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S-LASIK与FS-LASIK Xtra矫正近视术后角膜上皮重塑状态及角膜像差变化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辰 周跃华 +4 位作者 李福生 陶冶 盖珊珊 于嘉 于黎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2-794,共13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与FS-LASIK联合角膜胶原交联(FS-LASIK Xtra)术后角膜上皮重塑状态和角膜像差,分析角膜上皮厚度(CET)与角膜像差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于成都...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与FS-LASIK联合角膜胶原交联(FS-LASIK Xtra)术后角膜上皮重塑状态和角膜像差,分析角膜上皮厚度(CET)与角膜像差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于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接受FS-LASIK的近视患者172例172眼,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FS-LASIK组94眼和FS-LASIK Xtra组78眼,共随访6个月。以角膜中央为基点将角膜分为中央2 mm环区和2~5 mm环区,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和6个月采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角膜中央0~5 mm范围内9个区域的CET,采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系统测量角膜高阶像差(HOA),研究主要结局为术后6个月CET增加量(ΔCET)及角膜HOA,分析角膜中央ΔCET与角膜像差的关系。结果FS-LASIK Xtra组术眼术后1、3和6个月角膜中央、上方、鼻上、鼻侧、鼻下、下方、颞下、颞侧、颞上ΔCET均明显低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S-LASIK Xtra组术眼术后6个月角膜中央、上方、鼻上、下方、颞下ΔCET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6个月颞侧ΔCET均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颞上ΔCET均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和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S-LASIK组术眼术后3个月和6个月角膜中央、上方、下方、颞下ΔCET均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鼻上ΔCET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鼻侧、鼻下、颞侧、颞上ΔCET均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和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S-LASIK Xtra组和FS-LASIK组术眼术后不同时间点垂直三叶草、垂直彗差、水平彗差变化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垂直三叶草:χ^(2)_(分组)=4.27,P=0.118;χ^(2)_(时间)=0.01,P>0.05.垂直彗差:χ^(2)_(分组)=5.74,P=0.057;χ^(2)_(时间)=0.08,P=0.957.水平彗差:χ^(2)_(分组)=3.97,P=0.137;χ^(2)_(时间)=0.51,P=0.773)。FS-LASIK Xtra组术眼术后1、3和6个月倾斜三叶草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激光手术 角膜波前像差 飞秒激光 角膜胶原交联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角膜上皮重塑
下载PDF
屈光手术后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凡 杨柳 黄悦 《国际眼科纵览》 2023年第1期53-57,共5页
人类角膜上皮具有较强的重塑能力,当角膜表面呈现不规则形态时,角膜上皮会以增厚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重塑角膜。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形态发生改变,这种变化会刺激角膜上皮细胞重新排列,呈现出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角膜上皮增厚的程度与手... 人类角膜上皮具有较强的重塑能力,当角膜表面呈现不规则形态时,角膜上皮会以增厚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重塑角膜。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形态发生改变,这种变化会刺激角膜上皮细胞重新排列,呈现出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角膜上皮增厚的程度与手术方式、屈光不正的矫正量、切削深度和切削区域相关: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PRK)后1个月表现出明显的角膜上皮增厚且增厚区域主要在周边区;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keratomileusis,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微透镜取出术(femtosecond laser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在术后1周就表现出明显的角膜上皮增厚,不同的是FS-LASIK增厚区域主要为旁中央区,而SMILE增厚区域为周边区。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对术后视力恢复、术后屈光度的预测以及对角膜屈光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上皮厚度 角膜上皮重塑 角膜屈光手术
原文传递
SMILE矫正近视术后功能性光学区与角膜上皮重塑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哲 夏丽坤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902-909,共8页
目的:探究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功能性光学区(FOZ)的大小,分析其与角膜上皮厚度(CET)变化和角膜形态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连续性选取2021年6—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受SMILE手术的近视... 目的:探究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功能性光学区(FOZ)的大小,分析其与角膜上皮厚度(CET)变化和角膜形态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连续性选取2021年6—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受SMILE手术的近视散光患者69例(135眼)。根据手术预计矫正的等效球镜度(SE)分为高度近视组(<-6.00 D,69眼)和中低度近视组(≥-6.00 D,66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查并评估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FOZ,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测量角膜0~2 mm、>2~5 mm、>5~7 mm、>7~9 mm范围内的上皮厚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前透镜光学区直径均设计为6.5 mm。术后3个月时,高度近视组和中低度近视组的FOZ直径分别为(5.10±0.17)mm、(5.26±0.24)mm,2组患者术后FOZ均较术前设计的透镜光学区缩小,高度近视组缩小更明显,2组间FOZ变化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P<0.001)。2组患者术后0~2 mm、>2~5 mm、>5~7 mm区域内CET较术前增加,>7~9 mm区域内较术前略减少,且高度近视组0~2 mm、>2~5 mm区域内CET变化量比中低度近视组大,2组间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16;t=2.71,P=0.008)。2组患者术前角膜曲率(Km)、角膜Q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9,P=0.430;t=0.13,P=0.894),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Km较术前明显减少,角膜Q值较术前明显增加,高度近视组比中低度近视组变化更大,2组间Km变化量、角膜Q值变化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t=10.86;均P<0.001)。术后3个月FOZ的大小与手术预计矫正的SE呈正相关(r=0.51,P<0.001),与手术前后Km的变化量、角膜Q值的变化量呈负相关(r=-0.48、r=-0.39;均P<0.001),与手术前后CET的变化量呈负相关(r0~2mm=-0.37,r>2~5mm=-0.32;均P<0.001)。术后3个月时,2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功能性光学区 角膜上皮重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