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腰椎后路融合术中的疗效 被引量:30
1
作者 刘玉增 海涌 +7 位作者 张希诺 尹鹏 刘铁 丁红涛 韩超凡 韩渤 陶鲁铭 关立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473-1478,共6页
目的比较皮质骨轨迹螺钉(CBT)固定与椎弓根螺钉(PS)固定在后路腰椎融合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北京朝阳医院治疗的104例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53例,女51例;年龄56~78岁,平均(67&#... 目的比较皮质骨轨迹螺钉(CBT)固定与椎弓根螺钉(PS)固定在后路腰椎融合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北京朝阳医院治疗的104例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53例,女51例;年龄56~78岁,平均(67±5)岁。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等评价患者术前即刻、术后半年和1年功能情况。对比CBT螺钉与PS螺钉术后伤口感染、融合器移位、螺钉拔出、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两组正态分布数据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结果CBT组(50例)与PS组(54例)在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3±17)min比(221±16)min,t=0.74,P=0.46],CBT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PS组(t=-24.20、-57.62,均P<0.05)。CBT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t=-7.65,P=0.00)。CBT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PS组(91±6比86±7,t=3.89,P=0.00)。术后半年CBT组ODI评分明显低于PS组(3.9±1.9比5.8±3.1,t=-3.66,P=0.00),术后1年CBT组VAS和ODI评分均明显低于PS组(t=-3.03、-4.09,均P<0.05)。术后CBT组与PS组伤口感染、融合器移位、螺钉拔出、固定物断裂发生率均显著差异。结论CBT螺钉技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等特点,可有效应用于腰椎后路椎体融合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轨迹螺钉 椎弓根螺钉 腰椎后路融合术
原文传递
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7
2
作者 席焱海 王洋 +3 位作者 余将明 刘希麟 谢宁 叶晓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79-883,共5页
目的观察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皮质骨轨迹(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内固定操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骨质疏松腰椎退变... 目的观察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皮质骨轨迹(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内固定操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2例进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其中20例采用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式(A组),12例采用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B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等。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提高,VAS评分降低。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有2例患者术中一侧因骨质疏松明显,椎弓根螺钉置入后把持力不足并出现钉道切割导致置钉失败,仅行对侧固定,其余患者置钉顺利。B组患者手术置钉过程未出现螺钉把持力不佳、置钉失败、皮质骨钉道骨折断裂等情况,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置钉引起的血管、神经损伤。全部32例患者术后影像学随访未见螺钉松动、脱落、塌陷等,螺钉、连接棒、融合器均在位,位置佳。所有病例无不良事件产生。结论应用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腰椎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肌肉和软组织损伤小、螺钉把持力强等优势,早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轨迹 骨质疏松 脊柱融合术 腰椎退变
下载PDF
皮质骨轨迹螺钉技术在老年腰椎结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应小樟 石仕元 +3 位作者 郑琦 朱博 金阳辉 郑铭锋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1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结核Ⅰ期行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技术联合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支撑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CBT螺钉技术联合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治疗的22例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结核Ⅰ期行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技术联合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支撑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CBT螺钉技术联合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治疗的22例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73.3±7.1)岁。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5例,D级6例,E级9例。对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红细胞沉降率(ESR)、Frankel分级进行分析,并观察手术并发症、内植物稳定性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8.7±4.6)个月。有2例患者术后3个月发现前路手术对侧腰大肌脓肿增大,行B超定位下置管引流后治愈。余20例均Ⅰ期愈合,无窦道形成及脊柱结核复发。末次随访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5例,E级14例。末次随访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17.68±3.86)°减少至(4.77±2.47)°;VAS评分由术前的(6.95±2.26)分减少至末次随访时的(2.18±1.59)分;ESR由术前的(47.14±20.85) mm/h降至末次随访的(16.77±11.42) mm/h。X线、CT检查均提示已骨性愈合,平均融合时间为(4.9±1.2)个月。结论:采用Ⅰ期皮质骨轨迹螺钉技术联合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支撑植骨治疗老年腰椎结核是较为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皮质骨轨迹 脊柱融合术 骨移植
下载PDF
