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_2O_3含量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天国 梁启超 覃群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50,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铜基摩擦材料,研究Al_2O_3的添加量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_2O_3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与摩擦速度密切相关;随着Al_2O_3含量增加,材料的摩擦因数提高,密度降低,硬度增加,磨损量先减小后增大,Al...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铜基摩擦材料,研究Al_2O_3的添加量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_2O_3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与摩擦速度密切相关;随着Al_2O_3含量增加,材料的摩擦因数提高,密度降低,硬度增加,磨损量先减小后增大,Al_2O_3质量分数为9%时,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较高且稳定,磨损量最小。不含Al2O3的材料摩擦表面出现大量凹坑,磨损严重,随着Al_2O_3含量提高,凹坑数量减少,弥散分布的Al_2O_3粒子能强化基体表面强度,从而导致材料磨损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粉末冶金 摩擦磨损
原文传递
不同速度下石墨含量对铜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高飞 杜素强 +1 位作者 符蓉 宋宝韫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0-82,共3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铜石墨材料。通过改变石墨在材料中的含量(2.5%~30%),观察在不同摩擦速度下,材料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并测出各对应条件下的磨损率。研究表明,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减小。在石墨含量低于10%时,摩擦...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铜石墨材料。通过改变石墨在材料中的含量(2.5%~30%),观察在不同摩擦速度下,材料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并测出各对应条件下的磨损率。研究表明,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减小。在石墨含量低于10%时,摩擦速度对材料的摩擦系数影响明显,且随摩擦速度的提高,磨损量迅速增加。当石墨含量大于15%时,摩擦系数稳定,磨损量并没有随摩擦速度的提高而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石墨 摩擦系数 磨损量
下载PDF
Fe含量及摩擦组元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于潇 郭志猛 +3 位作者 杨剑 裴广林 赵翔 彭坤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7,共5页
以电解Cu粉、还原Fe粉、石墨等为主要原料,采用粉末冶金加压烧结工艺制备了Cu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究了Fe含量及SiO2、Al2O3、SiC等摩擦组元对烧结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主要影响摩擦材料的力学性... 以电解Cu粉、还原Fe粉、石墨等为主要原料,采用粉末冶金加压烧结工艺制备了Cu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究了Fe含量及SiO2、Al2O3、SiC等摩擦组元对烧结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主要影响摩擦材料的力学性能,随Fe含量的增加,摩擦材料的硬度、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显著提高,Fe含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时具有高摩擦系数、较低磨损量和稳定的摩擦过程;添加摩擦组元SiC后的材料强度最高、摩擦系数最大、磨损量最小,但增加了对偶材料的磨损,加SiO2后材料摩擦系数最小、磨损量最大,Al2O3所起作用介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基摩擦材料 Fe含量 摩擦组元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
下载PDF
石墨与BN添加对车离合器用铜基摩擦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代世勋 张竹林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61,共5页
