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谢华萍 耿进妹 +3 位作者 陈纯 张颖 蒋力云 狄飚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特征。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对2011年采集的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标本,同时检测肠道病毒、CoxA 16和EV71。结果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1 837份,肠道病毒阳性1 172份,阳性率63.80%。其中,男性阳性...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特征。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对2011年采集的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标本,同时检测肠道病毒、CoxA 16和EV71。结果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1 837份,肠道病毒阳性1 172份,阳性率63.80%。其中,男性阳性率为66.70%(715/1 072),女性为58.74%(457/765);CoxA 16型阳性412份,占35.67%,EV71型357份,占30.46%,CoxA 16和EV71混合感染11份,占0.94%,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386份,占32.94%。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5—7月及9—11月。肠道病毒感染主要集中于0~5岁儿童,占阳性标本的96.84%(1 135/1 172)。结论 CoxA 16型和EV71型为2011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感染亦常见,0~5岁儿童是感染的主要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coxa 16 EV71
下载PDF
投掷最后用力的合理顺序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骆建 张先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2,共4页
对投掷最后用力顺序的分析,得出:最后用力时,推动骨盆作向前上方转动的动力矩来源于右侧腿的踝、膝关节肌肉收缩所形成的转动推力,而髋关节肌肉收缩只是对踝、膝关节肌肉收缩所形成的转动推动力产生协同作用,对骨盆以左侧支撑腿的髋关... 对投掷最后用力顺序的分析,得出:最后用力时,推动骨盆作向前上方转动的动力矩来源于右侧腿的踝、膝关节肌肉收缩所形成的转动推力,而髋关节肌肉收缩只是对踝、膝关节肌肉收缩所形成的转动推动力产生协同作用,对骨盆以左侧支撑腿的髋关节为轴的加速转动不产生直接性的效果。投掷最后用力顺序是踝、膝、髋肌肉依次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掷 最后用力 顺序 髋关节 足旋转 转动矩
下载PDF
试论投掷运动中髋关节的功能与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靳继成 李昕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62-64,72,共4页
对投掷各项技术动作中有关髋关节的动作结构与相应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从中发现投掷技术动作中的共性和个性相互差异以及内在的有机联系。
关键词 投掷运动 髋关节 技术动作 髋部肌肉 身体肌肉
下载PDF
Surgical treatment of femoral deformities in polyostotic fibrous dysplasia and McCune-Albright syndrome:A literature review 被引量:1
4
作者 Giulio Gorgolini Alessandro Caterini +3 位作者 Lorenzo Nicotra Fernando De Maio Kristian Efremov Pasquale Farsetti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2年第3期329-338,共10页
BACKGROUND Surgical correction of femoral deformities in polyostotic fibrous dysplasia(PFD)or McCune-Albright syndrome(MAS),such as coxa vara or shepherd’s crook deformity,is a challenge.AIM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BACKGROUND Surgical correction of femoral deformities in polyostotic fibrous dysplasia(PFD)or McCune-Albright syndrome(MAS),such as coxa vara or shepherd’s crook deformity,is a challenge.AIM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femoral deformities caused by PDF or MAS treated by osteotomies and stabiliz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by analyzing the most relevant studies on the topic.METHODS A literature search was performed in Medline database(PubMed).Articles were screened for patients affected by PFD or MAS surgically managed by osteotomies and stabiliz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RESULTS The initial search produced 184 studies,with 15 fulfilling the eligibility criteria of our study.Selected articles(1987-2019)included 111 patients overall(136 femurs).CONCLUSION Based on our results,the preferred method to stabilize corrective osteotomies is intramedullary nailing with neck cross pinning.When the deformity is limited to the proximal part of the femur,a screw or blade plate may be used,although there is a high risk of fracture below the plate.When the femur is entirely involved,a two-stage procedure may b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ostotic fibrous dysplasia McCune-Albright syndrome coxa vara Shepherd’s crook deformity Femoral osteotomy Intramedullary nailing
下载PDF
Bilateral stress fractures of femoral neck in non-athletes: a report of four cases 被引量:1
5
作者 Monappa A. Naik Premjit Sujir +3 位作者 Sujit Kumar Tripathy Sandeep Vijayan Shamsi Hameed Sharath K. Rao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13-117,共5页
