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水体对断层应力与地震时空分布影响的综合分析——以紫坪铺水库为例 被引量:61
1
作者 雷兴林 马胜利 +2 位作者 闻学泽 苏金蓉 杜方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46-1064,共19页
为系统研究水库对附近地区地震活动的影响,提出了一个综合分析地震活动性与水库蓄水引起的应力变化的方法并开发了通用性较强的软件。以紫坪铺水库为例,对水库引起的应力变化与库区附近地震活动性变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一方面,定... 为系统研究水库对附近地区地震活动的影响,提出了一个综合分析地震活动性与水库蓄水引起的应力变化的方法并开发了通用性较强的软件。以紫坪铺水库为例,对水库引起的应力变化与库区附近地震活动性变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一方面,定量地分析了水库蓄水过程在附近断层附加的库仑应力变化;另一方面,用紫坪铺水库地震观测台网的地震目录,对包括地震发生频度、能量释放速率、b值、空间相关距离等统计参数的时间演化进行了详细解析。数值计算结果发现,无论是荷重还是孔隙压的扩散都在被认为是汶川大地震发震断层的映秀-北川断层和灌县-江油断层的库区下伏段引起了明显的库仑应力变化。地震活动统计特性的时间演化与主要断层的应力变化之间存在明确的且符合岩石力学破坏准则的相关性。据此,初步认为紫坪铺水库在其蓄水过程中对其地下的龙门山中央断层和山前断层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仑应力 水库 汶川MS8.0地震 地震活动 统计模型
下载PDF
Stress changes on major faults caused by M_w7.9 Wenchuan earthquake,May 12,2008 被引量:55
2
作者 SHAN Bin XIONG Xiong +1 位作者 ZHENG Yong DIAO FaQ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5期593-601,共9页
On May 12,2008,a magnitude 7.9 earthquake ruptured the Longmenshan fault system in Sichuan Province,China,collapsing buildings and killing tens of thousands people.As predicted,aftershocks may last for at least one ye... On May 12,2008,a magnitude 7.9 earthquake ruptured the Longmenshan fault system in Sichuan Province,China,collapsing buildings and killing tens of thousands people.As predicted,aftershocks may last for at least one year,and moreover,large aftershocks are likely to occur.Therefore,it is critical to outline the areas with potential aftershocks before reconstruction and resettling people as to avoid future disasters.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distribution of stress induced by an earthquake should trigger successive seismic activity.Based on static stress triggering theory,we calculated the coseismic stress changes on major faults induc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with elastic dislocation the-ory and the multilayered crustal model.We also discuss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future seismic activity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It is shown that coulomb failure stress(CFS) increases obviously on the Daofu-Kangding segment of the Xianshuihe Fault,the Maqu and Nanping segment of the Eastern Kunlun Fault,the Qingchuan Fault,southern segment of the Min-jiang Fault,Pengxian-Guanxian Fault,Jiangyou-Guangyuan Fault,and Jiangyou-Guanxian Fault.The increased stress raises the probability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 on these faults.Since these areas are highly populated,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early disaster alarm system are needed.CFS increases with a magnitude of 0.03―0.06 MPa on the Qingchuan Fault,which is close to the northern end of the rapture of Wenchuan earthquake.The occurrence of some strong aftershocks,including three events with magnitude higher than 5.0,indicates that the seismic activities have been triggered by the main shock.Aftershocks seem to migrate northwards.Since the CFS change on the Lueyang-Mianxian Fault located on the NEE of the Qingchuan Fault is rather small(±0.01 MPa),the migration of aftershocks might be terminated in the area near Hanzhong City.The CFS change on the western Qinling Fault is around 10 Pa,and the impact of static triggering can be neglected.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LONGMENSHAN fault system coulomb failure stress EARTHQUAKE TRIGGERING
原文传递
Stress changes on major faults caused by 2013 Lushan earthquak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53
3
作者 SHAN Bin XIONG Xiong +4 位作者 ZHENG Yong JIN BiKai LIU ChengLi XIE ZhuJun HSU HouTz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169-1176,共8页
