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水工隧洞透水衬砌渗流-应力-损伤耦合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利 苏凯 +2 位作者 周亚峰 文喜雨 伍鹤皋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322,共10页
在高压隧洞发电运行过程中,衬砌钢筋应力普遍小于设计预期,并未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效果。本文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与透水衬砌理论,提出了透水衬砌渗流-应力-损伤耦合算法。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平台ABAQUS进行二次开发,通过Fortra... 在高压隧洞发电运行过程中,衬砌钢筋应力普遍小于设计预期,并未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效果。本文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与透水衬砌理论,提出了透水衬砌渗流-应力-损伤耦合算法。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平台ABAQUS进行二次开发,通过Fortran语言调用实用程序GETVRM获取材料损伤,并利用子程序USDFLD实现了材料渗透系数随损伤的动态更新,完成了隧洞初次充水加压工况中衬砌损伤开裂的耦合分析过程,研究了衬砌损伤开裂、渗透孔压以及钢筋应力的演化特征,并探讨了衬砌与围岩有条件联合承载特性对耦合结果的影响。可以发现:计算所得的衬砌损伤开裂特征与衬砌压水试验结果吻合,完全联合承载与有条件联合承载两种情况下,衬砌钢筋应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说明衬砌设计中未考虑衬砌与围岩相互脱离,即有条件联合承载,是隧洞发电运行时衬砌钢筋应力普遍小于设计预期的原因。本文提出的耦合算法所得到的结果与工程普遍规律相符,具有一定推广性,可以为衬砌设计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衬砌 损伤开裂 耦合 钢筋应力 有条件联合承载
下载PDF
绿色人居视角下区域经济-生态-居住耦合关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马勇 朱建庄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3-147,共5页
将绿色人居看成一个集经济-生态-居住于一体的复杂且具有耦合特征的开放巨系统,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推进绿色人居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构建区域经济-生态-居住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 将绿色人居看成一个集经济-生态-居住于一体的复杂且具有耦合特征的开放巨系统,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推进绿色人居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构建区域经济-生态-居住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Jenks自然最佳断裂聚类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三个子系统耦合协调度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及可视化处理。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值高度集中的格局;除昆明市和南昌市外,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都有着较为显著的首位度效应,低值区集中于四川省境内,集中连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人居 长江经济带 耦合协调度 熵值法
下载PDF
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脆弱性耦合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罗海平 王佳铖 +1 位作者 胡学英 李卓雅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7-128,共12页
基于粮食安全脆弱性和生态安全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测度2000—2020年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脆弱性指数,运用耦合协同度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协同演进关系,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驱动二者耦合协同的主导因子和交互因... 基于粮食安全脆弱性和生态安全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测度2000—2020年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脆弱性指数,运用耦合协同度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协同演进关系,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驱动二者耦合协同的主导因子和交互因子。研究表明: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脆弱性水平显著下降,发展状态由粮食安全滞后型转变为生态安全滞后型;二者的耦合协同度逐年上升,由濒临失调等级上升为中级协同等级,空间上呈现出由“南高北低”向“南北齐升”迈进的趋势;地均劳动力数量、地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酸雨率是驱动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脆弱性耦合协同的主导因子,各主导因子经交互后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即两因子共同作用会增强其空间分异的解释力;驱动南、北方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脆弱性耦合协同的主导因子存在异质性和阶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脆弱性 粮食安全 生态安全 耦合协同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耦合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变特征——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和Kernel核密度估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曹俊勇 张乐柱 《农村金融研究》 2023年第3期55-68,共14页
数字普惠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征信体系数据集中优势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新机遇,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作用关系,对我国乡村产业发展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选取2011-2020年度31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熵... 数字普惠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征信体系数据集中优势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新机遇,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作用关系,对我国乡村产业发展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选取2011-2020年度31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测度了农村产业融合指数及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耦合协调度,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解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增速明显,但省级差异较为突出;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耦合协调度逐步好转,但总体耦合协调度较低,省际差异较大,发展不够均衡;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的差异与超变密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间差异对其影响在减弱,超变密度对其差异的影响在增强;我国31省市区域间两者耦合协调度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有缩小趋势,两极分化态势显著;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和空间相关特征,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基于上述结论,分别从数字普惠金融的均衡发展、农村产业融合策略、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耦合联动机制以及区域发展协同作用等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产业融合 指数测度 耦合协同 空间差异 时空演化
