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精准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关业勇 程力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精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入选的78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X线片、腰椎CT及三维重建、腰椎MRI、双下肢肌电图并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精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入选的78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X线片、腰椎CT及三维重建、腰椎MRI、双下肢肌电图并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确责任椎间隙及神经受压部位。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并进行精确减压,对于合并腰椎不稳者予以单节段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参考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系统(VAS)和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系统(JOA)对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获得6~24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患者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其中VAS评分改善率为79%,JOA评分改善率为91%。所有患者均得到良好的恢复锻炼,且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或畸形,无腰椎矢状位失衡,无临椎退变,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根据患者具体病史和影像学检测,科学、有效地确定责任椎间隙及神经受压部位,并合理运用单节段椎弓根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对责任椎间隙进行减压、融合、固定,可以有效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帮助患者有效地改善腰椎稳定性,减轻症状,为临床上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一定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治疗 责任椎间隙 椎间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
原文传递
颈椎不同位置下甲状软骨对应颈椎节段的影像学研究
2
作者 汪平 杨长伟 +4 位作者 何大为 周少怀 王欣 范明宇 黄帅 《骨科》 CAS 2019年第3期198-200,209,共4页
目的研究颈椎退变病人不同体位下的甲状软骨与颈椎节段的对应关系。方法搜集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100例行颈前路手术病人的术前X线影像资料,测量甲状软骨前缘中点对应的颈椎节段,描述颈椎不同位置下对应节段的分布关系,并分析影响其变... 目的研究颈椎退变病人不同体位下的甲状软骨与颈椎节段的对应关系。方法搜集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100例行颈前路手术病人的术前X线影像资料,测量甲状软骨前缘中点对应的颈椎节段,描述颈椎不同位置下对应节段的分布关系,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中立位状态下,甲状软骨对应的节段主要分布在C_5~C_6范围,占93.0%(93/100);过伸位状态下,甲状软骨对应的节段主要分布在C_(4/5)~C_(5/6)范围,占82.0%(82/100)。影响甲状软骨对应节段的最主要因素是性别。颈椎过伸位下,男性病人甲状软骨对应节段主要分布在C_5和C_(5/6),占78.6%(44/56);女性病人甲状软骨的对应节段主要分布在C_(4/5)和C_5,占72.7%(32/44);女性甲状软骨对应节段要高于男性。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颈椎不同位置下甲状软骨的对应节段存在差异,随着颈部的后伸运动,甲状软骨对应的颈椎节段呈上移的规律;甲状软骨的位置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甲状软骨对应节段的位置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甲状软骨 体位 对应节段
下载PDF
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治及预后价值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魏宇淼 陈芬 +5 位作者 邓珊 张家明 王祥 程翔 曾秋棠 廖玉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应导联压低对患者诊治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存在对应性压低的患者共102例,选取同期心电图提示相似心肌梗死部位,且临床...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应导联压低对患者诊治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存在对应性压低的患者共102例,选取同期心电图提示相似心肌梗死部位,且临床特征具有可比性的无明显对应性压低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2例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冠脉闭塞部位、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肌肌钙蛋白I和NT-proBNP水平,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严重心肌梗死并发症和死亡事件。分析存在对应性ST段压低与无显著压低对照组患者的冠脉闭塞部位、心脏功能及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差异。结果: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有对应性ST段压低的患者,其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大于不伴有对应性压低的患者,其心脏左室功能、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存活率均显著低于不伴对应性压低的患者。且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同时伴有的对应性导联压低对冠脉闭塞部位具有较好的判断作用。结论:临床上应高度重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对应性ST段压低,是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对应性ST段压低 冠状动脉闭塞部位 严重心肌梗死并发症 预后
原文传递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改变不同类型的临床预后 被引量:7
4
作者 于文江 尚杰 +1 位作者 孙海涛 王春雨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8期622-625,共4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电图(ECG)对应导联ST段改变(R-ST-D)不同类型与罪犯冠状动脉病变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初发STEMI资料完整967例,根据R-ST-D振幅分4种类型,即R-ST-D振幅无下移(I组)143例;...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电图(ECG)对应导联ST段改变(R-ST-D)不同类型与罪犯冠状动脉病变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初发STEMI资料完整967例,根据R-ST-D振幅分4种类型,即R-ST-D振幅无下移(I组)143例;R-ST-D下移振幅小于或等于梗死区ST段抬高振幅(1I组)664例;R-ST-D下移振幅大于梗死区ST段抬高振幅(Ⅲ组)93例;R-ST-D和梗死区ST段均抬高(IV组)67例;分析其ECGR-ST-D4种类型与罪犯冠状动脉病变和临床高危预后的关系。结果R-ST-D4种类型中I组、Ⅱ组、Ⅲ组发生率分别为14.8%,68.7%,9.6%,并以前降支为主单支病变多见。Ⅳ组发生率6.9%,主要累及复合前壁,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泵衰竭、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AMI扩展、室壁运动失调、左室射血分数≤50%及住院病死率分别为71.6%,41.8%,61.2%,34.3%,100.0%,40.3%和16.4%(P〈0.05或P〈0.01)。结论STEMI患者ECGR.ST-D不同类型对罪犯冠状动脉病变和临床近期预后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对应导联ST段 类型 预后
下载PDF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镜像反映”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罗昌雄 高伟文 文彩云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6期-,共4页
目的 探讨心电图(ECG)“镜像反映”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初发STEMI患者167例,根据梗死区域导联对侧对应导联ST段振幅分4组,即Ⅰ组(33例),对应区域导联ST段无下移;Ⅱ组(97... 目的 探讨心电图(ECG)“镜像反映”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初发STEMI患者167例,根据梗死区域导联对侧对应导联ST段振幅分4组,即Ⅰ组(33例),对应区域导联ST段无下移;Ⅱ组(97例),其对应区域导联ST段下移振幅小于或等于梗死区ST段抬高振幅;Ⅲ组(25例),其对应区域导联ST段下移振幅大于梗死区ST段抬高振幅;Ⅳ组(12例):其对应区域导联ST段与梗死区ST段均抬高.分析4种类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4组间病变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9,P<0.05),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34,P<0.01),第Ⅳ组患者近期发生泵衰竭、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室壁运动失调、左室射血分数≤50%及住院病死率较其他各组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STEMI患者对应导联ST段变化的不同类型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临床近期预后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镜面反映 对应导联ST段 预后
原文传递
数字测频回路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鲍克勤 完颜绍会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34-39,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数字测频方法,它可替代机械或模拟电路的频率测量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在设计过程中,笔者从软、硬件的配置着手,考虑了如何拓展其功能及提高工作可靠性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水轮机 测频回路 数字式 设计 调速系统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对应性ST改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7
作者 安志前 郝喜军 王海涛 《山西临床医药》 2001年第9期661-663,共3页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对应性 ST改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记录 12 6例有 Q波 AMI患者中合并对应性 ST段改变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早期并发症 ,行常规 12导联及右胸导联加 V7~ 9导联 ,并与无 ST段改变者比较。结果 :AMI合...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对应性 ST改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记录 12 6例有 Q波 AMI患者中合并对应性 ST段改变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早期并发症 ,行常规 12导联及右胸导联加 V7~ 9导联 ,并与无 ST段改变者比较。结果 :AMI合并 ST段改变组较无 ST段改变组住院早期严重心律失常 (P<0 .0 5 )及泵衰竭 (P<0 .0 5 )发生率高 ,住院病死率也增高 (P<0 .0 5 )。结论 :AMI合并对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对应性ST改变 预后 心电图 Q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