On April 20, 2013, an Ms7.0 earthquake occurred in Ya'an-Lushan regio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killing and injuring morethan one thousand people. Therefore, it is critical to outline the areas with potential aft... On April 20, 2013, an Ms7.0 earthquake occurred in Ya'an-Lushan regio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killing and injuring morethan one thousand people. Therefore, it is critical to outline the areas with potential aftershocks before reconstruction andre-settlement as to avoid future disasters. Based on the elastic dislocation theory and multi-layered lithospheric model, we calculate the co-and post-seismic stress changes caused by the Wenchuan and Lushan earthquake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Mw7.9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Ms7.0 Lushan earthquake, the influenc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ftershock caused bythe Lushan earthquake, and the stress changes on major faults in this reg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increment on the hypocenter of Lushan earthquake caus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s about 0.0037-0.0113 MPa. And the possible maximum value (0.0113 MPa) is larger than the threshold of stress triggering. Therefore, the occurrence of Lushanearthquake is probably effectively promot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is well explained by theco-seismic stress changes of Lushan earthquake. By the two ends of the rupture of Lushan earthquake with increased Coulombfailure stress, a lack of aftershock recordings indicates the high seismic hazard. The stress accumulation and correspondingseismic hazard on the Kangding-Dafu segment of the Xinshuihe fault, the Beichuan-Yingxiu fault, the Pengxian-Guanxianfault, and the Ya'an fault are further increased by the Lushan earthquake and post-seismic process of Wenchuan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shan earthquake Wenchuan earthquak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seismic hazard coulomb failure stress
原文传递
川滇地区强震序列库仑破裂应力加卸载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5
4
作者 陈连旺 张培震 +4 位作者 陆远忠 陈化然 马宏生 李丽 李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1-1421,共11页
通过建立较精细的川滇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了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强震活动对于其他活动断裂潜在强震孕育进程的库仑破裂应力加卸载效应.模拟结果显示在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学展布形态和运动学性质的构造背景之上,... 通过建立较精细的川滇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了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强震活动对于其他活动断裂潜在强震孕育进程的库仑破裂应力加卸载效应.模拟结果显示在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学展布形态和运动学性质的构造背景之上,川滇地区强震活动相互影响的主要特征是活动断裂面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大多处于增大状态.其中,金沙江断裂带、小江断裂带、楚雄—建水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上的强震所产生的加载作用比较强,而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腾冲—澜沧断裂带则较弱.1981~2000年川滇地区M≥6.5地震序列的模拟结果显示,后续地震全部位于已发生地震所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大区之内.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川滇地区,一个强震发生之后,发震断层本身强烈卸载的同时,库仑破裂应力的加载效应在其他主要活动断裂带潜在强震孕育进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强震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效应是应力加载,已发生的强震加速了下一个强震的孕育进程,进而导致一系列地震的发生,直至整个区域所积累的应变能处于较低水平之后,区域地震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平静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三维有限元模拟 强震活动 库仑破裂应力 加卸载效应
下载PDF
2010年M_S7.1级玉树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以及对2011年M_S5.2级囊谦地震的影响 被引量:32
5
