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B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谷氨酸棒杆菌CN1021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志华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2期23-27,共5页
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得出糖蜜、玉米浆和豆饼水解液对谷氨酸产量有显著影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得到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g/L,玉米浆33.9g... 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得出糖蜜、玉米浆和豆饼水解液对谷氨酸产量有显著影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得到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g/L,玉米浆33.9g/L,豆饼水解液19.9g/L,糖蜜30.6g/L,MnSO40.03g/L,FeSO40.03g/L,MgSO42g/L,K2HPO44.5g/L,生物素(VH)0.3mg/L,硫胺素(VB1)0.3mg/L。通过对模型验证实验,谷氨酸产量实际值为111.33g/L,且较未优化的发酵培养基相比谷氨酸产量提高了2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酸 PB实验 响应面分析法 谷氨酸棒杆菌 发酵培养基
下载PDF
谷氨酸棒杆菌的乙醛酸循环与谷氨酸合成 被引量:15
2
作者 余秉琦 沈微 +1 位作者 王正祥 诸葛健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0-274,共5页
为阐明谷氨酸棒杆菌的乙醛酸循环与菌体的生长以及谷氨酸合成之间的关系 ,以谷氨酸棒杆菌基因组测序用典型菌株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ATCC 130 32为出发菌株 ,构建了乙醛酸循环途径缺失的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Corynebacteriumglutamic... 为阐明谷氨酸棒杆菌的乙醛酸循环与菌体的生长以及谷氨酸合成之间的关系 ,以谷氨酸棒杆菌基因组测序用典型菌株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ATCC 130 32为出发菌株 ,构建了乙醛酸循环途径缺失的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WTΔA。该菌株没有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 ,不能在以乙酸盐为唯一碳源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与出发菌株ATCC130 32相比 ,WTΔA在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时不受影响 ,说明谷氨酸棒杆菌并不需要乙醛酸循环途径提供菌体生长所需的能量和生物合成反应所需的中间产物。但是 ,与出发菌株ATCC 130 32相比 ,WTΔA的谷氨酸合成能力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乙醛酸循环 异柠檬酸裂解酶 谷氨酸
下载PDF
L-组氨酸产生菌的选育 被引量:12
3
作者 顾正华 张伟国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3-535,共3页
以谷氨酸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 1376 1为出发菌株 ,经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 (NTG)诱变处理 ,D 组氨酸 (D His)、6 氮鸟嘧啶 (6 AU)等结构类似物平板和以L 组氨酸 (L His)为惟一氮源平板定向筛选 ,获得一株L... 以谷氨酸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 1376 1为出发菌株 ,经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 (NTG)诱变处理 ,D 组氨酸 (D His)、6 氮鸟嘧啶 (6 AU)等结构类似物平板和以L 组氨酸 (L His)为惟一氮源平板定向筛选 ,获得一株L 组氨酸产生菌H 2 4 (D Hisr 6 AUrHisase- ) .在加有 15 0 g/L葡萄糖、35g/L硫酸铵以及 10mL/L玉米浆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 72h ,产L 组氨酸 1.6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组氨酸产生菌 谷氨酸棒杆菌 化学诱变 育种 发酵
下载PDF
生物素和VB_1在谷氨酸棒杆菌过量合成缬氨酸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毅 章志兰 +2 位作者 姜绪林 杜大庆 张星元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0,65,共5页
