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433
1
作者 刘彦随 杨忍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1-1020,共10页
本文综合运用样带、地统计、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1990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动态的差异特征显著,北方边境县域高城镇化和东部沿海县域高城镇化形成的"人字形&q... 本文综合运用样带、地统计、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1990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动态的差异特征显著,北方边境县域高城镇化和东部沿海县域高城镇化形成的"人字形"空间形态逐渐凸显;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的两湖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较快,西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保持较低的城镇化水平;②2000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速度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陇海兰新线、长江沿线、北方边境、106国道、东部沿海样带县域城镇化差异明显;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离中心城市距离、二三产业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是影响县域城镇化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同时粮食生产主导定位、非农业人口统计口径、城镇设置标准等因素也影响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发展过程。未来城镇化发展应遵循地域差异,凸显主导功能,推进优化与重点发展区的集约型城镇化、耕地与粮食主产区的分流型城镇化、生态与水源保护区的迁移型城镇化,以及园区与城镇近郊区的融入型城镇化,实现城乡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城镇化进程中人—地—业耦合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乡村发展 区域差异 样带 形成机理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电子商务的县域就地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111
2
作者 许婵 吕斌 文天祚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1,共8页
文章从电子商务的内涵和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谈起,分析了电子商务对我国城镇化格局的影响,探讨了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普及的影响下,人才和经济体在各级城市中获得的机会将更加平等化,我国大城市的中心性地位受到挑战,县域及其所管... 文章从电子商务的内涵和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谈起,分析了电子商务对我国城镇化格局的影响,探讨了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普及的影响下,人才和经济体在各级城市中获得的机会将更加平等化,我国大城市的中心性地位受到挑战,县域及其所管辖的农村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农村地区可以实现由工业化带动到信息化带动的跃迁式发展的城镇化新形势。文章进一步指出在这种新形势下,电子商务所驱动的县域就地城镇化和农村发展是当前新型城镇化的一种新思路,并深入分析了县域就地城镇化的内涵和路径以及基于电子商务的农村发展的三种新模式,分别是延伸式("赶街"模式)、介入式("聚土地"模式)和内生式("沙集"模式),为我国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县域 城镇化 农村
原文传递
产业集群创新与县域城镇化耦合协调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力——以浙江为实证 被引量:55
3
作者 徐维祥 刘程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47-1356,共10页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及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产业集群创新与县域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分析了其空间特征以及驱动力。得到以下结论:2006~2012年,产业集群创新、县域城镇化、耦合度以及协调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上...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及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产业集群创新与县域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分析了其空间特征以及驱动力。得到以下结论:2006~2012年,产业集群创新、县域城镇化、耦合度以及协调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协调度整体表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趋势;协调度呈现出持续的空间集聚态势,且集聚的强度呈倒"V"型的变化态势,形成了杭州湾地区的显著热点区,浙西南的显著冷点区;影响产业集群创新与县域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驱动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其驱动力作用强度按经济基础、对外开放、市场力量、信息化、政府行为以及工业化依次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创新 县域城镇化 耦合协调
下载PDF
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 被引量:51
4
作者 李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共8页
当前,我国城镇化最突出的任务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应重视人的需求在城镇化中的重大作用,必须区分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主动城镇化有多种途径、多种模式,而被动城镇化往往与人为造城、土地城镇化、土地财政、追求短期政绩... 当前,我国城镇化最突出的任务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应重视人的需求在城镇化中的重大作用,必须区分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主动城镇化有多种途径、多种模式,而被动城镇化往往与人为造城、土地城镇化、土地财政、追求短期政绩、伤害群众利益、引发社会矛盾等密切相关。应从多方面入手,切切实实解决城镇化中就业、住房、农村土地宅基地等一系列难题,才能变被动城镇化为主动城镇化。在多种模式的城镇化建设中,应更加重视县域经济,重视就地城镇化、就近城镇化建设,这样才更容易实现主动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城镇化 被动城镇化 县域经济 就近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