Femoral neck stress fractures (FNSFs) are rare, constituting only 5% of all stress fractures in young adults. These fractures are usually seen in athletes, military recruits and patients with underlying metabolic di... Femoral neck stress fractures (FNSFs) are rare, constituting only 5% of all stress fractures in young adults. These fractures are usually seen in athletes, military recruits and patients with underlying metabolic diseases. The treatment of FNSFs is still controversial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treatment procedure. We came across 4 cases of bilateral FNSFs in non-athletic individuals who were manual labourers with- out underlying bony disorders. Two patients with FNSFs and coxa vara deformity on both sides were managed by subtrochanteric valgus osteotomy and dynamic hip screw fixation. One of the remaining two patients was treated by cannulated cancellous screw fixation on one side and sub- trochanteric valgus osteotomy on the other side. The fourth patient received subtrochanteric valgus osteotomy on oneside and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 on the other side after failed 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 All the fractures healed without any complications. No evidence of avascular ne- crosis or arthritis was noted in our series. Subtrochanteric valgus osteotomy restores normal neck-shaft angle in pa- tients suffering from FNSFs combined with coxa vara deformity. Moreover, it helps to bring the forces acting around the hip to normal biomechanical levels, leading to fracture union and better results. Replacement arthroplasty is recommended to patients who fail to achieve bony union after fix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s stress Femoralneckfractures coxa vara OSTEOTOMY
原文传递
277例手足口病样本病原学检测报告
6
作者 王增良 杨欢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了解2015年临汾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使用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对肠道病毒进行核酸检测和型别鉴定,并对未能分型的肠道病毒的VP2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并对其进行测序和比对鉴定,得出病毒型别... 目的:了解2015年临汾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使用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对肠道病毒进行核酸检测和型别鉴定,并对未能分型的肠道病毒的VP2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并对其进行测序和比对鉴定,得出病毒型别。结果:277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中,检测到肠道病毒核酸阳性201例,阳性率为71.6%,其中,肠道病毒71型7例,占阳性样本3.5%;柯萨奇病毒A16型62例,占阳性样本30.8%;CA6型94例,占阳性样本46.8%;CA10型3例,占阳性样本1.5%;柯萨奇病毒B5型1例,占阳性样本0.5%;埃可病毒9型1例,占阳性样本0.5%;CA4/CA6混合型2例,占阳性样本1%;未分型肠道病毒(EV)33例,占阳性样本16.4%。结论:2015年临汾市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体主要是CA6型,其次是CA16和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学 肠道病毒 coxa 6
下载PDF
股骨小粗隆缺损的生物力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06
7
作者 蔡迎峰 陈胜 张维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 探讨股骨小粗隆缺损后对股骨上端生物力学的影响 ,分析加压滑动鹅颈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 ,探求防止髋内翻的方法。方法 用人体股骨模拟股骨小粗隆骨折造成股骨小粗隆缺损和股骨小粗隆广泛缺损 ,模拟股骨头垂直受力 ,... 目的 探讨股骨小粗隆缺损后对股骨上端生物力学的影响 ,分析加压滑动鹅颈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 ,探求防止髋内翻的方法。方法 用人体股骨模拟股骨小粗隆骨折造成股骨小粗隆缺损和股骨小粗隆广泛缺损 ,模拟股骨头垂直受力 ,测量小粗隆对侧应变大小。结果 小粗隆缺损后 ,其对侧的张应力增加 6 0 % ;小粗隆广泛缺损后 ,其对侧的张应力增加370 %。结论 股骨小粗隆缺损 (治疗中未做复位固定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小粗隆缺损 髋内翻 生物力学
下载PDF
2009—2010年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26
8
作者 孙立梅 邓爱萍 +6 位作者 康敏 何剑峰 钟豪杰 郑焕英 曾汉日 林锦炎 张永慧 《华南预防医学》 2011年第4期9-13,共5页
目的分析2009—2010年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9—2010年广东省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和2010年... 目的分析2009—2010年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9—2010年广东省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和2010年广东省分别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3 078和226 620例,报告死亡病例22和63例,发病率为97.53/10万和235.13/10万,死亡率0.02/10万和0.07/10万。2年度发病率居前5位的地市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海、中山、东莞、佛山市)及惠州市为主;2年度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在4—7月和9—10月呈现2个高峰期(前者为全年高峰期),死亡病例在4—7月呈现高峰期;2年度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以3岁及以下儿童为主(2009、2010年分别占78.71%和81.04%),死亡病例均为5岁及以下儿童;2年度男女发病率性别比分别为1.81∶1.00、1.74∶1.00,死亡率性别比分别为1.67∶1.00、2.58∶1.00;2年度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均以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72.21%和73.96%。2年全省报告手足口病10例及以上聚集性疫情分别为29、39起,平均罹患率分别为1.47%、4.86%。2009年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2 889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感染病例构成比最高(49.57%,1 432/2 889),2010年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5 355例,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病例构成比最高(55.41%,2 967/5 355)。2009年报告的22例死亡病例均为感染EV71的实验室确诊病例,2010年报告实验室确诊的57例死亡病例中,EV71感染病例构成比为94.74%(54/57)。结论 2010年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大于2009年,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优势毒株发生转变。做好社区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是当前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肠道病毒A组16型
