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衰竭新生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的循证医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华 母得志 熊英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evaluation)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在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使用价值。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检索1983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Medline,EMBASE,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 目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evaluation)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在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使用价值。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检索1983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Medline,EMBASE,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文献中有关高频振荡通气和常频通气(conventional ventilation,CV)的文献19篇(均为英文文献),其中17篇为早产儿(胎龄<34孕周)或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产重<2000 g)儿使用HFOV亚组1与CV亚组1的比较,共纳入受试患儿3652例;另外2篇为足月及近足月儿选择性、解救性使用HFOV亚组2与CV亚组2的比较,共纳入受试患儿197例。采用Meta分析法对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比较两种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性。结果在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中,HFOV亚组1和CV亚组1(28~30)d龄新生儿中,死亡率、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气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HFOV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率有降低(P<0.05),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生率降低(P<0.05)。在足月儿和近足月儿中,HFOV亚组2和CV亚组2新生儿中,生后28 d死亡率、气漏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由于各种疾病所致新生儿呼吸衰竭时,选择高频振荡通气并不比常频通气模式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通气 新生儿呼吸衰竭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ECMO in major burn patients: feasibility and considerations when multiple mode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ail 被引量:4
2
作者 Jason D. Kennedy Wesley Thayer +2 位作者 Reuben Beuno Kelly Kohorst Avinash B. Kumar 《Burns & Trauma》 2017年第2期134-139,共6页
Background: We report two cases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burn patients who were successfully managed with good outcomes with extra 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after failing multiple conventi... Background: We report two cases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burn patients who were successfully managed with good outcomes with extra 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after failing multiple conventional modes of ventilation, and review the relevant literature.Case presentation: The two patients were a 39-year-old male and 53-year-old male with modified Baux Scores of 79 and 78, respectively, with no known inhalation injury. After the initial modified Parkland-based fluid resuscitation and partial escharotomy, both patients developed worsening hypoxemia an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The hypoxemia continued to worsen on multiple modes of ventilation including volume control, pressure regulated volume control, pressure control, airway pressure release ventilation and volumetric diffusive ventilation.In both cases, the PaO2 ≤ 50 mm Hg on a FiO2100% during the trial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deterioration was rapid (<12 h since onset of worsening oxygenation) in both cases.A decision was made to trial the patients on ECMO. Veno-Venous ECMO (V-V ECMO) was successfully initiated following cannulation-under transesophgeal echo guidance—with the dual lumen Avalon? (Maquet, NJ, USA) cannula. ECMO support was maintained for 4 and 24 days, respectively. Both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weaned off ECMO and were discharged to rehabilitation following their complex hospital course.Conclusion: Early ECMO for isolated respiratory failure in the setting on maintained hemodynamics resulted in a positive outcome in our two burn patients suffered from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DS BURNS EXTRA 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RESCUE ventilation conventional ventilation failure Veno-venous ECMO
原文传递
适应性支持通气与传统指令通气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田庆玲 陆铸今 +3 位作者 陆国平 贡海蓉 陈伟明 卢亚芳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比较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传统指令通气(CMV)对呼吸衰竭患儿通气参数和人机对抗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复旦大学儿科医院PICU2006年3~8月20例呼吸衰竭患儿先予CMV模式机械通气,45min后改ASV模式。记录两种模式下的... 目的比较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传统指令通气(CMV)对呼吸衰竭患儿通气参数和人机对抗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复旦大学儿科医院PICU2006年3~8月20例呼吸衰竭患儿先予CMV模式机械通气,45min后改ASV模式。记录两种模式下的通气参数、血气分析和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ASV模式下吸气峰压、平均气道压、控制频率、浅快呼吸指数分别较CMV模式明显下降(P〈0.01、P〈0.05、P〈0.01和P〈0.05)。两种模式间的总呼吸频率、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顺应性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平均动脉压差异亦无显著性(P值均2〉0.05)。结论ASV较常规通气模式有利于减轻气压伤、减少人机对抗、实行肺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支持通气 传统指令通气 呼吸衰竭 儿童
原文传递
HFOV治疗新生儿严重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州丽 谭宁 朱文军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76-380,共5页
