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不确定性、透明度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寿喜 洪文姣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4-52,共9页
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企业创新有利于占据市场先机,形成垄断优势,然而创新各阶段也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进而影响管理层的研发投资意愿。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抑制了企业... 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企业创新有利于占据市场先机,形成垄断优势,然而创新各阶段也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进而影响管理层的研发投资意愿。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抑制了企业创新投入,这种负向作用主要通过加剧代理问题和高管职业忧虑进行传导,在较高的不确定性环境中,企业更倾向于规避风险,谨慎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透明度具有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提升企业透明度能够缓解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不确定性 企业创新 透明度 职业忧虑 公司治理效应 代理问题
下载PDF
沪港通政策的公司治理效应——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倩 马云霄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46,共14页
本文以568只沪股通交易标的股票为研究对象,研究沪港通实施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理论上,沪港通的实施会使更多投资者参与到内地资本市场,从而对国内股票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因此从供求关系角度来看会导致股价上涨,然而与内地资本市... 本文以568只沪股通交易标的股票为研究对象,研究沪港通实施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理论上,沪港通的实施会使更多投资者参与到内地资本市场,从而对国内股票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因此从供求关系角度来看会导致股价上涨,然而与内地资本市场相比,香港资本市场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对投资者更有吸引力。这种制度落差效应大于投资者参与效应,导致沪港通交易标的股票的短期市场反应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港通 公司治理效应 资本市场 事件研究法
原文传递
考虑市场治理体系的银行债权治理及其效应研究——来自A股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满四 徐朝辉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5-159,共15页
将银行债权、产品市场、经理人市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等机制作为市场治理机制,构成市场治理机制体系,采用深沪A股工业企业2006-2016年的数据,从检验中国市场化改革成效角度,以市场化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力量——银行债权为核心,考察其在市... 将银行债权、产品市场、经理人市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等机制作为市场治理机制,构成市场治理机制体系,采用深沪A股工业企业2006-2016年的数据,从检验中国市场化改革成效角度,以市场化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力量——银行债权为核心,考察其在市场化体系情境下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机制及效应。研究发现:无论是否考虑市场治理体系,银行债权均发挥积极治理效应,且考虑体系时银行债权治理效应更强,动态优化幅度更大,优化趋势更明显;考虑体系时,除公司控制权市场外,银行债权与其他机制形成良性互动进而发挥积极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且直接效应占优。研究证明我国市场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市场化改革进程日益深化,但仍需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研究对肯定市场化改革成效,坚定市场化改革取向,进一步发挥银行债权治理效应,形成协同高效的市场治理体系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债权 市场治理体系 公司治理效应
原文传递
我国新兴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研究——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马力 陈珊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9,共9页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密切相关,债务融资是企业融资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验证我国新兴中小企业债务融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以2009年至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93家创业板公司为样本,对新兴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治理效...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密切相关,债务融资是企业融资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验证我国新兴中小企业债务融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以2009年至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93家创业板公司为样本,对新兴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并且在50%—60%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上达到最优;短期借款对公司绩效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银行借款、商业信用、长期借款对公司绩效具有较弱的正效应,其他债务融资方式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上市公司 债务融资 公司绩效 公司治理效应 资本结构 企业价值 融资结构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吗?——基于文本分析方法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智林 谭文浩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1,共13页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本文选取2014—2021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技术对企业年报中有关“数字化转型”标识词进行定位和提取,以此来评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并系统考察企业数字...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本文选取2014—2021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技术对企业年报中有关“数字化转型”标识词进行定位和提取,以此来评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并系统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检验揭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升信息共享和公司治理水平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尤其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微观证据,也为我国数字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信息共享效应 公司治理效应 企业转型升级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治理效应研究——基于董事会领导结构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兰 何安亿 李志军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146,共6页
