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TXB_2、6-Keto-PGF_(1α)调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雪苓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7-229,共3页
观察40例患者。结果表明:(1)针刺治疗后心绞痛总有效率850%,心电图总有效率675%。(2)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TXB2、T/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KetoPGF1α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针刺治疗后... 观察40例患者。结果表明:(1)针刺治疗后心绞痛总有效率850%,心电图总有效率675%。(2)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TXB2、T/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KetoPGF1α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针刺治疗后TXB2、T/P显著降低,6KetoPGF1α针刺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提示:针刺可以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痉挛和闭塞,缓解心绞痛,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心绞痛 血栓烷B2 冠心病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浆ET、cGRP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赵艳玲 唐晨光 +3 位作者 章薇 黄洁 刘剑勇 王群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0-72,共3页
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属心气亏虚兼痰凝血瘀证患者 31例 ,并与单纯针刺治疗组 31例 ,单纯中药治疗组 31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针药并用组心绞痛症状缓解率和缺血心电图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 (P ... 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属心气亏虚兼痰凝血瘀证患者 31例 ,并与单纯针刺治疗组 31例 ,单纯中药治疗组 31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针药并用组心绞痛症状缓解率和缺血心电图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 (P <0 0 5或P <0 0 1)。各组患者治疗前后ET、cGRP及TXA2 、PGI2 水平比较 ,针药并用组改善和调控上述指标的作用亦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 (均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针灸疗法 中医药疗法 针药并用 内皮素 CGRP
下载PDF
近10年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概况 被引量:30
3
作者 曹建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  旨在体现近 10年来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的概貌 ,反映这一专题研究的最新水平和进展 ,为以后的临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共综合了 4 0篇相关文献的内容 ,通过对针刺治疗冠心病和冠心病不同临床亚型的临床疗效的总结 ,进... 目的  旨在体现近 10年来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的概貌 ,反映这一专题研究的最新水平和进展 ,为以后的临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共综合了 4 0篇相关文献的内容 ,通过对针刺治疗冠心病和冠心病不同临床亚型的临床疗效的总结 ,进一步肯定了针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结论  通过对临床研究中针刺手法、针感、针刺取穴方面不同观点的分析 ,认为影响针刺治疗冠心病疗效的相关因素有待研究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刺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单胺类物质调整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雪苓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645-646,共2页
观察40例冠心病患者针刺治疗前后血浆5-HT、5-HIAA、NE和D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5-HT、5-HIAA、NE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0.01),针刺组针刺治疗后5-HT、5-HIAA、... 观察40例冠心病患者针刺治疗前后血浆5-HT、5-HIAA、NE和D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5-HT、5-HIAA、NE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0.01),针刺组针刺治疗后5-HT、5-HIAA、NE显著降低(P<0.01~0.05),DA针刺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提示针刺治疗具有对冠心病患者单胺类体液因素的调整作用,并能改善冠状动脉痉挛和闭塞。针刺可能具有保持动态平衡的机体自我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针灸疗法 单胺
下载PDF
针刺对冠心病患者5-羟色胺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周逸平 李雪苓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8-39,共2页
观察30例冠心病患者针刺前后血清5—HT、5—HIAA 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5—HT、5—HIAA 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针刺治疗后5—HT、5—HIAA 显著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针刺具有对冠心病患者5—HT 的调整作用,并能改善冠... 观察30例冠心病患者针刺前后血清5—HT、5—HIAA 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5—HT、5—HIAA 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针刺治疗后5—HT、5—HIAA 显著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针刺具有对冠心病患者5—HT 的调整作用,并能改善冠状动脉的痉挛和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血清素 羟色氨酸 冠心病
下载PDF
针刺内关引起幽门运动的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唐家槐 陈玉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655-656,共2页