下载PDF
蓉欧+战略下内陆及沿海港口的耦合协同仿真 被引量:5
5
作者 杨静莹 汤银英 陈思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随着蓉欧+战略不断深入实施,成都国际铁路港与沿海港口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同时其协调发展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通过分析蓉欧+战略背景下内陆港与沿海港口间互联互通反馈关系,构建其耦合协同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 随着蓉欧+战略不断深入实施,成都国际铁路港与沿海港口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同时其协调发展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通过分析蓉欧+战略背景下内陆港与沿海港口间互联互通反馈关系,构建其耦合协同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单一因素变动下,提高中欧海运运输时效性对系统内部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加快内陆与沿海港口间互联互通通道建设也会带动系统的整体发展速度。多因素变动下,蓉欧快铁降低运价的同时加强铁路口岸建设以及建立中欧班列运营管理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协同发展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蓉欧+战略 成都国际铁路港 沿海港口 耦合协同 系统动力学 仿真
下载PDF
林业信贷与森林保险关联关系与合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秦涛 田治威 +1 位作者 潘焕学 殷丽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1-137,共7页
在金融支持林业发展过程中,信贷和保险两大金融政策发挥着巨大作用。只有大力促进林业信贷与森林保险互动发展,才能构建完善而高效的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然而,我国林业信贷与森林保险合作从总体上说尚处浅层起步阶段,理论研究与具体实务... 在金融支持林业发展过程中,信贷和保险两大金融政策发挥着巨大作用。只有大力促进林业信贷与森林保险互动发展,才能构建完善而高效的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然而,我国林业信贷与森林保险合作从总体上说尚处浅层起步阶段,理论研究与具体实务中均缺乏对两者互动机制的系统探索。为填补这一研究空白,本文结合林业信贷与森林保险互动发展的现实需要,阐述了林业信贷与森林保险耦合机制的经济学原理,并通过分析林业信贷与森林保险的耦合机制,依据对林农信贷与保险需求实证观察探讨林业信贷与森林保险的关联关系,以此来验证建立林业信贷与森林保险互动机制具有现实基础,提出跨市场的机构合作和跨市场的产品合作两种对接模式。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林业信贷与森林保险耦合机制的有机结合具有可行性,这一合作模式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并可以提高信贷机构、保险公司及林业经营者预期收益,建议探索建立信贷与保险制度框架,以此来增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信贷 森林保险 关联关系 合作模式
下载PDF
科研合作视角下的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与主题结构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菲菲 田辛玲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2-116,149,共6页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中的合作关系日益成为影响科学生产能力发挥的巨大力量,合作研究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普遍现象,对科研合作现象的研究,也成为学科研究现状揭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合作发文视角下的作者合作、机构合作、...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中的合作关系日益成为影响科学生产能力发挥的巨大力量,合作研究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普遍现象,对科研合作现象的研究,也成为学科研究现状揭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合作发文视角下的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学科交叉研究三个方面对国内情报学研究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该学科发展和科技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学 作者合作 作者关键词耦合 机构合作 学科交叉研究
原文传递
流域初始二维水权耦合配置系统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吴丹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0,72,共6页
结合流域内各区域及其生活、生产与生态环境等不同行业对初始取水权和排污权的配置结果,将各区域视为各自独立的系统单元,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视为各区域系统单元中的3个子系统单元,构建流域初始二维水权耦合配置系统,设计耦合配置... 结合流域内各区域及其生活、生产与生态环境等不同行业对初始取水权和排污权的配置结果,将各区域视为各自独立的系统单元,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视为各区域系统单元中的3个子系统单元,构建流域初始二维水权耦合配置系统,设计耦合配置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确立耦合配置系统评价准则,用于评价各区域系统单元中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同效度以及各区域系统单元之间关于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以及整体之间的趋同发展效度。以辽宁省大凌河流域水权配置方案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二维水权 耦合配置系统 评价指标体系 耦合协同 趋同发展
下载PDF
黑河流域中段甘州区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鄢继选 孙栋元 +1 位作者 乔蕻强 郑志琴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1期95-102,共8页
