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住院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研究——中国心脏调查 被引量:470
1
作者 中国心脏调查组 胡大一 潘长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状况。方法选取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共52家三级甲等医院为合作研究中心,于2005年6月1日至2005年9月31日在各医院心内科所有符合冠心病诊断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连续入选为研究对象,共收集有效病例3... 目的探讨中国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状况。方法选取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共52家三级甲等医院为合作研究中心,于2005年6月1日至2005年9月31日在各医院心内科所有符合冠心病诊断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连续入选为研究对象,共收集有效病例3513例。未确诊为糖尿病的对象均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判断糖代谢状况。结果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为52.9%,糖调节受损患病率为24.0%,总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76.9%。若不进行OGTT试验,仅依靠检测空腹血糖,将有87.4%糖调节异常患者和80.5%糖尿病患者被漏诊。结论中国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绝大多数合并糖代谢异常,并且需要通过OGTT及时准确地发现这些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葡糖耐量试验 患病率
原文传递
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对我国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329
2
作者 李莹 陈志红 +11 位作者 周北凡 李义和 武阳丰 刘小清 赵连成 麦劲壮 杨军 石美玲 田秀珍 关渭全 于学海 陈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43-647,共5页
目的 评价不同血脂指标对我国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4组队列人群(北京和广州两地工人和农民)中选择35~59岁,基线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病史且主要资料完整者1... 目的 评价不同血脂指标对我国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4组队列人群(北京和广州两地工人和农民)中选择35~59岁,基线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病史且主要资料完整者10 222人为研究对象(男性4963人,女性5259人),平均随访15.9年。观察终点为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ICVD),包括冠心病和(或)缺血性脑卒中。结果 随访期间发生ICVD事件378例,其中单纯冠心病96例,缺血性脑卒中270例,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12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控制年龄、性别以及收缩压(SBP)、糖尿病和吸烟等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血清总胆固醇(TC)5.17~5.67 mmol/L组,5.68-6.19 mmol/L组,≥6.20 mmoL/L组ICVD事件发病相对危险性分别为1.34(1.00-1.80),1.61(1.15~2.26)和1.70(1.21~2.3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2-4.12 mmol/L组,≥4.13 mmol/L组相对危险性分别为1.62(1.15~2.27)和1.67(1.17~2.40),均显著高于参照组(TC<5.17 mmoL/L,LDL-C<3.10 mmoL/L)。按照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出的诊断标准,在TC临界升高以上(≥5.17 mmol/L)和升高(≥5.68 mmol/L)组,ICVD发病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P)为33.8%和35.9%,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为10.6%和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脂蛋白 中年人群 缺血性心血管病 预测作用
原文传递
中国11省市队列人群基线血压和7年累积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26
3
作者 赵冬 吴兆苏 +7 位作者 王薇 刘静 吴桂贤 曾哲淳 王文化 刘军 秦兰萍 刘飒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12-617,共6页
目的 以较大人群、较广的地理覆盖面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提供中国人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量化关系的数据 ;探讨收缩压和舒张压作为危险因素标识或致病因素在与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的关系上存在的差别 ;分析血压对急性脑卒中和冠... 目的 以较大人群、较广的地理覆盖面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提供中国人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量化关系的数据 ;探讨收缩压和舒张压作为危险因素标识或致病因素在与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的关系上存在的差别 ;分析血压对急性脑卒中和冠心病事件发病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别及控制血压对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公共卫生意义 ;初步评价现行的高血压诊断、治疗和分级标准。方法 对 1992年建立的 11省市 35~ 6 4岁队列人群共 2 9488人基线血压水平和 1992~ 1999年共 138177 1观察人年中急性心血管病 (包括脑卒中和冠心病 )事件发病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进行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 ,两者均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发病危险的有效标识 ,但收缩压水平对急性心血管病事件 ,特别是脑卒中危险的影响强度明显大于舒张压 ,收缩压≥ 180mmHg(1mmHg =0 133kPa)组与收缩压 <12 0mmHg组人群相比 ,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病危险单因素分析时高 2 2倍 (脑卒中 31倍 ,冠心病 8倍 ) ,多因素分析时高 11倍 (脑卒中 16倍 ,冠心病 4倍 )。血压对于与急性脑卒中事件和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影响无论在强度、影响方式和预防的公共卫生意义上存在明显差别 ,人群中 79 7%的脑卒中事件可归因于血压的升高 ,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脑血管意外 冠状动脉疾病 队列研究 心血管疾病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16
4
作者 杨文 刘洁云 秦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1-62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非调脂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4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15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7... 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非调脂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4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15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76例,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次,1次/晚;B组74例,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次,1次/晚,疗程均为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治疗后12个月时测定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及肝肾功能情况。结果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Hcy水平、颈动脉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时两组以上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降低血hs-CRP及Hcy水平,从而有利于延迟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但瑞舒伐他汀的作用较阿托伐他汀的近期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降血脂药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 被引量:214
