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8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伤 被引量:121
1
作者 王玉海 杨理坤 +7 位作者 蔡学见 朱军 王剑超 陈磊 刘斌 高泽勇 孙呈国 王春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9-822,共4页
目的 探讨控制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控制减压手术方法者为治疗组,采用常规开颅者为对照组.结果 按GOS治疗结果,治疗组良好率较对照组提高17.2%,治疗组... 目的 探讨控制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控制减压手术方法者为治疗组,采用常规开颅者为对照组.结果 按GOS治疗结果,治疗组良好率较对照组提高17.2%,治疗组死亡率较对照组下降12.5%;术中脑膨出的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17.2%,迟发血肿的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7.8%,因迟发血肿引起的术中脑膨出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12.5%(P<0.05).结论 控制减压通过颅内压力的逐步释放,降低或延缓了因颅内迟发血肿引起的术中急性脑膨出,对改善重型、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起到了积极的救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控制减压 术中颅内压监测 迟发血肿 术中脑膨出
原文传递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分型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115
2
作者 刘玉光 贾涛 +3 位作者 刘猛 李新钢 朱树干 吴承远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63-765,共3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分型及其临床特点。 方法 对 192例资料完整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 ,根据其动态CT观察及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分型 ,分别为消退型、稳定型、进展型和演变型 ,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消退...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分型及其临床特点。 方法 对 192例资料完整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 ,根据其动态CT观察及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分型 ,分别为消退型、稳定型、进展型和演变型 ,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消退型以青壮年多见 ,一般无明显颅内压增高 ,采取保守治疗 ,预后好 ;稳定型以老年人占多数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精神异常 (欣快、淡漠、抑郁等 )、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 ,一般无与硬膜下积液相关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经非手术治疗 ,预后亦较好 ;进展型多为小儿患者 ,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 ,可有轻度偏瘫、失语或精神异常等表现 ,多需外科治疗 ,可因合并脑实质损伤或术后并发症而有一定病死率 ;演变型呈发病年龄两极化 ,常发生在积液后 2 2~ 10 0d而且积液量少、保守治疗的病例中 ,合并的颅脑损伤常常很轻微 ,慢性颅内压增高 ,经外科治疗 ,预后良好。 结论 不同类型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各不相同 ,临床治疗策略也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分型 颅内压增高 临床特点 预后 精神异常 患者 变型 神经系统 发病年龄
原文传递
危机管理模式结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对急诊颅脑外伤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3
3
作者 陈美芳 吴月峰 黄春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4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究危机管理模式与传统外伤急救护理相结合对急诊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9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诊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外伤急救护... 目的探究危机管理模式与传统外伤急救护理相结合对急诊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9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诊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外伤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危机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神经功能(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结果 2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脑疝)的发生,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包括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的总发生率为4.4%(2/4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4%(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NIHSS评分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机管理模式结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有利于提高急诊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且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减少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模式 传统外伤急救 急诊 颅脑外伤
原文传递
早期颅骨修补对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7
4
作者 李谷 温良 +5 位作者 杨小锋 龚江标 詹仁雅 王芳 潘露萍 刘伟国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50-752,共3页
目的分析颅脑创伤后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对患者长期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早期的颅骨修补术(〈2个月)患者与术后行常规颅骨修补术(〉3个月)患者长期预后的差异,从... 目的分析颅脑创伤后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对患者长期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早期的颅骨修补术(〈2个月)患者与术后行常规颅骨修补术(〉3个月)患者长期预后的差异,从而评价早期颅骨修补对于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预后影响。早期颅骨修补组与延期颅骨修补组各23例,病例根据性别、年龄、颅脑创伤的严重程度及修补术前预后水平1:1配对。结果比较外伤后15个月患者的预后水平,早期颅骨修补组(GOS:4.3±0.9;KPS:73.9±22.5)较延期颅骨修补组(GOS:3.8±1.0;KPS:62.6±24.2)有显著提高。结论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去骨瓣减压后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 颅骨修补 预后
原文传递
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不同黏稠度痰液适宜吸痰负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1
5
作者 沈梅芬 张海英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4-697,共4页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不同黏稠度痰液的适宜吸引负压。方法以颅脑外伤后器官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3例。按照适时吸痰指征,根据患者痰液黏稠度选择不同吸引负压。Ⅰ度痰液:负压为13.3kPa、16.0kPa、20.0kPa和24.0kPa。Ⅱ度痰...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不同黏稠度痰液的适宜吸引负压。方法以颅脑外伤后器官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3例。按照适时吸痰指征,根据患者痰液黏稠度选择不同吸引负压。Ⅰ度痰液:负压为13.3kPa、16.0kPa、20.0kPa和24.0kPa。Ⅱ度痰液:负压为20.0kPa、24.0kPa、26.7kPa和29.3kPa。Ⅲ度痰液:负压为26.7kPa、29.3kPa、33.3kPa和37.2kPa。测量每例患者吸痰前、吸痰后1min、3min、5min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每次吸痰时间和黏膜损伤情况。结果Ⅰ度痰液在13.3-16.0kPa负压下吸痰,此时患者的SpO2下降幅度小,而且痰液吸净时间控制在25s左右;Ⅱ度痰液在24.0-26.7kPa负压下吸痰,此时患者的SpO2下降幅度小,而且痰液吸净时间控制在24-29s;Ⅲ度痰液在33.3kPa负压下吸痰,此时既可控制SpO2无显著下降,又保证痰液吸净时间在30s左右。结论根据痰液黏稠度选择不同负压吸痰,推荐Ⅰ度、Ⅱ度和Ⅲ度痰液分别使用13.3-16.0kPa、24.0-26.7kPa和33.3kPa。临床护士应根据痰液黏稠度不同,选择适宜的吸痰负压,做到同时控制SpO2的下降幅度和吸痰时间,最大限度降低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气道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抽吸 血氧测定法