通过对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AATV341进行生物素和VB1添加量的实验,探讨了生物素和VB1添加量对该菌株菌体质量及缬氨酸产量的影响;同时根据对AATV341进行的胞内外某些特定氨基酸和有机酸检测,研究了这两种维生素对碳架代谢流的分布,尤其是... 通过对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AATV341进行生物素和VB1添加量的实验,探讨了生物素和VB1添加量对该菌株菌体质量及缬氨酸产量的影响;同时根据对AATV341进行的胞内外某些特定氨基酸和有机酸检测,研究了这两种维生素对碳架代谢流的分布,尤其是对丙酮酸节点处的代谢流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素添加量在40μg/L时,菌体质量和缬氨酸在胞外的累积明显提高,谷氨酸在胞外累积降低;VB1的适量添加,可提高缬氨酸在胞外的累积,降低发酵液中乙酸和草酰乙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 生物素 维生素B1 碳代谢流 草酰乙酸 乙酸
下载PDF
L-精氨酸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钱和 郝刚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50,共5页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 icum)ATCC138761为诱变出发菌株,经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逐级诱变处理和选育,获得一株能够积累L-精氨酸的菌株UN100-12(SGr,AEr)。在以葡萄糖为碳源、以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直接发酵4d,...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 icum)ATCC138761为诱变出发菌株,经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逐级诱变处理和选育,获得一株能够积累L-精氨酸的菌株UN100-12(SGr,AEr)。在以葡萄糖为碳源、以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直接发酵4d,产酸可达16.6 g/L,并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 发酵 诱变育种
下载PDF
生物法合成戊二胺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东霞 黎明 +2 位作者 王洪鑫 王舒雅 路福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74,共14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和全球变暖的趋势日益恶化。世界上每年消耗大量石化资源来源的聚酰胺,戊二胺作为聚酰胺的重要组成单体,生物法合成戊二胺具有经济学和生态学双重意义。目前,生物法合成戊二胺的工程菌主要有谷氨酸棒状杆菌和...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和全球变暖的趋势日益恶化。世界上每年消耗大量石化资源来源的聚酰胺,戊二胺作为聚酰胺的重要组成单体,生物法合成戊二胺具有经济学和生态学双重意义。目前,生物法合成戊二胺的工程菌主要有谷氨酸棒状杆菌和大肠杆菌,文中从微生物中戊二胺的代谢、戊二胺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和转运蛋白、戊二胺生产最佳代谢途径和戊二胺产量的预测、代谢工程研究进展等方面综述了生物法合成戊二胺的最新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二胺 谷氨酸棒状杆菌 大肠杆菌 赖氨酸脱羧酶 尸胺转运蛋白
原文传递
L-色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健 陈宁 +1 位作者 谭青乔 张克旭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3年第3期41-43,共3页
以代谢控制发酵理论为指导 ,对L -色氨酸产生菌的定向选育、摇瓶发酵条件、30L发酵罐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以谷氨酸棒杆菌Tx5 - 32 (Phe- +Tyr- )为出发菌株 ,经硫酸二乙酯 (DES)多次诱变处理 ,定向选育出一株L -色氨酸产生菌TQ2 2 2 3(... 以代谢控制发酵理论为指导 ,对L -色氨酸产生菌的定向选育、摇瓶发酵条件、30L发酵罐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以谷氨酸棒杆菌Tx5 - 32 (Phe- +Tyr- )为出发菌株 ,经硫酸二乙酯 (DES)多次诱变处理 ,定向选育出一株L -色氨酸产生菌TQ2 2 2 3(Phe- +Tyr- +5 -MTr+5 -FTr+SGr+CINr)。以摇瓶分批发酵最优条件为基础 ,对菌株TQ2 2 2 3进行了 30L发酵罐分批发酵试验 ,该菌株发酵 6 4h ,产L -色氨酸 7.2 8g·L-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色氨酸 生产菌 选育 发酵条件
下载PDF
L-组氨酸产生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益清 张伟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5,共3页
以谷氨酸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ATCC1376 1为出发菌株 ,利用硫酸二乙酯和亚硝酸选育 3 氨基 1,2 ,4 三氮唑和组氨酸甲酯抗性突变株 ,但组氨酸没有得到大量的积累。选育出能在D 葡萄糖酸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株D 18,D 4 ... 以谷氨酸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ATCC1376 1为出发菌株 ,利用硫酸二乙酯和亚硝酸选育 3 氨基 1,2 ,4 三氮唑和组氨酸甲酯抗性突变株 ,但组氨酸没有得到大量的积累。选育出能在D 葡萄糖酸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株D 18,D 4 0 ,D 74 ,D 79,发酵 3d产酸达 1 0~ 1 6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组氨酸 产生菌 甲酯 谷氨酸棒杆菌 三氮唑 抗性突变 葡萄糖酸 选育 基本培养基 菌株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谷氨酸发酵产酸及其谷氨酸脱氢酶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燕 杨平平 +3 位作者 宋香 鄢贵龙 段作营 毛忠贵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3-36,共4页