5
作者 石蕊 姜铁民 +3 位作者 赵季红 陈少伯 孙婧 李玉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19-262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其中女性22例,男性52例),年龄男性≤55岁、女性≤6... 目的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其中女性22例,男性52例),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38)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B组(n=36)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同期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判定为非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n=94例,女39例,男55例)。入选患者均在入选及随机治疗6个月后,于清晨空腹卧位抽取静脉血5 ml,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内皮功能及心脏功能。结果 A、B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F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复发心绞痛和血运重建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d或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的近期疗效相近,均可通过降低血脂、减轻炎症反应及改善内皮功能等协助改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7
6
作者 谢玉霞 武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0-641,644,共3页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吲达帕胺缓释片,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6周后,...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吲达帕胺缓释片,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6周后,分别观察两组血压、硝酸甘油片用量、血脂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降压及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4.31和11.5,P<0.05);治疗组血脂含量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良好,能有效控制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吲达帕胺 氨氯地平
下载PDF
中国冠心病防治策略 被引量:193
7
作者 何晓全 刘梅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9-240,共2页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冠心病的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导致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本文结合国外心血管疾病的大量循证医学证据、临床试验结果及相关指南,参考我国心血管疾病相关指南和共识,对中国冠心...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冠心病的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导致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本文结合国外心血管疾病的大量循证医学证据、临床试验结果及相关指南,参考我国心血管疾病相关指南和共识,对中国冠心病的防治策略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综合预防 治疗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91
8
作者 王冰花 汪晖 +2 位作者 杨纯子 胡凯利 周舸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描述即将出院的冠心病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武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的41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96.15&#... 目的描述即将出院的冠心病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武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的41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96.15±17.30)分,处于较高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出院指导质量、感知自理能力下降、需长期规律服药、经济条件、合并症种类和工作状态是冠心病患者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感知的出院准备度较好,但医护人员应根据冠心病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确保出院指导的质量,保障患者出院后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病人出院 出院准备度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89
9
作者 郑淑梅 杨秀兰 +2 位作者 吕烨辉 王海荣 王秀梅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自我管理教育,包括4期心...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自我管理教育,包括4期心脏康复训练和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观察出院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时,两组冠心病康复知识知晓情况及二级预防行为、冠心病危险因素达标率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冠心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得分:干预组在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危险因素达标率比较:6个月时干预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运动达标率好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和24个月时冠心病危险因素达标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与入院时比较,干预组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戒烟和运动达标率均显著增高(P<0.05),而对照组仅6个月时戒烟达标率增加明显(P<0.05)。PCI治疗后2年,干预组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符合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指征的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防止和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是PCI术后一种安全、有效、依从性高的心脏康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病人教育 自我护理
原文传递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6
10
作者 王学胜 张学平 陈慧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9-1160,共2页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资料,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稳心颗粒组62例;美托洛尔组60例;联合组64例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资料,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稳心颗粒组62例;美托洛尔组60例;联合组64例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人选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53.1%(34例)、93.8%(60例)]高于稳心颗粒组[32.3%(20例)、40.3%(25例)]、美托洛尔组〈30.0%(18例)、40.0%(24例),Y。值分别为10.736、11.342,均P〈0.053。联合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稳心颗粒组和美托洛尔组高(均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3/62)、8.3%(5/60)和8.3%(5/64),均P〉O.05。结论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的联合应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减少期前收缩次数,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性 美托洛尔