通过纤维胃镜对针刺内关时幽门运动的形式、时间进行详细的观察。结果原先关闭的幽门开放,开放的幽门关闭,呈双相效应。由此进一步为经穴-内脏相关理论提供有力证据,揭示内关对胃运动有双相调节作用。
关键词 内关 针刺疗法 胃镜检 幽门运动
下载PDF
针刺治疗Ⅱ型糖尿病7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跃平 王相瑶 李翠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273-274,共2页
针刺治疗Ⅱ型糖尿病73例临床观察张跃平,王相瑶,李翠珍(山西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046000;长治市防疫站)主题词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针灸疗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一代谢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 针刺治疗Ⅱ型糖尿病73例临床观察张跃平,王相瑶,李翠珍(山西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046000;长治市防疫站)主题词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针灸疗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一代谢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电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针灸疗法 IDDM
全文增补中
针刺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与微循环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柏君 徐文斌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3-37,共5页
观察针刺治疗冠心病70例,另有29例口服消心痛、心痛定作药物对照。经两个疗程治疗后,两组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甲皱微循环障碍都有不同程度改善,特别是针刺治疗组管袢内血流速度加快和血细胞聚集减轻更为显著;两组总积分值治... 观察针刺治疗冠心病70例,另有29例口服消心痛、心痛定作药物对照。经两个疗程治疗后,两组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甲皱微循环障碍都有不同程度改善,特别是针刺治疗组管袢内血流速度加快和血细胞聚集减轻更为显著;两组总积分值治疗前后改变,也提示微循环的改善针刺治疗组优于药物对照组,第二疗程后的改善又比第一疗程后明显。文章从微循环的角度对针刺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血液粘度 微循环 冠心病
下载PDF
针刺治疗急性胃肠炎腹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粟漩 梁可云 张汉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653-654,共2页
本文进行了针刺足三里及肌注西药(安腹痛)的止痛效果对照观察。结果表明:针刺组显效率为96%,西药组显效率为68%,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针刺组平均止痛时间为19.97分钟,西药组平均止痛时间为... 本文进行了针刺足三里及肌注西药(安腹痛)的止痛效果对照观察。结果表明:针刺组显效率为96%,西药组显效率为68%,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针刺组平均止痛时间为19.97分钟,西药组平均止痛时间为62分钟,经统计学处理,P<0.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针灸疗法 胃肠炎
下载PDF
针刺在治疗冠心病患者过程中的抗氧自由基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韩艾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45-746,共2页
对 4 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过氧化脂质 (LPO)含量进行了针刺前后对比观察 ,并与 3 0例对照组相比较。提示 :两组治疗 1月后 ,针刺组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LPO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 对 4 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过氧化脂质 (LPO)含量进行了针刺前后对比观察 ,并与 3 0例对照组相比较。提示 :两组治疗 1月后 ,针刺组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LPO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说明针刺在治疗冠心病过程中有较强抗氧自由基损伤和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SOD LPO 针灸疗法 自由基 代谢
下载PDF
电针内关、公孙穴对冠心病Ⅱ导联心电图S-T段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蔡国伟 梁书忠 黄先敬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8,共2页
本文对50例冠心病Ⅱ导联心电图S-T段下移的患者进行了针刺即刻作用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电针后,内关、公孙穴组,内关组,公孙组,Ⅱ导联心电图S-T段均较针前有明显即刻趋正常提高作用(均P<0.01),而电针非穴位组及... 本文对50例冠心病Ⅱ导联心电图S-T段下移的患者进行了针刺即刻作用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电针后,内关、公孙穴组,内关组,公孙组,Ⅱ导联心电图S-T段均较针前有明显即刻趋正常提高作用(均P<0.01),而电针非穴位组及静卧组则没有此作用(均P>0.05);电针内关、公孙穴组疗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心电图 冠心病 电针
下载PDF
心与心包俞募配穴法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友栋 张萍芝 +1 位作者 管琳 宁美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6,共2页
本文取心与心包两组不同的俞募配穴法,即心俞配巨阙,厥阴俞配膻中,分别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电图的观察。结果表明,两组配穴法均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但以心包组为著,而心组次之。本实验为针刺治疗冠心病提供了客观依据。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针灸疗法 心电图 心包经
下载PDF
针刺左右侧心包经对心脏机能活动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晓卿 吴宝华 张炜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39-41,共3页
对针刺左侧和右侧心包经穴位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针刺左侧心包经穴位的针效较针刺右侧者出现更早,效应也更强。
关键词 心脏功能试验 心包经穴位 针灸疗法 冠心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