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洋 席焱海 +6 位作者 吴学铭 宋腾飞 余将明 马俊 谢宁 叶添文 叶晓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938-1942,共5页
[目的]探讨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技术(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进行内固定操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本治疗组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骨质疏松腰椎... [目的]探讨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技术(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进行内固定操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本治疗组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0例进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治疗,18例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12例采用CBT螺钉内固定技术,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及改善率等。[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JOA和VAS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两组间在手术时间、出血量、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组3例患者术中一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失败,遂改行CBT固定,余患者置钉顺利。CBT组患者手术置钉过程未出现螺钉把持力不佳置钉失败、皮质骨钉道骨折断裂等情况。所有患者没有出现置钉引起的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影像学随访未见螺钉松动、脱落、塌陷等,螺钉、连接棒、融合器均在位,位置佳。所有病例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应用CBT螺钉技术进行腰椎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置入过程更安全;更靠内的进钉点避免了广泛的肌肉剥离及组织切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增加了和皮质骨的接触面,牢固性更强等优势,早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皮质骨轨迹 腰椎退变性疾病 骨质疏松 腰椎融合术
原文传递
皮质骨轨迹螺钉技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腰椎固定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晓宇 王哲 +3 位作者 甘浩然 刘向东 吴彦超 董谢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26-1131,共6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传统轨迹椎弓根(traditional trajectory,TT)螺钉与椎弓根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固定在骨质疏松椎体上的应用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通过1名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T值<-0.25 SD)建...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传统轨迹椎弓根(traditional trajectory,TT)螺钉与椎弓根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固定在骨质疏松椎体上的应用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通过1名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T值<-0.25 SD)建立L2、3椎体功能单元骨质疏松有限元模型,模拟传统椎弓根螺钉和皮质骨轨迹螺钉两种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分别在静载、前屈、后伸、侧屈、旋转五种状态下加载并测量钉道周围骨质的CT值,比较各部件最大应力值、内固定装置稳定性(以椎间活动度表示)及钉道周围骨质CT值的差异。[结果]CBT组在各个状态下椎骨和内固定装置的最大应力值均大于TT组,椎间活动度在静载、前屈、后伸、旋转四个状态下CBT组均小于TT组,侧屈时CBT组大于TT组;CBT组钉道周围骨质的CT值为(192.20±34.85)Hu,TT组为(118.00±15.90)Hu,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CBT组屈伸、旋转状态下稳定性大于TT组,侧屈时CBT组稍小于TT组;CBT组钉道周围骨质CT值大于TT组。CBT螺钉技术是骨质疏松患者腰椎内固定的一种优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腰椎 椎弓根螺钉 皮质骨轨迹 有限元
原文传递
Lumbar pedicle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 被引量:11
6
作者 Song Tengfei Wellington K Hsu Ye Tianwe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1期3808-3813,共6页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monstrate the lumbar pedicle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CBT) screw fixation technique,a new fixation technique for lumbar surgery.Data sources The data analyzed in this re...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monstrate the lumbar pedicle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CBT) screw fixation technique,a new fixation technique for lumbar surgery.Data sources The data analyzed in this review are mainly from articles reported in PubMed published from 1994 to 2014.Study selection Original articles and critical reviews relevant to CBT technique and lumbar pedicle fixation were selected.Results CBT technique was firstly introduced as a new fixation method for lumbar pedicle surgery in 2009.The concepts,morphometric study,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CBT technique were reviewed.The insertional point of CBT screw is located at the lateral point of the pars interarticularis,and its trajectory follows a caudocephalad path sagittally and a laterally directed path in the transverse plane.CBT technique can be used for posterior fixation during lumbar fusion procedures.This technique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which affords better biomechanical stability,fixation strength and surgical safety.Therefore,CBT technique has the greatest benefit in lumbar pedicle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and obesity.Conclusion CBT technique is a better alternative option of lumbar pedicle fixation,especially for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and obe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icle screw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OSTEOPOROSIS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原文传递