中国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实施时间较短,且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比例较低,其公司治理效应有待检验。以中国2011~2012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所产生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两职合一的董事会领导... 中国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实施时间较短,且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比例较低,其公司治理效应有待检验。以中国2011~2012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所产生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两职合一的董事会领导结构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对于两职合一的企业而言,内控缺陷披露为上市公司改进内部治理结构提供了激励,提高了公司次年的两职人员变更率,但并没有真正起到促进两职人员分离的治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信息披露 董事会领导结构 公司治理效应
下载PDF
非执行董事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 被引量:7
7
作者 胡珺 潘婧 +1 位作者 陈志强 周林子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1-71,共11页
本文选择2011-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非执行董事的视角考察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执行董事能够约束管理层的负面消息管理行为,预防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但是当公司管理层权力更大、股权集中度更高时,... 本文选择2011-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非执行董事的视角考察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执行董事能够约束管理层的负面消息管理行为,预防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但是当公司管理层权力更大、股权集中度更高时,非执行董事在预防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中的积极作用会相对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非执行董事与其他公司治理机制存在替代效应,表现为在没有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以及分析师关注程度更低的公司中,非执行董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预防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制度 非执行董事 公司治理效应 股价崩盘风险 管理层代理成本
原文传递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公司治理效应——来自高管薪酬契约调整的证据
8
作者 张兴亮 周艺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12,共13页
公司治理是企业决策与行动的基础,研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否有公司治理效应,有助于厘清试点政策对环境治理的作用机制。本文认为,试点政策打破了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博弈均衡,需要对高管薪酬契约进行调整以达到新的均衡。基于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是企业决策与行动的基础,研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否有公司治理效应,有助于厘清试点政策对环境治理的作用机制。本文认为,试点政策打破了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博弈均衡,需要对高管薪酬契约进行调整以达到新的均衡。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试点政策使企业调低了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且在高碳行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由于试点政策降低了企业业绩,为了提高企业绿色转型的内部动力,企业做出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决策。研究还发现,试点企业采用股权激励的可能性更高,并且那些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试点企业会有更多的绿色创新和更好的ESG表现。本文是对研究试点政策效果文献的补充,也能为如何激发企业环境治理的内部动力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效应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 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股权激励 绿色创新 ESG
下载PDF
股票流动性、治理效应与公司投资 被引量:6
9
作者 方茜 于殿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7,共7页
现有研究表明资本市场股票流动性能够通过发声机制和退出机制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然而这种治理效应的改善是否通过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公司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以2005 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重点考察股票流动性对于投资决策... 现有研究表明资本市场股票流动性能够通过发声机制和退出机制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然而这种治理效应的改善是否通过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公司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以2005 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重点考察股票流动性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股票流动性增加能够提高公司的投资水平和投资-现金流敏感度、降低投资对托宾q的敏感度;提高的流动性能够通过影响公司投资增加公司价值;流动性提升公司价值的效应对于投资机会少或者投资水平高的公司而言更强。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具有治理效应,能够从股东建议和股东监督两种渠道影响公司投资决策进而影响公司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流动性 投资决策 治理效应 公司价值
下载PDF
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与企业投资效率: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康艳玲 王满 +1 位作者 陈克兢 曹帅莹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0-195,共6页
外部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文以退出威胁作为切入点,考察外部大股东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退出威胁每上升一个标准差将提高... 外部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文以退出威胁作为切入点,考察外部大股东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退出威胁每上升一个标准差将提高3.941%的投资效率;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的治理效应主要是依赖于管理层对于自身持股财富和股权质押爆仓风险的担忧;长期型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的治理作用更为显著,而短期型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的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效率 退出威胁 治理效应
下载PDF
银行债权二维治理及其公司治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满四 徐朝辉 吴冰蓝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78,共8页
将银行债权治理从单一机制静态研究扩展到二维机制互动与动态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以契约治理为基础的二维治理框架已经形成,其效应呈动态优化趋势,但维度间形成替代关系,产生挤出效应,协同性不足;相比民营企业,二维治理各维度在国有企业... 将银行债权治理从单一机制静态研究扩展到二维机制互动与动态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以契约治理为基础的二维治理框架已经形成,其效应呈动态优化趋势,但维度间形成替代关系,产生挤出效应,协同性不足;相比民营企业,二维治理各维度在国有企业中的效应更显著,且各维度均不断优化,维度间的互动关系出现了由替代向互补转变的端倪,而民营企业中契约治理不断完善,关系治理优化幅度不明显,维度间的替代关系反而加强。研究表明市场化改革和从严治党的成效明显,但市场化改革进程与人们预期尚有差距,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规范化亟待加强。研究为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规范的银行债权二维治理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债权二维治理 公司治理效应 市场化改革