原文传递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2
6
作者 李传友 毛青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06-2207,2211,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该院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n=56),采用美国标准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患者为治疗组(n=56),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该院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n=56),采用美国标准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患者为治疗组(n=56),比较两组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共10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对照组共24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2.8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手术后良好31例,轻残11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7例;对照组手术后良好13例,轻残19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0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的颅内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减压充分,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疗效
下载PDF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2
7
作者 罗海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阶段式护理组患者给予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阶段式护理组患者给予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肢体功能评分、独立性评分、认知水平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阶段式护理组患者术后12周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上肢、下肢Fugl-Meyer评分以及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分与功能独立性评估量表(FIM)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各项认知水平评分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各项生活能力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式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 肢体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生活能力
下载PDF
华东地区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0
8
作者 胡锦 姚海军 +16 位作者 刘永 奚才华 谢叻 吴巧娇 付朝伟 滕良珠 汪业汉 傅先明 惠国桢 傅震 杨卫忠 石松生 吕世亭 刘伟国 徐庚生 洪涛 周良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了解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住院病人诊治现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早期救治颅脑创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华东六省一市80家协作医院2004年全年收治的颅脑创伤住院患者进行多中心、前瞻性调查研究,由经治医生严格填写“颅脑创伤流... 目的了解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住院病人诊治现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早期救治颅脑创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华东六省一市80家协作医院2004年全年收治的颅脑创伤住院患者进行多中心、前瞻性调查研究,由经治医生严格填写“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所有颅脑创伤住院患者数据,并进行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研究共收回有效调查表15611份,男:女为3.24:1,平均年龄(39.61±17.90)岁,高发年龄在17~60岁;农民(42.02%)、工人(29.47%)和学生及儿童(9.57%)是前三位发病人群,且文化程度以中学(51.74%)和小学(31.42%)为主。公路(62.34%)、家中(12.80%)、公共场所(10.86%)是颅脑损伤主要发生地点,交通伤(60.42%)、高处坠落伤(13.11%)、击打伤(11.72%)和平地跌倒(10.03%)是主要致病原因。合并伤以颌面部最多(36.26%),其次为四肢(14.94%)和体表(10.62%)及胸部合并伤(9.13%)。首次发现重型颅脑创伤(20.14%)住院比例已经超过中型损伤(18.09%)。颅脑创伤住院患者病死率为6.50%,交通伤患者预后程度较其他组差(χ^2=290.59,P〈0.001)。患者出院后仅1.27%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结论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主要致病原因为交通伤害,发病群体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必须加强颅脑创伤的预防、干预和救治工作,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教育,尤其重视交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流行病学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3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60
9
作者 孔磊 许立民 +3 位作者 宋献丽 黄剑平 樊秋萍 谢金萍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8-810,共3页
总结了3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经验。采用自创的呼吸回路连接装置行高压氧治疗,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氧气泄漏,保证氧舱安全,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地进行高压氧治疗。本组... 总结了3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经验。采用自创的呼吸回路连接装置行高压氧治疗,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氧气泄漏,保证氧舱安全,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地进行高压氧治疗。本组治疗后肺部感染全部得到控制,有8例意识转清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护理
原文传递
颅脑创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流程中国专家共识(2019) 被引量:59
10
作者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神经创伤专业学组 高国一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3-198,共6页
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营养管理逐渐呈现专病化、个体化和流程化的特征,合理的营养管理流程可以保障患者的能量需求,减少营养管理相关并发症和辅助临床治疗。"颅脑创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流程中国专家共识(2019)"着重指出营养... 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营养管理逐渐呈现专病化、个体化和流程化的特征,合理的营养管理流程可以保障患者的能量需求,减少营养管理相关并发症和辅助临床治疗。"颅脑创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流程中国专家共识(2019)"着重指出营养干预人群、营养治疗时机和营养需求量的差异特征,同时强调不同的营养治疗方式和喂养模式对合理营养保障的重要价值。本共识也提出营养支持评估和不良反应处理是喂养流程的重要环节,并建议神经外科医师和神经重症医师要重视喂养流程管理,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改善TBI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肠道营养 共识