皮质骨螺钉固定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腰椎后路融合术中应用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海 李惠民 +1 位作者 陈银河 申才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7-984,共8页
目的 :应用Meta分析评价腰椎后路融合术中皮质骨通道(CBT)螺钉固定与传统椎弓根螺钉(PS)固定的效果,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6期)、ELSEVIER Science Direc... 目的 :应用Meta分析评价腰椎后路融合术中皮质骨通道(CBT)螺钉固定与传统椎弓根螺钉(PS)固定的效果,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6期)、ELSEVIER Science Direct(SDOS)数据库,检索时间均是从建库到2017年6月。搜集腰椎后路融合术中应用CBT螺钉固定与PS固定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和队列研究,均经X线、CT及MRI确定诊断患有某些腰椎疾病(包括腰椎椎间孔狭窄的椎管狭窄症和重度滑脱症);年龄40~60岁。术后结局指标至少包括以下指标中的一项:Oswestry残障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融合情况。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1和修改后的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针对RCT和队列研究的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Meta分析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个RCT,6个队列研究,7篇均为英文文献。CBT组共计259例,PS组共计28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BT组和PS组术中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MD=-88.83,95%CI(-122.79,-54.88),P<0.01],而ODI(P=0.20)、JOA评分(P=0.57)、VAS评分(术后1个月腰痛P=0.38,术后8个月腰痛P=0.89,术后8个月腿痛P=0.51)、手术时间(P=0.12)、融合(P=0.95)五个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PS固定技术相比,应用CBT螺钉固定技术行腰椎后路融合也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而且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通道 皮质骨螺钉 椎弓根螺钉 腰椎 META分析
下载PDF
双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艳成 苗军 +4 位作者 马信龙 胡永成 韩岳 兰杰 张泽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88-894,共7页
目的:观察双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8月~2018年10月手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的相邻节段病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患者36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双... 目的:观察双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8月~2018年10月手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的相邻节段病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患者36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双钉组):12例,男女比例(4∶8),年龄66.2±4.2岁(59~74岁),首次术后2~7年,均为头侧椎节病变。使用双椎弓根螺钉(dual screws,DS)固定技术,于原手术侧椎弓根再次各置入一枚翻修螺钉,ASD另一端置入皮质骨通道螺钉,减压后短节段融合固定。B组(对照组):24例,男女比例(9∶15),年龄64.0±7.7岁(46~72岁),平均首次术后2~10年,19例为头侧椎节退变,5例为尾侧椎节病变。手术取下双侧固定棒,采用Magerl方法置入ASD远端椎弓根螺钉、减压责任节段后延长棒固定。记录每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腰椎ODI评分、腰痛VAS、腿痛VAS。通过腰椎X线片、CT评价术后患者的内固定位置和椎间融合状态。比较两组间和组内的临床评分差异性。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6.1±5.8个月(6~26个月)。ODI评分A组术前(82.5±16.7)%,末次随访(16.0±8.9)%;B组术前(78.0±14.6)%,末次随访(18.0±9.4)%;腰痛VAS,A组术前8.3±3.5分,末次随访1.7±0.9分;B组术前6.7±4.5分,末次随访2.1±1.3分;腿痛VAS,A组术前6.3±4.5分,末次随访1.0±1.0分;B组术前7.8±3.4分,末次随访2.3±2.4分。两组末次随访的ODI和VAS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的术前ODI、腰痛VAS、腿痛VAS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的术前、末次随访ODI、VAS、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大于A组(P<0.05)。A组无手术切口感染、无神经症状加重病例,1例术中硬脊膜撕裂,予以修复。B组术中硬脊膜撕裂5例,术中修复或者皮下脂肪覆盖,伤口表浅感染1例,经过换药治愈。A组共置入24枚双钉技术的翻修螺钉(L1椎体2枚,L2椎体12枚,L3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 相邻节段病变 椎弓根螺钉 皮质骨通道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与传统徒手置入皮质骨轨迹螺钉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手术应用中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马赛 刘波 +1 位作者 李楠 何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4332-4336,共5页
