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兔PRK术后角膜的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华 胡海涛 +3 位作者 任惠民 刘勇 郭绒霞 孙乃学 《眼视光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 :评价实验性家兔不同屈光度 PRK术后角膜创面愈合的过程及皮质类固醇对愈合的影响。方法 :应用 SVS APEX PL U S型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对 6只家兔双眼进行 PRK术 ,设定右眼 - 4.0 0 D,左眼- 8.0 0 D。随机分为 FL M点眼组和 CM点眼... 目的 :评价实验性家兔不同屈光度 PRK术后角膜创面愈合的过程及皮质类固醇对愈合的影响。方法 :应用 SVS APEX PL U S型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对 6只家兔双眼进行 PRK术 ,设定右眼 - 4.0 0 D,左眼- 8.0 0 D。随机分为 FL M点眼组和 CM点眼组 ,每组 3只家兔 ,FL M点眼组双眼滴皮质类固醇激素眼液 ( 0 .1% fluorometholone,FL M,美国 ) ;CM点眼组双眼滴 0 .2 5 %氯霉素眼液。分别于术后 3天、30天、10 0天两组随机选取 1只家兔 ,猝死摘除双眼球 ,取其角膜。每只角膜分为两半 ,一半角膜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 ;另一半 OCT包埋后冰冻切片 ,用于免疫组化研究 ,检测 型胶原 ( - C)和连接蛋白 ( FN) ,免疫组化切片后剩余部分 ,石蜡包埋 ,行 HE染色 ,光镜下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 10 0天 ,除 1只家兔角膜 haze为 1级外 ,余家兔角膜 haze为 0级。术后 10 0天 ,角膜上皮细胞基本恢复正常。上皮细胞界限分明 ,上皮明亮细胞较多 ,但微绒毛、微皱褶相对减少。CM组 - C和 FN的表达较 FL M组明显 ;左眼 ( - 8.0 0 D) - C和 FN的表达较右眼 ( - 4.0 0 D)明显。结论 :PRK术后 10 0天角膜组织结构基本正常 ,但仍有组织薄弱处和特殊性改变。角膜基质层切削深度可能是影响 PRK术后 haze发生的一个因素。 PRK术后家兔角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病理学 超微结构 PRK 手术后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对兔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洁 廖荣丰 +2 位作者 刘贺婷 王道斌 胡向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兔行不同切削深度的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后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随机选择一只眼行LASEK术,分别按近视-3.00、-9.00和-15.00D设计切削,另一只眼为对照眼。24h和7d后常规取角... 目的观察兔行不同切削深度的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后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随机选择一只眼行LASEK术,分别按近视-3.00、-9.00和-15.00D设计切削,另一只眼为对照眼。24h和7d后常规取角膜制成石蜡切片,采用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TUNEL)法检测基质细胞凋亡,计数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凋亡细胞呈棕黄色,体积缩小,核固缩成团。术后24h-3.00、-9.00和-15.00D三组激光切削眼凋亡指数分别为0.39±0.10、0.55±0.08和0.54±0.12,均分别高于对照眼;-9.00D的切削较-3.00D组凋亡细胞增多,-15.00D组凋亡指数与-9.00D无显著性差异;术后7d激光切削组的凋亡指数与对照眼无显著性差异,且较24h减轻。结论LASEK术可导致兔角膜基质细胞凋亡,且随切削深度的增加,细胞凋亡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病理学 角膜切削术 上皮下 激光 细胞 凋亡 角膜基质/代谢
下载PDF
不同浓度乙醇制作大鼠角膜上皮瓣的安全性及其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艳 孙兴怀 +1 位作者 徐建江 孟樊荣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乙醇浸润制作角膜上皮瓣的安全性及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以30只近交系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予15%、20%、30%、40%四种不同浓度的乙醇分别在大鼠角膜中央浸润1 min,予20%乙醇在大鼠角膜中央分别浸润30 s1、min、2 min,...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乙醇浸润制作角膜上皮瓣的安全性及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以30只近交系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予15%、20%、30%、40%四种不同浓度的乙醇分别在大鼠角膜中央浸润1 min,予20%乙醇在大鼠角膜中央分别浸润30 s1、min、2 min,观察角膜各层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并以20%乙醇浸润1 min,制作角膜上皮瓣,对上皮瓣和去上皮角膜进行HE和PAS染色,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①不同浓度乙醇处理角膜1 min:15%乙醇对角膜各层细胞形态未产生明显的影响;随浓度的增加,20%乙醇引起表层角膜上皮细胞核浓缩及细胞间连接疏松,此变化3 d后即恢复;30%乙醇产生翼状细胞层核固缩,角膜上皮细胞间和上皮下有大泡,局限性上皮基底膜被破坏;40%乙醇引起角膜上皮细胞核固缩,累及基底细胞,并可见上皮细胞膜被破坏,上皮广泛与基质分离,但基质和内皮未见明显改变。②20%乙醇浸润角膜30 s对各层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2 min则可见上皮细胞间积水,翼状细胞层细胞核固缩,上皮基底膜被局限性破坏,基质和内皮无明显改变。③20%乙醇处理1 min制作的上皮瓣,见到完整的上皮细胞层以及和上皮相连的前部基底膜,剩余角膜基质和内皮无形态改变,电镜观察可见后部基底膜完整地保留在角膜基质前表面。结论①乙醇对角膜的损伤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低浓度短时间浸润仅对表层即将脱落的上皮造成轻度损伤,并易于愈合,可用于上皮瓣的制作。②上皮瓣与角膜分离的部位可能位于上皮下基底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病理学 上皮瓣/病理学 乙/投药和剂量 乙/副作用 大鼠 激光手术/方法 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方法
