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S-PMMA嵌段共聚物/PMMA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被引量:9
1
作者 尹芬芳 史林启 +3 位作者 安英丽 张望清 何炳林 郭世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0-164,共5页
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S-b-PMMA)和其对应的均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MMA)在选择性溶剂四氢呋喃 /环己烷 ( THF/CYH)中的自组装行为 .选择性溶剂对 PS嵌段是良溶剂 ,对 PMMA嵌段和均... 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S-b-PMMA)和其对应的均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MMA)在选择性溶剂四氢呋喃 /环己烷 ( THF/CYH)中的自组装行为 .选择性溶剂对 PS嵌段是良溶剂 ,对 PMMA嵌段和均聚物 PMMA是非良溶剂 ,实验结果表明 ,在适当的分子量及组成条件下 ,PS-PMMA/PMMA在选择性溶剂中形成了单分散的纳米胶束 ,均聚物 PMMA与 PMMA嵌段一同形成了胶束的核 ,通过控制均聚物 PMMA的量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调整胶束的尺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MMA嵌段共聚物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自组装 胶束 聚苯乙烯
下载PDF
多西他赛pH敏感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大为 鄢璐 +4 位作者 乔明曦 胡海洋 赵秀丽 陈曦 邓意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66-1070,共5页
本文在合成pH敏感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2-乙基-2-噁唑啉)-聚乳酸(PEOz-PDLLA)的基础上,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多西他赛pH敏感嵌段共聚物胶束,利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胶束的载药量及包封率;分... 本文在合成pH敏感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2-乙基-2-噁唑啉)-聚乳酸(PEOz-PDLLA)的基础上,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多西他赛pH敏感嵌段共聚物胶束,利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胶束的载药量及包封率;分别利用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法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胶束的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表征;采用透析法考察了载药聚合物胶束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表明,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值为1.0×10-3g.L-1;载药量可达15.0%,包封率为91.1%;胶束的粒度分布很窄,平均粒径为28.7nm;胶束粒子为圆球形且分散良好,其表面zeta电位值为(1.19±0.12)mV;在pH7.4释放介质中,多西他赛胶束具有缓释作用;而在pH5.0条件下,胶束释药明显加快,体现出PEOz-PDLLA胶束释药行为的pH敏感性。综合上述研究可见,PEOz-PDLLA嵌段共聚物胶束作为疏水性抗肿瘤药物的给药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PH敏感 嵌段共聚物 胶束 薄膜分散法
下载PDF
双亲性聚(丙烯酸-co-苯乙烯)的制备及其自组装行为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丽芳 马崇峰 +3 位作者 李小杰 陈明清 杨成 刘晓亚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8-392,共5页
在二氧六环介质中,通过自由基溶液共聚,合成了一系列组成不同的双亲性无规共聚物聚(丙烯酸-co-苯乙烯)(P(AA-co-St)),用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和示差扫描量热等方法对P(AA-co-St)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表征。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水)中,... 在二氧六环介质中,通过自由基溶液共聚,合成了一系列组成不同的双亲性无规共聚物聚(丙烯酸-co-苯乙烯)(P(AA-co-St)),用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和示差扫描量热等方法对P(AA-co-St)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表征。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水)中,对一系列组成不同的P(AA-co-St)进行自组装,制得粒径不同的P(AA-co-St)胶束。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激光光散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P(AA-co-St)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AA-co-St)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水)中可实现自组装,形成规则球状胶束。P(AA-co-St)中AA的含量及胶束化条件的改变对P(AA-co-St)胶束的形成、胶束流体动力学半径(Rh)和临界聚集水含量(CWC)均有影响。CWC随A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x(AA)<44.8%时,Rh随A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x(AA)>44.8%时,Rh随A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缓冲溶液的pH从4增加到10时,Rh从170nm减至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亲性 无规共聚物 胶束 自组装 丙烯酸 苯乙烯 聚(丙烯酸-co-苯乙烯)
