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虎兰 《系统医学》 2018年第2期43-44,4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科室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机分为早期组(n=60,发病6 h内)和对照组(n=60,发病6 h以上),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讨不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科室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机分为早期组(n=60,发病6 h内)和对照组(n=60,发病6 h以上),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早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4 h BNP水平(483.6±59.2)ng/m L vs(603.2±74.3)ng/m L、CK-MB水平(154.2±45.9)U/L vs(224.3±46.2)U/L、LVEDD(47.5±4.5)mm vs(51.2±4.6)mm、LVEF(55.1±6.3)%vs(50.3±5.2)%、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3%vs 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 h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改善左心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时机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脑钠肽浓度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1
2
作者 李慧娣 向定成 +3 位作者 张金霞 段天兵 龙锋 李爱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脑钠肽(BNP)浓度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各个时间点BNP浓度对当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16年7月31日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内科并于发病12 h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的AMI患...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脑钠肽(BNP)浓度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各个时间点BNP浓度对当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16年7月31日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内科并于发病12 h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床边检测术后1 h内、发病12、20、24和48 h静脉血BNP浓度,并记录各时间点的心功能诊断,按照48 h内BNP峰值浓度是否大于400 pg/m L分为BNP峰值升高组(>400 pg/m L)和BNP峰值大致正常组(≤400 pg/m L)。结果本研究共入选70例患者,发病48 h内BNP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趋势,Friedman M检验提示5个时间点的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7,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发病20 h和发病24 h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3,P>0.05),而其他时间点两两比较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达峰时间为发病20~24 h。与BNP峰值大致正常组(n=47)相比,BNP峰值升高组(n=23)的年龄大、体质量指数小、再灌注时间长、前壁心肌梗死比例及住院期间并发肺部感染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逻辑回归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前壁心肌梗死与BNP峰值浓度升高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提示,术后1 h内的BNP浓度对心力衰竭发生与否无诊断作用(P>0.05),发病12、20、24、48 h的BNP对心衰有诊断价值(P<0.0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0.786、0.768和0.863,最佳分界值分别为156.5、313.7、240.9和285.9 pg/m L。结论 AMI早期BNP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单峰趋势,并于发病20~24 h达到峰值,发病后不同时间点BNP对当时心衰的诊断价值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 脑钠肽 心力衰竭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VEGF、ADAMTS4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任良强 吴忠 +2 位作者 廖旺 王卫 马建林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组,均予以经皮冠状动...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组,均予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的VEGF和ADAMTS4水平变化进行观察比较,并对观察组手术前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的VEGF和ADAMTS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的VEGF和ADAMTS4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2 d和7 d的VEGF水平较术前降低(P<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降低,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较术前升高,NYHA分级优于术前(P<0.01)。手术期间观察组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并促进患者血运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心室功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丹萍 靳艳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3年第9期2866-2868,共3页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6月9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病人住院期间药物治疗及一般护理方...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6月9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病人住院期间药物治疗及一般护理方法相同,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按照知信行模式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只接受药物治疗及一般科室宣教。两组病人均行出院后回访,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时病人对疾病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病人对疾病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和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知信行模式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桡动脉止血器持续使用时间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胡经文 刘美丽 +1 位作者 白晓君 阮慧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27期2116-2119,共4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止血器(TrtBand)持续使用时间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穿刺点出血,术侧拇指知觉、手掌肿胀和主观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55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个观察组和1个对照组,3组患者均使用... 目的探讨桡动脉止血器(TrtBand)持续使用时间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穿刺点出血,术侧拇指知觉、手掌肿胀和主观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55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个观察组和1个对照组,3组患者均使用TRBand进行伤口止血。3组术后放气方案一致,但对照组术后12h解除TRBand,观察1组术后6h解除,观察2组术后4h解除。观察3组患者的术后穿刺点出血,术侧拇指知觉、手掌肿胀程度和主观舒适度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术后穿刺点出血、拇指知觉、手掌肿胀程度和主观舒适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1,F=5.26、4.00、14.69,均P〈0.05或0.01);观察2组患者的手掌肿胀程度最低,拇指知觉、舒适度和出血率最高,观察1组各项指标的总体水平居中。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TRBand最佳持续使用时间为6h,既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又能改善手掌肿胀和指端的知觉体验,显著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止血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碘海醇所致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牛哲莉 胡秀红 +3 位作者 王静 任广伟 崔红蕊 李明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碘海醇所致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64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标准分为CIN组(n=116)和非CIN组(n=530),比较两组患者基础疾病、自身情况的差异,采用... 