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司人格本质与社会责任的三种维度 被引量:45
1
作者 吴越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69,共12页
从本质上说,法律塑造的公司人格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在法律、社会伦理与自我认识层次上的集中反映。相应地,对公司社会责任也可从三个维度予以解构:法律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是一切公司应尽的最低限度的法定责任,其约束力最强;伦理意... 从本质上说,法律塑造的公司人格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在法律、社会伦理与自我认识层次上的集中反映。相应地,对公司社会责任也可从三个维度予以解构:法律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是一切公司应尽的最低限度的法定责任,其约束力最强;伦理意义上的社会责任则是对公司的外在约束,此种约束机制可以是纯粹倡导性的公司伦理,也可以是介于伦理与法律之间的"软法";而公司内生的超出法律与"软法"之上的社会责任则是纯粹自律性的。三种性质的社会责任相互依存并相互转化,因此,仅有法律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机制是远远不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 社会责任 公司目标 契约链理论 利益攸关方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30年来公司立法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俊海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2,共8页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公司法》走过了30年的立法历程。我国公司法虽经多次修改,但尤以2005年新《公司法》修订幅度最大。新《公司法》对传统的公司法理论有多方面的的理论突破和制度创新。即使如此,由于时间仓促,2005年新《公司...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公司法》走过了30年的立法历程。我国公司法虽经多次修改,但尤以2005年新《公司法》修订幅度最大。新《公司法》对传统的公司法理论有多方面的的理论突破和制度创新。即使如此,由于时间仓促,2005年新《公司法》仍常有阶段性修改、中度修改的特点,因而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再接再厉,进行新一轮的制度创新,使《公司法》愈来愈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外商投资 公司自治 法人性 最低注册资本 电子化 改革
下载PDF
公司关系视角下认缴资本制的修正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强胜 《法治研究》 CSSCI 2022年第5期60-72,共13页
2014年公司法实施的完全认缴资本制度,符合中国投资文化而具有中国特色,但其仅着眼于公司成立前的鼓励投资和公司清偿不能后的债权人保护,对于公司成立以后围绕资本产生的股东、公司(管理人)及债权人之间的关系,缺乏合理安排,使得本作... 2014年公司法实施的完全认缴资本制度,符合中国投资文化而具有中国特色,但其仅着眼于公司成立前的鼓励投资和公司清偿不能后的债权人保护,对于公司成立以后围绕资本产生的股东、公司(管理人)及债权人之间的关系,缺乏合理安排,使得本作为公司的资本问题成为一种围绕股东认而未缴出资的债权债务问题,对公司人格、有限责任、公司治理均产生重大影响。《公司法(修订草案)》通过增订催缴、加速到期等制度而对有限责任公司继续采认缴资本制,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存在的问题。认缴资本制的修改,应理顺公司资本关系,符合公司人格、有限责任及公司治理法理,建立以支付规则为中心的规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资本 公司关系 认缴资本制 公司人格 公司治理
下载PDF
论中国公司代表人制度的改革——以两大法系比较研究为视角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汝轩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7-73,共7页
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制度具有法定唯一性,体现了非常强的法律干预特征,实践中给公司经营带来了不便,同时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效果。考察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公司代表人制度可以发现,公司自治是各国代表人制度的基本原则,同时辅以必... 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制度具有法定唯一性,体现了非常强的法律干预特征,实践中给公司经营带来了不便,同时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效果。考察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公司代表人制度可以发现,公司自治是各国代表人制度的基本原则,同时辅以必要的法律干预。我国的公司代表人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应在公司代表人的产生、代表人模式等方面增强公司自治,另外严格代表人的责任,明确特别关系中的公司代表人,从多方面全面改革法定代表人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人格 公司代表人 公司自治 法律干预
原文传递
我国宗教组织财产所有权问题刍议 被引量:6
5
作者 华热.多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33-37,共5页
宗教组织的财产权问题是衡量其法律地位的要素之一,对此世界各国的一般做法是赋予宗教组织以法人资格和财产所有权。基于我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生活的实际情形,尽快转变观念,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宗教管理体制,即宗教法人财产所有... 宗教组织的财产权问题是衡量其法律地位的要素之一,对此世界各国的一般做法是赋予宗教组织以法人资格和财产所有权。基于我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生活的实际情形,尽快转变观念,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宗教管理体制,即宗教法人财产所有权制度,既可明确宗教组织的法律地位,也便于加强政府对宗教组织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庙 法人 财产 所有权
下载PDF
企业合规视角下单位意志的认定逻辑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伟珂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0-76,共17页
当前关于单位犯罪成立标准的规范性文件忽视了单位意志的独立价值和判断标准,过于强调单位行为的集体性而忽略了单位治理结构的复杂性。随着合规实践的发展,单位意志的司法意义进一步凸显。承认单位意志的独立性、间接性和依赖性特点,... 当前关于单位犯罪成立标准的规范性文件忽视了单位意志的独立价值和判断标准,过于强调单位行为的集体性而忽略了单位治理结构的复杂性。随着合规实践的发展,单位意志的司法意义进一步凸显。承认单位意志的独立性、间接性和依赖性特点,是建立企业合规刑事激励机制的前提。但是,单位意志独立评价不依赖严格责任制度,我国无需为此在刑法中专门设立严格责任。在犯罪中评价单位意志,可以建立从单位实体到单位意志的双层次判断模式,以单位人格独立为基本前提,且把财产独立作为单位人格独立的核心要素。当单位财产与个人财产混同且无法区分时,可否定单位意志。在司法实践中,需要考虑企业合规有效性与无效状态下的双重路径。在开展合规计划的企业中,合规是分析单位政策、文化等进而确定单位是否具有犯罪意志的根据;在未开展合规计划的单位,应当建立以财产独立为基础,以单位决策机制为依托,以推定单位意志优先的判断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合规 单位意志 法人人格 财产独立 单位决策机制
原文传递
论公司控制权概念的法理基础 被引量:7
7
作者 钟瑞庆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100,共7页