下载PDF
温度/pH双敏感嵌段共聚物胶束的体外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贾莉 乔明曦 +2 位作者 胡海洋 赵秀丽 陈大为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9-844,共6页
本文采用透析法制备了新型温度/pH双敏感聚组氨酸-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聚组氨酸(PHis-b-PLGA-b-PEG-b-PLGA-b-PHis)嵌段共聚物的空白胶束与阿霉素(DOX)载药胶束。采用荧光探针技术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应用光... 本文采用透析法制备了新型温度/pH双敏感聚组氨酸-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聚组氨酸(PHis-b-PLGA-b-PEG-b-PLGA-b-PHis)嵌段共聚物的空白胶束与阿霉素(DOX)载药胶束。采用荧光探针技术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应用光透射法研究了聚合物胶束的温度和pH敏感性质;测定了阿霉素载药胶束的粒径、形态、包封率和载药量;并对阿霉素载药胶束的温度和pH响应释药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为7.5×10-3 g.L-1;随胶束溶液温度升高或pH降低,其透光率升高;载药胶束的包封率为(85.2±3.1)%,载药量为(10.4±4.5)%;载药胶束粒径为(91.1±15.8)nm,为类球形结构;与模拟生理条件下(37℃,pH 7.4)释药行为相比,升高温度(41℃)、降低pH(pH 7.0、pH 6.5、pH 5.0)和同时升温并降低pH(41℃,pH 5.0)后胶束释药行为明显加快,表明该胶束的释药行为具有温度和pH敏感性。研究结果可见,PHis-b-PLGA-b-PEG-b-PLGA-b-PHis共聚物胶束具有pH/温度双重响应性质,有望成为抗肿瘤药物的智能型控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胶束 阿霉素 温度敏感 PH敏感
原文传递
水溶液中Pluronic嵌段共聚物聚集行为的介观模拟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秀青 苑世领 +1 位作者 徐桂英 刘成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通过介观动力学方法(MesoDyn)研究了低浓度下的三嵌段共聚物PEO27PPO61PEO27(P104)水溶液的聚集行为,讨论了聚合物浓度、模拟时间对P104水溶液相行为的影响.在聚合物浓度较低(φ<35%)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三种不同的胶束聚集体:球形胶束... 通过介观动力学方法(MesoDyn)研究了低浓度下的三嵌段共聚物PEO27PPO61PEO27(P104)水溶液的聚集行为,讨论了聚合物浓度、模拟时间对P104水溶液相行为的影响.在聚合物浓度较低(φ<35%)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三种不同的胶束聚集体:球形胶束(sphericalmicelle)、胶束簇(micellarcluster)和盘状胶束(disk-likemicelle).(1)球形胶束(5%-10%,φ),模拟的胶束结构表明疏水的PPO嵌段形成球形内核(micellarcore),而亲水的PEO嵌段形成核壳(micellarcorona),并有水分子存在内核和核壳之中;(2)胶束簇(11%-15%,φ),由于球形胶束之间的缔合,形成直径明显高于球形胶束的聚集体,其半径比球形胶束大1nm左右;(3)盘状胶束(16%-25%,φ),胶束簇核壳PEO嵌段之间的相互缠绕,形成了成串的类似盘状的胶束.模拟中有序参数随浓度的变化证明了这种结构划分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介观模拟 胶束
下载PDF
PLA-mPEG嵌段共聚物胶团的制备及其表面张力 被引量:5
6
作者 韩涛 李富荣 +2 位作者 张渊明 唐渝 周汉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3-406,共4页
利用无催化剂方法合成丙交酯,再与封端的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共聚,制备出低分子量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FT IR谱显示该嵌段共聚物兼有PLA、mPEG750 .2种聚合物的特征结构,GPC测得其分子量Mw的峰值在1 696。测定了一系列两亲性共聚物水... 利用无催化剂方法合成丙交酯,再与封端的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共聚,制备出低分子量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FT IR谱显示该嵌段共聚物兼有PLA、mPEG750 .2种聚合物的特征结构,GPC测得其分子量Mw的峰值在1 696。测定了一系列两亲性共聚物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求得临界胶束浓度(CMC)值在3 .5×10-5 ~5 8×10-5 mol/L之间,表明该两段式共聚物具有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似的表面活性。将两亲式共聚物溶于水中,形成胶团,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尺寸的纳米胶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交酯 甲氧基聚乙二醇 嵌段共聚物 纳米胶团 表面张力
下载PDF
白芨多糖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及载药纳米体系 被引量:8
7
作者 管清香 张广远 +4 位作者 孙丹丹 孙士淋 孙诚 刘昕 韩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15-1920,共6页