原文传递
2007—2012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11
9
作者 钱海坤 田祎 +9 位作者 李锡太 李爽 贾蕾 王小莉 吴晓娜 李洁 林长缨 李伟红 杨扬 王全意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对2007—2012年北京市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7—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007—2012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呈现周期性趋势,北京市手足口病高发区域... 目的对2007—2012年北京市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7—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007—2012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呈现周期性趋势,北京市手足口病高发区域呈环形带分布,中心城区和远郊区县病例数少,近郊区和城区结合部报告病例数多。患者发病时间以4—9月份为主,高峰集中在5—7月份。病例发病年龄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本市户籍和外省户籍手足口病病例比为1.70:1;散居儿童手足口病例中重症病例构成比和死亡例数高于幼托儿童。EV71和CoxA16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CoxA16在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中所占比例较低,而EV71所占比例较高,其他肠道病毒在重症病例中也占较高比例。结论北京市手足口病发病呈现周期性变化,应加强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地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散居儿童手足口病防病知识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EV71 coxa16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07—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09
10
作者 李锡太 王全意 +7 位作者 黄芳 李洁 曲梅 李爽 刘白薇 吴晓娜 张莉 黎新宇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1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通过对2007—2010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手足VI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2007—2010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北京市2007—2010年报告... 目的通过对2007—2010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手足VI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2007—2010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北京市2007—2010年报告病例数分别为11012例、18445例、24483例和45409例,报告死亡例数分别为0例、2例、4例和18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9.65/10万、112.90/10万、144.44/10万、258.74/10万。流动人口聚集区报告发病例数较多;四季均有病例报告,但以夏秋季为主,5—7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男性儿童发病高于女性儿童;散居儿童死亡例数高于幼托儿童。EV71和CoxA16为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病原体,EV71病毒均为C4基因型。结论北京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每年夏秋季节。应加强对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流动人口聚居区散居儿童是防控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EV71 coxa16
原文传递
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后住院患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变化 被引量:41
11
作者 吉连福 杨恩辉 +2 位作者 单鸣凤 周凯 金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6-552,共7页
目的了解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某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病例资料,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比较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前后(2014年—2016年10... 目的了解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某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病例资料,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比较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前后(2014年—2016年10月VS 2016年11月—2018年)住院患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变化。结果共收治手足口病住院患儿7099例,其中普通型6339例,重症1570例。与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前比较,接种后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数减少,重症病例所占比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7,P<0.001)。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发病年龄仍然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但每个年龄段重症病例均有下降;全年发病呈现两个高峰,分别在5—7月、9—11月;普通型病例以非EV71/CoxA16肠道病毒感染为主,重症病例仍以EV71型病毒感染为主。结论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后手足口病优势病原体较前发生了明显变化,且重症病例所占比率明显下降,EV71型病毒疫苗值得推广应用。需进一步开展非EV71/CoxA16肠道病毒的分型检测,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71型病毒疫苗 肠道病毒71型 非EV71/coxa16肠道病毒
下载PDF
广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动态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梁会营 康燕 +2 位作者 陶霞 李美霞 罗雷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410-1413,共4页
