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的改进逻辑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加良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6,共10页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比例至今偏低,致使程序的建构意图没能得到实现。从程序运行者、程序利用者和程序运行之监督者的视角剖析成因,有助于探寻到小额诉讼程序依法适用的促进策略。简案若不能有效识别,小额诉讼程序的强制适用将失去起码保...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比例至今偏低,致使程序的建构意图没能得到实现。从程序运行者、程序利用者和程序运行之监督者的视角剖析成因,有助于探寻到小额诉讼程序依法适用的促进策略。简案若不能有效识别,小额诉讼程序的强制适用将失去起码保障,未来识别简案当采取智能识别为主、人工识别为辅的方式。消解适用合意的稀缺性,可使小额诉讼程序的实际适用率因为合意适用条件的放宽而得到提高,获得适用合意的方法包括事先约定、法院引导达成和事后自行达成。为规制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对小额诉讼程序的过多利用,援引诚实信用原则对其进行费用制裁更为现实可行。推动小额诉讼程序实现独立、提高首次送达成功率以减少程序转化和重视审级监督的驱动,是促进小额诉讼程序依法适用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额诉讼程序 合意适用 费用制裁 审级监督 首次送达成功率
原文传递
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夏先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5年第6期137-143,共7页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和相应司法解释的出台,标志着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由严苛走向缓和,费用制裁措施的提出缓和了严格证据失权与实体公正之间的尖锐矛盾。然而,举证时限制度仍然遭遇了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举证期限和终止时点确定不合理、...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和相应司法解释的出台,标志着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由严苛走向缓和,费用制裁措施的提出缓和了严格证据失权与实体公正之间的尖锐矛盾。然而,举证时限制度仍然遭遇了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举证期限和终止时点确定不合理、证据交换制度虚化、费用制裁立法模糊、证据失权适用要件不完备、缺乏当事人异议程序等方面。据此,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建议,以保障举证时限制度的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时限 逾期举证 费用制裁 证据失权
下载PDF
俄乌冲突下的经济制裁:措施、影响与不确定性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佳雯 《国际经济合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2,共14页
经济制裁是一种具有胁迫性的政策工具,目的通常是为了改变制裁对象的行为。经济制裁作为单一政治手段使用几乎很难实现政策目标,许多看似无关的外部因素往往成为制约压力传导、令制裁对象得以应对压力而不改变行为的关键。自今年2月以来... 经济制裁是一种具有胁迫性的政策工具,目的通常是为了改变制裁对象的行为。经济制裁作为单一政治手段使用几乎很难实现政策目标,许多看似无关的外部因素往往成为制约压力传导、令制裁对象得以应对压力而不改变行为的关键。自今年2月以来,俄罗斯面临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制裁却仍未改变对乌克兰的政策及军事行动。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从经济制裁的基本观点出发,简要梳理本轮对俄罗斯经济制裁的主要措施,分析经济制裁对制裁对象、制裁方及第三方国家的影响,最后基于上述影响分析,归纳此轮经济制裁压力传导的路径、潜在的外部因素及其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制裁 俄罗斯 制裁成本 制裁路径 外部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