原文传递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9
11
作者 胡晓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77-79,86,共4页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2组术后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统计并发...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2组术后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统计并发症、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观察组1个月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Fugl-Meye、下肢FuglMey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式康复护理遵循颅脑外伤术后恢复的特点,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术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式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 肢体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4
12
作者 宋向奇 陈通 +4 位作者 付爱军 朱军 李建民 肖增兵 王瑞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36-1141,共6页
目的:评价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协作网、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维普各数据库,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亚低温... 目的:评价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协作网、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维普各数据库,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亚低温治疗持续≤3 d在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汇总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74,95%CI 0.64~0.85,P<0.000 1];亚低温持续<3 d在改善神经功能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汇总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0,95%CI 1.24~1.59,P<0.000 01];亚低温治疗者肺炎发生率升高(P=0.007),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但敏感性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持续<3 d时无效,持续达到3 d时虽然不能降低病死率但可改善预后(GOS评分4~5分);持续3 d以上或持续至颅内压恢复正常,可降低病死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亚低温治疗期间肺炎发生率增高,是否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尚待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亚低温 META分析
下载PDF
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4
13
作者 陈飞宇 陈光烈 +2 位作者 任浩君 杨俊 孙晓川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9-801,共3页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与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7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30例行开颅手术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与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7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30例行开颅手术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230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4例,感染率10.43%;24例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培养出病原菌2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5株占62.50%,革兰阳性菌9株占37.50%;革兰阳性菌对苯唑西林与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分别为93.33%、86.67%,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55.56%;经单因素分析,影响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次数、手术入路方式、术后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及术后低蛋白血症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是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由多种因素造成,临床上确诊应依据药敏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尽快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开颅手术 颅内感染 相关因素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创伤后顽固性高颅压 被引量:53
14
作者 张赛 涂悦 +7 位作者 赵明亮 孙洪涛 胡群亮 梁海乾 汤锋武 常斌鸽 张文彬 陈宝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DC)治疗重型颅脑创伤(sTBI)后顽固性高颅压的作用及实施DC的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临床资料,根据伤后6个月时的GOS评分将其分为良好组(GOS 4~5分,n=55),不良组(GOS 2~3分,n=46)和... 目的 探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DC)治疗重型颅脑创伤(sTBI)后顽固性高颅压的作用及实施DC的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临床资料,根据伤后6个月时的GOS评分将其分为良好组(GOS 4~5分,n=55),不良组(GOS 2~3分,n=46)和死亡组(GOS 1分,n=31).研究DC对于sTBI患者伤后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治疗作用及不同时间实施DC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病例的死亡率为23.5%(31/132),恢复良好率41.7%(55/132).DC前后的ICP平均值为(35.0±12.8)mmHg和(18.3±12.0)mmHg(P<0.05)、CPP平均值为(50.2±12.4)mmHg和(60.6±12.0)mmHg(P<0.05),在恢复良好组,DC前后这两个指标变化则更为显著.在伤后不同时间段实施DC与死亡率和恢复良好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DC对于sTBI后弥漫性脑肿胀、脑水肿所致顽固性高颅压患者在存活组比死亡组更能有效地降低ICP和升高CPP,而伤后实施DC的时间对于预后影响不明显.DC后持续存在ICP≥25 mmHg是预测死亡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去骨瓣开颅减压术 顽固性颅内压增高 脑肿胀 脑水肿
原文传递
影响急性颅脑损伤预后因素分析(附866例报告) 被引量:52
15
作者 周凡 张世明 +5 位作者 王中 周幽心 李向东 崔岗 周岱 惠国桢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总结2001年6月至2005年5月入院治疗的866例急性脑损伤,分析损伤原因和类型,从GCS评分、手术时机、脑疝、脑肿胀、呼吸功能不全、高热、低血压、高血糖、肝功能异常等方面分析各因素与预...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总结2001年6月至2005年5月入院治疗的866例急性脑损伤,分析损伤原因和类型,从GCS评分、手术时机、脑疝、脑肿胀、呼吸功能不全、高热、低血压、高血糖、肝功能异常等方面分析各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GCS评分越高,死亡率越低;出现脑疝患者死亡率高,迟发性脑疝比早期发生的脑疝危害更大;保守治疗失败及时手术并不影响患者预后;合并弥漫性脑肿胀的患者死亡率较普通脑疝高;合并呼吸功能不全、高热、低血压患者死亡率高;高血糖和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并且对预后产生影响。结论GCS评分的高低直接影响颅脑损伤的预后,但手术时机、脑疝、脑肿胀、呼吸功能不全、高热、低血压、高血糖、肝功能异常等因素对颅脑损伤的预后也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预后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的骨瓣面积与创伤后正常压力脑积水的关系 被引量:50
16