以目前我国谷氨酸发酵广泛使用的谷氨酸棒杆菌S9114 为实验菌株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谷氨酸发酵产酸及其谷氨酸脱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LaCl3、CeCl3和NdCl3浓度分别为 0 72 0、0 0 71和 0 0 0 7mmol/L时 ,促使谷氨酸发酵产酸水平提高 6... 以目前我国谷氨酸发酵广泛使用的谷氨酸棒杆菌S9114 为实验菌株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谷氨酸发酵产酸及其谷氨酸脱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LaCl3、CeCl3和NdCl3浓度分别为 0 72 0、0 0 71和 0 0 0 7mmol/L时 ,促使谷氨酸发酵产酸水平提高 6%~ 8% ,对菌体的GDH NADPH的酶活性有显著的激活作用。实验还表明 ,稀土元素对纯化GD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脱氢酶 产酸 GDH 影响 调节作用 实验 激活作用 谷氨酸发酵 谷氨酸棒杆菌 NADPH
下载PDF
利用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谷氨酸棒杆菌中的表达提高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的产量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智杰 梁楠 +2 位作者 李润东 沈忠耀 陈国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为了降低谷氨酰胺 (glutamine,Gln)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高溶氧水平对设备的要求 ,在谷氨酸棒杆菌 C.glutamicum ATCC14 0 6 7中表达增强摄氧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vgb) ,以此提高细胞的摄氧能力及能量... 为了降低谷氨酰胺 (glutamine,Gln)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高溶氧水平对设备的要求 ,在谷氨酸棒杆菌 C.glutamicum ATCC14 0 6 7中表达增强摄氧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vgb) ,以此提高细胞的摄氧能力及能量的供给水平 .对得到的重组菌和野生菌进行了发酵实验 .在溶氧只有 5 %的条件下 ,重组菌比野生菌细胞干重提高了 1.2倍 ,单位细胞谷氨酸的生产能力提高了 6 .5倍 ,单位细胞谷氨酰胺的生产能力提高了 1.4倍 .对比结果显示 ,含有 vgb基因的重组菌比野生菌在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谷氨酸棒杆菌 谷氨酸 谷氨酰胺 发酵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鸟氨酸 被引量:13
11
作者 潘韵 陈宁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0年第1期61-64,共4页
本文就微生物生物合成鸟氨酸的途径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鸟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 菌株选育 发酵工艺
下载PDF
谷氨酸棒杆菌基因缺失菌株的定点构建 被引量:8
12
作者 阮红 Bernhard Eikmanns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8-464,共7页
通过目标基因内部缺失片段的获得以及DNA重组交换等技术的有效运用 ,在氨基酸工业重要生产菌谷氨酸棒杆菌中 ,成功地定点构建了两个目标研究基因的单基因缺失菌株和双基因缺失菌株 ,并通过了PCR和测序等方法的分析验证。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基因缺失菌株 定点构建
下载PDF
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及分泌途径生产L-缬氨酸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海灵 李颜颜 王小元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06-1619,共14页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目前微生物发酵生产L-缬氨酸的主要工业菌株。文中首先在谷氨酸棒状杆菌VWB-1中敲除了ala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获得突变菌株VWB-2,作为出发菌株。进而对L-缬氨酸合成途径关键酶——乙酰羟酸合酶(ilvBN)的调节亚基进行...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目前微生物发酵生产L-缬氨酸的主要工业菌株。