研究了石墨与BN作为铜基摩擦片润滑成分时得到的车离合器用铜基摩擦材料的磨损性能,分析了制动压力、制动速度、温度对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基摩擦片的磨损率随石墨含量增加而减小,摩擦因数随BN含量提高而增大,加入3%的石墨与2%... 研究了石墨与BN作为铜基摩擦片润滑成分时得到的车离合器用铜基摩擦材料的磨损性能,分析了制动压力、制动速度、温度对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基摩擦片的磨损率随石墨含量增加而减小,摩擦因数随BN含量提高而增大,加入3%的石墨与2%的BN(均为质量分数)组成的C2试样达到了最优的摩擦性能。当制动速度为1 000 r/min时,各试样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当石墨含量增加以及BN含量减小后,试样摩擦因数的波动幅度也随之增加。摩擦试验后,C1试样中形成了较多的黑色块状石墨,并且在表层也覆盖了石墨润滑层。BN膜具有明显的小块分布特点,其稳定性低于连续性的大块石墨润滑层,较易在摩擦时被破坏掉并发生脱落,使基体发生磨损,引起磨损率的显著增大。综合运用BN和石墨可以达到比两种单一材料更优的润滑效果,从而同时获得常温与高温下的良好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离合器 铜基摩擦材料 磨损性能 石墨
原文传递
铁粉粒度对粉末冶金材料制动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樊子源 叶亚平 +2 位作者 王晔 张肖璐 燕青芝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3,共6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含4种粒度(20μm、30μm、50μm、70μm)铁粉增强的铜基摩擦材料,研究铁粉粒度对材料力学性能和制动摩擦性能的影响。采用TM-1型惯性试验台测试材料的制动摩擦性能,试验初速度为50~380 km/h。结果表明:铁粉...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含4种粒度(20μm、30μm、50μm、70μm)铁粉增强的铜基摩擦材料,研究铁粉粒度对材料力学性能和制动摩擦性能的影响。采用TM-1型惯性试验台测试材料的制动摩擦性能,试验初速度为50~380 km/h。结果表明:铁粉粒度从20μm增加到70μm时,材料硬度从55.67 HRB降低到31.83 HRB,剪切强度从12.56 MPa下降到10.27 MPa。这种硬度和强度的下降使大粒度样品表现出反常的摩擦特性:随着制动速度的提高,铁粉粒度为70μm的F70样品的摩擦因数不降低反而升高,当制动速度从120 km/h上升到380 km/h时,摩擦因数从0.338持续升高到0.356,并且从350 km/h后摩擦因数稳定不变。这种高而稳定的摩擦因数是保证列车在高速下紧急制动、平稳停驶所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铁粉粒度 制动摩擦 摩擦因数
原文传递
石墨含量对铜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铮 张楠 +3 位作者 张万昊 杜建华 韩俊姣 纪箴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9-413,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压烧技术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石墨的铜基摩擦材料,研究了石墨含量对摩擦材料微观组织、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基体的连续性随石墨含量增加而降低,动摩擦系数随石墨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磨损量随着石墨... 采用粉末冶金压烧技术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石墨的铜基摩擦材料,研究了石墨含量对摩擦材料微观组织、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基体的连续性随石墨含量增加而降低,动摩擦系数随石墨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磨损量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材料的磨损机理为犁沟式磨料磨损;石墨质量分数为16%时,试样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最高并且稳定,具有最好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粉末冶金 石墨 摩擦磨损 摩擦机理
下载PDF
SiO_(2)/ZrO_(2)复合陶瓷组元对铜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政舟 刘如铁 +4 位作者 林雪杨 陈洁 汪琳 熊翔 廖宁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21年第2期108-116,共9页
在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中添加6%(质量分数)的SiO2/ZrO2复合陶瓷组元,研究SiO_(2)和ZrO_(2)的质量分数对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机理。结果表明:随w(SiO_(2))/w(ZrO_(2))比值减小,铜基摩擦材料的密度和硬度增大。高速制动... 在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中添加6%(质量分数)的SiO2/ZrO2复合陶瓷组元,研究SiO_(2)和ZrO_(2)的质量分数对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机理。结果表明:随w(SiO_(2))/w(ZrO_(2))比值减小,铜基摩擦材料的密度和硬度增大。高速制动时,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和摩擦稳定因数较小。SiO_(2)可有效提高摩擦因数,ZrO_(2)可降低摩擦副的磨损率。当w(SiO_(2))/w(ZrO_(2))为2/4时,摩擦材料具有较好的摩擦磨损性能,高速制动下平均摩擦因数为0.326,摩擦稳定因素处于较高水平,为0.71,对偶数材料损伤在可接受范围内。SiO_(2)较易脱落而形成磨粒,ZrO_(2)与基体界面结合状态较好,所以随SiO_(2)含量减少,主要磨损机制从磨粒磨损转变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最后转变为剥层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SiO_(2) ZrO_(2) 耦合作用 摩擦磨损