作者 鲁华山 李敏 +2 位作者 满明昊 杨照致 李立宏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的骨瓣面积与创伤后正常压力脑积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4月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的34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2例术后发生脑积水(脑积水组)...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的骨瓣面积与创伤后正常压力脑积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4月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的34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2例术后发生脑积水(脑积水组),22例未发生脑积水(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否为开放性损伤、术前CT中线的偏移距离、手术时长、术后颅内压、颅内感染情况以及行去骨瓣减压的骨瓣面积与术后脑积水发生的关系,探讨创伤后正常压力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16)、术前GCS(P=0.018)、骨瓣面积(P<0.001)均与创伤后正常压力脑积水的发生有关;而性别、是否为开放性损伤、术前CT中线偏移距离、手术时长、术后颅内压及颅内感染情况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瓣面积(OR=1.138,95%CI:1.005~1.288,P=0.042)是创伤后正常压力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创伤后正常压力脑积水的发生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骨瓣面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积水 正常压力 去骨瓣减压术 骨瓣面积 脑脊液动力学
原文传递
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致中央型脑疝的诊断及手术救治 被引量:49
17
作者 缪亦锋 蔺玉昌 +4 位作者 鲁晓杰 苗增利 殷力维 邱永明 江基尧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 探讨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致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救治时机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救治的对冲性双额叶脑挫伤致中央型脑疝的临床资料.本组男45例,女18例;年龄20-72岁,平均43岁.入院立即手术29例,观察... 目的 探讨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致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救治时机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救治的对冲性双额叶脑挫伤致中央型脑疝的临床资料.本组男45例,女18例;年龄20-72岁,平均43岁.入院立即手术29例,观察后急诊手术34例.所有手术均采用双侧同时开颅平衡减压,其中17例为双侧去骨瓣减压,46例为单侧去骨瓣减压. 结果应用GOS判断预后:5分19例,4分26例,3分7例,2分4例,1分7例.术后共有19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和智能障碍为主的精神障碍,并发癫痫7例,脑积水3例.结论 重视中央型脑疝前期或间脑期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及早应用双侧平衡减压开颅,可降低双额叶脑挫伤致中央型脑疝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双额叶脑挫伤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减压术 外科
原文传递
居家护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9
18
作者 金钰梅 贾亚平 +4 位作者 金成胜 朱胜春 邵翠颖 沈泉梅 彭冬妹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65-968,共4页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干预作用,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神经外科病房102例符合条件的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52例,对照组50例,试验组实施出院后居家护理,包括定期电话和上门随访,...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干预作用,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神经外科病房102例符合条件的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52例,对照组50例,试验组实施出院后居家护理,包括定期电话和上门随访,提供压疮护理、管道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康复锻炼和自我护理的方法等。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和门诊复查,两组患者于出院6个月、12个月时进行Karnofsky预后评定表、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生活满意度评定,并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12个月时试验组与对照组Karnofsky预后和ADL评定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满意度指标差别不大(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居家护理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机能状态、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可以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节约医疗服务资源,为今后医院管理服务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颅脑损伤 预后
原文传递
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19
作者 孙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控制依据,以期预防和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1643例颅脑外伤手术治疗患者中的137例并发颅内感染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后再行logistic...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控制依据,以期预防和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1643例颅脑外伤手术治疗患者中的137例并发颅内感染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后再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颅内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术前GCS评分、开放性伤口是影响患者颅内感染的重要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和脑脊液漏是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高危险因素。结论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和手术时间是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采取措施对高危因素患者进行预防性处理,有助于降低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创伤 被引量:46
20
作者 王正锐 李平 +1 位作者 高永清 李兴泽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探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式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本组285例重型、特重型颅脑创伤需行减压手术的患者中,A组160例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B组125例采用常规大骨瓣减压手术。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迟发颅... 目的探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式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本组285例重型、特重型颅脑创伤需行减压手术的患者中,A组160例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B组125例采用常规大骨瓣减压手术。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迟发颅内血肿、术后骨窗脑组织嵌顿、脑移位、脑干变形扭曲、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GOS标准预后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能有效减少重型、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神经外科手术 脑膨出 迟发颅内血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