作者 单斌 李佳航 +5 位作者 韩立波 房立华 杨嵩 金笔凯 郑勇 熊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028-3042,共15页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MS7.1级地震.和传统的板内地震相比,玉树MS7.1级地震的余震具有数量少、震级大的特点.研究玉树地震主震与余震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了解余震的发震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利用弹性位错理...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MS7.1级地震.和传统的板内地震相比,玉树MS7.1级地震的余震具有数量少、震级大的特点.研究玉树地震主震与余震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了解余震的发震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利用弹性位错理论和分层岩石圈模型,计算玉树地震引起的同震及震后黏弹松弛应力场变化,讨论MS7.1级玉树地震对余震分布的影响以及与2011年囊谦MS5.2级地震之间的触发关系.结果显示,玉树地震导致了四处明显的库仑应力增强的扇区,2010年4月13日至6月17日的870次ML>1.0级余震主要分布于主震破裂面附近区域以及破裂面东北端的应力增强扇区.分析玉树地震对余震分布的影响时,有效摩擦系数以及计算深度的选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小,是否考虑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影响较大.考虑区域构造应力场时,占总数86.7%的余震位于库仑应力增强区,地震应力触发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余震的分布.选取囊谦地震震源机制解的两个节面作为库仑应力计算中的接收断层参数,并且考虑不同黏滞系数下的玉树地震同震及震后黏弹松弛效应,模型计算结果均表明囊谦地震位于玉树地震所导致应力影区,仅依靠地震的静态、震后黏弹松弛应力触发理论,无法解释囊谦地震的发生,说明该次地震可能是一次独立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囊谦地震 地震应力触发 库仑破裂应力
下载PDF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强余震库仑破裂应力触发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郝平 傅征祥 +2 位作者 田勤俭 刘杰 刘桂萍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7,共8页
2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发生 8.1级地震 ,震后在地震断裂带附近发生了 5次MS>5 .0的强余震 .本文计算了昆仑山口西大地震后 ,主震分别在 5次强余震破裂面上诱发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Δσf) .结果表明 ,其中有 4次强余震发生... 2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发生 8.1级地震 ,震后在地震断裂带附近发生了 5次MS>5 .0的强余震 .本文计算了昆仑山口西大地震后 ,主震分别在 5次强余震破裂面上诱发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Δσf) .结果表明 ,其中有 4次强余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增加(Δσf>0 )的地区 ,增加的范围为 1 0 -2 ~ 1 0 -1 MPa;有一次强余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负的地区 ,Δσf=- 0 .56MPa.本文的结果表明 ,主震位错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是昆仑山口西地震强余震活动的重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仑破裂应力 地震触发 地震活动 地震模型
下载PDF
1966年邢台地震引起的华北地区应力场动态演化过程的三维粘弹性模拟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连旺 陆远忠 +1 位作者 刘杰 郭若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0-491,共12页
利用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 ,首先研究了 1 966年 3月 2 2日邢台 7.2级地震所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的震时变化 ,以及百年时间尺度流变效应的动态演化图象及其特征 ,然后模拟了自该地震开始 ,经过 1 976年 7月 2 8日唐山 7.8级地震 ,直到 1 ... 利用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 ,首先研究了 1 966年 3月 2 2日邢台 7.2级地震所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的震时变化 ,以及百年时间尺度流变效应的动态演化图象及其特征 ,然后模拟了自该地震开始 ,经过 1 976年 7月 2 8日唐山 7.8级地震 ,直到 1 980年的 1 5年间 ,两次 7级以上强地震对华北地区应力场的震时扰动作用及其引起的 1年时间尺度的库仑破裂应力的动态变化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台地震 库仑破裂应力增量 动态演化 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 1966年 华北地区 形成机制
下载PDF
汶川地震后中下地壳及上地幔的粘弹性效应引起的应力变化与芦山地震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26
8
作者 雷兴林 马胜利 +1 位作者 苏金蓉 王小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1-422,共12页
采用多层粘弹性模型计算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地震对周围地区尤其是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影响,结合地震活动性分析,探讨了2013年4月20日芦山MW6.6地震的发生机制,并对沿龙门山断裂带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之间的地震空段进行了分析。计... 采用多层粘弹性模型计算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地震对周围地区尤其是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影响,结合地震活动性分析,探讨了2013年4月20日芦山MW6.6地震的发生机制,并对沿龙门山断裂带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之间的地震空段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由于下部地壳及上地幔的粘弹性效应,芦山地震震源处对应的汶川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ΔCFS)为-0.1bar以下量级,其后随时间逐渐增加,在芦山地震前增加到了0.4bar(有效摩擦系数为0.4)或0.6bar(有效摩擦系数为0.2)以上。这表明,芦山地震的发生与汶川地震的非弹性触发密切相关。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之间的地震破裂空段存在1970年大邑M6.2地震的库仑应力阴影区(下降区),汶川地震及芦山地震未能使阴影区发生根本变化,因此,如没有其他不可知因素,该空段短期内整体发生破裂,引发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w7.9地震 芦山Mw6.6地震 库仑应力 地震活动
下载PDF
日本M_W9.0级地震对中国华北-东北大陆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影响及地震危险性初步探讨 被引量:26
9