原文传递
942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7
11
作者 张伟 李秋 +6 位作者 赵晓东 唐雪梅 王晓刚 王墨 吴道奇 欧茜 杨锡强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4-328,共5页
目的总结川崎病(Kawasaki d isease,KD)的临床特征,探讨KD预后与治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942例住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1)比较典型KD与不完全性KD(incomp lete KD)的临床特征;(2)总结KD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目的总结川崎病(Kawasaki d isease,KD)的临床特征,探讨KD预后与治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942例住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1)比较典型KD与不完全性KD(incomp lete KD)的临床特征;(2)总结KD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globu lin,IVIG)治疗无反应的影响因素;(3)随访观察其中的510例KD患儿,比较IVIG 1 g/kg和2 g/kg治疗的远期疗效。结果(1)942例中,典型KD 774例,不完全性KD 168例。不完全性KD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发生率较高(P<0.05),除肛周脱屑外,其他临床症状发生较少,出现较晚(P<0.05或0.01);(2)与IVIG治疗反应敏感组比较,IVIG治疗无反应组的发热时间较长,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T)较低(P<0.05或0.01);(3)IVIG 1 g/kg和2 g/kg治疗组在KD发病后2年内,CAL的恢复率及新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不完全性KD的CAL发生率较高,肛周脱屑可以作为不完全性KD的早期诊断依据之一;(2)急性期发热时间较长,PLT无升高及Hb、Hct、ALB持续降低是IVIG治疗无反应的影响因素;(3)IVIG 1 g/kg和2 g/kg治疗KD的疗效在KD发病后2年内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免疫球蛋白类 静脉的 冠状动脉疾病 预后
原文传递
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51
12
作者 王学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地高辛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曲美...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地高辛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心功能变化情况、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尿钠肽(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BP、DBP、BNP均低于治疗前,HR慢于治疗前,LVEDD、LVESD小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BNP均低于对照组,HR慢于对照组,LVEDD、LVESD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琥珀酸美托洛尔 冠心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中国35~64岁人群胆固醇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33
13
作者 王薇 赵冬 +5 位作者 刘静 曾哲淳 孙佳艺 刘军 秦兰萍 吴兆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35~64岁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与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30384人的基线TC水平和1992—2002年发生的急性... 目的探讨我国35~64岁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与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30384人的基线TC水平和1992—2002年发生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TC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以TC<3.64MMOL/L(140MG/DL)组为对照,随着T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呈持续增加变化。(2)TC水平与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病的关系有所差别: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从TC很低水平(<3.64MMOL/L)开始,随着TC水平的增加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与TC水平的关系缺乏一致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TC<5.72MMOL/L(220MG/DL)相比,TC≥5.72MMOL/L时急性冠心病发病危险增加74%(RR=1.743,P<0.01),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12%(RR=1.119,P>0.05)。(3)在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中,5.9%可归因于高TC血症;其中11.7%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和2.9%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可归因于高TC血症。(4)不同TC水平时,随着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10年心血管病发病的绝对危险增加。结论从TC低水平<3.64MMOL/L(140MG/DL)开始,随着T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持续上升。应该加强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以减少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脑血管意外 胆固醇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我国成人适宜体重指数切点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37
14
作者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 周北凡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 分析我国成人队列基线体重指数 (BMI)和随访期间总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病发病率的关系 ,为超重和肥胖的切点提供验证。方法 汇总我国现有队列人群的前瞻性研究数据 ,分析按BMI分层的年龄调整总死亡率 ,以显示基线BMI和总死亡的关系... 目的 分析我国成人队列基线体重指数 (BMI)和随访期间总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病发病率的关系 ,为超重和肥胖的切点提供验证。方法 汇总我国现有队列人群的前瞻性研究数据 ,分析按BMI分层的年龄调整总死亡率 ,以显示基线BMI和总死亡的关系。以方差倒数加权平均方法求出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BMI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综合Cox回归系数 ,以分析BMI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是否有独立的作用以及其作用强度。结果 汇总分析 4组队列人群共 76 2 2 7人 ,合计随访 74 5 346人年 ,结果表明 ,按BMI分层的年龄调整总死亡率呈“U”形曲线 ,在除外随访前 3年内死亡之后和仅在不吸烟者 ,这种“U”形关系仍然存在 ,在BMI 18.5以下和 2 8以上死亡率升高。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有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的作用 ,BMI每增加 2kg m2 ,冠心病、总脑卒中和缺血型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分别增高 15 .4 %、6 .1%和 18.8%。将BMI控制在 2 4以下男性可能减少冠心病和缺血型卒中发病 11%和 15 % ,女性可能减少二者发病各 2 2 %。结论在中国成年人群以BMI 18.5为体重过低 ,2 8为肥胖切点是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适宜体重指数切点 肥胖 超重 总死亡率 冠状动脉疾病 脑卒中
原文传递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9
15