下载PDF
中国县域城镇化的基础、趋势与推进思路 被引量:52
5
作者 苏红键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119,共10页
县域是乡村振兴、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本文分析了中国县域城镇化的演进、趋势、特征、总体思路与重点任务,主要结论包括:(1)近年来,县域平均人口维持在45万人左右,县城平均人口从2010年8.50万人逐步增长到2019年10.47万人... 县域是乡村振兴、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本文分析了中国县域城镇化的演进、趋势、特征、总体思路与重点任务,主要结论包括:(1)近年来,县域平均人口维持在45万人左右,县城平均人口从2010年8.50万人逐步增长到2019年10.47万人,同期县城人口占县域人口的比重从19.24%提高到23.13%。(2)据估计,县城平均人口将逐步提高到2025年约11万人和2035年12万人,县城人口占总城镇人口的比重稳定在17%—18%左右;建制镇建成区平均人口将从2019年0.89万人增至2025年约0.9万人,到2035年降至0.86万人左右,同期建制镇建成区人口占总城镇人口的比重逐步降至15%左右。(3)县域城镇化主要表现出县城人口密度较低、县城流动人口落户意愿较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公共服务有待优化、县城建设水平快速提高等特征。(4)未来推进县域城镇化,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高质量发展、多元化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积极提升县城吸引力、吸纳力、承载力、辐射带动力,以此全面提高县域发展质量、构建县域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乡村振兴 城乡关系
原文传递
中国县域城镇化格局演化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50
6
作者 刘彦随 杨忍 林元城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937-2953,共17页
县域城镇化的有序发展和优化布局,对于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资源与市场优化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研究表明:(1)2000—2020年中国县域城镇化快速发展且区域差异显著,东部沿海地区、中... 县域城镇化的有序发展和优化布局,对于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资源与市场优化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研究表明:(1)2000—2020年中国县域城镇化快速发展且区域差异显著,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城郊地区和北方边境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相对较高,而西南地区、中部农区、西藏及新疆大部分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偏低;2020年沿“胡焕庸线”东侧的东北地区、冀北及晋陕豫地区、川东及云贵地区成为县域城镇化率高值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内蒙古边境地区,以及江浙闽东南沿海一带城镇化率超过50%的县域达716个,占比38.3%。(2)县域城镇化是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地理区位条件、公共资源供给、专业创业集群与宏观政策等影响县域城镇化的方向、范围和深度。预测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为76.04%,县域城镇化率为64.38%。未来要重视强化县域人口、经济、社会和空间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3)县域城镇化发展可分为大城市周边县域要素集聚型城镇化、专业功能县域产业集聚带动型城镇化、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农业现代化引领型城镇化、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保育型城镇化、人口流失县域异地转移集中型城镇化等5种类型。(4)县域城镇化以县城和重点镇作为要素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形成居业协同与产城融合的多级体系。通过构建产业全价值链、主导产业关联集群、公共服务融合配置体系等创新路径,将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产业融合与等值化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网络化、城乡治理体系化与资源利用集约化,为优化县域人地关系和城镇化空间体系提供持久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城镇化格局 优化路径 乡村地域系统 乡村振兴 中国
原文传递
从“半工半耕”到“半工伴读”--教育驱动下的县域城镇化新特征 被引量:47
7
作者 蒋宇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43,71,共10页
随着农村家庭的决策考量由“经济收益最大化”转向“以教育为核心的综合收益最大化”,以往“半工半耕”的家庭分工模式呈现新特征。以皖北太和县城的农村学生家庭为案例对象,剖析教育驱动下农村家庭分工布局模式的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 随着农村家庭的决策考量由“经济收益最大化”转向“以教育为核心的综合收益最大化”,以往“半工半耕”的家庭分工模式呈现新特征。以皖北太和县城的农村学生家庭为案例对象,剖析教育驱动下农村家庭分工布局模式的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家庭出于代际阶层流动的需求而将子女送入城镇就读,部分家庭成员出于教育抚养的考量而进城陪读;另一方面,教育竞争导致了乡-城流动过程中成本激增,进一步推动家庭主要劳动力异地务工以提高劳动收益。在以皖北为代表的中国高人口密度、高人口流出地区,教育驱动下的农村家庭形成了本地就读、异地务工的“半工伴读”分工模式,并在宏观上体现为本地与异地相交织的城镇化特征。“半工伴读”的分工模式使得家庭在多维尺度上离散,是具有阶段性特征的中国城镇化的独特现象。未来随着本地就业机会的不断增多、市民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家庭为单元的分工模式在空间上会逐步走向收敛,回归更为完整、健康的城镇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分工 半工伴读 教育 县域城镇化 公共产品选择
下载PDF
县城:新时代中国城镇化转型升级的关键空间布局 被引量:47
8
作者 刘炳辉 熊万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改革开放40余年来,前20年县城在中国城镇化战略中的作用突出,但进入21世纪以后,城镇化进程中的特大城市偏好日益明显。随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县城城镇化的再度强调,这种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引起各方的再度重视与审视。中国城镇化战... 改革开放40余年来,前20年县城在中国城镇化战略中的作用突出,但进入21世纪以后,城镇化进程中的特大城市偏好日益明显。随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县城城镇化的再度强调,这种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引起各方的再度重视与审视。中国城镇化战略“从偏县城到偏城市再到突出县城”的演变过程,具有内在的演化逻辑与必然性。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均已发生巨变,县城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关键空间布局,县城城镇化模式至少需要包含功能协调、区划设置、交通网络、公共设施、权利保障和治理能力六大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城城镇化 转型升级 空间布局 模式 支柱