作者 丰成君 张鹏 +3 位作者 孙炜锋 秦向辉 陈群策 谭成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3-140,共18页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有限断层模型,利用线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反演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MW9.0级地震在中国华北-东北大陆近地表产生的同震水平位移场及同震应力场;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日本大地震引起我国华北-东北大陆内主要...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有限断层模型,利用线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反演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MW9.0级地震在中国华北-东北大陆近地表产生的同震水平位移场及同震应力场;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日本大地震引起我国华北-东北大陆内主要活动构造带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进而探讨其对华北-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的触发效应。结果表明:(1)日本大地震在华北产生向东的水平位移,由东往西逐渐减小,最大水平位移分布在山东半岛及江苏北部等地,约12mm;在东北产生SE-SEE向的水平位移,最大水平位移分布在吉林东北部,约为30mm;模拟水平位移与GPS观测结果基本相符。(2)日本大地震在我国华北-东北大陆近地表产生的同震应力变化主要是水平的,铅直方向应力变化量为0~0.085kPa,近似为0。两个同震水平主应力中,同震最大水平主应力既有压应力也有张应力,量值为0~0.75kPa,从东北到华北,其方向逐渐由NE→NNE→近SN转为NNW向;同震最小水平主应力为张应力,量值为0~3.20kPa,从东北到华北,其方向逐渐从NW→NWW→近EW转为NEE向;总体上,此次日本地震的同震应力效应虽会对华北-东北大陆现今构造应力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很弱,并不会改变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布格局。(3)华北-东北大陆内主要活动构造带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大部分为正值,但其值均不超过1kPa;其中,郯庐断裂带中、东北段和密山—敦化断裂带中、东北段库仑破裂应力增加值最大,约为0.5~0.8kPa;日本大地震对中国华北-东北地区地震活动起加速触发作用,但程度有限,即便如此,继续并深入研究其引起中国华北-东北大陆主要活动构造带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及地震活动危险性分析,对区域防震减灾工作仍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MW9 0地震 有限元数值模拟 同震水平位移场 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汶川地震的发生对周围断层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玉江 陈连旺 +1 位作者 陆远忠 詹自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8-410,共13页
大地震发生后,研究地震的发生对周围断层的影响尤为重要.利用川西-藏东地区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考虑地表高程和粘弹性松弛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主要断裂带库仑应力累积速率和汶川地震的发生对周围断层的影响.结果表明:(1)龙门山断裂带年... 大地震发生后,研究地震的发生对周围断层的影响尤为重要.利用川西-藏东地区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考虑地表高程和粘弹性松弛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主要断裂带库仑应力累积速率和汶川地震的发生对周围断层的影响.结果表明:(1)龙门山断裂带年累积速率为0.28×10-3~0.35×10-3MPa/a,这种较小的累积速率与龙门山断裂带强震较长复发间隔一致;(2)汶川地震的发生除造成震源区应力减小外,还造成断裂带北东段不同程度的应力增加,这与震后余震的分布基本吻合;(3)鲜水河断裂北西段、东昆仑、龙日坝、岷江以及虎牙断裂库仑应力水平增加显著,且汶川地震对于玉树地震的发生有微弱的加载效应;(4)汶川地震的发生造成鲜水河断裂带强震复发间隔缩短约52~104a,是值得关注的强震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地震 应力累积速率 库仑破裂应力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Coseismic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s caused by the 2017 M7.0 Jiuzhaigou earthquake,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20
11
作者 SHAN Bin ZHENG Yong +2 位作者 LIU ChengLi XIE ZuJun KONG Ju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2181-2189,共9页
On August 8, 2017, a M7.0 earthquake occurred in Jiuzhaigou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damage. Therefore, it is critical to identify the areas of potential afters... On August 8, 2017, a M7.0 earthquake occurred in Jiuzhaigou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damage. Therefore, it is critical to identify the areas of potential aftershocks before reconstruction and re-settling people to avoid future disasters. Based on the elastic dislocation theory and a multi-layered lithospheric model, we calculate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s caused by the Wenchuan and Jiuzhaigou earthquakes,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w7.9 Wenchuan and M7.0 Jiuzhaigou earthquakes,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and stress changes on the major faults in this region caused by the Jiuzhaigou earthquake. The co-and post-seismic stress changes caus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stress accumulation at the hypocenter