在实务中极其重要的"公司控制权"概念,理论研究者应重视公司法既有理论对其的论证与检讨。公司控制权概念应当得到承认,只要对公司的法人性作相对化的理解,以及对实在观的法人本质理论的适用范围加以一定程度的限制,公司控制... 在实务中极其重要的"公司控制权"概念,理论研究者应重视公司法既有理论对其的论证与检讨。公司控制权概念应当得到承认,只要对公司的法人性作相对化的理解,以及对实在观的法人本质理论的适用范围加以一定程度的限制,公司控制权在公司法的概念体系中,就可以获得合适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控制权 法理基础 法人性 法人本质理论
下载PDF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成 薛红燕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功能是矫正公司法人自身的缺陷,以实现公平、正义。我国于2006年实施的新公司法首次规定了该制度,意义重大。但遗憾的是涉及的条文较少,对适用的情形没有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笔者认为最高法院应对该制度的适用...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功能是矫正公司法人自身的缺陷,以实现公平、正义。我国于2006年实施的新公司法首次规定了该制度,意义重大。但遗憾的是涉及的条文较少,对适用的情形没有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笔者认为最高法院应对该制度的适用尽早作出司法解释,具体建议该制度在我国主要适用于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利用公司人格回避合同和侵权债务、公司法人格形骸化情形。因为该制度被滥用会比对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危害更大,所以本文最后还提出了防止该制度被滥用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人 公司法人人格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有限责任
下载PDF
基于双重“个性”视角下的企业办公空间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池诗伟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3年第7期26-27,共2页
现代企业办公空间设计应基于企业"个性"与员工"个性"的双重视角构筑。一方面,体现企业"个性":在设计中展示企业文化内核、形象及职能特点,增强企业凝聚力;一方面,尊重员工"个性":通过空间塑造... 现代企业办公空间设计应基于企业"个性"与员工"个性"的双重视角构筑。一方面,体现企业"个性":在设计中展示企业文化内核、形象及职能特点,增强企业凝聚力;一方面,尊重员工"个性":通过空间塑造、氛围营造以及人性化的办公家具等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办公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个性 员工个性 办公空间设计
下载PDF
塑造品牌个性、再造企业筋骨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中和 《上海管理科学》 2003年第3期32-33,共2页
品牌个性对唤起潜在消费者、对自己与其他众多的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对塑造顶尖品牌形象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几个知名品牌的案例,唤起企业增强塑造品牌个性的意识,以建立鲜明的具有个性的品牌。
关键词 品牌个性 企业 品牌战略 差异化 摩托罗拉公司 索尼公司 海尔集团
下载PDF
论我国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及其本质回归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德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90,共11页
法人犯罪本质上仅是一种观念上的犯罪。法人犯罪成立与否,在于对法人失范行为的管理与惩治模式的选择。比较域外法人犯罪制度,可发现我国单位犯罪制度在惩罚依据、罪责模式、归责原则等基础性问题上存在诸多相互抵牾之处。我国单位犯罪... 法人犯罪本质上仅是一种观念上的犯罪。法人犯罪成立与否,在于对法人失范行为的管理与惩治模式的选择。比较域外法人犯罪制度,可发现我国单位犯罪制度在惩罚依据、罪责模式、归责原则等基础性问题上存在诸多相互抵牾之处。我国单位犯罪制度在矛盾和混乱之中走上主体扩张道路,但其表面的扩张带来了更多司法失衡问题。我们应在符合刑法体系结构及满足刑法自身逻辑的前提下,以理性主义为思想基调,以法人人格为归责依据,坚持单位与其成员刑事责任相对独立,使得两元主体分别回归本体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 部门意志 法人人格 惩罚依据
原文传递
公司治理中法定代表人的“权责核心”地位及其纯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晓林 徐付波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5-73,共9页
我国施行单一法定代表人制度,由一名自然人掌握公司的对外代表权和内部经营管理权,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权力与责任的核心”地位。法定代表人的这一法律地位不但与公司治理的分权制衡理念相悖,而且引发争夺公司控制权、法定代... 我国施行单一法定代表人制度,由一名自然人掌握公司的对外代表权和内部经营管理权,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权力与责任的核心”地位。法定代表人的这一法律地位不但与公司治理的分权制衡理念相悖,而且引发争夺公司控制权、法定代表人变更、越权代表等纠纷,危及公司经营管理秩序和经济利益。公司立法应当回应实践要求,摆脱“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代表说”下“同一人格”理论的影响,明确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意思表达机关的法律地位与义务,赋予公司选择单一或多元代表模式的自治空间,基于委托关系完善法定代表人退出机制,通过登记公示技术使公司对代表权的限制发生对抗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代表人 公司自治 权责核心 同一人格
下载PDF
论公司人格否认与公司债权人的保护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凛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48-251,255,共5页
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的核心内容 ,它在公司投资者和公司债权人之间设下法律屏障 ,实现了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但是 ,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现象 ,使得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失衡 ,故必须有一种制... 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的核心内容 ,它在公司投资者和公司债权人之间设下法律屏障 ,实现了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但是 ,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现象 ,使得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失衡 ,故必须有一种制度来对股东的行为加以规范 ,这就是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又称揭开公司面纱理论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一项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公司人格 公司人格否认 有限责任 公司债权人 有限责任例外制度
下载PDF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平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2-74,90,共4页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维护公司可持续运作的一项法律制度,但是司法适用中的实施效果不尽满意。构建我国完善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合理界定法人人格滥用行为,并从管辖法院、当事人、举证责任及执行程序的适用等方面进行规范。