下载PDF
Ⅱ型胶原酶构建在体角膜扩张动物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乔静 李海丽 +5 位作者 宋文静 汤韵 荣蓓 杨松霖 吴元 晏晓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4-989,共6页
背景 圆锥角膜以角膜中央或旁中央进行性变薄膨出、高度散光或角膜瘢痕为临床特征,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是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无公认的圆锥角膜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圆锥角膜的解剖病理基础是角膜扩张,探讨角膜扩张的圆锥角膜动物模型的建... 背景 圆锥角膜以角膜中央或旁中央进行性变薄膨出、高度散光或角膜瘢痕为临床特征,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是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无公认的圆锥角膜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圆锥角膜的解剖病理基础是角膜扩张,探讨角膜扩张的圆锥角膜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有助于对圆锥角膜的角膜生物力学变化进行研究。 目的 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检测Ⅱ型胶原酶处理后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探讨利用Ⅱ型胶原酶构建在体角膜扩张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健康新西兰白兔10只,刮除兔眼角膜上皮后,将直径为8 mm的角膜环钻置于右眼角膜中央,滴入5 mg/ml Ⅱ型胶原酶(含质量分数15%右旋糖酐的PBS配制)溶液,浸泡角膜30 min制备角膜扩张模型,左眼以同样方法用含15%右旋糖酐的PBS浸泡角膜30 min作为对照。于造模前及造模后14 d,采用手持电子角膜曲率计和手持角膜超声测厚仪分别测定角膜平均曲率(Km)及中央角膜厚度(CCT),造模后14 d采用Corvis ST行在体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测定,过量麻醉法处死实验兔并收集角膜组织行组织病理学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 结果 造模前,模型组和对照组兔Km值分别为(48.28±2.29)D和(48.82±1.63)D,CCT分别为(356.50±19.13)μm和(356.20±21.66)μ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14 d,模型组兔眼Km增加至(48.87±2.27)D,CCT减少至(340.40±19.84)μm,与对照组的(46.86±1.47)D和(367.80±23.38)μ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造模后14 d,模型组兔角膜最大压陷深度平均值为(1.25±0.07)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15±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5),2个组间第1/第2压平时间、第1/第2压平角膜长度、第1/第2压平速度、最大压陷曲率半径和最大压陷时两屈膝峰间距的差异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角膜/病理状态 Ⅱ型胶原酶 最大压陷深度 圆锥角膜 角膜扩张/化学诱导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
下载PDF
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女性角膜中央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鞠良 张丽 《医药世界》 2009年第5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女性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测量中央角膜厚度。将无角膜接触镜史的患者设为甲组81例(162眼),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2a以上的患者设为乙组83例(164眼)。结果:甲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535.91... 目的:探讨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女性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测量中央角膜厚度。将无角膜接触镜史的患者设为甲组81例(162眼),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2a以上的患者设为乙组83例(164眼)。结果:甲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535.91±37.41)μm,乙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522.79±33.77)μ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女性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以导致角膜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镜 亲水性/副作用 角膜/病理学 人类 女(雌)性
