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素姣 黄振文 +2 位作者 陈磊 姚孟英 张金英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3期180-182,184,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血浆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及肌酸激酶同功酶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PC I组),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30 m in、6 h、12 h、24 h的血浆修饰白蛋...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血浆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及肌酸激酶同功酶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PC I组),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30 m in、6 h、12 h、24 h的血浆修饰白蛋白、肌钙蛋白I及肌酸激酶同功酶水平,缺血修饰白蛋白由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测定,并与30例仅作诊断性冠脉造影患者(冠造组)术前、术后30 m in、24 h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C I组,54例术后30 m in缺血修饰白蛋白比术前明显升高(P<O.05),6 h渐降到正常水平;21例患者肌钙蛋白I在术后6 h、12 h和24 h明显升高(P<O.05);而肌酸激酶同功酶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缺血修饰白蛋白升高与术中球囊扩张压(r=0.482,P<0.01)、持续时间(r=0.353,P<0.05)和扩张次数(r=0.406,P<0.05)明显相关。在冠造组,缺血修饰白蛋白、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同功酶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可使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损伤,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术后迅速升高,并早于肌钙蛋白I的出现。缺血修饰白蛋白不仅是一个心肌缺血早期的诊断生化指标,而且是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缺血修饰白蛋白 肌钙蛋白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下载PDF
人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楠 彭波 +1 位作者 李基 刘婷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8-424,共7页
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建立一种人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定量检测方法。采用基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双抗体夹心法(以纳米磁微粒为固相载体包被抗人CK-MB抗体,以另一抗体交联碱性磷酸酶为标记物)研制CK-MB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 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建立一种人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定量检测方法。采用基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双抗体夹心法(以纳米磁微粒为固相载体包被抗人CK-MB抗体,以另一抗体交联碱性磷酸酶为标记物)研制CK-MB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并进行一系列性能评估及临床相关性试验。该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300)ng/ml;空白限为0.1 ng/ml;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5%;准确度:添加回收率在(100±5)%以内;在正常人血清中添加100 ng/ml的CK-BB及10000 ng/ml的CK-MM,对测定结果没有产生影响;当样本中存在高浓度的甘油三酯、血红蛋白、胆红素以及RF和HAMA时测试偏差在±15%范围以内;试剂在37℃放置72h后。稳定性良好,各性能指标均达到要求;相关性试验结果r〉0.98,一致性结果良好。参考值范围为:(0.42-6.34)ng/ml。本研究建立的CK-MB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测方法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临床检测要求,可用于临床血清CK-MB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 急性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血清hs-CRP、CK-MB、cTnI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华 曹月萍 +2 位作者 汪健 姚全良 谭立明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hs-CRP、CK-MB与cTnI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AMI胸痛发作在3 ̄4h患者,50例AMI胸痛发作4 ̄12h患者,采用定时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血清hs-CRP,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CK-MB,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并... 目的探讨血清hs-CRP、CK-MB与cTnI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AMI胸痛发作在3 ̄4h患者,50例AMI胸痛发作4 ̄12h患者,采用定时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血清hs-CRP,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CK-MB,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并与40例健康对照作比较,探讨三者在AMI早期中的变化情况。结果AMI胸痛发作3 ̄4h组、4 ̄12h组hs-CRP含量分别为(7.42±3.27)mg/L、(25.26±18.15)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84±0.73)mg/L(P<0.01);CK-MB含量AMI胸痛发作3 ̄4h组(25.4±14.6)U/L与4 ̄12h组(64.6±53.2)U/L均较对照组(5.6±3.4)U/L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MI胸痛发作3 ̄4h组cTnI含量(0.08±0.06)μg/L与对照组(0.06±0.04)μg/L无显著性差异(P>0.05),4 ̄12h组的cTnI含量(28.9±37.6)μg/L与其它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患者胸痛发作4h内,以hs-CRP(91.7%)最敏感,CK-MB(55.6%)次之,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nI(25%);胸痛发作4 ̄12h,hs-CRP(100%)、CK-MB(92%)、cTnI(84%)均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结论联合检测hs-CRP、CK-MB、cTnI对于AMI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可将诊断与治疗提前到4h以内,并能作为AMI的预后监测及疗效观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AMI)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肌钙蛋白Ⅰ(cTnI)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右胸及后壁心电图变化对心脏不良事件再发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敏 杨柳 黄毅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右胸及后壁心电图变化对心脏不良事件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AMI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按是否再发心脏不良事件分组,其中21例再发心脏不良事件患者纳入...