目的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广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了解流行现状,探讨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的流行特征。手足口病的肛拭子标本从哨点... 目的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广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了解流行现状,探讨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的流行特征。手足口病的肛拭子标本从哨点医院获得,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疫情暴发月份提前,流行强度增大,高位持续时间延长;市区病例构成从2008年下半年的48.32%逐步降至2011年上半年的35.09%,农村地区则从2008年的11.95%逐步升至24.67%,城乡结合部相对稳定在40.30%左右;病例主要在5岁以下婴幼儿,但呈现出低龄化、成人化的两极化发展趋势,男性高于女性;散居儿童病例数构成比从2008年下半年的60.04%增至2011年的68.92%,托幼儿童则从2008年的38.09%降至2011年的28.27%,学生病例2009年以来相对稳定在2.55%左右;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呈现交替流行的现象。结论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不断向低龄儿童、散居儿童和农村地区扩散,同时不同型别的毒株交替出现。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严峻,防控难度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动态研究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原文传递
湖南省197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病原学检测结果 被引量:34
13
作者 张红 黄一伟 +4 位作者 刘运芝 张帆 黄威 蔡亮 李俊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1933-1935,共3页
目的明确2008年引起湖南省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疱疹液、咽拭子、肛拭子、粪便等样本,用RD、Hep-2细胞对粪便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应用RT-PCR方法检测原始样本... 目的明确2008年引起湖南省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疱疹液、咽拭子、肛拭子、粪便等样本,用RD、Hep-2细胞对粪便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应用RT-PCR方法检测原始样本和分离阳性毒株中的EV、EV71和CoxA16病毒的核酸。结果共收集197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样本,实验室检测阳性的105例,其中EV71阳性的72例,CoxA16阳性的14例,EV阳性、EV71和CoxA16阴性的19例。同时,从59份粪便样本中分离出肠道病毒10株,其中EV71型病毒7株,CoxA16型病毒3株。结论引起湖南省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型肠道病毒,EV71感染的病例占阳性病例数的68.57%。全省除株洲、湘西自治州未检测到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病例外,其余市(州)均有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学 EV71 coxa16
原文传递
2005年与2007年手足口病325例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董兆华 隋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0-472,共3页
目的了解枣庄地区2005年与2007年手足口病发生情况及临床规律。方法统计调查2005年与2007年325例手足口病资料,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2005年与2007年手足口病两次流行除性别分布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在病原、发病年龄、流行时... 目的了解枣庄地区2005年与2007年手足口病发生情况及临床规律。方法统计调查2005年与2007年325例手足口病资料,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2005年与2007年手足口病两次流行除性别分布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在病原、发病年龄、流行时间、地区分布、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治疗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枣庄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原为EV71的2007年较病原为CoxA16的2005年发病年龄小、流行时间长、散居儿童多、临床表现及并发症重、实验室检查异常多,治疗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16 肠病毒71
下载PDF
2009年山东省手足口病病例的病原学检测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裴耀文 李忠 +6 位作者 张华宁 吕慧 孙娜 张岩 王爽 王宇路 王显军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708-710,共3页
目的了解2009年引起山东省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HFMD临床诊断病例的粪便、咽拭子、疱疹液等标本,应用肠道通用引物和EV71、CoxA16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RT-PCR鉴定;使用RD、Hep-2细胞对部分肠道通用引物阳性的... 目的了解2009年引起山东省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HFMD临床诊断病例的粪便、咽拭子、疱疹液等标本,应用肠道通用引物和EV71、CoxA16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RT-PCR鉴定;使用RD、Hep-2细胞对部分肠道通用引物阳性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共收集1604份HFMD临床诊断病例标本,实验室检测阳性标本990份,其中EV71阳性标本589份,CoxA16阳性标本29份,EV71和CoxA16同为阳性标本2份,EV71和CoxA16的检出率分别为36.72%和1.81%。从80份肠道通用引物阳性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肠道病毒32株,其中EV71型病毒23株,CoxA16型病毒4株。结论引起山东省HFMD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型肠道病毒,EV71感染占EV阳性标本数的59.50%。全省17个地市均有EV71感染的HFMD病例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EV71 coxa16
原文传递
不同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儿童的病毒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29
16
作者 谢瑞玉 李维春 +1 位作者 朱磊 谢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14-261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儿童的病毒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儿科住院治疗且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儿162例,根据感染病毒不同将其分为CoxA16组91例和EV71组71例,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病毒载量、临床特点、生... 目的探讨不同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儿童的病毒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儿科住院治疗且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儿162例,根据感染病毒不同将其分为CoxA16组91例和EV71组71例,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病毒载量、临床特点、生命体征指标,手、足部皮疹以及口腔疱疹分布。结果循环阈值EV71组为(27.6±3.9),CoxA16组为(25.7±3.7),EV71组循环阈值显著高于CoxA16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组患儿的病程、热程均长于CoxA16组,EV71组患儿伴随咳嗽比例显著低于CoxA16组,EV71组患儿伴随嗜睡、惊厥、呕吐、肌肉痉挛比例显著高于CoxA16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组患儿最高体温、最高收缩压、最高舒张压、最快心率、最快呼吸频率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CoxA16组患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组患儿上腭、咽峡部、颊粘膜发生口腔溃疡比例显著低于CoxA16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儿童的病毒载量与病毒的型别有关,EV71型病毒性手足口病不易被察觉,易发生嗜睡、惊厥、呕吐、肌肉痉挛,且生命体征较差,CoxA16型病毒性手足口病易发生咳嗽,口腔溃疡,在临床治疗是一定要区分对待,对控制患儿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EV71 coxa16 感染 手足口病 儿童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09年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及柯萨奇A组16型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曲梅 李洁 +9 位作者 贾蕾 檀晓娟 高志勇 严寒秋 郭婧 李锡太 黎新宇 王全意 许文波 黄芳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2-436,共5页