制备了硬脂酸改性白芨多糖两亲性聚合物(SA-BSPS)药物载体,采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对SA-BSPS药物载体进行了表征,并以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计算取代度.以多西他赛(DTX)为模型药物,制备了多西他赛-硬脂酸改性白芨多糖聚合物(DTX-SA-BS... 制备了硬脂酸改性白芨多糖两亲性聚合物(SA-BSPS)药物载体,采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对SA-BSPS药物载体进行了表征,并以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计算取代度.以多西他赛(DTX)为模型药物,制备了多西他赛-硬脂酸改性白芨多糖聚合物(DTX-SA-BSPS)胶束,测定了DTX-SA-BSPS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载药量及包封率.结果表明,硬脂酸已接枝到白芨多糖的羟基上,取代度为12.94%.DTX-SA-BSPS胶束的粒径为(97.01±3.17)nm,Zeta电位为(-19.56±0.22)m V,载药量为(9.13±0.17)%、包封率达(81.11±0.18)%.探讨了SA-BSPS胶束的细胞毒性及其被人肝癌细胞(Hep G2)株摄入的情况.细胞毒性实验表明,浓度为0.5μg/m L的SA-BSPS胶束孵育72 h时,肝癌细胞存活率为(78.82±3.25)%.荧光摄入实验表明,孵育4 h后细胞中包载罗丹明B的SA-BSPS胶束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游离罗丹明B,且在孵育过程中,荧光强度随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多糖 两亲性聚合物 聚合物胶束 载药量 包封率
下载PDF
用于药物载体的多重响应型聚合物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义洲 刘晔宏 +1 位作者 徐首红 刘洪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6-884,共9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和连续ATRP法合成了温度敏感型聚合物和pH/温度双重敏感型聚合物。用紫外光谱考察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温敏行为,发现聚合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可以通过单体的比例进行调控,而且聚合物的温度响应行为...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和连续ATRP法合成了温度敏感型聚合物和pH/温度双重敏感型聚合物。用紫外光谱考察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温敏行为,发现聚合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可以通过单体的比例进行调控,而且聚合物的温度响应行为非常敏感且具有可逆性。pH/温度双重敏感型聚合物还具有非常灵敏的pH响应行为,且不受单体比例的影响。最后,对聚合物胶束的体外释药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胶束的环境敏感性决定了药物的释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低临界溶解温度 pH/温度双重响应 聚合物胶束 可控释药
下载PDF
多西他赛共聚物纳米胶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黄静 魏洪芬 +4 位作者 杨菁 林礼务 何以敉 薛恩生 陈志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制备一种包载多西他赛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纳米胶束,并考察其相关性能。方法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共聚物,直接溶解法制备载多西他赛共聚物纳米胶束,荧光光谱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高... 目的制备一种包载多西他赛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纳米胶束,并考察其相关性能。方法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共聚物,直接溶解法制备载多西他赛共聚物纳米胶束,荧光光谱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载药胶束的包封率与载药率,透析法测定载药胶束体外释放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纳米胶束的形态,激光粒径仪测量共聚物纳米胶束粒径及分布,改良寇氏法测定载药胶束的半数致死量。结果直接溶解法制备的共聚物纳米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为4.5×10-3 g/L,多西他赛与共聚物投料比为1∶20制备的载多西他赛共聚物纳米胶束的包封率为98.20%,载药率达4.68%,在体外平稳释放时间约3 d。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载多西他赛共聚物纳米胶束呈类圆形,分散良好,平均粒径为30.8 nm,多元分散系数0.42。载多西他赛共聚物纳米胶束静脉注射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273.5 mg/kg。结论采用直接溶解法可制备一种载多西他赛的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纳米胶束,包封率高,体外释药平稳,毒副作用小,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聚合物 胶束 缓释材料 纳米粒子 聚乳酸羟基乙酸 聚乙二醇
下载PDF
pH敏感释药两亲性壳聚糖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康爽明 胡海洋 +3 位作者 胡婵娟 陈大为 冯莹莹 吴铁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在合成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丁酰基-羧甲基-壳聚糖(butyryl-carboxymethyl-chitosan,BR-CM-CS)的基础上,采用化学键合载药方式结合透析法制备了阿霉素pH敏感两亲性共聚物胶束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考察。方法利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胶束... 目的在合成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丁酰基-羧甲基-壳聚糖(butyryl-carboxymethyl-chitosan,BR-CM-CS)的基础上,采用化学键合载药方式结合透析法制备了阿霉素pH敏感两亲性共聚物胶束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考察。