目的分析碘海醇所致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64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标准分为CIN组(n=116)和非CIN组(n=530),比较两组患者基础疾病、自身情况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CIN组患者和非CIN组患者的2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低血压、心肌梗死、急诊PCI例数以及年龄、造影剂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低血压、心肌梗死、年龄≥70岁、造影剂用量≥200 ml、急诊PCI是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碘海醇所致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受到基础疾病、自身情况、造影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存在CIN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造影剂肾病 危险因素 碘海醇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春英 汤鸿鹰 《医院管理论坛》 2013年第6期31-32,39,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PCI)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心内科进行PCI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出院后延续护理,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PCI)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心内科进行PCI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出院后延续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两组患者分别于出院前1周及出院后6个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定,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术后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QCC模式在控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希玲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模式(QCC模式)在控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于本院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模式组)和观察组(品管圈护理模式组)... 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模式(QCC模式)在控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于本院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模式组)和观察组(品管圈护理模式组),每组各29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干预前后的治疗态度、血小板活性检测项目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态度优于对照组,血小板活性检测项目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护理模式可有效控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此类患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护理模式 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血管不良事件 效果
下载PDF
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谢秀峰 崔晓迎 +1 位作者 陈凤英 赵王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评价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远期结果。方法共87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PCI治疗,除住院期间死亡的11例患者,共随访862例。根据行PCI时间的不同,分为急诊PCI组、补救性PCI组及择期PC... 目的评价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远期结果。方法共87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PCI治疗,除住院期间死亡的11例患者,共随访862例。根据行PCI时间的不同,分为急诊PCI组、补救性PCI组及择期PCI组。随访记录患者出院后死亡、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及心绞痛情况。Cox回归模型分析各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结果随访4.26~5.25年(平均随访4.93年),Cox回归分析显示择期PCI组死亡及心衰发生率明显高于急诊PCI组及补救性PCI组(P<0.05);年龄、吸烟、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与PCI预后密切相关。结论年龄、吸烟、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多因素参与PCI预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及补救性PCI治疗较择期PCI治疗的远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丹华 周迎春 +1 位作者 韩甜甜 朱晔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65-767,共3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163例。根据术中所见进行Gensini评分,评分结果分为正常组(评分为0)53例、异常组(评分>0)110例。对2组患者的...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163例。根据术中所见进行Gensini评分,评分结果分为正常组(评分为0)53例、异常组(评分>0)110例。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同质性检验,统计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LpPLA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与异常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是否有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p-PLA2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Lp-PLA2水平与Gensini评分间呈正相关(rs=0.30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DL-C、Gensini评分进入回归方程,调整相关变量后最终进入方程的有Gensini评分及TC。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Lp-PLA2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程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GENSINI评分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少东 郝恒剑 +8 位作者 徐东 许骥 李静 李博宇 刘志 夏经钢 王珊 金蔚英 韩涛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1617-161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途径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取614例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患者,其中经桡动脉途径患者304例(桡动脉组),股动脉途径患者310例(股动脉组),观察介入手术成功率、卧床时间、术后发生并发症等情...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途径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取614例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患者,其中经桡动脉途径患者304例(桡动脉组),股动脉途径患者310例(股动脉组),观察介入手术成功率、卧床时间、术后发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7.7%,股动脉组为98.1%,2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5);卧床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功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不增加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邓思思 王德荣 魏朝阳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20期3095-3097,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29)和对照组(n=107),对照组经股动脉行PCI,观察组经桡动脉行PCI,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29)和对照组(n=107),对照组经股动脉行PCI,观察组经桡动脉行PCI,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CE)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造影和PCI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TIMI小出血发生率、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1±1.73)h、(3.14±0.57)d、5.43%和21.71%,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围术期TIMI大出血发生率、住院期间CE发生率及术后1年、2年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PCI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与经股动脉相当,但经桡动脉行PCI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术后卧床时间较短,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桡动脉 经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音乐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情绪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黎 黄惠根 +2 位作者 吴兰笛 周英 王娇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28-1931,共4页
目的探讨音乐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情绪影响,尝试在心脏监护室(CCU)内实施音乐疗法,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从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CCU便利抽样100例PCI术后早期AMI患者,分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音乐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情绪影响,尝试在心脏监护室(CCU)内实施音乐疗法,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从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CCU便利抽样100例PCI术后早期AMI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调查患者实验前后情绪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得分差值下降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正性情绪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前后,两组在警惕性高的正性情绪得分差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正性情绪因子得分差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心烦、心神不宁、恐惧、易怒、紧张、坐立不安和害羞等负性情绪得分差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可促进CCU内PCI术后AMI患者的正性情绪,如感兴趣、精神活力高、劲头足、热情,缓减如心烦、心神不宁、恐惧等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音乐可释放患者抑郁、内疚等负性情绪,应在听音乐的同时应提供适当的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情绪