下载PDF
炭陶配副用碳纤维增强铜基摩擦材料及其摩擦学行为
8
作者 陈琦 徐宇轩 +4 位作者 周海滨 周佩禹 邓敏文 韩勇 姚萍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05-3119,共15页
炭陶配副用铜基摩擦材料在高速制动下难以兼具高摩擦因数与高耐磨性,为此,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短切沥青基碳纤维增强铜基摩擦材料,对材料力学、热学与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碳纤维增强铜基摩擦材料布氏硬度提升14.... 炭陶配副用铜基摩擦材料在高速制动下难以兼具高摩擦因数与高耐磨性,为此,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短切沥青基碳纤维增强铜基摩擦材料,对材料力学、热学与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碳纤维增强铜基摩擦材料布氏硬度提升14.8%,热扩散系数提高9.5%,比热容提升6.8%;在高速制动条件下(6000 r/min),碳纤维增强铜基摩擦材料摩擦耐磨性能显著提升,摩擦因数提升25.0%,稳定系数提升6.1%,且磨损量降低42.2%;加入碳纤维能显著提高表面平整度,增加机械混合层的厚度,降低磨屑直径,提高摩擦材料耐磨性;碳纤维增强铜基摩擦材料随速度增加发生从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到氧化磨损、疲劳磨损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碳纤维 磨损机制 摩擦学行为
下载PDF
时速350km高速列车用铜基闸片材料的摩擦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曲选辉 章林 +3 位作者 张鹏 吴佩芳 曹静武 魏东彬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9-399,共11页
闸片是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本文设计了350 km·h^(-1)高速列车用铜基闸片材料,对闸片进行了1∶1台架实验考核,重点分析了摩擦膜的性质及闸片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研制闸片不仅具有优异的摩擦系数稳定性和低的磨耗,还具... 闸片是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本文设计了350 km·h^(-1)高速列车用铜基闸片材料,对闸片进行了1∶1台架实验考核,重点分析了摩擦膜的性质及闸片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研制闸片不仅具有优异的摩擦系数稳定性和低的磨耗,还具有不伤盘的特点.瞬时摩擦系数和平均摩擦系数均满足TJCL/307—2019标准的要求,摩擦系数稳定性为0.0015,250~380 km·h^(-1)制动速率范围内的摩擦系数热衰退仅0.027,在380 km·h^(-1)下的平均摩擦系数仍维持在0.35,平均磨耗仅0.06 cm^(3)·MJ^(–1).闸片优异的摩擦制动性能归因于形成了高强韧、低转移速率的摩擦膜.利用大粒径摩擦组元作为外部运动障碍钉扎摩擦膜.摩擦膜中的亚微米磨屑作为摩擦膜与对偶盘的啮合点,提供摩擦阻力,以保持高速制动时的摩擦系数.添加的易氧化组元为摩擦膜源源不断提供氧化物,研磨生成的纳米氧化物作为弥散相强化摩擦膜.通过多尺度颗粒的协同增强,实现了摩擦膜的动态稳定化,赋予了闸片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闸片 摩擦系数稳定性 摩擦系数衰退 摩擦膜
下载PDF
矿用卡车离合器用锌钨合金增强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茂青 王雷刚 +2 位作者 彭鹏 杨国盛 张嘉浩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0-448,共9页
在现有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配方中加入Zn-W合金,设计不同锌钨合金含量w(Zn-W)以及不同压制密度,制备矿用卡车离合器用铜基摩擦材料,分析和测试材料的组织与摩擦磨损性能,并进行能量/功率等级递增试验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铜基摩擦材... 在现有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配方中加入Zn-W合金,设计不同锌钨合金含量w(Zn-W)以及不同压制密度,制备矿用卡车离合器用铜基摩擦材料,分析和测试材料的组织与摩擦磨损性能,并进行能量/功率等级递增试验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铜基摩擦材料的表面硬度随w(Zn-W)增加而下降,随致密度增加而升高;摩擦因数随w(Zn-W)增加而增大,随致密度增加而减小。w(Zn-W)为6%、且致密度比现有配方的铜基摩擦片致密度提高10%的铜基摩擦片具有合适的表面硬度和动/静摩擦因数以及较好的耐磨性能,并能降低汽车的噪声、振动及声振粗糙度,比不添加锌钨合金的铜基摩擦片的能量输出提高2级,可承受第6级能量输出(753.16 J/cm^2),主要性能略高于国外进口铜基摩擦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钨合金 密度 铜基摩擦材料 摩擦性能 台架试验
下载PDF
CVD碳粉含量对铜基粉末冶金离合器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秀飞 李丙菊 +3 位作者 张翔 易旭 王斌 谭周建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9-136,共8页