背景:皮质骨轨迹螺钉较椎弓根螺钉能有效提高内固定把持力,但其具有学习曲线较长和误置率高的特点,骨科机器人能有效克服上述局限,提高置钉准确性和安全性。目的:对比机器人辅助和传统徒手置入皮质骨轨迹螺钉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手术... 背景:皮质骨轨迹螺钉较椎弓根螺钉能有效提高内固定把持力,但其具有学习曲线较长和误置率高的特点,骨科机器人能有效克服上述局限,提高置钉准确性和安全性。目的:对比机器人辅助和传统徒手置入皮质骨轨迹螺钉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手术患者中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2015年6月至2021年3月,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行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年龄≥65岁骨质疏松症患者。共纳入64例患者,其中机器人组23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置入皮质骨轨迹螺钉,共置入92枚皮质骨轨迹螺钉;徒手组41例采用传统徒手置钉,共置入164枚皮质骨轨迹螺钉。使用改良的Gertzbein-Robbins分级方法评估置钉准确性以及头侧小关节侵犯发生率;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结果与结论:(1)机器人组置钉优良率为97.8%,显著高于徒手组的87.2%(P <0.001);(2)机器人组和徒手组头侧小关节侵犯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57);(3)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4)结果说明,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手术中,机器人辅助置入皮质骨轨迹螺钉是比传统徒手置钉更准确、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徒手 皮质骨轨迹螺钉 安全性 准确性
下载PDF
皮质骨轨道螺钉与常规椎弓根螺钉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正沛 寇红伟 +13 位作者 尚国伟 姬彦辉 陈向荣 孙新志 包德明 程田 郭俊杰 尚春风 燕淼恒 耿志华 朱迪 赵哲 王义生 刘宏建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3期278-284,共7页
目的探讨皮质骨轨道(CBT)螺钉技术与传统轨道(TT)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但不合并椎体Ⅰ度以上滑脱或脊柱侧凸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3/4或L... 目的探讨皮质骨轨道(CBT)螺钉技术与传统轨道(TT)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但不合并椎体Ⅰ度以上滑脱或脊柱侧凸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3/4或L4/5单节段腰椎融合术并且伴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同时不合并椎体Ⅰ度以上滑脱或脊柱侧凸的52例女性患者资料,年龄40~71岁,其中22例接受了CBT螺钉手术(CBT组)、30例接受了TT螺钉手术(TT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并发症;术后第5天经摄腰椎X线片和CT扫描观察融合器、内固定位置,以及近端关节突关节侵扰(FJV)发生率;术后3、6、12、24个月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片,评估植骨融合和内固定等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末次随访的Oswew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CBT组与TT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5.7±16.0)min和(123.8±18.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9,P>0.05);术中出血量CBT组[(74±39.8)mL]比TT组[(129±45.3)mL]少,手术切口长度CBT组[(5.7±0.6)cm]比TT组短[(8.4±0.9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48、12.004,P值均<0.05)。术中TT组有1例患者L42枚椎弓根螺钉出现固定强度不佳,遂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其余患者手术置钉过程均未出现置钉失败、皮质骨钉道骨折断裂等情况;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置钉引起的血管、神经损伤。术后第5天经摄腰椎X线片和CT扫描观察融合器、内固定位置良好;CBT组有3例患者共4个近端关节突关节发生FJV(4/44,9.09%),而TT组中有22例患者共35个近端关节突关节发生FJV(35/60,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63,P<0.01)。术后随访5~24个月,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的ODI及VAS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549、18.490,P<0.01);而手术前后ODI和VAS组间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脊柱融合术 皮质骨轨道螺钉 骨质疏松症 腰椎退行性疾病
原文传递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与X线透视辅助下徒手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希诺 刘玉增 +4 位作者 李越 苏庆军 李冬月 关立 海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6-844,共9页
目的对比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皮质骨螺钉置钉在脊柱内固定手术中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 目的对比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皮质骨螺钉置钉在脊柱内固定手术中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71例患者。将接受X线透视辅助徒手CBT螺钉置入的患者作为徒手组(n=35),接受机器人辅助CBT螺钉置入的作为机器人组(n=36)。螺钉置钉准确性和关节突侵犯情况通过术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三维重建评估。对比两组平均单枚螺钉的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医务人员术中射线暴露情况。结果71例患者一共植入284枚CBT螺钉,其中140枚由徒手组完成,144枚由机器人组完成。机器人组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徒手组(92.36%vs 82.86%,P=0.015)。机器人组关节突侵犯发生率显著低于徒手组(22.22%vs 40.00%,P=0.022)。但是,单颗螺钉置钉时间机器人组显著长于徒手组[(501.92±70.08)s vs(382.54±63.21)s,P=0.000]。术中医务人员辐射暴露时间徒手组明显高于机器人组[(56.81±16.09)s vs(34.43±16.91)s,P=0.000]。结论机器人辅助植入CBT螺钉可以有效提高螺钉置入准确性并减少了上关节突的侵犯率和医务人员的辐射暴露,但会增加螺钉的置钉时间与手术时间。本中心大约在12台手术后获得了平稳的机器人辅助CBT技术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轨迹螺钉 骨科手术机器人 徒手置钉 退行性腰椎疾病
下载PDF