借助于熵权法、耦合协调度研究甘州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黑河流域中游甘州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保护指明方向。结果表明:①甘州区由2003—2017年的土地利用综合指数由0.2613上升到0.6545,增幅150%;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由200... 借助于熵权法、耦合协调度研究甘州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黑河流域中游甘州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保护指明方向。结果表明:①甘州区由2003—2017年的土地利用综合指数由0.2613上升到0.6545,增幅150%;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由2003年0.3809上升到2017年的0.4716,增幅23.81%,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都在持续提升。②甘州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整体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处于中级耦合发展生态环境滞后型。③通过关联分析可知,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三废排放量分别作为甘州区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今后适当加强土地利用程度,减少三废排放量,以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良好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甘州区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创意产生阶段企业知识流耦合控制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慧颖 王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3-27,共5页
创新源于好的创意,而好的创意是以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为基础。基于合作网络,在描述了创意产生阶段企业知识流耦合过程的基础上,引入节点间的耦合度变量,借助Petri网构建了合作网络环境下,创意产生阶段企业知识流耦合过程控制模型,研究了... 创新源于好的创意,而好的创意是以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为基础。基于合作网络,在描述了创意产生阶段企业知识流耦合过程的基础上,引入节点间的耦合度变量,借助Petri网构建了合作网络环境下,创意产生阶段企业知识流耦合过程控制模型,研究了基于合作网络的企业知识流动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企业通过调节与其他知识节点间的耦合度控制从合作网络中流入企业的知识流量、流速和结网过程,从而更好的调配企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流 耦合 合作网络 PETRI网
下载PDF
沈阳高校“众创空间”与社会“众创空间”联动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丽 《未来与发展》 2016年第12期110-112,101,共4页
本文从"资本、资源、区域、技术、政策与服务融合、信息"六个方面,提出高校与社会的"众创空间"联动发展机制,搭建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平台,使创业成本更小化、方式多元化、信息更畅通,实现众创目标。
关键词 众创空间 校社联动 融合共享
下载PDF
大规模新能源汽车接入背景下的电氢能源与交通系统耦合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佳琪 徐潇源 严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266,共14页
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可再生能源发电耦合制氢技术在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率的同时,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未来,电氢能源系统与交通系统的耦合将会更加密切.以大规模新能源汽车接入为背景,首先综述了电... 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可再生能源发电耦合制氢技术在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率的同时,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未来,电氢能源系统与交通系统的耦合将会更加密切.以大规模新能源汽车接入为背景,首先综述了电氢能源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对耦合系统制氢、出力波动平抑以及参与电力系统优化运行3种工作模式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能源角度出发,分别对电力-交通耦合系统中的联合规划与优化运行研究现状以及氢能-交通耦合系统中的加氢站优化与氢能运输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结合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瓶颈,从动态模型构建、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等方面对未来可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电氢能源系统 交通系统 联合规划 协同运行
下载PDF
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对产学研主体知识进化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曹霞 宋琪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9-98,共10页
构建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知识隐匿、控制方式、产学研主体知识进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使用基于Bootstrap的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对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与知识进化正相关;知识隐匿是产学研创... 构建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知识隐匿、控制方式、产学研主体知识进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使用基于Bootstrap的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对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与知识进化正相关;知识隐匿是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与知识进化的中介变量;控制方式正向调节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与知识隐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 知识隐匿 控制方式 知识进化
原文传递
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监管如何创新——区块链技术的介入 被引量:11
14
作者 方俊 喻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7,共9页
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监管领域的应用模式,以促进对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的有效监管。区块链技术所具备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化、时序回溯等技术与功能特征,在有效规避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监管中存在的信息公开困难、信息不透明、监... 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监管领域的应用模式,以促进对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的有效监管。区块链技术所具备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化、时序回溯等技术与功能特征,在有效规避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监管中存在的信息公开困难、信息不透明、监管主体单一、信息监管不全面、社会组织瞒报信息等问题上具有天然优势。区块链技术的特征优势与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监管需求之间存在密切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区块链技术创新性地设计了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协同监管应用模式与公益慈善捐赠场景下的资金流转信息溯源应用模式。区块链技术尚为新生事物,要实现其在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监管领域的运用,需以理念变革为先导,树立合作共赢新理念;以技术为本,大力发展区块链核心技术;以法制为保障,优化技术运行的政策与法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社会组织 信用信息监管 耦合关系 合作共赢