以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的C/C复合材料切削碎屑作为碳粉来源,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不同碳粉质量分数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分析材料摩擦表面的微观结构和成分,并研究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 以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的C/C复合材料切削碎屑作为碳粉来源,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不同碳粉质量分数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分析材料摩擦表面的微观结构和成分,并研究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VD碳粉-铜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布氏硬度、密度、抗压强度均随化学气相沉积碳粉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开孔隙率随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CVD碳粉为光滑层热解炭,CVD碳粉质量分数为1%~2%的CVD碳粉-铜基粉末冶金样品的主要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质量分数为3%~5%的CVD碳粉-铜基粉末冶金样品的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和剥层磨损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铜基摩擦材料 CVD碳粉 切削碎屑
下载PDF
铜-锡配比对Cu基耐磨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艳欣 韩培德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41-1044,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w(Sn)/w(Cu+Sn)比值分别为0、6%、9%和12%的Cu基耐磨材料,对其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变化幅度和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u基耐磨材料中加入Sn可明显提高其显微硬度和耐磨性;w(Sn)/w(Cu+Sn)为9%...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w(Sn)/w(Cu+Sn)比值分别为0、6%、9%和12%的Cu基耐磨材料,对其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变化幅度和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u基耐磨材料中加入Sn可明显提高其显微硬度和耐磨性;w(Sn)/w(Cu+Sn)为9%时,主要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并且在高载荷下呈现出了较好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Cu基耐磨材料 w(Sn)/w(Cu+Sn) 耐磨性
原文传递
钴粉涂覆石墨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郝文龙 刘英凯 +2 位作者 刘建刚 周洋 周晓莹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3-8,共6页
石墨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中的润滑相,但石墨与金属基的润湿角小,结合能力差,在摩擦过程中易发生剥落,造成摩擦系数升高。本文中的试样通过混料、冷压成型及气氛烧结进行制备,混料前对石墨表面使用Co、Co/Ag进行涂覆处理,利用钴粉对石墨... 石墨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中的润滑相,但石墨与金属基的润湿角小,结合能力差,在摩擦过程中易发生剥落,造成摩擦系数升高。本文中的试样通过混料、冷压成型及气氛烧结进行制备,混料前对石墨表面使用Co、Co/Ag进行涂覆处理,利用钴粉对石墨的包镶作用,使涂覆后的石墨在摩擦过程中充分发挥润滑作用,研究应用涂覆石墨后对摩擦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墨表面涂覆Co或Co/Ag后,石墨颗粒与摩擦材料中金属基结合紧密,摩擦材料的剪切强度提升了10.9%;与加入未涂覆处理石墨的摩擦材料相比,摩擦系数的稳定性得到提高,磨耗量降低了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湿法制粒 摩擦 磨损 气氛烧结
原文传递
稻壳基SiO_(2)的提取及其含量对铜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王亮才 陈宇 +4 位作者 赵曼淇 吴杰龙 王哲 马欢欢 周建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397-4405,共9页