方法利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通过透析法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胶束的载药量及包封率;分别利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动态光散射法(DLS)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胶束及其冷冻干燥产品的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表征;采用透析法考察了载药聚合物胶束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胶束的CMC值为1.0 mg.L-1,载药量可达12.5%,包封率为89.1%;胶束的粒度分布很窄,平均粒径为205.2 nm;胶束粒子为类球形且分散良好,其表面zeta电位值为25.94 mV;胶束释药行为体现pH敏感性。结论以壳聚糖为载体的化学腙键释药胶束作为抗肿瘤药物的传递系统具有可行性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PH敏感 两亲性共聚物 壳聚糖 胶束
下载PDF
树枝状聚L-丙交酯-dendron-聚乙二醇-dendron-聚L-丙交酯的自组装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威 龚飞荣 +2 位作者 江琳 戎宗明 程树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9-534,共6页
运用1H-NMR和GPC对所合成的树枝状大分子聚L-丙交酯-dendron-聚乙二醇-den-dron-聚L-丙交酯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该聚合物具有预期的结构。在混合溶剂四氢呋喃/水中,聚合物通过自组装形成胶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 运用1H-NMR和GPC对所合成的树枝状大分子聚L-丙交酯-dendron-聚乙二醇-den-dron-聚L-丙交酯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该聚合物具有预期的结构。在混合溶剂四氢呋喃/水中,聚合物通过自组装形成胶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动态光散射(DLS)对胶束冷冻干燥再分散前后的形貌和大小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胶束为具有空心结构的囊泡,构成胶束壁的聚合物排列形式可能为双层结构或单层交错结构;胶束冻干后,再分散性良好,性质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聚合物 胶束 自组装 聚L-丙交酯 聚乙二醇
下载PDF
PS-b-PAA两亲性嵌段聚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及其流变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雯霏 郑强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1-365,共5页
以两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PS-b-PAA)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光散射(DLS)及透射电镜(TEM)表征了胶束及聚集体的结构,采用应力控制型旋转流变仪AR-G2研究了体系的流变特性.着重考察了聚电解质浓度、pH值以及外加盐(KBr)浓度对其在... 以两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PS-b-PAA)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光散射(DLS)及透射电镜(TEM)表征了胶束及聚集体的结构,采用应力控制型旋转流变仪AR-G2研究了体系的流变特性.着重考察了聚电解质浓度、pH值以及外加盐(KBr)浓度对其在水中聚集行为的影响及对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发现随着外加盐和聚电解质浓度的增高,体系中的胶束发生聚集,形成更大的聚集体.而pH值对胶束的聚集形态无明显的影响.胶束乳液均呈现明显的剪切变稀特征.然而,随着聚电解质浓度增加,低剪切速率下体系的表观粘度增高;高剪切速率时体系粘度趋于同一值(0.01Pa·s).与纯胶束乳液相比,外加盐的存在导致体系粘度增加;当外加盐浓度增加至4.31g/L,在低剪切速率下,体系出现牛顿平台区.溶液pH值对体系粘度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聚电解质 胶束 聚集 流变特性
下载PDF
稀土催化聚ε-癸内酯-聚丙交酯-聚乙二醇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及自组装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青 凌君 沈之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2-1188,共7页
以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镧为催化剂,1,4-丁二醇为引发剂,ε-癸内酯(ε-DL)和L-丙交酯(L-LA)为单体进行开环聚合,采用"一锅两步法"合成了3种不同比例的三嵌段聚合物(PLLA-PDL-PLLA).以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为扩链... 以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镧为催化剂,1,4-丁二醇为引发剂,ε-癸内酯(ε-DL)和L-丙交酯(L-LA)为单体进行开环聚合,采用"一锅两步法"合成了3种不同比例的三嵌段聚合物(PLLA-PDL-PLLA).以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为扩链剂,将PLLA-PDL-PLLA和生物相容性好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用LDI进行偶联,制备了两亲性多嵌段聚合物(PLLA-PDL-PLLA-PEG)m.多嵌段聚合物(PLLA-PDL-PLLAPEG)m的断裂伸长率高达1200%,是一种拉伸性能较好的热塑性弹性体.由于PEG6000的亲水性,使两亲性多嵌段聚合物可以自组装形成具有较低临界胶束浓度的胶束,有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癸内酯 稀土催化剂 多嵌段聚合物 热塑性弹性体 胶束
下载PDF
多柔比星-维生素E琥珀酸酯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梦琴 邱立朋 +3 位作者 李志超 李凡 蔺默含 陈敬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030-2036,共7页