目的回顾性观察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和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严重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HFOV组79例,常频组80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氧合参数、呼吸机参数、治愈率、上机天数、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 H... 目的回顾性观察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和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严重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HFOV组79例,常频组80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氧合参数、呼吸机参数、治愈率、上机天数、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 HFOV组治疗6 h后通气氧合情况明显好转,氧指数(OI)下降至8.82±3.98(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_2)升高至73.88±17.03 mmHg(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下降至38.51±5.03 mmHg(P<0.05),治疗24 h后氧浓度(FIO_2)、OI明显降低,上机天数缩短,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气漏减少,与常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严重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氧合改善更快,短时间内氧浓度及OI下降更快,上机天数缩短,并发BPD、气漏减少,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通气 新生儿 严重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36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沈剑峰 黄西林 李小萍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2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36例经CM(V常频机械通气)和HFOV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治疗前后FiO2、0I、OIa/APO2的差异。结果 HFOV治疗后,呼吸衰竭患儿的FiO2...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36例经CM(V常频机械通气)和HFOV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治疗前后FiO2、0I、OIa/APO2的差异。结果 HFOV治疗后,呼吸衰竭患儿的FiO2、OIa/APO2较CMV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HFOV能更有效地改善通气及氧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较CMV使用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新生儿 呼吸衰竭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彭丹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9期26-27,共2页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5例重症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3例,分别采用常规机械通气及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5例重症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3例,分别采用常规机械通气及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上机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观察组在治疗后6、12、24 h,FiO2及PaCO2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a/APO2在治疗24h后上升较对照组更明显;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较安全的机械通气方式,对于重症呼吸衰竭的新生儿应尽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常规机械通气 重症呼吸衰竭 新生儿
下载PDF
常频机械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广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6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8例,两组均在常规治...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6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8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及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气胸、继发二次感染等合并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易并发合并症。结论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相比,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但合并症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新生儿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频机械通气治疗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 合并症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27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春蕾 林静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24-25,共2页
目的总结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比较我院收治的经CMV治疗失败的Ⅱ型呼吸衰竭患儿(共27例)接受HFOV治疗前后PacO2、FiO2、OI的差异。结果HFOV治疗24h后PaCO2、F... 目的总结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比较我院收治的经CMV治疗失败的Ⅱ型呼吸衰竭患儿(共27例)接受HFOV治疗前后PacO2、FiO2、OI的差异。结果HFOV治疗24h后PaCO2、FiO2、O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FOV能有效改善通气及氧合,可作为新生儿Ⅱ型呼衰CMV治疗失败的补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常规机械通气 新生儿 Ⅱ型呼吸衰竭
下载PDF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靳若欣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研究组给予鼻塞式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NICU住...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研究组给予鼻塞式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NICU住院时间、呼吸支持通气时间、治疗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NICU住院时间和呼吸支持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TnI和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AP治疗呼吸衰竭患儿可缩短NICU住院时间和呼吸支持通气时间,降低cTnI、NT-proBNP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新生儿呼吸衰竭 心肌肌钙蛋白 N末端脑钠肽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蓓 苏萍 +2 位作者 段玉会 韩进天 王岩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年第7期85-86,82,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对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36例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使用传统机械通气失败后改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P...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对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36例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使用传统机械通气失败后改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PaO2/FiO2),动脉-肺泡氧张力比值(a/APa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结果改高频通气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下降,(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PaO2/FiO2)、动脉-肺泡氧张力比值(a/APaO2)上升,(P<0.01)。结论高频震荡通气能更好地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新生儿的通气和气体交换,减少气压伤,对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震荡通气 传统机械通气 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