of the Jiuzhaigou earthquake. Therefore,the occurrence of the Jiuzhaigou earthquake was probably stimulat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is well explained by the co-seismic stress changes of the Jiuzhaigou earthquake. The stress accumul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eismic hazard on the Maqu-Heye segment of the East Kunlun fault and the northern extremity of the Huya fault has been further increased by the Jiuzhaigou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uzhaigou earthquake Wenchuan earthquake Seismic hazard coulomb failure stress
原文传递
考虑主应力偏转的采动诱发断层活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赵毅鑫 卢志国 +3 位作者 朱广沛 焦振华 王浩 高宁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0,共8页
为探讨采动诱发应力场偏转活化断层机理,采用库仑破裂应力增量为断层单元活化判据,引入损伤因子评价断层面活化滑移破坏程度,模拟分析了主应力偏转对不同倾角断层面上应力分布及断层滑移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采动诱发主应力偏转使得沿断... 为探讨采动诱发应力场偏转活化断层机理,采用库仑破裂应力增量为断层单元活化判据,引入损伤因子评价断层面活化滑移破坏程度,模拟分析了主应力偏转对不同倾角断层面上应力分布及断层滑移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采动诱发主应力偏转使得沿断层面剪应力增加,而垂直于断层的正应力又受开采卸压和应力偏转影响而减小;断层倾角越大,断层面上剪应力增量对主应力偏转响应越明显;逆断层下盘工作面向断层方向回采时,断层面附近区域底板主应力最先发生偏转,顶板处主应力偏转滞后于煤层和底板,然而顶板中主应力偏转量最大.不同断层倾角断层损伤因子随主应力偏转角变化呈倒"S"型变化.对于倾角分别为15°,30°,45°和60°断层,当最大主应力偏转至垂直断层时,断层面库仑破裂应力和损伤因子均最小;而偏转至平行断层时,断层库仑破裂应力和损伤因子最大,损伤因子最大值约为最小值的8.5~9.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偏转 库仑破裂应力 剪应力 损伤因子 断层活化
原文传递
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较强余震的应力触发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郝平 田勤俭 +2 位作者 傅征祥 陈正位 刘桂萍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6-251,共6页
20 0 0年 1月 15日在云南省姚安县发生了MS6 5级地震 ,震后发生了 7次M≥ 4 0级的较强余震。本文计算了姚安MS6 5级主震后 ,主震和前震在 7次强余震破裂面上诱发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ΔCFS)。结果表明 ,有5次较强余震发生在库仑破裂... 20 0 0年 1月 15日在云南省姚安县发生了MS6 5级地震 ,震后发生了 7次M≥ 4 0级的较强余震。本文计算了姚安MS6 5级主震后 ,主震和前震在 7次强余震破裂面上诱发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ΔCFS)。结果表明 ,有5次较强余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增加 (ΔCFS >0 )的地区 ,增加的范围为 10 -2 ~ 10 -1MPa。并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 ,发现在前震和主震的破裂面长宽度和位错量估计值分别取上下限的 16种组合情况下 ,5次较强余震破裂面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都为正 ,只是数值在 10 -3 ~ 10 -1MPa之间变化 ,而另 2次较强余震破裂面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正负值发生变化。结果表明 ,主震和前震位错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是姚安MS6 5级地震较强余震活动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触发 库仑破裂应力 姚安6.5级地震
下载PDF
松潘—甘孜块体东北端强震间相互作用及地震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单斌 熊熊 +1 位作者 金笔凯 郑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329-2340,共12页
松潘—甘孜块体位于中国大陆西南部、南北地震带的中段,其东段与扬子块体相接,拥有多条活动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主要构造单元.该地区地震活动性强烈,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灾难性地震.本文基于地震触发原理和黏弹松弛分层地壳模型,计... 松潘—甘孜块体位于中国大陆西南部、南北地震带的中段,其东段与扬子块体相接,拥有多条活动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主要构造单元.该地区地震活动性强烈,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灾难性地震.本文基于地震触发原理和黏弹松弛分层地壳模型,计算了松潘—甘孜块体东北端历史强震之间应力传输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模型结果显示,受之前地震导致的库仑应力场变化的影响,1879年武都地震和1976年8月23日松潘M7.2级地震震中库仑应力积累提升,将促进这些地震提前发生;1933年M7.5叠溪地震和1973年M6.5松潘地震震中库仑应力降低,前续地震的影响可能使得这两次地震的发震时间推迟;在研究历史地震对1960年漳腊M6.7级地震、1976年8月16日M7.2级和1976年8月22日M6.7级松潘地震的作用时,有效摩擦系数的取值十分重要,当有效摩擦系数取0.8时,前续地震导致的应力场变化将促进以上三次地震的发生.松潘—甘孜块体东北端的强震活动有效地增强了西秦岭北缘断裂、东昆仑断裂玛沁—玛曲段、鲜水河断裂康定—道孚段和岷江断裂中段上的库仑应力积累,将提升这些断裂今后发生地震的概率;有效降低了龙日坝断裂上库仑应力的积累,降低了该断层上发生地震的概率.松潘—甘孜块体的地震活动降低了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的库仑破裂应力,但提升了破裂面东北段的应力积累,有助于汶川地震向东北端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块体 库仑破裂应力 地震相互作用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1970年通海7.7级大地震强余震触发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郝平 傅征祥 +2 位作者 田勤俭 刘桂萍 刘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46,共9页