目的合成多柔比星-维生素E琥珀酸酯前药(DOX-VES),并利用透明质酸-十八胺聚合物(HA-C_(18))对其进行包载,以增强其体外抗肿瘤功效。方法通过酰胺反应合成DOX-VES,采用超声法制备得到载DOX-VES的HA-C_(18)胶束(DOX-VES/HA-C_(18))。通过... 目的合成多柔比星-维生素E琥珀酸酯前药(DOX-VES),并利用透明质酸-十八胺聚合物(HA-C_(18))对其进行包载,以增强其体外抗肿瘤功效。方法通过酰胺反应合成DOX-VES,采用超声法制备得到载DOX-VES的HA-C_(18)胶束(DOX-VES/HA-C_(18))。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粒径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载药胶束在pH7.4PBS溶液及在10%的胎牛血清(FBS)中的稳定性。采用超速离心法测定载药量和包封率,透析法测定其体外释放。荧光显微镜观察MCF-7细胞对载药胶束摄取情况及胞内分布,流式细胞仪测定载药胶束摄取的摄取量,噻唑蓝比色法(MTT)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毒性。结果 DOX-VES/HA-C_(18)胶束为规整的球形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184.6±9.42)nm,多分散系数为(0.222±0.012)nm,Zeta电位为(-20.7±1.23)m V,表现出良好的粒径稳定性。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5.8±2.85)%和(94.2±1.32)%,且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DOX-VES/HA-C_(18)胶束可被MCF-7细胞较好的摄取,且可摄取入核,且其毒性显著性大于游离DOX和DOX/HA-C_(18)胶束。结论 DOX-VES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以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维生素E琥珀酸酯 聚合物胶束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两亲性/双疏性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旭光 蒋涛 +3 位作者 王立权 张良顺 林嘉平 蔡春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483,共9页
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双疏性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的自组装行为,探讨了双疏性嵌段共聚物的浓度以及双疏性嵌段共聚物的嵌段体积分数对聚集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双疏性嵌段共聚物浓度的增加,聚集体发生... 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双疏性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的自组装行为,探讨了双疏性嵌段共聚物的浓度以及双疏性嵌段共聚物的嵌段体积分数对聚集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双疏性嵌段共聚物浓度的增加,聚集体发生自囊泡到棒状胶束再到同心圆多舱胶束的转变,且当浓度较高时,同心圆多舱胶束的同心圆层数量与浓度密切相关.当双疏性嵌段共聚物中的嵌段体积分数降低时,球形胶束由同心圆结构转变为非同心圆结构.此外,利用Minkowski泛函方法表征了多舱胶束的形成过程,发现这是一个先形成大尺度球形结构、再形成小尺度内核结构的分级组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共混 自组装 聚集体 耗散粒子动力学
原文传递
选择性溶剂中的嵌段共聚物胶束 被引量:3
16
作者 嵇培军 蔡良元 +3 位作者 徐坚 马军 叶美玲 施良和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综述了近20年来在选择性溶剂中嵌段聚合物缔合行为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胶束结构、表征方法及胶束形成的热力学、动力学和流体力学。
关键词 胶束 嵌段共聚物 选择性溶剂 性能
下载PDF
均聚物链吸附在胶束表面上的非平衡态耗散粒子动力学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延春 刘鸿 +1 位作者 黄旭日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45-1848,共4页
利用平衡态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研究了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形成胶束及均聚物链在其表面的吸附.采用非平衡态耗散粒子动力学(NEDPD)方法,通过加入剪切作用研究了均聚物的脱落和胶束的分裂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小的剪切速率下,胶束会带... 利用平衡态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研究了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形成胶束及均聚物链在其表面的吸附.采用非平衡态耗散粒子动力学(NEDPD)方法,通过加入剪切作用研究了均聚物的脱落和胶束的分裂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小的剪切速率下,胶束会带着均聚物滑动和滚动;在大的剪切速率下,胶束会完全破裂,组成胶束的嵌段共聚物也像均聚物一样被拉长;只有在适当的剪切速率范围内,才会有均聚物的脱落和胶束分裂的过程.通过分析给出了剪切速率大小与脱落时间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速率 耗散粒子动力学 嵌段共聚物 胶束
下载PDF
Effect of Water Content on the Size and Membrane Thickness of Polystyrene-block-Poly(ethylene oxide) Vesicles 被引量:2
18
作者 Chun-yan Wang Qian Yuan +1 位作者 杨曙光 徐坚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661-668,共8页