原文传递
上市公司更名的市场价格反应与公司治理效应: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其安 张慧 廖小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65,共13页
上市公司更名已经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普遍现象,其对公司股票价格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受到了证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结合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从理论上分析公司更名、特别是公司基于经营范围变更、并购重组、战... 上市公司更名已经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普遍现象,其对公司股票价格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受到了证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结合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从理论上分析公司更名、特别是公司基于经营范围变更、并购重组、战略调整、声誉改变和其他原因等不同动机的更名行为对其股票价格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其次,在对中国上市公司更名情况及其更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2010—2017年中国更名上市公司在更名前后60个交易日的股票价格数据为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上市公司更名的市场价格反应;以2010—2015年中国更名上市公司在更名前后3年的总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经营绩效数据、公司规模和财务杠杆等财务数据以及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等公司治理数据为样本,利用差分T检验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上市公司更名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无论上市公司因何种原因更名,其在更名前后很短的时间内可能产生显著的正超额收益,但这种正超额收益将在更名后的较短时间内消失,甚至产生显著的负超额收益;同时,公司更名还可能在更名后的1~3年内显著降低其总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进而产生显著的公司治理负效应;公司更名的短期市场价格反应与长期公司治理效应具有较强的内在一致性。因此,公司更名并不是改善其经营绩效和治理绩效的有效途径,投资者投资于更名上市公司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可能难以获得正的超额收益。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出台更加详细的公司更名规定,以规范上市公司更名行为,抑制上市公司更名乱象,为营造良好的中国股票市场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上市公司在因经营范围变更、战略调整、并购重组、声誉恶化和其他原因变更公司名称时,应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作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更名 市场价格反应 公司治理效应 事件研究 上市公司
下载PDF
产品市场竞争、薪酬差距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基于上市公司年报的文本挖掘
13
作者 王成成 《财经理论研究》 2020年第3期104-112,共9页
薪酬差距与产品市场竞争分别为公司治理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其对公司的经营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三者的关系在学术界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通过大数据挖掘文本的方法,通过度量产品的相似性重新度量产品市场竞争的方式,重新讨论三... 薪酬差距与产品市场竞争分别为公司治理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其对公司的经营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三者的关系在学术界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通过大数据挖掘文本的方法,通过度量产品的相似性重新度量产品市场竞争的方式,重新讨论三者间的关系。本文结果表明,在产品相似性更高的公司中,员工的薪酬差异应该进一步加大,才能激发员工的“狼性”,才能更好地为公司创造价值。而在控制了产品相似性后,内部薪酬差距设定为12倍,企业的内部治理效用才能达到最大化。该结论意义在于,公司的内部治理效应要结合公司所处在的经营环境制定出效应的薪酬制定,不能片面的实行“一刀切”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薪酬差距 公司治理效应 文本挖掘
下载PDF
银行长期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基于不同财务杠杆公司的研究
14
作者 邵榕筠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3-107,共5页
本文以江苏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区分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对银行长期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展开实证研究,并着重研究了财务杠杆对以上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财务杠杆过高公司的银行长期债权体现出负的公司... 本文以江苏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区分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对银行长期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展开实证研究,并着重研究了财务杠杆对以上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财务杠杆过高公司的银行长期债权体现出负的公司治理效应,而对于财务杠杆适中的公司,相对国有,民营上市公司的银行长期债权公司治理效应更显著,但也只体现在对财务绩效的治理效应上,并没有长期的治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长期债权 公司治理效应 财务杠杆
下载PDF
监督还是合谋:多个大股东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 被引量:30
15
作者 马影 王满 +1 位作者 马勇 于浩洋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3-90,共8页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对较高,大股东之间可能存在合谋掏空或监督制衡的关系,为此,以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只有单一大股东的公司而言,具有多个大...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对较高,大股东之间可能存在合谋掏空或监督制衡的关系,为此,以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只有单一大股东的公司而言,具有多个大股东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更高;大股东数量越多、非控股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大股东之间股权偏离度越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外国投资者和国有法人大股东能够显著提升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多个大股东的治理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及市场环境越好,多个大股东监督效应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个大股东 内部控制 监督 双重治理效应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产品市场竞争与高管薪酬的治理效应
16
作者 陈彬 罗知地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9-60,共2页
企业高管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仅是高管薪酬发挥治理效应的前提条件,也是导致高管薪酬难以发挥治理效应的原因。产品市场竞争可以降低企业高管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释放基于企业绩效的高管薪酬的治理效应。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产品市场竞争 高管薪酬的治理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