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发生了MS7.7地震,震后发生了多次MS>5.0的强余震。文中计算了1970年通海7.7级大地震后,主震分别在5次强余震破裂面上诱发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ΔCFS)。结果表明,有4次强余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增加(ΔCFS>0)... 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发生了MS7.7地震,震后发生了多次MS>5.0的强余震。文中计算了1970年通海7.7级大地震后,主震分别在5次强余震破裂面上诱发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ΔCFS)。结果表明,有4次强余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增加(ΔCFS>0)的地区,增加的范围为10-2~10-1MPa;有1次强余震按2种震源机制解结果给出的破裂面计算,得到2种结果,分别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和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负的地区。研究结果表明,主震位错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可能是1970年通海7.7级大地震强余震活动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 地震触发 库仑破裂应力 震源机制
下载PDF
Finite element investigation of the poroelastic effect on the Xinfengjiang Reservoir-triggered earthquake 被引量:16
16
作者 CHENG HuiHong ZHANG Huai +4 位作者 ZHU BoJing SUN YuJun ZHENG Liang YANG ShaoHua SHI YaoL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1942-1952,共11页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s (ΔCFS) are used in the study of reservoir-induced seismicity (RIS) generation.The threshold value of ΔCFS that can trigger earthquak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deserves thorough res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s (ΔCFS) are used in the study of reservoir-induced seismicity (RIS) generation.The threshold value of ΔCFS that can trigger earthquak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deserves thorough research.The M s 6.1 earthquake in the Xinfengjiang Reservoir in 1962 is well acknowledged as the largest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 in China.Therefore, it is a logical site for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ΔCFS induced by the filling of the reservoir and for investigating the magnitude of CFS that can trigger reservoir seismic activities.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IS mechanism, a three-dimensional poroelastic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Xinfengjiang Reservoir is proposed here,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precise topography and dynamic water level.We calculate the instant changes of stress and pore pressure induced by water load, and the time variation of effective stresses due to pore water diffusion.The CFS on the seismogenesis fault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strain energy in the reservoir region are also calculated.Primary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servoir impoundment increases both pore pressure and CFS on the fault at the focal depth.The diffusion of pore pressure was likely the main factor that triggered the main earthquake, whereas the elastic stress owing to water load was relatively small.The magnitude of CFS on seismogenesis fault can reach approximately 10 kPa, and the ΔCFS values at the hypocenter can be about 0.7-3.0 kPa, depending on the fault diffusion coefficient.The calculated maximum vertical subsidence caused by the water load in the Xinfengjiang Reservoir is 17.5 mm, 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value of 15 mm.The accumulated strain energy owing to water load was only about 7.3×10 11 J, even less than 1% of the seismic wave energy released by the earthquake.The reservoir impoundment was the only factor that triggered the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nfengjiang Reservoir reservoir triggered seismicity coulomb failure stress poroelasticity model finite element method
原文传递
2007年苏门答腊8.5级、8.3级地震强余震库仑破裂应力触发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周龙泉 马宏生 +2 位作者 夏红 周俊杰 邵志刚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6,共7页