The asymmetric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 polystyrene962-block-poly(ethylene oxide)227 (PS962-b-PEO227) eanforms mieelles with N, N-dimethylforrnamide (DMF) as co-solvent and water as selected solvent, and when... The asymmetric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 polystyrene962-block-poly(ethylene oxide)227 (PS962-b-PEO227) eanforms mieelles with N, N-dimethylforrnamide (DMF) as co-solvent and water as selected solvent, and when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mixed solvent is higher than 4.5 wt%, the vesicle will be dominated. This work finds that once vesicles are formed in the DMF-water mixed solvent, the vesicle size and membrane thickness can be tuned by further increasing water content. As the water fraction elevated from 4.8 wt% to 13.0 wt%, the vesicle size dercreases from 246 nm to 150 nm, while the membrane thickness increases from 28 nm to 42 nm. In addition, the block copolymer packing and the free energy are analyzed as the vesicle size becomes small and the membrane becomes thi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sicles micelle Block copolymer Polymersomes.
原文传递
嵌段共聚物偶联剂的合成及其胶束化行为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晓东 熊若华 戴干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3,共4页
采用阴离子聚合反应合成了可作为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偶联剂的苯乙烯/丁二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及苯乙烯/异戊二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嵌段共聚物,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 R)等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 采用阴离子聚合反应合成了可作为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偶联剂的苯乙烯/丁二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及苯乙烯/异戊二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嵌段共聚物,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 R)等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透射电镜(TEM)、动态激光光散射(DLLS)等技术研究了嵌段共聚物在溶剂中的组装行为。结果表明,反应合成了预定结构的嵌段共聚物偶联剂,该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能形成以可溶性链段为壳、难溶性链段为核的胶束结构,胶束的粒径与共聚物分子链及各嵌段的长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偶联剂 界面 阴离子聚合 胶柬 组装行为
下载PDF
光-温度双重响应PNIPAM-b-PPAPEA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胶束特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成进 王敏 +3 位作者 冯乙 李光华 朱园勤 赖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0-556,共7页
本文以二硫代苯甲酸异丁腈酯(CPDB)作为链转移剂,AIBN为引发剂,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2-(4-苯基偶氮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PAPEA)为单体,利用RAFT聚合法合成了PNIPAM及其嵌段共聚物PNIPAM-b-PPAPEA。利用FT-IR、~1H NMR、GPC对PNI... 本文以二硫代苯甲酸异丁腈酯(CPDB)作为链转移剂,AIBN为引发剂,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2-(4-苯基偶氮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PAPEA)为单体,利用RAFT聚合法合成了PNIPAM及其嵌段共聚物PNIPAM-b-PPAPEA。利用FT-IR、~1H NMR、GPC对PNIPAM及其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通过TEM、DLS和UV等手段测定了该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形貌及大小、胶束的光响应性和温度响应性。结果表明,PAPEA的RAFT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PNIPAM-b-PPAPEA分子量分布小于1.3;PNIPAM-b-PPAPEA在水相中自组装形成球形胶束,其粒径随PPAPEA链段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胶束呈现出良好的光响应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胶束粒径变小,显示出明显的温度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AM 2-(4-苯基偶氮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RAFT聚合 嵌段共聚物 胶束 刺激响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