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右胸及后壁心电图变化对心脏不良事件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AMI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按是否再发心脏不良事件分组,其中21例再发心脏不良事件患者纳入心脏不良事件组,70例未再发心脏不良事件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右胸及后壁心电图变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心脏不良事件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心脏不良事件组患者的心率(HR)、吸烟人群分别为(90.97±23.63)次/min、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5±12.56)次/min、42.86%,平均动脉压(MAP)为(83.11±24.11)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91±15.2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不良事件组患者的QV7>0.03 s、QV8>0.04 s、V7Q/R>1/3、V8Q/R>1/2、RV2=0.04 s、ST段弓背或凹面向上或水平下移≥0.05 mV及TV1>0.4 mV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不良事件组患者肌酐、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酸激酶(C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QV8>0.04 s、V7Q/R>1/3、RV2=0.04 s、ST段弓背或凹面向上或水平下移≥0.05 mV与吸烟史均是心脏不良事件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右胸及后壁心电图变化与AMI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再发的风险密切相关,临床应密切监测患者右胸及后壁心电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右胸及后壁 心电图 心脏不良事件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肌酸激酶 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下载PDF
缺血性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代佳 唐其柱 +2 位作者 邓伟 周恒 纵静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12期1-2,5,共3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缺血性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的研究,以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103例ACS患者进行ECG检查...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缺血性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的研究,以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103例ACS患者进行ECG检查,同时测定IMA、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并与同期32例门诊体检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各组血清IMA水平(U/ml):正常组(74.38±3.96)U/ml,UA组(53.92±10.16)U/ml,AMI组(53.61±6.54)U/ml。UA组、AMI组与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MA可以作为心肌缺血早期敏感指标,提高ACS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修饰白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早期诊断 肌钙蛋白I(cTnI)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 ECG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实验室诊断分析
6
作者 黄秀红 曾梦如 韩日成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379-380,共2页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肌红蛋白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TnT用BECKMAN Access2化学发光仪测定;CK-MB用贝克曼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肌红蛋白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TnT用BECKMAN Access2化学发光仪测定;CK-MB用贝克曼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b诊断灵敏度在8h达到最高为85%,cTnT灵敏度在24h达99.5%,显著高于Mb的灵敏度,但与CK-MB无明显差异。特异性最高的是CK-MB,在4、8、12、24h的四个时间段平均特异性为98.5%,但与M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个四个时点Mb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TnT的阳性预测值(P<0.01),但与CK-MB的阳性预测值无明显的差别(P>0.05),阴性预测值在4h Mb高于cTnT和CK-MB。结论检测Mb、cTnT、CK-MB的准确性、灵敏度可靠,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T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急性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赵琳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通过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比较研究,探讨各指标对于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3例AMI患者分成未溶栓组和溶栓再通组,采用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 目的通过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比较研究,探讨各指标对于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3例AMI患者分成未溶栓组和溶栓再通组,采用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TnI、CK、CK-MB的检出时间、达到高峰时间及恢复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比较。结果cTnI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灵敏度高于CK、CK-MB;在心肌梗死后cTnI的增高和峰值出现时间均先于CK和CK-MB,且增高持续时间长。结论cTnI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AMI,对延迟入院的AMI患者检测cTnI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Ⅰ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变化及意义
8
作者 李莲花 陈珺 +1 位作者 晁彦公 孙莉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4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所诱导的短暂心肌缺血中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2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分别测定术前、术后3h血清缺血修饰...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所诱导的短暂心肌缺血中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2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分别测定术前、术后3h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的水平,并与100例行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未行PCI患者以及93例行冠脉造影但证实冠脉正常患者术前、术后3h的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3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术后3h较术前升高(P<0.05),而193例冠脉造影组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3组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术前术后3h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可使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损伤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迅速升高,并早于心肌肌钙蛋白T。缺血修饰白蛋白是一个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T 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肌钙蛋白Ⅰ、高敏C-反应蛋白和NT-proBNP的变化及心脉隆干预疗效 被引量:64
9