采用K2CO3溶液提取稻壳气化炭中的SiO_(2)(RHC-SiO_(2)),再以RHC-SiO_(2)/晶体SiO_(2)(C-SiO_(2))/两种SiO_(2)等比例混合(RC-SiO_(2))为摩擦组元,电解铜粉为基体,石墨和二硫化钼为固体润滑剂,制备铜基摩擦材料,并考察RHC-SiO_(2)/C-SiO... 采用K2CO3溶液提取稻壳气化炭中的SiO_(2)(RHC-SiO_(2)),再以RHC-SiO_(2)/晶体SiO_(2)(C-SiO_(2))/两种SiO_(2)等比例混合(RC-SiO_(2))为摩擦组元,电解铜粉为基体,石墨和二硫化钼为固体润滑剂,制备铜基摩擦材料,并考察RHC-SiO_(2)/C-SiO_(2)/RC-SiO_(2)的添加对铜基摩擦材料密度、表面硬度及摩擦系数的影响,通过打磨及腐蚀制备金相,观察材料表面的物质分布状态,结果表明,RHC-SiO_(2)的比表面积为135.532m^(2)/g,其5nm左右的中孔非常发达且在950℃烧结4h后,其表面收缩团聚,出现烧结颈,有结晶化的趋势;随着RHC-SiO_(2)/C-SiO_(2)/RC-SiO_(2)添加量的增大,铜基摩擦材料的密度逐渐降低,但RHC-SiO_(2)使其降低的幅度更显著;当RHC-SiO_(2)添加量为10%时,其表面硬度为64.6HV,较无摩擦组元的基础材料显著提高(43.33%);C-SiO_(2)在材料中钉扎摩擦副,阻止摩擦运动以及提高摩擦系数而RHC-SiO_(2)起钉扎作用。本研究以期为RHC-SiO_(2)在铜基摩擦材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气化炭 二氧化硅 铜基摩擦材料 腐蚀 密度 硬度
下载PDF
孔隙度对湿式铜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蒋世文 张兆森 +1 位作者 严深浪 徐慧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4,共6页
采用不同的压制压力制备湿式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借助扫描电镜及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材料的孔隙度对其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孔隙度小于25%时,高孔隙度材料具有更高且更加稳定的摩擦因数,当孔隙度超过25%时,摩擦性能... 采用不同的压制压力制备湿式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借助扫描电镜及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材料的孔隙度对其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孔隙度小于25%时,高孔隙度材料具有更高且更加稳定的摩擦因数,当孔隙度超过25%时,摩擦性能不稳定;磨损量随孔隙度减小先减小后增大。对此湿式铜基摩擦材料,20%为其最佳的孔隙度,此时材料具有最佳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铜基摩擦材料 孔隙度 摩擦磨损
下载PDF
含炭纤维湿式铜基摩擦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严深浪 张兆森 +1 位作者 宋招权 徐慧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10年第2期186-190,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含短炭纤维的湿式铜基摩擦材料,研究炭纤维含量对湿式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制动条件对动摩擦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纤维含量及材料的孔隙率增加、硬度及密度均降低,摩擦因数呈先增加...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含短炭纤维的湿式铜基摩擦材料,研究炭纤维含量对湿式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制动条件对动摩擦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纤维含量及材料的孔隙率增加、硬度及密度均降低,摩擦因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磨损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炭纤维含量为(质量分数)1%时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最好,摩擦因数最大且最稳定,磨损量最小。材料摩擦因数随着载荷增大而增大,随炭纤维含量增加磨损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炭纤维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能量许用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铜基摩擦材料 短切炭纤维 摩擦磨损
下载PDF
湿式铜基摩擦材料的磨损图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慧强 姚萍屏 +4 位作者 赵林 肖叶龙 贡太敏 周海滨 左晓婷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6-800,共5页
磨损图研究是1种能够系统分析材料的摩擦性能、直观反映材料摩擦学特性变化,以达到评估、预知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方法。本文作者依据相似性原理,通过对摩擦因数、摩擦表面及磨屑的测试及分析,获得不同工况条件下湿式铜基摩擦材... 磨损图研究是1种能够系统分析材料的摩擦性能、直观反映材料摩擦学特性变化,以达到评估、预知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方法。本文作者依据相似性原理,通过对摩擦因数、摩擦表面及磨屑的测试及分析,获得不同工况条件下湿式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信息,建立磨损图。进一步研究表明:随制动初速度增加(从8m/s增加到20 m/s)和载荷增大(由1 MPa增大到2 MPa),铜基湿式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都逐渐非线性增加,并保持在0.070~0.100之间;其磨损图可划分为轻微磨损区(质量磨损率W〈10-5 mm/次)、严重磨损区(W〉10-4 mm/次)和过渡区(10-5 mm/次〈w〈10-4 mm/次)3个区域,轻微磨损的主要机制为塑性变形和显微犁削,严重磨损的主要机制为疲劳磨损,过渡区域为磨料磨损向疲劳磨损转变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湿式摩擦材料 磨损图 相似性原理 磨损机理