下载PDF
云南省县域城镇化与交通优势度的时空协同性演化分析 被引量:43
9
作者 戢晓峰 姜莉 陈方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75-1884,共10页
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交通优势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云南省县域城镇化与交通优势度的时空协同性演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城镇化与交通基础设施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存在正负双向反馈;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二元... 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交通优势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云南省县域城镇化与交通优势度的时空协同性演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城镇化与交通基础设施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存在正负双向反馈;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城市空间无序蔓延是导致两者耦合协调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2)2000~2014年云南省整体县域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约90%的县域处于城镇化起步阶段。(3)云南省县域交通优势度整体水平逐年提升,但空间分异特征显著。(4)2000~2014年期间云南省县域城镇化与交通优势度的耦合协调水平虽大幅提升,但整体协调度仍然偏低、空间分异特征依然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交通优势度 空间耦合 时空演化 云南省
下载PDF
大城市的“脚”还是乡村的“脑”?——中西部县域经济与县域城镇化的逻辑 被引量:42
10
作者 贺雪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62,F0002,共9页
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实施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两种差异极大的县域经济模式:一是以全国百强县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带内县域经济,此类县域经济本质上是城市经济... 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实施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两种差异极大的县域经济模式:一是以全国百强县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带内县域经济,此类县域经济本质上是城市经济的内在组成部分,性质上属于大城市的“脚”;二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因为缺少容纳现代制造业的能力,此类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户家庭的农业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本质上是过去农村经济的延伸,县城性质上只是乡村的“脑”。其中,沿海经济带内的县域经济本质上属于城市经济的内在组成部分,服从城市经济发展规律;而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县域经济则仍然只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延伸,服从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在城市化背景下,中国不同区域县域经济存在本质不同的逻辑,因此不同地区县域治理也应有完全不同的治理目标和体制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城镇化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制造业
下载PDF
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县域城镇化的启示 被引量:42
11
作者 郭兴平 王一鸣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27,共6页
建立高效、可持续的县域城镇化投融资体系,从而为县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城乡统筹战略的关键环节。美国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充分利用其发达的资本市场,主要通过发行市政债券来获得大量资金,经过20... 建立高效、可持续的县域城镇化投融资体系,从而为县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城乡统筹战略的关键环节。美国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充分利用其发达的资本市场,主要通过发行市政债券来获得大量资金,经过20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市政债券市场发行和风险管理机制。加拿大通过对基础设施融资实施有效的政府管理,既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又保证了基础设施项目的经济实用、合理布局以及高效。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县域城镇化投融资体系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国际比较 县域城镇化 投融资
下载PDF
县域城镇化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41
12
作者 张立生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1-1163,共13页
利用浙江省2001-2013年县域城镇化率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定量揭示了浙江省县域城镇化时空差异和演变,即浙江省县域城镇化时空格局具有显著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性,其中,城镇化热点区域主要以环杭州城市带为主。基于空间面... 利用浙江省2001-2013年县域城镇化率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定量揭示了浙江省县域城镇化时空差异和演变,即浙江省县域城镇化时空格局具有显著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性,其中,城镇化热点区域主要以环杭州城市带为主。基于空间面板计量分析技术,对浙江省县域城镇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回归结果显示:浙江省县域城镇化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即临县城镇化建设将会正向促进本县城镇化进程;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产业比重和外贸依存度均对县域城镇化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城乡差距则对县域城镇化发展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浙江省县域城镇化未来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浙江省