作者 马琦琳 孔涛 +2 位作者 吉绍葵 张赛丹 宁阳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886-2889,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心力衰竭(简称心梗心衰)患者血浆中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opingⅠ,cTnI)、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心力衰竭(简称心梗心衰)患者血浆中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opingⅠ,cTnI)、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的变化,探讨心脉隆对急性心梗心衰患者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35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42例急性心梗心衰患者为心梗组,并随机将其中21例患者分为心脉隆组,21例为常规治疗组,两组均按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进行处置,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抗凝、降脂、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衰等方面治疗,心脉隆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脉隆静脉滴注;心脉隆的使用方法为5%的葡萄糖中加入6mL心脉隆2次/d,疗程为14d。结果与正常健康人比较,急性心梗心衰患者肌钙蛋白I、高敏C-反应蛋白、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I)均明显升高(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显著下降(P<0.01)。治疗14d后,常规治疗组和心脉隆组患者血肌钙蛋白I、高敏C反应蛋白、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及LVESV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LV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心脉隆组治疗后血高敏C反应蛋白、NT-proBNP及LVESVI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LV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急性心梗心衰患者按常规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提高,cTnI、hs-CRP、NT-proBNP和CK-MB显著下降;而加用心脉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心功能,使hs-CRP和NT-proBNP进一步下降,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肌钙蛋白I 高敏C-反应蛋白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肌酸激酶同工酶
下载PDF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关秀茹 谢兴琴 +1 位作者 张文超 张雅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临床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疑似AMI患者178例,按发病后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分别在发病后0~3h、3~6h内检测H-FABP,同时对比临床检测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功酶...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临床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疑似AMI患者178例,按发病后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分别在发病后0~3h、3~6h内检测H-FABP,同时对比临床检测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及肌红蛋白(MYO),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FABP在发病0~3h内诊断AMI的灵敏度为67·4%,高于cTnT及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为91·4%;准确度为78·2%。在发病3~6h内诊断AMI的灵敏度为100·0%,高于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88·9%,准确度为97·0%。结论H-FABP是诊断早期(发病6h以内)AMI最敏感的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T 肌酸激酶同功酶 肌红蛋白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未控制失血休克的早期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会民 杜鹏飞 朱海彬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未控制失血的创伤出血性休克的早期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控制性颈动脉排血法建立持续出血性休克兔模型,随机分为3组,各14只,建立颈外静脉补液通道,复苏液体为0.9%氯化钠溶液与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溶...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未控制失血的创伤出血性休克的早期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控制性颈动脉排血法建立持续出血性休克兔模型,随机分为3组,各14只,建立颈外静脉补液通道,复苏液体为0.9%氯化钠溶液与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溶液混合液(体积比2:1);无补液组不输液;大剂量复苏组按失血量2.5倍输液,速度参照平均动脉压(MAP)目标值70-80mmHg调整;小剂量复苏组按失血量1倍输液,输液速度参照MAP目标值50—60mmHg调整,于休克前后及补液治疗1、2、2、3、4h分别检测MAP、红细胞计数(RBC)、血清乳酸浓度、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等指标,比较休克4h病死率及尸检病理情况。结果①无补液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4h病死率分别为71%(10/14)、36%(5/14)、7%(1/14),小剂量组显著低于无补液组(P=0.001),大剂量组与无补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小剂量组各治疗时间点的MAP、血清乳酸浓度均显著低于无补液组(P〈0.01)和大剂量复苏组(P〈0.01),而CK—MB浓度显著低于无补液组(P〈0.05),RBC显著高于无补液组(P〈0.01),但与大剂量复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病理结果显示,小剂量组存活动物心肺病理损伤程度较轻。结论对失血未控制的创伤出血性休克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降低休克早期病死率,机制与小剂量液体复苏相对于快速大量补液能够更长时间维持较低水平MAP、更有利于缓解组织无氧代谢、抑制心肺损伤和促进红细胞动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出血性休克 液体治疗 病理进程 乳酸 平均动脉压(MAP)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下载PDF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cTnI与CK-MB在诊断早期AMI中的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琼 赵水平 洪绍彩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555-557,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82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患者,采用快速检测法检测患者发病0~3h、3~6h和6h后血清的H—FABP,并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 目的 研究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82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患者,采用快速检测法检测患者发病0~3h、3~6h和6h后血清的H—FABP,并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种心肌标志物在诊断不同发病时间段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H—FABP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在0~3h(66.7%)和3~6h(100%)时间段显著高于cTnⅠ(33.3%、66.7%)和CK—MB(0%、61%);在诊断特异性上,H—FABP高于cTnⅠ,比CK—MB低;H—FABP诊断AMI的准确率高达94.15%。结论 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更适合于临床AMI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心肌肌钙蛋白Ⅰ 肌酸激酶同工酶
下载PDF