皮质骨螺钉加传统椎弓根螺钉结合卫星棒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惠强 赵峥 +5 位作者 杜钰堃 李建毅 孙燕妮 宋涛 郭建伟 西永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观察皮质骨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加传统椎弓根螺钉(traditional trajectory,TT)结合卫星棒、远端固定至S1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 目的:观察皮质骨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加传统椎弓根螺钉(traditional trajectory,TT)结合卫星棒、远端固定至S1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1月在我院采用长节段融合CBT+TT结合卫星棒、远端固定至S1矫形固定治疗的11例ADS患者的资料。比较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C7铅垂线(C7 plumb line,C7PL)与骶骨中垂线(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SVL)的相对距离(C7PL-CSVL)和脊柱矢状轴(sagittal vertebral axis,SVA)。结果:1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1~73岁(64.36±7.63岁),手术时间247.64±44.96min,术中出血量1118.18±464.37ml。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延长引流时间、换药后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肌力减退,给予口服甲钴胺2周,于术后3个月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60个月(33.87±14.36个月),术前VAS评分为7.00±0.89分,末次随访时为0.91±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ODI为(51.09±7.83)%,末次随访时为(5.45±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49.10°±11.51°、12.05°±3.78°、13.06°±3.38°,C7PL-CSVL分别为27.27±17.61mm、12.20±8.04mm、12.40±8.05mm,SVA分别为25.33±18.21mm、8.60±5.31mm、9.75±6.94mm,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C7PL-CSVL、SVA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即刻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征象。结论:CBT+TT结合卫星棒矫形远端固定至S1长节段腰骶融合可增强脊柱骨盆固定强度,治疗ADS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长节段固定 皮质骨螺钉 椎弓根螺钉 卫星棒
下载PDF
后中线腰椎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驰 丁凌志 +3 位作者 滕晓 张招波 张景生 冯明宣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11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比较后中线腰椎融合术(MIDL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8-07采用MIDLF与MIS-TLIF治疗的58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 目的比较后中线腰椎融合术(MIDL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8-07采用MIDLF与MIS-TLIF治疗的58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术后3 d、术后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58例均获得植骨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情况。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较MIDLF组多,透视时间较MIDLF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DLF组术后3 d腰痛VAS评分较MIS-TLIF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 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腿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DLF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短期疼痛均优于MIS-TLIF。MIDLF和MIS-TLIF均有软组织损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后中线腰椎融合术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皮质骨轨迹螺钉 椎弓根钉
原文传递
微创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振磊 段婉茹 +4 位作者 菅凤增 吴浩 王兴文 王凯 陈赞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6-93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微创后路椎间融合术(Mis—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通过导丝置入皮质骨钉道(CBT)... 目的初步探讨微创后路椎间融合术(Mis—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通过导丝置入皮质骨钉道(CBT)螺钉改进后路椎问融合术(PLIF)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为复查CT和MRI,以评估患者椎管面积和椎间高度的改善情况;同时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和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以评估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25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74—341min,平均(168±73)min;术中出血量为50~600ml,平均(242±153)ml;单节段手术切口长度为2.5~4.0cm,平均(3.0±1.3)cm。住院时间为5~12d,平均(7.8±3.9)d。术后1例患者出现术区感染,经治疗后痊愈;1例CBT螺钉致峡部骨折并压迫神经根,行二次手术去除压迫。2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7.7±2.7)个月。术后椎管面积[(1.21±0.50)cm。]和椎间高度[(1.06±0.15)cm]均较术前[分别为(0.58±0.28)cm2、(0.86±0.20)cm]增加(均P〈0.01)。术后6个月,VAS评分[(2.7±1.8)分]、ODI评分[(9.3±4.7)分]和JOA评分[(21.3±4.9)分]均较术前[分别为(5.7±2.0)分、(21.2±5.6)分、(15.2±3.2)分]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Mis—PLIF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需行融合手术的患者,可考虑行CBT螺钉内固定结合PLIF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腰椎 显微外科手术 后路椎间融合术 皮质骨钉道螺钉内固定
原文传递
Application of the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technique in posterior lumbar fixation 被引量:2
15
作者 Shi-Bo Peng Xi-Chuan Yuan +1 位作者 Wei-Zhong Lu Ke-Xiao Y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2期255-267,共13页