作者 孟冷 张兆琪 吕飙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92-796,共5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100例患者64SCTCA的完整资料,并以近期实施的选择性X线冠状动脉成像(CCA)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对64S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主支及主要分支情况进行分级评...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100例患者64SCTCA的完整资料,并以近期实施的选择性X线冠状动脉成像(CCA)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对64S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主支及主要分支情况进行分级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可用于评估的920支冠状动脉中,共显示病变370支,其中348支得到CCA证实;22支64SCTCA诊断狭窄而CCA显示正常,另外有10例CCA确诊存在的病变而在64SCTCA上未能显示,得出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7.2%,特异性为96.0%,阳性预测值为94.0%,阴性预测值为98.1%。经配对x^2检验,P=0.052,证明两种检查方法在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显示病变程度上,64SCTCA评估与CCA完全一致者311支,准确性86.8%。在64SCTCA结果中,共有59支病变在程度上的评价与CCA结果不符合。结论64SCTCA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对于病变程度的评估也比较准确,适合用于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CCA前的筛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4
16
作者 毕春晖 刘素莲 +1 位作者 谭霞 马兆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3-506,共4页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PCI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7),观察组通过追踪随访,用电话和家访的方式施以延续护理,以自我护...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PCI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7),观察组通过追踪随访,用电话和家访的方式施以延续护理,以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与健康行为量表,评价出院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及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明显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从而形成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护理
原文传递
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8
17
作者 王宏宇 胡大一 +8 位作者 马志敏 冯存民 张杰 邓素 张瑞爽 李运田 刘文玲 赵明中 许玉韵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37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 30 6例 ,女 68例 ,年龄 31~ 81 (58 1± 1 0 1 )岁。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状动脉... 目的 探讨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37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 30 6例 ,女 68例 ,年龄 31~ 81 (58 1± 1 0 1 )岁。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结果 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冠状动脉双支 (37 5 %比 8 6 % )和三支 (2 7 2 %比 1 4 8% )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组 (P<0 0 0 1 ) ;与脉压 <65mmHg (1mmHg=0 1 33kPa)的患者相比 ,脉压≥ 65mmHg的患者冠状动脉 3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增高 (35 9%比 1 9 4% ,P <0 0 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和升主动脉内径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最佳参数。结论 脉压是最为方便的反映大动脉弹性的参数 ,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可作为全身心血管病的一个危险信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 冠状动脉病变 冠心病 高血压
原文传递
血脂康胶囊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26
18
作者 李玉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7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血脂康胶囊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LDL-C、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脂康胶囊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血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血脂康胶囊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胆红素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105
19
作者 林青 熊尚全 +1 位作者 许少锋 林丽婷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04-20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的强抗氧化性质 ,研究胆红素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对冠心病组 (6 0例 )、对照组 (30例 )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OX LDL、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的强抗氧化性质 ,研究胆红素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对冠心病组 (6 0例 )、对照组 (30例 )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OX LDL、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进行测定 ,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冠心病组的OX LDL及LDL C较对照组增高 (P <0 .0 5 )。结论 :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使体内抗氧化活性减弱 ,可能引起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形成OX LDL增多 ,从而促使冠心病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冠心病 脂蛋白类 低密度 冠状动脉疾病
原文传递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反应、T细胞亚群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4
20
作者 杨会萍 任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8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反应、T细胞亚群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0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反应、T细胞亚群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0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者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脑利钠肽(BNP)水平及T细胞亚群(CD_4^+ 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 /CD_8^+细胞比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SD、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CRP、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CRP、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_4^+ 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 /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_4^+ 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_8^+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可有效减轻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反应,调节T细胞亚群,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曲美他嗪 C反应蛋白质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