原文传递
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杨新刚 张守文 强群莉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91,共8页
以安徽省61个县(市)4个年份作为研究断面,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域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ESDA方法,揭示了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质量时空分异特征、演化及成因。研究表明:12000—2013年,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质量逐年提升,但各县域间相对... 以安徽省61个县(市)4个年份作为研究断面,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域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ESDA方法,揭示了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质量时空分异特征、演化及成因。研究表明:12000—2013年,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质量逐年提升,但各县域间相对差异逐步拉大;2005年之前,县域城镇化质量增速缓慢,之后则中东部区域县域城镇化增速和质量高于其他地区;全省县域城镇化全局自相关由不显著逐步增强,出现空间聚集倾向;局部自相关不显著,仅出现少数小范围的高值和低值区。2县域城镇化整体空间格局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凸起、南北低洼"的特征;热点区格局由离散分布逐步集中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3安徽省县域城镇化发展受区域发展政策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主成分分析法 空间相关性 热点识别 变异函数 安徽省
原文传递
欠发达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路径模式探讨——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33
14
作者 黄亚平 林小如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22,共6页
以湖北省24个欠发达山区县市为例,分析了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化滞后的城镇化率、明显的异地城镇化现象、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和低水平均衡的城镇空间格局等特征。构建了由宏观政策力、中观经济力和微观要素力组成的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化... 以湖北省24个欠发达山区县市为例,分析了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化滞后的城镇化率、明显的异地城镇化现象、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和低水平均衡的城镇空间格局等特征。构建了由宏观政策力、中观经济力和微观要素力组成的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化的动力模型,指出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市应走出一条"工贸带动、特色促进,梯度推移、节点集聚型城镇化"的道路,并重点探讨其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 山区县 新型城镇化 路径模式
下载PDF
产业转移背景下县域城镇化发展——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 被引量:31
15
作者 殷江滨 李郇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77,共7页
近年来,随着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县城城镇化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新契机。基于对广东省云浮市的县域经济调查,在县域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分析产业转移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在财税最大化和县域主体功能区实践下,县... 近年来,随着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县城城镇化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新契机。基于对广东省云浮市的县域经济调查,在县域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分析产业转移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在财税最大化和县域主体功能区实践下,县级政府倾向于发展大型资本密集型工业、建筑房地产业,在空间上则表现出向县城和少数重点镇集中的趋势。产业转移为县域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动力,以县城为主导,以重点镇为支撑的县域城镇化格局开始形成,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外出回流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但资本密集型产业限制了对人口的吸纳,不利于人口的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财税激励 县域主体功能区 县域城镇化
原文传递
甘肃省县域城镇化地域差异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杨勃 石培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8-845,共8页
以甘肃省各县域作为研究单元,首先利用ArcGIS软件中的自然断点分级法,对其县域差异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变异系数、威廉森系数、最大最小系数,分析甘肃省各地区县域城镇化地域差异特征。最后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县域城镇化地域... 以甘肃省各县域作为研究单元,首先利用ArcGIS软件中的自然断点分级法,对其县域差异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变异系数、威廉森系数、最大最小系数,分析甘肃省各地区县域城镇化地域差异特征。最后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县域城镇化地域分异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甘肃省各地区县域城镇化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东西差距明显,而中部地区除兰州、白银地区城镇化进程突出外,其他地区发展缓慢。(2)各地区内部县域城镇化差异特征不尽相同,陇中地区主要表现为空间集聚和基础设施建设差异较大;河西地区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差异大,南部地区城镇化率普遍偏低,内部差异不大。(3)各地区城镇化进程差异实质机理并不相同,除陇东地区受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最为突出外,其他地区都显示为受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地域差异 形成机理 甘肃省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被引量:25