The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 is a novel technique in lumbar fixation and fusion.The unique caudocephalad and medial-lateral screw trajectories endow it with excellent screw purchase for vertebral fixation via a m... The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 is a novel technique in lumbar fixation and fusion.The unique caudocephalad and medial-lateral screw trajectories endow it with excellent screw purchase for vertebral fixation via a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The combined use of CBT screws with transforaminal or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can treat a variety of lumbar diseases,including spondylolisthesis or stenosis,and can also be used as a remedy for revision surgery when the pedicle screw fails.CBT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terms of surgical trauma,postoperative recovery,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djacent vertebral disease,and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obese and osteoporosis patients.However,the concept of CBT internal fixation technology appeared relatively recently;consequently,there are few relevant clinical studies,and the long-term clinical efficacy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 have not been reported.Therefore,large sample and prospective studies are needed to further reveal the long-term complications and fusion rate.As a supplement to the traditional pedicle trajectory fixation technique,the CBT technique is a good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eases with accurate screw placement and strict indications and is thus deserving of clinical recommen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Management of midle line fusion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Lumbar surgery REVIEW
下载PDF
皮质骨轨迹置钉在腰椎翻修中的力学分析
16
作者 张连鹏 居来提·买提肉孜 +3 位作者 张治豪 张瑞 阿卜力克木·买买提 帕尔哈提·热西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783-3788,共6页
背景:目前,临床中对固定失败的椎体进行手术翻修的方式存在不足与风险,为规避常规翻修手术的风险,可应用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对固定失败的椎体进行翻修手术,但在翻修手术中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螺钉的力学性能尚不明确。目的:利用有限元分... 背景:目前,临床中对固定失败的椎体进行手术翻修的方式存在不足与风险,为规避常规翻修手术的风险,可应用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对固定失败的椎体进行翻修手术,但在翻修手术中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螺钉的力学性能尚不明确。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皮质骨轨迹置钉在腰椎翻修手术中的力学性能,为临床应用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进行翻修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获取骨质疏松症椎体CT扫描数据并建立L4节椎体模型。分别在L4椎体模型中完成皮质骨轨迹置钉(CBT初始组)以及传统椎弓根螺钉的初次置钉(TT初始组),并将其力学数据作为后期评价翻修手术性能的基线标准。再将传统椎弓根螺钉去除,保留其钉道,用皮质骨轨迹置钉的螺钉在该椎体上进行二次置钉(CBT翻修组),实现腰椎的重新固定,并利用有限元分析翻修后螺钉的轴向抗拔出力、稳定性以及腰椎活动度。结果与结论:①CBT翻修组螺钉轴向抗拔出力比TT初始组提高25.6%;②在下、左、右3种工况,CBT翻修组螺钉的载荷位移比,相对于TT初始组分别提升18.5%,41.3%,35.0%;CBT翻修组螺钉的载荷位移比,在上工况比TT初始组略有提升,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在前屈、后屈工况,CBT翻修组腰椎活动度比TT初始组提升45.5%,36.1%,而在左侧弯、右侧弯、轴向旋转工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CBT翻修组螺钉轴向抗拔出力、螺钉载荷位移比、腰椎活动度与CBT初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力学数据表明,翻修钉道骨质虽有一定破损或丢失,但CBT翻修组在一定程度上仍优于TT初始组的力学性能,且CBT翻修组与CBT初始组比较,力学性能之间无明显差异;此次研究结果可为临床应用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对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失败的腰椎进行翻修手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腰椎 有限元分析 皮质骨轨迹置钉 翻修手术
下载PDF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s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被引量:4
17
作者 Song Guo Kai Zhu +2 位作者 Mei-Jun Yan Xin-Hua Li Jun Ta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36期13179-13188,共10页
Lumbar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remains a global health problem,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Osteoporosis in the elderly can cause failure of internal fixation.Cortical bone ... Lumbar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remains a global health problem,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Osteoporosis in the elderly can cause failure of internal fixation.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is an effective,saf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DD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In this review,we analyzed the anatomy,biomechanics,and advantages of the CBT technique in lumbar DDD and revision surgery.Additionally,the clinical trials and case reports,indications,advancements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technique were further discussed and reviewed.Finally,we concluded that the CBT technique can be a practical,effective and safe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especially in DDD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bar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s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 ANATOMY Biomechanics INDICATIONS Clinical trials and case reports Advancements