阐明北京市2009年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构成并对柯萨奇病毒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 阐明北京市2009年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构成并对柯萨奇病毒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对2009年从北京市儿童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975例病例中采集的1044份临床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采用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 yosarcoma,RD)细胞对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200份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并对9株CoxA16分离株进行VP1区编码区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北京市HFMD的主要病原为CoxA16(49.4%)和EV71(36.4%),其中CoxA16为优势血清型;此外,还有其它型别的肠道病毒(CoxA4、CoxA10和CoxA9等)共流行。基因分型表明2009年北京流行的CoxA16属于B1a和B1b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 基因型
原文传递
郑州市健康人群手足口病隐性感染调查 被引量:23
18
作者 牛卫东 戴蕾 史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09-2210,2213,共3页
目的:了解郑州市健康儿童及成人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状况。方法:2010年和2011年在郑州市金水区开展健康人群感染状况调查。调查对象分为10个年龄组,0~岁、1~岁、2~岁、3~岁、4~岁、5~岁、6~岁、7~岁、13~岁、18岁以上组各10人,每... 目的:了解郑州市健康儿童及成人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状况。方法:2010年和2011年在郑州市金水区开展健康人群感染状况调查。调查对象分为10个年龄组,0~岁、1~岁、2~岁、3~岁、4~岁、5~岁、6~岁、7~岁、13~岁、18岁以上组各10人,每年调查100人。每人采集粪便和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包括PE、EV71和CoxA16)。结果:在连续两年监测的200例健康人群标本中,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率达24.5%。结论:肠道病毒在人群中分布较为普遍。6岁以下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引起手足口病常见的EV71和CoxA16型肠道病毒在健康人群中隐性感染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核酸检测 EV71 coxa16 标本
原文传递
不同标本EV71和CoxA16检测对于手足口病重症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郑友限 陈明春 +1 位作者 王耿 杨秀惠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2348-2350,共3页
目的:了解泉州市2008年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不同标本中肠道病毒EV71和CoxA16的感染情况,为我市手足口病的治疗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泉州市36例重症病例的咽拭子、疱疹液及脑脊... 目的:了解泉州市2008年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不同标本中肠道病毒EV71和CoxA16的感染情况,为我市手足口病的治疗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泉州市36例重症病例的咽拭子、疱疹液及脑脊液标本共104份(咽拭子35份,疱疹液32份,脑脊液36份)进行EV7I和CoxA16的检测,并对部分标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36例重症病例均只检出肠道病毒EV71,阳性率为100%,咽拭子、疱疹液、脑脊液的检出率分别为97.2%、100%、2.8%,基因分型为C4基因亚型,与国内其他省检出的基因型相同。结论: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是手足口病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咽拭子和疱疹液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所有重症病例均为C4基因亚型的EV7I感染,只有1例脑脊液检出EV7I,并且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71 coxa16 重症病例 RT—PCR
原文传递
2008-2010年台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郑官增 袁文平 +9 位作者 李桂霞 沈伟伟 裘丹红 冯济富 王金富 常钥 郑翔 顾梦星 章敏杰 徐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2272-2273,共2页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病原谱变迁和标本类型及采样时间对病原学诊断的意义。方法:自2008年5月-2010年5月连续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肛拭子、大便、疱疹液和脑脊液进行EV71、CoxA16等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EV71,CoxA16...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病原谱变迁和标本类型及采样时间对病原学诊断的意义。方法:自2008年5月-2010年5月连续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肛拭子、大便、疱疹液和脑脊液进行EV71、CoxA16等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出率分别为:2008年26.0%,5.2%,9.4%;2009年47.9%,21.4%,4.3%;2010年25.0%,38.6%,6.8%。咽拭子、疱疹液、肛拭子或大便、脑脊液标本检出率分别为65.5%、59.7%、71.4%、0%;咽拭子标本与肛拭子或大便标本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7.0%,与疱疹液符合率为75.0%;病后当天、病后1-3天、病后4-7天采集的标本检出率分别为83.8%、58.0%、59.7%。结论:2008年5月-2010年5月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是EV71和CoxA16,但每年病原谱在不断变化;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为EV71,未见CoxA16。在病后7天内采集病人咽拭子或肛拭子或大便或疱疹液标本对手足口病的病原诊断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71 coxa16 标本 核酸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