17
作者 龙花楼 徐雨利 +1 位作者 郑瑜晗 陈坤秋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9,共8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国家重要发展取向,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区与突破口,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新的内涵与时代使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县域的过渡、衔接、交汇、转换与交融等节点功能,通过优化城镇空间体系与... 城乡融合发展是国家重要发展取向,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区与突破口,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新的内涵与时代使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县域的过渡、衔接、交汇、转换与交融等节点功能,通过优化城镇空间体系与城乡地域功能空间肌理,畅通城乡要素流通机制、价值增值与显化机制,优化城乡地域整体功能的同时,促进城乡等值化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任务在于优化县域城乡地域系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梯度市民化、统筹乡村振兴与县域城镇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要重点关注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重构与县域实践逻辑、县域城乡要素流动机制与优化配置、县域城乡产业分工格局与功能提升、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系统方案、面向新需求的方法创新与技术集成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城乡融合发展 县域 乡村振兴 城镇化 要素流动 农业农村现代化
原文传递
农民县域城镇化的实践逻辑与社会风险 被引量:26
18
作者 袁梦 杨华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32,共9页
推进县域城镇化,是加快推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县域社会具有产业去工业化、生活高消费性和社会强阶层性的特点,使进城农民家庭面临低收入高支出的结构压力,农民家庭不得不采取“半工半耕半陪”的家计模式、“城县乡三栖”的... 推进县域城镇化,是加快推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县域社会具有产业去工业化、生活高消费性和社会强阶层性的特点,使进城农民家庭面临低收入高支出的结构压力,农民家庭不得不采取“半工半耕半陪”的家计模式、“城县乡三栖”的居住格局、阶段性进城的家庭流动方式和二次城镇化的发展规划,家庭劳动力和资源配置更加刚性。分析表明,当前县域城镇化形塑出消耗型城乡三元结构,导致县域空间风险聚集,农民城镇化压力增加,呈现不稳定特征。因此,需要适当调整城镇化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系统布局,发挥县域的“稳定器”功能,坚持渐进式城镇化道路,为中国现代化转型提供稳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城乡结构 农民家庭 实践逻辑 社会风险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指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5
19
作者 孔祥智 何欣玮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83,共12页
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处理好乡村振兴战略与县域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探究县域城镇化战略取向与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本在分析县域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城镇化相关政策、县域城镇化历史和现实... 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处理好乡村振兴战略与县域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探究县域城镇化战略取向与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本在分析县域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城镇化相关政策、县域城镇化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明确了县域城乡融合作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向的重要地位,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县域经济 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刘国斌 杜云昊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6,共10页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对中国宏观经济有着巨大影响,也给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较低的县域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加深,如何解决人口机械迁移引起的县域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人口老...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对中国宏观经济有着巨大影响,也给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较低的县域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加深,如何解决人口机械迁移引起的县域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变得尤为关键。本文在县域层面,对引入人口老龄化因素的索洛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对县域经济的有效劳动供给、资本形成、储蓄率和经济增长都产生了不利影响,社会养老开支占产出的比重、县域总人口中外出从业人口、老龄人口比重的差异将对不同县域的经济平衡增长路径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人口老龄化 新型城镇化 索洛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