部门创造性地将纳税信用转化为企业信用资产,通过银、税、企三方信息共享,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普惠金融放贷难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通过数据分析... 纳税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银税互动”机制下,税务部门创造性地将纳税信用转化为企业信用资产,通过银、税、企三方信息共享,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普惠金融放贷难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银税互动”调查研究,发现“银税互动”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日益凸显,但实践中仍存在工作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共享信息范围有待规范、信息共享方式有待优化、信贷供给产品有待创新、宣传推广有待深化等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规范工作机制、优化信息共享、提升信息应用、拓展服务供给和深化宣传解读等方面提出深化和规范“银税互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税互动” 纳税信用 社会信用体系 税收共治
原文传递
区块链赋能个人破产后信用监管的理论阐释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2
6
作者 闫晴 马苗 《征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6,34,共9页
个人破产制度已开始运行,然而个人破产后信用监管尚存在立法完备度偏低、监管部门权责模糊、信息管控能力偏弱、差异化监管模式缺失以及监督机制乏力等问题。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多领域广泛应用,其技术特性与个人破产后信用监管制度逻... 个人破产制度已开始运行,然而个人破产后信用监管尚存在立法完备度偏低、监管部门权责模糊、信息管控能力偏弱、差异化监管模式缺失以及监督机制乏力等问题。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多领域广泛应用,其技术特性与个人破产后信用监管制度逻辑契合,可提高个人破产后信用监管的结果公信力与实践效能并优化信用监管秩序。我国应积极提升个人破产后信用监管的立法完备度,明确监管部门权责,提升信息管控能力,构建差异化监管模式,加大监督力度,从而助力被监管主体早日恢复经济再生能力,优化市场经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监管 区块链 个人破产 多元共治
下载PDF
平台信用治理:信用分规则的利益失衡及其破解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帆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3-102,共10页
平台信用治理代表着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转型与技术辅助的信用治理创新。然而,在平台信用分规则的生产、实施和评价中,已经产生利益失衡的现实问题。数字时代的信用治理应当是法治主导下的信用治理规范共存和信用调整秩序共治... 平台信用治理代表着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转型与技术辅助的信用治理创新。然而,在平台信用分规则的生产、实施和评价中,已经产生利益失衡的现实问题。数字时代的信用治理应当是法治主导下的信用治理规范共存和信用调整秩序共治。基于平台信用治理的规范属性,应当着重运用规定性规范来引导信用治理中主体利益的合理分配。多方联动的信用共治要以提高规制效率为落脚点,通过规制主体的多方合作与信息处理、算法规制、反垄断规范等的持续完善,在相对自由的竞争市场中提高平台信用治理的行为理性,构建一种综合规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分 信用治理 数字信用共治 社会治理
原文传递
新时代社会信用制度的治理效能与推进路径
8
作者 马琳昆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0-57,共8页
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之初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经济信用危机,而后在国家出台实施了一系列规划与政策的推进下,依托多种信用平台逐渐发展为一项全面的法律制度。20多年来,社会信用制度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重塑了社会诚信风尚,但在... 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之初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经济信用危机,而后在国家出台实施了一系列规划与政策的推进下,依托多种信用平台逐渐发展为一项全面的法律制度。20多年来,社会信用制度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重塑了社会诚信风尚,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其也存在定义模糊、发展不均、惩戒偏颇等问题。作为新型治理工具的社会信用制度应立足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视角,以信任机制规范社会公众行为、以公众监督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以政社协同促成多元主体共治。社会信用制度中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应相辅相成,共同推进。除弥补统一信用立法的缺失、平衡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外,还需要激发市场活力以保障该制度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制度 法治一体建设 信任机制 政社共治
下载PDF
网络消费者信用评价的法治困境及其破解
9
作者 杨帆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100,共10页
信用的开放性特征导致其难以转化为成文法中的法律概念,观察制度文本亦可发现信用信息与个人信息的内涵与外延高度重合。网络消费者信用评价依托互联网平台,在主体、客体、规则3个层面关联起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与消费者个体,相应地形成... 信用的开放性特征导致其难以转化为成文法中的法律概念,观察制度文本亦可发现信用信息与个人信息的内涵与外延高度重合。网络消费者信用评价依托互联网平台,在主体、客体、规则3个层面关联起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与消费者个体,相应地形成了三重困境。既有以标准为核心构造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体系难以有效地消解困境,互联网平台利用标准参与数字信用共治更加剧了消费者信用评价的规制难度。信用评价技术改变了传统“权力-权利”二元均衡结构。在传统的权益保护进路失灵时,必须通过确认网络消费者新型信息权利,明确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市场基础设施性质,方可有效地规制网络消费者信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信息 个人信息 信用共治 风险规制 消费者权利
下载PDF
信用评价体系视域下的网络谣言治理
10
作者 李柏萱 《行政与法》 2022年第8期97-104,共8页
信用评价体系凭借信用公示与失信惩戒机制将治理重心前置,推进双层社会谣言治理逻辑契合,实现了网络谣言治理体系与能力的提升。而“失信”对“违法”概念的覆盖不仅揭示了信用评价体系“德法共建”的功能预设,也决定了网络谣言信用治... 信用评价体系凭借信用公示与失信惩戒机制将治理重心前置,推进双层社会谣言治理逻辑契合,实现了网络谣言治理体系与能力的提升。而“失信”对“违法”概念的覆盖不仅揭示了信用评价体系“德法共建”的功能预设,也决定了网络谣言信用治理应秉持“德法共治”理念,实行道德与法律双重标准。同时,信用评价体系的适用应严格遵循比例原则,实行完备的污名消除制度,在保证合法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实现网络谣言治理方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价体系 网络谣言 事前预防 失信惩戒 德法共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