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冠心病患者凝血机制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勉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73-127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CA-1500型血凝仪检测60例冠心病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凝血酶Ⅲ(AT-Ⅲ)等...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CA-1500型血凝仪检测60例冠心病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凝血酶Ⅲ(AT-Ⅲ)等凝血和纤溶指标的改变。结果: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PT、APTT、TT、D-D、FIB均增高,t-PA活性降低,AT-Ⅲ降低(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D-D、FI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D-D、FIB含量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提示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凝血、纤溶指标对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凝血
纤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冠心病患者凝血机制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勉
机构
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内科学研究生学历班
出处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73-127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CA-1500型血凝仪检测60例冠心病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凝血酶Ⅲ(AT-Ⅲ)等凝血和纤溶指标的改变。结果: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PT、APTT、TT、D-D、FIB均增高,t-PA活性降低,AT-Ⅲ降低(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D-D、FI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D-D、FIB含量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提示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凝血、纤溶指标对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冠心病
凝血
纤溶
Keywords
corobary
heart
disease
Cogulation
fibrinlysis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冠心病患者凝血机制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王勉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