下载PDF
稀土La含量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天国 覃群 梁启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2,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含稀土La的铜基摩擦材料,研究稀土元素La的添加量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La含量增加,材料的硬度增加,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同时材料的摩擦因数减小,磨损量先减小后增大。添加La质量分数为1...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含稀土La的铜基摩擦材料,研究稀土元素La的添加量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La含量增加,材料的硬度增加,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同时材料的摩擦因数减小,磨损量先减小后增大。添加La质量分数为1.5%的Cu基摩擦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最好。稀土元素La对铜基摩擦材料改性作用表现为细化晶粒,改善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增强磨损表面氧化膜的稳定性,产生固溶强化和弥散强化,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粉末冶金 稀土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制动条件下石墨对铜基摩擦材料瞬时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晓明 王长峰 +1 位作者 杨俊英 高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0,37,共5页
为研究石墨对铜基摩擦材料瞬时摩擦性能的影响,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铜-SiO2和铜-石墨-SiO2烧结材料,通过干摩擦惯性试验,在始末速度不同的制动区间,测试材料的瞬时摩擦因数、瞬时磨损率,并观察摩擦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速度... 为研究石墨对铜基摩擦材料瞬时摩擦性能的影响,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铜-SiO2和铜-石墨-SiO2烧结材料,通过干摩擦惯性试验,在始末速度不同的制动区间,测试材料的瞬时摩擦因数、瞬时磨损率,并观察摩擦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速度制动区间,石墨的存在使得铜基摩擦材料摩擦因数的稳定性明显提高,磨损率降低,原因在于铜-石墨-SiO2材料剥落石墨颗粒的分隔和保护作用,减弱冲击波动,从而提高瞬时摩擦因数稳定性并降低磨损;但较低制动速度时,石墨的存在反而提高了磨损率,原因在于摩擦层对颗粒的包裹度和基体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石墨 制动 瞬时摩擦性能
下载PDF
SiO_(2)与ZrO_(2)组元对铜基摩擦材料与C/C-SiC复合材料配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陈鑫 刘如铁 +3 位作者 林雪杨 陈洁 熊翔 廖宁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3年第1期44-54,共11页
在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中分别添加SiO_(2)和ZrO_(2),研究SiO_(2)和ZrO_(2)对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与C/C-SiC复合材料配副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两者影响机制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含SiO_(2)或ZrO_(2)的铜基摩擦材料与C/C-SiC复... 在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中分别添加SiO_(2)和ZrO_(2),研究SiO_(2)和ZrO_(2)对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与C/C-SiC复合材料配副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两者影响机制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含SiO_(2)或ZrO_(2)的铜基摩擦材料与C/C-SiC复合材料配副时,能在高制动速度下保持较高的平均摩擦因数,分别为0.3758和0.3424,摩擦材料的磨损量较低,为1.44μm/次和0.95μm/次,配副材料几乎无磨损。SiO_(2)在制动过程中易脱落,形成磨粒,对摩擦材料与配副材料表面造成磨粒磨损,而ZrO_(2)在基体中保持完整,以硬质微凸体的形式对C/C-SiC复合材料摩擦表面产生犁削作用。SiO_(2)在高制动速度下破碎脱落后易嵌入C/C-SiC复合材料表面摩擦膜,有利于以Cu及Cu的化合物为主的磨屑在其周围积累,促进摩擦转移膜在C/C-SiC复合材料摩擦表面的形成,从而改善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C/C-SIC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SiO_(2) ZrO_(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