下载PDF
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莫逆 陈海坚 梁金春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PCI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45例患者成功41例,总成功率91.1%...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PCI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45例患者成功41例,总成功率91.1%,植入支架50只,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术后随访6~12个月,3例再次出现胸痛发作,其中1例为原有支架闭塞;1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结论 PCI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龄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多种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茶果 肖践明 《临床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109-111,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我国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主要有:①药物抗栓、溶栓治疗;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③经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④骨...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我国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主要有:①药物抗栓、溶栓治疗;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③经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抗栓治疗 溶栓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桡动脉行PCI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静 周维艳 +2 位作者 徐玲 方翔 赵荣芳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1期148-148,156,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院内心肌梗死再次发作、再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中应用CNP,可以使患者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应用
原文传递
经股动脉途径与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比较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峰 张寰 +4 位作者 李焕明 刘勇 邢晓春 顾秀峰 罗芝宽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4-535,共2页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途径和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6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股动脉介入(TFI)组和经桡动脉介入(TRI)组,观察分析术后两组患者的血管病变特征、可行性因素(介入治疗成功率、穿刺时间、手...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途径和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6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股动脉介入(TFI)组和经桡动脉介入(TRI)组,观察分析术后两组患者的血管病变特征、可行性因素(介入治疗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管病变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FI组和TRI组介入成功率分别为97.78%和96.67%,两组的介入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两组的平均穿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经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成功率相当;但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股动脉 桡动脉
原文传递
经改制球囊导管冠脉内注射维拉帕米治疗无复流及慢血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浩军 于宗良 +2 位作者 顾明 朱建中 谷惠敏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95-497,共3页
目的 观察经改制球囊导管冠脉内注射维拉帕米治疗无复流及慢血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5年1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术中发生无复流及慢血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9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2例。分为单纯经指... 目的 观察经改制球囊导管冠脉内注射维拉帕米治疗无复流及慢血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5年1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术中发生无复流及慢血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9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2例。分为单纯经指引导管在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维拉帕米的对照组(24例)和经改制球囊导管冠脉内注射维拉帕米的实验组(25例)。比较两组TIMI血流分级及校正TIMI帧数(CTFC)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流TIMI分级和校正TIMI帧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血流TIMI分级增加,校正TIMI帧数减少,为[(2.23±0.91)级vs.(2.74±0.36)级]和[(19.30±17.90)帧vs.(13.70±7.10)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住院期间对照组发生心力衰竭8例(33.3%)、恶性心律失常7例(29.2%)、心源性死亡1例;实验组发生心力衰竭2例(8.0%)、恶性心律失常1例(4.0%)。对照组较实验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66.7%vs.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经改制球囊导管冠脉内远端注射维拉帕米较单纯经指引导管途径能改善冠脉血流,并能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维拉帕米 无复流 慢血流 冠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席海燕 朱学梅 +3 位作者 刘士红 孙宣 王姝丽 汤倩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5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相应护理措施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375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88例和对照组187例,实验组采用自身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心理和术后健康指导,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术后护...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相应护理措施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375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88例和对照组187例,实验组采用自身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心理和术后健康指导,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局部出血情况、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心绞痛、深静脉血栓形成、肾功能损害、局部感染情况等。结果:实验组穿刺处出血、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反射、心绞痛出现次数等均较对照组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脉介入后微循环障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林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的应用对于冠状动脉(冠脉)介入后微循环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 90例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微循环障碍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麝香保心丸治疗, 45例)和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的应用对于冠状动脉(冠脉)介入后微循环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 90例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微循环障碍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麝香保心丸治疗, 45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 4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微循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冠脉造影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冠脉血流储备分数(C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MR均明显降低, CFR明显升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IMR(24.93±5.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6±4.95), CFR(2.19±0.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9±0.5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冠脉造影TIMI血流分级0级10例(22.22%)、Ⅰ级16例(35.56%)、Ⅱ级14例(31.11%)、Ⅲ级5例(11.1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冠脉造影TIMI血流分级0级5例(11.11%)、Ⅰ级9例(20.00%)、Ⅱ级18例(40.00%)、Ⅲ级13例(28.89%),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冠脉造影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脉介入治疗后微循环障碍患者,应用麝香保心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