原文传递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大鼠眼角膜碱烧伤后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增礼 程美红 +2 位作者 孙婷 姚琳 陈翠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对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2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制备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col31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观察碱...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对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2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制备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col31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观察碱烧伤后第l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CNV生长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时间点角膜CTGF蛋白表达。结果第4天、第7天、第14天实验组CNV面积分别为:(12.740±2.536)mm2、(26.068±10.028)mm2、(37.588±8.066)mm2。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TGF在正常角膜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角膜碱烧伤后CTGF的蛋白表达迅速升高,第4天达(1.714±0.185)高峰,第7天(1.334±0.198)显著下降。结论角膜碱烧伤后,CTGF可能参与了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生长物质 生物合成 疾病模型 动物 角膜 病理学 角膜 损伤 烧伤 化学 病理学 碱类
原文传递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后的猪角膜免疫组织化学改变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倩 张建华 +4 位作者 郑磊 王红英 高鹏 鞠燕 杨建东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传导性角膜成形术(conductive keratoplasty,CK)后角膜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Ⅰ、Ⅲ、Ⅳ、Ⅴ、Ⅵ型胶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在角膜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损伤修复机制。方法通过探针将射... 目的动态观察传导性角膜成形术(conductive keratoplasty,CK)后角膜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Ⅰ、Ⅲ、Ⅳ、Ⅴ、Ⅵ型胶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在角膜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损伤修复机制。方法通过探针将射频能量直接作用于6只猪的周边角膜基质,进行16个点的热凝,术后第1、第3、第10、第30、第90、第180天用裂隙灯观察角膜,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Ⅰ、Ⅲ、Ⅳ、Ⅴ、Ⅵ型胶原及α-SMA在角膜的表达情况。结果CK术后,热凝区Ⅰ、Ⅲ、Ⅳ、Ⅴ、Ⅵ型胶原及α-SMA均有表达,其中Ⅰ、Ⅲ、Ⅴ型胶原表达增强,第10-第30天达到高峰,第90天后减弱,周围区域角膜组织无明显改变。结论CK热凝区角膜成纤维细胞活化,新生胶原纤维产生,造成角膜局部混浊,术后第90~第180天减轻,手术安全和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病理学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 胶原/分析
下载PDF
人表层角膜镜片所致组织病理学改变
8
作者 王荣光 JesperHjortdal Niels Ehlers 《眼科》 CAS 1995年第1期45-48,共4页
采用表层角膜镜片术治疗6只无晶体眼和近视眼,1~23个月后将其去除。近视组包括一只以 ArF-准分子激光治疗远视的表层角膜镜片。去除镜片的原因为上皮损害,受眼角膜水肿和过矫。表层镜片的基质显示中心区的纤维结构正常,角质细胞稀少。... 采用表层角膜镜片术治疗6只无晶体眼和近视眼,1~23个月后将其去除。近视组包括一只以 ArF-准分子激光治疗远视的表层角膜镜片。去除镜片的原因为上皮损害,受眼角膜水肿和过矫。表层镜片的基质显示中心区的纤维结构正常,角质细胞稀少。电子显微镜检查显示胞浆中的细胞器和细胞核保存完整,未见淋巴细胞和其他单核细胞。6只境片的前弹力层均正常,未见前弹力层破裂,仅有轻度波状弯曲,偶见局部有皱褶。角膜上皮有轻度异常,厚度有变化。周边切口区域基质层及上皮异常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角膜镜片术 近视 角膜 病理学 眼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林跃生 陈家祺 +3 位作者 李冰 龚向明 冯春茂 陈龙山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的病理机制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即将穿孔的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并对病变组织做病理活检。结果21例(21只眼)均获得一次手术便可有效控制角膜炎症、成功恢复角膜外形及保... 目的探讨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的病理机制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即将穿孔的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并对病变组织做病理活检。结果21例(21只眼)均获得一次手术便可有效控制角膜炎症、成功恢复角膜外形及保留较好视力的理想效果。组织病理学显示,该病除有严重的炎症坏死性改变外,角膜缘球结膜与巩膜、角膜溃疡周围及溃疡底部均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角膜胶原变性水肿及新生血管伸入。结论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可能存在炎症反应与变态反应共同参与的病理机制,板层角膜移植术能有效阻断上述机制而获理想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溃疡 绿脓杆菌 病理学 板层 角膜移植
原文传递
角膜曲率检查在眼科招飞体检中的应用
10
作者 田青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75-175,共1页
为提高招飞体检中对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筛查率,我们以角膜曲率(K值)检查结果为线索,结合裂隙灯、角膜厚度和角膜地形图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定,检查效率明显提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屈光 角膜/病理学
下载PDF