院外急救中即时检测CK-MB、cTnI和Myo对心肌梗死的早期预测价值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义龙 李保军 +7 位作者 靳波 黄来 潘晶 刘淼 张义淼 李飞妮 方芳 陈韦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9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评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分析性能。方法研究2019年8月—2020年11月沈阳急救中心接诊疑似AMI急性发作患者共487例。急救医生到现场后,收集患者病历资料、监测心电... 目的评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分析性能。方法研究2019年8月—2020年11月沈阳急救中心接诊疑似AMI急性发作患者共487例。急救医生到现场后,收集患者病历资料、监测心电图及用即时检测(POCT)检测CK-MB、cTnI和Myo。按最终诊断将患者分为AMI组和非AMI组,比较AMI患者和非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AMI患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者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正常者的临床特征;以试剂盒给出的参考值为诊断界值时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NPV)和阳性预测值(PPV)。结果487例胸痛患者中,有169例(34.7%)最终确诊为AMI。AMI患者和非AMI患者的男性所占比例(76.33%vs.60.38%)和心电图异常[Q波异常(67.46%vs.0.31%),ST段异常(67.46%vs.0)]者所占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者80例。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组比较,心肌损伤标志物正常组年龄更轻[(59.44±11.86)岁vs.(64.94±14.45)岁],心电图异常者比例更高[Q波异常(67.46%vs.0.31%),ST段异常(67.46%vs.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试剂盒给出的参考值为诊断界值,CK-MB、cTnI和Myo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最高,为47.33%,高于各单项检测、任意两项联检的灵敏度,而单独检测cTnI特异度较高,可达99.37%。结论院外急救患者为胸痛的老年男性患者时,提示AMI的可能性更大。急救院外使用POCT检测CK-MB、Myo、cTnI可以较迅速地对AMI进行初步判断,可以准确地排除AMI。当院外急救胸痛患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表现正常时,也需要联合心电图结果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急救 胸痛 心肌三联检测 首次使用 提高生存率
下载PDF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诊断早期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顾承东 支力大 +3 位作者 王海峰 郭诗东 陆海涛 张国强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6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临床诊断早期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疑似NSTEMI患者118例,按发病后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分别在发病后0-3h、3-6h内检测H—FABP,同时检测肌钙蛋白I(cTnI...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临床诊断早期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疑似NSTEMI患者118例,按发病后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分别在发病后0-3h、3-6h内检测H—FABP,同时检测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及肌红蛋白(MYO)进行对比,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FABP在发病0-3h内诊断NSTEMI的灵敏度为66.7%,高于cTnI及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为88.9%;准确性为78.4%。在发病3-6h内诊断NSTEMI的灵敏度为94.4%,高于cTnI及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3L(P〈0.05),特异性87.1%,准确性为91.0%。结论H—FABP是诊断早期(发病6h以内)NSTEMI的敏感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的危险分层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功酶 肌红蛋白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四逆加黄连方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急诊心力衰竭血清NT-proBNP、Galectin-3、CK-MB及氧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吕晓霞 李玉明 +3 位作者 宋兰英 孙俊霞 王亚莉 郭瑞娟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72-75,88,共5页
目的观察四逆加黄连方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其对患者Galectin-3、NT-proBNP、CK-MB及氧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5月于邯郸明仁医院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观察四逆加黄连方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其对患者Galectin-3、NT-proBNP、CK-MB及氧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5月于邯郸明仁医院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四逆加黄连方即四逆汤+黄连方。8周为1个疗程,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氧动力学指标[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耗量(VO2)、氧输送(DO2)]、短期预后、Galectin-3、NT-proBNP、CK-MB及肌钙蛋白水平。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7%(χ^(2)=8.560,P=0.003)。治疗前,两组患者氧动力学指标PaCO2、VO2、PaO2、DO2、Galectin-3、NT-proBNP、肌钙蛋白及CK-MB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氧动力学指标PaCO2、VO2、PaO2、DO2高于对照组(t=5.310,P=0.000;t=6.410,P=0.000;t=10.151,P=0.000;t=4.977,P=0.000)。观察组的Galectin-3、NT-proBNP、肌钙蛋白及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t=17.563,P=0.000;t=10.972,P=0.000;t=5.922,P=0.000;t=24.695,P=0.000)。观察组的插管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100,P=0.043;χ^(2)=5.760,P=0.016)。结论四逆加黄方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心肌损伤,提高患者氧动力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短期预后好,病死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加黄连方 无创正压通气 急诊心力衰竭 NT-proBNP GALECTIN-3 ck-mb 氧动力学
下载PDF
肌钙蛋白I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钊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2期128-129,共2页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标记物,能够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检测和诊断。方法收集400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液标本,分别对所采血液进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的定量检测,研究其阳...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标记物,能够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检测和诊断。方法收集400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液标本,分别对所采血液进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的定量检测,研究其阳性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阳性率:cTnI为93.4%,CK-MB为32.1%;敏感性:cTnI为100%,CK-MB为48.2%;特异性:cTnI为93.4%,CK-MB为32.1%。结论cTnI阳性结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具有高度的预见性,cTnI的阴性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机率很小。cTnI可作为心肌细胞受损时一种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液标记物。cTnI可以早期预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微血栓的形成,cTnI也可以作为一种排除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IcTnI) 急性心肌梗死(AMI) 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