下载PDF
经椎弓根皮质骨通道固定技术应用于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春峰 赵剑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将经椎弓根皮质骨通道(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置钉技术应用于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进行生物力学模拟分析,验证CBT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模拟1例成年男性:(A)脊柱完整状态;(B)爆裂性骨折;(C)骨折化之后的...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将经椎弓根皮质骨通道(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置钉技术应用于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进行生物力学模拟分析,验证CBT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模拟1例成年男性:(A)脊柱完整状态;(B)爆裂性骨折;(C)骨折化之后的4种固定组合:(1)4椎弓根钉2棒(P4组);(2)4 CBT 2棒(C4组);(3)6椎弓根钉2棒(P6组);(4)6CBT 2棒(C6组)。比较上述组别椎体模型节点的总变形及相应内固定模型节点的等效应力。结果 :4组内固定均能使骨折模型获得明显即刻稳定性。P4组各状态时总变形及内固定承受的等效应力普遍较其他模型增大;P6组模型各状态下的模型总位移及内固定所受等效应力较其他模型有明显优势;C6组较C4组各状态下的模型总变形及内固定承受的等效应力均有减少。结论:C4法和C6法固定与P6法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两者均能够提供近似甚至高于传统P4法的固定稳定性,并能显著减少应力集中。故CBT置钉法能在理论上成为提供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稳定性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通道 胸腰段 爆裂性骨折 有限元分析 后路固定
下载PDF
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疾病 被引量:4
19
作者 蔡风 余波 +2 位作者 曾铎 陈钦灿 廖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3-407,共5页
背景:合并有骨质疏松的腰椎疾病患者由于骨量丢失及骨小梁结构破坏,使得传统椎弓根钉的把持力降低,容易造成螺钉松动、断裂及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是腰椎手术常见失败的原因之一。目的:探讨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疾病... 背景:合并有骨质疏松的腰椎疾病患者由于骨量丢失及骨小梁结构破坏,使得传统椎弓根钉的把持力降低,容易造成螺钉松动、断裂及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是腰椎手术常见失败的原因之一。目的:探讨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疾病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采用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两组均行腰椎后路融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椎体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术前、术后3,6个月腰椎神经功能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结果与结论:(1)两组术后椎体融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3)术后对照组有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内固定失败,2例感染,2例脑脊液漏;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4)观察组术后3,6个月腰椎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均优于传统椎弓根螺钉组(P<0.05);(5)提示与传统椎弓根螺钉相比,皮质骨轨迹螺钉不仅能明显改善腰椎功能,还能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椎弓根螺钉 皮质骨轨迹螺钉 骨质疏松 腰椎 内固定
下载PDF
3D打印导向模板在骨质疏松腰椎后路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惠国 邵荣学 +3 位作者 阮立奇 乐军 胡劲涛 周辉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CBT)导向模板在腰椎CBT内固定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与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4例,男43例,女31例;年龄6... 目的 探讨3D打印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CBT)导向模板在腰椎CBT内固定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与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4例,男43例,女31例;年龄68~74岁,平均(69.82±5.73)岁。其中导向模板组(导板组)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龄68~73岁,平均(70.24±3.83)岁。徒手螺钉组(徒手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68~74岁,平均(69.51±3.52)岁。收集两组患者疾病诊断、性别和年龄以及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长、术中X线透视次数及螺钉位置影像学评估。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等评价功能恢复情况。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后伤口感染、置入螺钉失败或破壁等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0.92±8.57)个月。导板组手术时长(98±17)min,徒手组(223±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0,P=0.03);导板组出血量(80.00±12.65)mL,显著低于徒手组(230.00±38.70)mL(t=-36.62,P=0.03);导板组术中放射次数(3次)比徒手组(12次)明显减少(t=-5.65,P<0.01)。术后导板组与徒手组伤口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4、P=1.00)。末次随访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0.79,P=0.28、P=0.36)。结论 导向模板CBT置入技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出血量、降低患者与医护人员辐射伤害等优点,是更经济、快捷、有效的CBT置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导向模板 徒手 皮质骨轨迹螺钉 骨质疏松 腰椎后路融合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