关键词 公司法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法人人格滥用行为
下载PDF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见顺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1-63,共3页
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基石,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公司法人制度的例外和补充。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在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下,认定公司法人资格不发生... 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基石,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公司法人制度的例外和补充。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在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下,认定公司法人资格不发生法律效力,直接判令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随着滥用公司法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侵害债权人权益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现象在我国出现,应考虑借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以完善我国公司法人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 股东 有限责任原则 公司法人制度 公司法 中国
下载PDF
股东有限责任的制度重述与规则适用——历史和比较视角的考察
16
作者 王亚霈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2期38-47,共10页
我国公司法理论通常是从公司外部债务关系的角度理解有限责任,但这一认识并不准确。梳理有限责任制度的历史,可以发现其债权人救济模式的演进分为直接责任、债务责任和直索责任三个阶段。不同于合伙组织,公司法上的有限责任不具有对外性... 我国公司法理论通常是从公司外部债务关系的角度理解有限责任,但这一认识并不准确。梳理有限责任制度的历史,可以发现其债权人救济模式的演进分为直接责任、债务责任和直索责任三个阶段。不同于合伙组织,公司法上的有限责任不具有对外性,股东只对公司承担缴付出资的义务,不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我国公司法上的有限责任的实质是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的出资责任,并主要以证成公司人格否认、敦促股东足额缴纳出资、平衡股东和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方式适用。阐明公司法上有限责任的规范含义,对于正确适用认缴制、加速到期、股东补充责任、公司人格否认等公司法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有限责任 公司人格 债权人保护 法律移植
下载PDF
论公司法人格否认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康复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60-63,71,共5页
公司法人格否认是指公司控制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公司债权人或者其他代表公共利益的主体要求法院责令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其主要适用于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利用... 公司法人格否认是指公司控制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公司债权人或者其他代表公共利益的主体要求法院责令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其主要适用于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利用公司法律人格逃避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以及公司人格形骸化等情形。在程序上,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必须依赖于司法程序,由法官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依据利益衡量来具体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 人格否认 个案认定 正义
下载PDF
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隋海波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6-38,共3页
论述了我国《公司法》确立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于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的重要意义,分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条件、适用场合、举证责任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以确保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不因权利滥用行为而破坏。
关键词 公司法人人格 人格否认 人格否认的适用
下载PDF
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适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爱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4-85,共2页
公司人格否认原则 ,起始于十九世纪末期的美国 ,因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遂为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所仿效 ,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该法理主要是对公司独立人格理论的修正 ,在防止和杜绝滥用公司人格的问题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该... 公司人格否认原则 ,起始于十九世纪末期的美国 ,因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遂为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所仿效 ,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该法理主要是对公司独立人格理论的修正 ,在防止和杜绝滥用公司人格的问题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该法理在适用的条件、适用的范围和适用的效力上仍存有异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否认原则 法理 适用范围 适用效力
下载PDF
公司品牌个性塑造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静 姚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857-861,共5页
公司品牌个性的形成要素包括公司领导者和一线员工的个性特质及品牌利益相关者个性偏好。公司品牌个性是通过公司个体员工行为、公司群体行为及公司组织行为来共同体现。公司品牌个性塑造的关键是保持公司品牌个性设计与公司品牌行为的... 公司品牌个性的形成要素包括公司领导者和一线员工的个性特质及品牌利益相关者个性偏好。公司品牌个性是通过公司个体员工行为、公司群体行为及公司组织行为来共同体现。公司品牌个性塑造的关键是保持公司品牌个性设计与公司品牌行为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品牌 品牌个性 品牌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