下载PDF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7
作者 管楷丽 朱华结 程华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027-1039,共13页
该文通过制备出特异性高的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了双抗夹心ELISA定量测定CK-MB的方法,为CK-MB试剂和原料的国产化奠定重要的基础。以购入的CK-MB抗原为免疫原,对随机选取的5只6~8周龄Balb/c健康雌性小鼠进行免疫。采用有限稀释法、间接EL... 该文通过制备出特异性高的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了双抗夹心ELISA定量测定CK-MB的方法,为CK-MB试剂和原料的国产化奠定重要的基础。以购入的CK-MB抗原为免疫原,对随机选取的5只6~8周龄Balb/c健康雌性小鼠进行免疫。采用有限稀释法、间接ELISA、捕获ELISA方法,最终筛选出了3株能够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F6、2H3和2H9,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亚型均为IgG3,腹水效价分别为1:102000、1:51200和1:102000。采用亲和层析法对3株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小鼠腹水进行纯化,分光光度计测定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2H3、2F6、2H9的浓度分别为5 mg/mL、6 mg/mL、6 mg/mL,SDS-PAGE结果表明,成功纯化了小鼠腹水,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轻链和重链两条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2F6、2H3和2H9均能特异性识别CK-MB蛋白。间接ELISA及捕获ELISA方法检测显示,单克隆抗体2H3只与CK-MB及CK-BB发生捕获ELISA方法反应;单克隆抗体2H9只与CK-MB及CK-BB发生捕获ELISA方法反应;单克隆抗体2F6只与CK-MB及CK-MM发生捕获ELISA方法反应。稳定性实验表明,3株杂交瘤细胞都能稳定分泌抗CK-MB单克隆抗体。高质量单克隆抗体的获得,为建立CK-MB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 单克隆抗体 ELISA 特性鉴定
原文传递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文杰 陈晞明 +5 位作者 吴沃栋 钟冬梅 卢雄 许耘红 欧阳海春 张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2-684,共3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7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醒脑静组(n=39)。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7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醒脑静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溶栓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醒脑静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mL/d,静点10~14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胸痛发作次数、心电图的变化及LVEF、CK-MB、DD、Fib、CRP的变化。结果醒脑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醒脑静组CRP及CK-MB峰值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醒脑静组LVEF升高程度及DD、Fib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AMI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血浆CK-MB、DD、Fib和CRP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射血分数 肌酸激酶同工酶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心肌组织特异性microRNA-1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贤 王晓斌 +6 位作者 姚怡 刘力 段晓霞 张春祥 史小玲 陈庄 范忠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9-582,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心肌组织特异性microRNA-1(miR-1)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浆中的含量,探讨血浆miR-1在AMI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0例AMI患者在发病12h内取血,20例健康志愿者血作为对照,用... 目的通过检测心肌组织特异性microRNA-1(miR-1)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浆中的含量,探讨血浆miR-1在AMI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0例AMI患者在发病12h内取血,20例健康志愿者血作为对照,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TaqManreal—timequantityRT—PCR,qRT—PCR)检测血中miR—1含量,并同时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AMI患者血清cTnI、CK—MB和血浆miR-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AMI患者血浆miR-1含量与血清CK—MB和cTnI含量呈直线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miR-1可作为AⅧ的-个新的敏感牛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心肌组织特异性microRNA-1 肌钙蛋白I(cTnI)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钾浓度与CK-MB的相关性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耿丽群 寇民生 耿爱群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8期899-901,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钾离子水平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相关性,探讨血清钾升高对心肌梗死急性期预后的影响。方法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16h静脉采血检测血钾和CK-MB浓度,根据血钾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血钾组3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钾离子水平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相关性,探讨血清钾升高对心肌梗死急性期预后的影响。方法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16h静脉采血检测血钾和CK-MB浓度,根据血钾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血钾组36例、轻度升高组33例及明显升高组27例,分析比较三组患者在急性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及死亡发生率。结果血钾浓度与CK-MB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20。血钾明显升高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以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63.0%、59.3%、51.9%、66.7%,显著高于正常血钾组(27.8%、8.3%、2.8%、2.8%)和轻度升高组(57.6%、24.2%、18.2%、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钾浓度升高是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清钾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