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了8.5级地震,9月13日其西北边又发生了8.3级地震,震后在附近还发生了一系列6级以上强震。该文依次计算了苏门答腊8.5级地震后各次地震前其所在主破裂面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2007年苏门答腊8.5级... 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了8.5级地震,9月13日其西北边又发生了8.3级地震,震后在附近还发生了一系列6级以上强震。该文依次计算了苏门答腊8.5级地震后各次地震前其所在主破裂面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2007年苏门答腊8.5级地震的后续强震都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显著增加区,其应力变化值均大于0.01 MPa,即后续强震可能都是被触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答腊8.5级、 8.3级地震 库仑破裂应力 应力触发
下载PDF
基底构造对矿床定位的控制机制:焦家金矿带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偲瑞 杨立强 +3 位作者 成浩 李大鹏 单伟 袁建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9-1546,共18页
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具有群聚产出的空间分布规律,这种空间产出规律与断裂带的渗透性结构有关。通过应力转移模拟,计算库伦破裂应力(CFS)的变化值,获取断裂带渗透性结构可以为成矿流体通量及其中金属沉淀成矿概率提供半定量约束。胶西北... 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具有群聚产出的空间分布规律,这种空间产出规律与断裂带的渗透性结构有关。通过应力转移模拟,计算库伦破裂应力(CFS)的变化值,获取断裂带渗透性结构可以为成矿流体通量及其中金属沉淀成矿概率提供半定量约束。胶西北焦家金矿田是我国第一个千吨级金矿田,其内金矿化严格受NE-NNE向的焦家断裂带构造控制,而其深部隐伏的近EW向基底构造带对成矿的贡献尚不明确。为此,我们根据地球物理资料解译的基底构造带空间形态,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基底构造带对理想模型和焦家断裂带内库伦破裂应力变化的影响,探讨基底构造对矿床定位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EW向基底构造带对区域库伦破裂应力的变化有明显影响,模拟结果图像可视作该深度上NE-NNE向浅表断层和EW向基底构造带分别引起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之和。成矿深度上某一点因基底构造带活动引起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的值与基底构造带埋深与成矿深度间距的平方呈反比。当基底构造带和浅表断层运动方向指向同一象限时,基底构造带和浅表断层交汇部位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值相对减小;而基底构造带和浅表断层运动方向指向不同一象限时,基底构造带和浅表断层交汇部位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值相对增大。焦家金矿带内基底构造带在成矿期发生右行为主的走滑活动,滑动侧伏角不大于30°,滑动位移量略大于浅表的焦家断裂带。基底构造带在成矿期的再活动导致在其与浅表断裂交汇部位形成构造节点(如新城、焦家),引起该处断层破裂的传播受到阻滞,库伦破裂应力增大,而岩石破碎,有利于高渗透性的裂隙-网脉系统的发育和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产出;在远离焦家主断裂带的前孙家、洼孙家等部位,浅表断裂引起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不明显,而基底构造带引起的库伦破裂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家金矿带 基底构造带 矿床空间分布 库伦破裂应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1900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应力演化与周缘强震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平恩 廖力 +1 位作者 奉建州 刘盼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170-4188,共19页
以巴颜喀拉块体为研究对象,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差异,主要活动断裂带,活动块体和边界断裂带的划分结果,引入深部三维速度结构,建立能反映地表起伏和岩石圈分层结构的青藏高原地区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以地壳水平运动速率观测值和最大主压... 以巴颜喀拉块体为研究对象,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差异,主要活动断裂带,活动块体和边界断裂带的划分结果,引入深部三维速度结构,建立能反映地表起伏和岩石圈分层结构的青藏高原地区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以地壳水平运动速率观测值和最大主压应力方向测量值为约束条件重建研究区现今构造背景应力场.在此基础上模拟了自1900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周缘的7级以上强震序列,从库仑破裂应力角度研究了应力演化与强震的关系、强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长期构造加载对强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强震的发生可能与震源区总应力的增加有关.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应力增加,表明汶川地震对2013年芦山地震有促进作用.鲜水河断裂带上的7级以上强震序列对发生在邻近龙门山断裂带上的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有延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颜喀拉块体 应力演化 强震间相互作用关系 库仑破裂应力 有限元
下载PDF
印尼M_S8.7地震对中国大陆3次后续中强地震的动应力触发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郝平 刘杰 +1 位作者 韩竹军 傅征祥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36,共11页
印尼8.7级地震发生后,在不到2个月时间内,在中国大陆相继发生了3次后续中强地震(2004年12月26日云南双柏MS5.1地震、2005年1月26日云南思茅MS5.1地震、2005年2月15日新疆乌什MS6.2地震),印尼地震和这3次后续地震是否存在触发关系?计算... 印尼8.7级地震发生后,在不到2个月时间内,在中国大陆相继发生了3次后续中强地震(2004年12月26日云南双柏MS5.1地震、2005年1月26日云南思茅MS5.1地震、2005年2月15日新疆乌什MS6.2地震),印尼地震和这3次后续地震是否存在触发关系?计算了印尼地震在3次后续地震破裂面上的动库仑应力变化和静库仑应力变化。静应力变化量小,低于一般认为的触发阈值(0.01 MPa);动应力变化峰值为10-1MPa,可能是这3次后续地震的触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应力触发 库仑破裂应力 印尼Ms8.7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