下载PDF
考虑移动式储能调度的配电网灾后多源协同孤岛运行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育飞 李可铭 +2 位作者 薛花 于艾清 米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2,共11页
针对极端事件导致的配电网大面积停电现象,在路-电耦合背景下,提出一种考虑移动式储能调度的配电网灾后多源协同孤岛运行策略。首先,基于路-电耦合背景下的灾后运行框架,以加权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同时考虑交通流量的变化对移动式储能... 针对极端事件导致的配电网大面积停电现象,在路-电耦合背景下,提出一种考虑移动式储能调度的配电网灾后多源协同孤岛运行策略。首先,基于路-电耦合背景下的灾后运行框架,以加权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同时考虑交通流量的变化对移动式储能调度过程的影响,建立多源协同孤岛运行模型;然后,根据所建模型的特点以及决策需求,基于两阶段优化框架制定孤岛运行决策流程,确保失电孤岛区域与含本地电源区域负荷恢复的协调进行;最后,采用IEEE 33节点配电网与29节点交通路网相耦合的算例进行分析,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孤岛运行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各电源在配电网灾后恢复时的协同能力,实现了有限电能的最优分配和转移,有效提升了配电网灾后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移动式储能系统 调度 路-电耦合 多源协同 孤岛运行 两阶段优化
下载PDF
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结模式及利益实现 被引量:7
16
作者 唐润芝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12期44-49,共6页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是现阶段的一个重大课题。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内容。以涪陵榨菜产业为对象,从交易费用理论、契约理论和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三个视角对榨菜加工企业与菜农利...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是现阶段的一个重大课题。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内容。以涪陵榨菜产业为对象,从交易费用理论、契约理论和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三个视角对榨菜加工企业与菜农利益联结进行竞合博弈分析。不同利益联结模式中榨菜加工企业与菜农利益实现情况不同,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会倾向于向紧密性的企业化、股份式或股份合作式利益联结模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联结模式 利益机制 竞合博弈
下载PDF
中国高铁的集成创新为何能够成功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柏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10期78-88,共11页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自主研发以中华之星为代表的高速列车,并在短短的12年里走过从吸收消化再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到原始创新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很多产业实施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为什么只有高铁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不仅是...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自主研发以中华之星为代表的高速列车,并在短短的12年里走过从吸收消化再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到原始创新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很多产业实施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为什么只有高铁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不仅是技术攻关,更是一次资源分配和制度创新,特别是以项目为契机,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指引作用,大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注重科研院校在重大项目立项、论证、攻关等核心环节的作用,这些经验都对其它重大项目攻关有着重大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铁创新体系 产业政策 寡占竞争 耦合与系统集成能力 产学研深度合作
下载PDF
基于专利引用耦合2-模网分析的国家间创新合作机会揭示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睿 张瀚东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124,共7页
[目的/意义]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大背景下,构建一种基于专利引用耦合2-模网分析的情报学方法,用于揭示国家间的创新合作机会。[方法/过程]用专利引用耦合关系映射创新主体对特定技术对象的“共同关注”机制,基于“共同关注”所蕴涵的... [目的/意义]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大背景下,构建一种基于专利引用耦合2-模网分析的情报学方法,用于揭示国家间的创新合作机会。[方法/过程]用专利引用耦合关系映射创新主体对特定技术对象的“共同关注”机制,基于“共同关注”所蕴涵的潜在技术关联,揭示未来的创新合作机会。具体步骤:构建两国间的专利引用耦合2-模网;多重计量中心性、结构洞、关联强度等指标,综合定位两国共同关注的特定领域节点;以特定领域节点为“技术桥接”,在技术价值链上揭示两国间可能存在的创新合作机会。[结果/结论]基于专利引用耦合2-模网分析的国家间创新合作机会揭示方法,经中—波两国间的案例实证为有效。[局限]计量指标阈值设置的合理性、实验样本的广泛性、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引用耦合 技术关联 国家创新合作 2-模网 耦合强度
原文传递
基于耦合机制的并行设计环境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掘 胡志刚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5-68,共4页
为了能够真实反映多重耦合及描述耦合过程的动态演变,设计了协同任务类型。提出了减少瓶颈问题的消息主动汇报机制和任务两层调度策略,以及提高多智能体系统设计合法性、灵活性的体系结构原型和自然语言通信功能的思想及方法。实现了可... 为了能够真实反映多重耦合及描述耦合过程的动态演变,设计了协同任务类型。提出了减少瓶颈问题的消息主动汇报机制和任务两层调度策略,以及提高多智能体系统设计合法性、灵活性的体系结构原型和自然语言通信功能的思想及方法。实现了可视化的多智能体系统集成开发环境。应用结果表明,借助集成开发环境进行多智能体系统和并行程序开发减少了用户在通信和管理方面的设计工作量,可有效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的健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协同 智能体 并行设计 开发环境 复杂机电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