CO_2激光复制兔角膜创伤及瘢痕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华 李春海 +1 位作者 刘根明 乔伯英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1995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采用CO2激光烧灼法,提高了复制角膜创伤及瘢痕模型的成功率。当分别以能量密度(J/cm2)127、102、51和31的连续CO2激光照射兔眼时,获得了深达眼球前部结构、角膜全层、角膜深层及角膜浅层的热损伤,除第一... 本文采用CO2激光烧灼法,提高了复制角膜创伤及瘢痕模型的成功率。当分别以能量密度(J/cm2)127、102、51和31的连续CO2激光照射兔眼时,获得了深达眼球前部结构、角膜全层、角膜深层及角膜浅层的热损伤,除第一剂量组外,损伤面积均局限于照射光斑范围内,并于30天内形成角膜瘢痕,而且同一剂量组内的热损伤及瘢痕范围均很接近。本文描述了不同剂量激光照射后角膜的病理变化,初步观察了CO2激光致角膜全层损伤的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 角膜损伤 创伤 瘢痕 病理学 动物模型
下载PDF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 of keratoconus corneas underwent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according to topographic measurements and keratoconus severity
12
作者 Mohammad Naderan Ali Jahanrad Siavash Bala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7年第11期1640-1646,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pathologic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corneas with keratoconus(KC) undergoing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 according to topographic findings and severity of KC.METHODS: The co... AIM: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pathologic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corneas with keratoconus(KC) undergoing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 according to topographic findings and severity of KC.METHODS: The corneal tissue of 35 samples with KC was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with conventional light microscopy. Topographic and pachymetric parameters of keratoconus corneas by means of Pentacam such as mean keratometry(K) and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 were recorded. Severity of KC was graded according to Amsler-Krumeich classification. RESULTS: Epithelial thinning and breaks in Bowman's layer are the most common findings in keratoconus corneas(94.3% and 82.9% cornea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reveal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higher mean K value and lower CCT in the keratoconus corneas that were affected by epithelial thinning, breaks in the Bowman's layer, folds in the Descemet's membrane, epithelial scars, breaks in Descemet's membrane, and stromal scars than those corneas without these findings(P〈0.05). Moreover, those corneas with epithelial thinning, breaks in the Bowman's layer, folds in Descemet's membrane, epithelial scars, and stromal scars had significantly more severe disease than those corneas without these findings(P〈0.05). The presence of the stromal and epithelial scar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er KC severity, in which, respectively, 87.5% and 80.0% of the corneas with stromal and epithelial scars had stage 4 of the KC severity. CONCLUSION: It seems that there are some specific patterns in histologic changes of the keratoconus corneas. The presence of pathologic findings was correlatedwith thinner and steeper corneas. Epithelial or stromal scar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est disease severity. The description of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 of KC may help in elucidating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and help pathologist in differentiating KC from other corneal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ea ectasia keratoconus morphology pathology topography sever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