文中首先在谷氨酸棒状杆菌VWB-1中敲除了ala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获得突变菌株VWB-2,作为出发菌株。进而对L-缬氨酸合成途径关键酶——乙酰羟酸合酶(ilvBN)的调节亚基进行定点突变(ilvBN_1^(M13)),解除L-缬氨酸对该酶的反馈抑制。然后辅助过量表达L-缬氨酸合成途径关键基因ilvBN_1^(M13)、乙酰羟酸异构酶(ilvC)、二羟酸脱水酶(ilvD)、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ilvE),加强通往L-缬氨酸的碳代谢流,提高菌株的L-缬氨酸水平。最后,基于过量表达L-缬氨酸转运蛋白编码基因brnFE及其调控蛋白编码基因lrp_1,提高细胞的L-缬氨酸转运能力。最终获得工程菌株VWB-2/pEC-XK99E-ilvBN_1^(M13)CE-lrp_1-brnFE在5 L发酵罐中的L-缬氨酸产量达到461.4 mmol/L,糖酸转化率达到0.312 g/g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缬氨酸 代谢工程 发酵 谷氨酸棒状杆菌
原文传递
高产琥珀酸菌株的等离子体诱变选育 被引量:12
14
作者 汪晨 蔡恒 +2 位作者 张恒丽 张凯 欧阳平凯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0,共4页
以谷氨酸棒杆菌作为原始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确定高产琥珀酸等离子体诱变的物理参数和最佳诱变条件,采用在培养基中添加溴甲酚紫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方法,测定发酵液前后在波长590 nm处的吸光值,高通量筛选出在该波长... 以谷氨酸棒杆菌作为原始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确定高产琥珀酸等离子体诱变的物理参数和最佳诱变条件,采用在培养基中添加溴甲酚紫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方法,测定发酵液前后在波长590 nm处的吸光值,高通量筛选出在该波长处吸光值变化较大的突变株。结果表明:在诱变菌株的存活率为8%的条件下获得的突变株的正突变率达到22%。用40 g/L的葡萄糖对突变株进行摇瓶分批发酵,筛选得到诱变菌E7产琥珀酸15.6 g/L,乳酸22.8 g/L,该菌具备良好的产琥珀酸与有机酸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等离子体 琥珀酸 谷氨酸棒杆菌 诱变
下载PDF
谷氨酸棒杆菌S9114在不同溶氧条件下发酵生产谷氨酸的代谢流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智涛 卢志洪 +1 位作者 吕扬勇 郑穗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2-76,共5页
建立了谷氨酸棒杆菌S9114合成L-谷氨酸(L-Glu)的代谢流平衡模型,应用该模型并结合S9114在10%和30%溶氧条件下发酵至中后期时胞外相关产物的分泌情况计算出其代谢流分布;通过MATLAB线性规划得到了谷氨酸合成的理想代谢流分布。代谢流分... 建立了谷氨酸棒杆菌S9114合成L-谷氨酸(L-Glu)的代谢流平衡模型,应用该模型并结合S9114在10%和30%溶氧条件下发酵至中后期时胞外相关产物的分泌情况计算出其代谢流分布;通过MATLAB线性规划得到了谷氨酸合成的理想代谢流分布。代谢流分析结果表明,减少HMP和TCA循环的代谢流量,增加CO2固定的代谢流将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在谷氨酸发酵工艺控制中,溶氧是关键因素,发酵中后期提高溶氧有利于谷氨酸的生成,同时可抑制副产氨基酸的产生;主要副产物乳酸在理想代谢流分布中仍占有一定比例,说明乳酸在整个代谢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谷氨酸 代谢流分析 溶氧
下载PDF
枯草芽胞杆菌L-天冬氨酸?脱羧酶的酶学性质 被引量:11
16
作者 邓思颖 张君丽 +1 位作者 蔡真 李寅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84-1193,共10页
?-丙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目前主要依靠化学法进行生产。探寻更为环保和高效的生物生产法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L-天冬氨酸?脱羧酶(Pan D)能特异地脱去L-天冬氨酸的?羧基,生成?-丙氨酸。本文比较了3种分别来源于大肠杆菌、谷... ?-丙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目前主要依靠化学法进行生产。探寻更为环保和高效的生物生产法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L-天冬氨酸?脱羧酶(Pan D)能特异地脱去L-天冬氨酸的?羧基,生成?-丙氨酸。本文比较了3种分别来源于大肠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及枯草芽胞杆菌的Pan D比酶活(分别为0.98、7.52和8.4 U/mg)。后两者的最适p H均为6.5,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65℃及60℃。与目前研究最多的来源于大肠杆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的Pan D相比,来源于枯草芽胞杆菌的Pan D具有更好的活性和热稳定性,具有更强的工业应用潜力。同时,本文对该酶特有的翻译后自剪切及机理性失活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天冬氨酸α-脱羧酶 Β-丙氨酸 枯草芽胞杆菌 谷氨酸棒状杆菌 酶学性质
原文传递
L-精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继红 王新春 +1 位作者 王华南 赵俊平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5年第3期46-48,共3页
以谷氨酸高产菌种LH谷氨酸棒杆菌为出发菌株,用化学试剂亚硝基胍(NTG)诱变,经结构类似物磺胺胍和摇瓶产酸筛选,获得一株产L-精氨酸的菌株LH425,在摇瓶发酵中,培养96h,产酸率38g·L-1。
关键词 L-精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 诱变 选育
下载PDF
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L-异亮氨酸谷氨酸棒杆菌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孔帅 陈敏 +5 位作者 郑美娟 许鹏飞 吕育财 谢飞 周宜平 龚大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79,共4页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23798为原始菌株,对其进行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以磺胺胍抗性和氨基酸与茚三酮特异显色为筛选标记,以期得到高产L-异亮氨酸的诱变谷氨酸棒杆菌,并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23798为原始菌株,对其进行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以磺胺胍抗性和氨基酸与茚三酮特异显色为筛选标记,以期得到高产L-异亮氨酸的诱变谷氨酸棒杆菌,并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始菌株23798经过ARTP诱变处理180s后,经0.4mg/mL磺胺胍抗性筛选、多孔板高通量筛选、发酵培养复筛,选育出一株高产L-异亮氨酸诱变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B1。该菌株在摇瓶中发酵培养48h,L-异亮氨酸产量达18.5g/L,比原始菌株提高62.03%,且遗传性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常温常压等离子体 磺胺胍抗性标记 高通量筛选 L-异亮氨酸
下载PDF
L-色氨酸产生菌TQ2223的途径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健 张蓓 +2 位作者 张克旭 杨海军 陈宁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18,共4页
应用途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在稳态时谷氨酸棒杆菌TQ2223菌株由葡萄糖发酵生产L 色氨酸的途径,确定了L 色氨酸合成的最佳途径及其代谢流分布和最大理论产率.通过刺激所选途径的酶活来提高L 色氨酸产率,结果表明,经NH4+调节后,代谢途径流量... 应用途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在稳态时谷氨酸棒杆菌TQ2223菌株由葡萄糖发酵生产L 色氨酸的途径,确定了L 色氨酸合成的最佳途径及其代谢流分布和最大理论产率.通过刺激所选途径的酶活来提高L 色氨酸产率,结果表明,经NH4+调节后,代谢途径流量发生显著变化,可以使色氨酸的代谢流从6提高到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色氨酸 生产菌 途径分析方法 谷氨酸棒杆菌 发酵生产
下载PDF
TCA循环关键节点对L-谷氨酸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乔郅钠 徐美娟 +4 位作者 龙梦飞 杨套伟 张显 中西秀树 饶志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13-2125,共13页
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其衍生出来的高值化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量巨大。文中通过对出发菌株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E01和谷氨酸高产菌C.glutamicum G01进行转录组测序与重测序分析,挑选中心代谢途径中转... 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其衍生出来的高值化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量巨大。文中通过对出发菌株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E01和谷氨酸高产菌C.glutamicum G01进行转录组测序与重测序分析,挑选中心代谢途径中转录水平和基因水平上存在差异的基因进行研究,以挖掘出对谷氨酸合成影响较大的基因进一步提高谷氨酸的产量。草酰乙酸节点和α-酮戊二酸节点在谷氨酸合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探索研究了草酰乙酸节点和α-酮戊二酸节点对谷氨酸生产的扰动影响。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构建的整合菌株,5 L发酵罐发酵过程中其菌体生长速率较原始菌略有降低,但48h的谷氨酸产量高达(136.09±5.53)g/L,较原始菌的(93.53±4.52)g/L提高了45.5%;糖酸转化率提高至58.9%,较原始菌的45.2%提高了13.7%。可见,上述实验策略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谷氨酸产量和糖酸转化率,为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工程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谷氨酸 草酰乙酸节点 α-酮戊二酸节点 CRISPR/dCas9 核糖体结合位点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