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沥青老化行为与老化机理 被引量:54
1
作者 陈华鑫 陈拴发 王秉纲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在环境作用下沥青易产生静态硬化和氧化硬化,使沥青的流变特性发生改变,而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如何合理评价和选择沥青对确保路面使用品质至关重要.通过3种不同基质沥青的组分分析和不同老化状态下沥青的常规试验(针入度、软化点... 在环境作用下沥青易产生静态硬化和氧化硬化,使沥青的流变特性发生改变,而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如何合理评价和选择沥青对确保路面使用品质至关重要.通过3种不同基质沥青的组分分析和不同老化状态下沥青的常规试验(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试验)、SHRP试验(DSR(Dynamic Shear Rheometer)和BBR(Bending Beam Rheometer)试验)结果比较,结合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红外光谱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老化状态下基质沥青的老化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常规试验可用来描述基质沥青老化前后性能变化,但它只能提供特定温度荷载频率下的试验信息,而SHRP试验可全方位反映沥青老化对沥青流变行为的影响,建议采用SHRP流变学指标特别是BBR试验结果评价沥青的老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行为 常规试验 SHRP试验 FTIR红外光谱试验 温度谱
原文传递
基质沥青老化行为与老化机理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华鑫 陈拴发 王秉纲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09年第1期13-19,共7页
在环境作用下沥青易产生静态硬化和氧化硬化,使沥青的流变特性发生改变,而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如何合理评价和选择沥青对确保路面使用品质至关重要。通过三种不同基质沥青的组分分析和不同老化状态下沥青的常规试验(针入度、软化... 在环境作用下沥青易产生静态硬化和氧化硬化,使沥青的流变特性发生改变,而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如何合理评价和选择沥青对确保路面使用品质至关重要。通过三种不同基质沥青的组分分析和不同老化状态下沥青的常规试验(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试验)、SHRP试验(DSR(Dynamic Shear Rheometer)和BBR(Bending Beam Rheometer)试验)结果比较,结合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老化状态下基质沥青的老化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常规试验可用来描述基质沥青老化前后性能变化,但它只能提供特定温度荷载频率下的试验信息,而SHRP试验可反映沥青老化对沥青流变行为的影响,建议采用SHRP流变学指标特别是BBR试验结果评价沥青的老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行为 常规试验 SHRP试验 FTIR红外光谱试验 温度谱 流变特性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光老化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何燕 周维 《现代交通技术》 2010年第5期1-3,共3页
沥青在高温、光氧作用下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及化学变化,通过常规试验、动态剪切试验、BBR试验并结合FTIR试验来研究老化后的性能,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老化后出现了羧基和亚砜基;其软化点增加,针入度减小,低温延度降低,缩短了路面使用寿命。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常规试验 红外光谱 光老化 老化机理
下载PDF
高通量检测与常规检测对艾滋病合并复杂感染的诊断比较
4
作者 邵婕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9期138-140,共3页
目的:比较高通量检测和常规检测对艾滋病合并复杂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复杂感染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均行高通量检测及常规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式诊断准确率、检测时间、病原体检出数量,分析... 目的:比较高通量检测和常规检测对艾滋病合并复杂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复杂感染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均行高通量检测及常规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式诊断准确率、检测时间、病原体检出数量,分析感染者中CD_(4)^(+)T细胞计数、抗体酶联免疫反应样本吸光度值比临界值(S/CO)值>20比例、免疫印迹实验出现p31条带比例。结果:高通量检测诊断准确率、病原体检出数量高于常规检测,检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检测对近期感染者和中长期感染者中CD_(4)^(+)T细胞计数、抗体酶联免疫反应S/CO值>20比例和免疫印迹实验出现p31条带比例高于常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检验近期感染者CD_(4)^(+)T细胞计数高于中长期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检测较常规检测对近期感染者检出率更高,可提高对感染者判定准确性,发现更多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复杂感染 高通量检测 常规检测
下载PDF
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茂海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3-4,7,共3页
目的研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阳性血液标本690份,对每份样本同时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检测,并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各细菌鉴定结果及药敏结果的符合率。结果两种检测... 目的研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阳性血液标本690份,对每份样本同时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检测,并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各细菌鉴定结果及药敏结果的符合率。结果两种检测方法间G+球菌敏感度无明显差异(Z=-0.217,P>0.05)。两种方法间G-杆菌敏感、中度敏感、耐药的符合率亦无明显差异(Z=-1.109,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符合率较高,直接药敏试验且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的临床血液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鉴定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试验
下载PDF
基于无损检测及常规检测的单机宽幅和并机梯次摊铺效果综合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姚岢 张肖宁 +2 位作者 陈育书 李智 李晓民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7,共5页
在对摊铺离析的成因和类型及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常规检测和无损检测两种检测手段,对并机梯次和单机宽幅摊铺形式下沥青混合料级配稳定性、路面压实度和空隙率以及路面内部和表面施工均匀性进行了检测... 在对摊铺离析的成因和类型及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常规检测和无损检测两种检测手段,对并机梯次和单机宽幅摊铺形式下沥青混合料级配稳定性、路面压实度和空隙率以及路面内部和表面施工均匀性进行了检测分析,进而对两种施工法的摊铺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价。评价结果为:单机宽幅摊铺效果不够理想;而并机梯次作为主要摊铺形式,有效地保证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且无损检测与常规检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在现阶段质量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两种检测方式结合起来检测施工均匀性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机宽幅摊铺 并机梯次摊铺 离析 无损检测 常规检测 摊铺效果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紫花苜蓿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秀华 王璐 +4 位作者 杨婉君 潘香逾 赵岩 姜慧新 翟桂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4,共7页
探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紫花苜蓿品质的可行性,采用近红外光谱法与常规方法对8个紫花苜蓿品种(系)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钙、磷和干物质等8项指标进行测定。利用配对T检验、多重比较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检... 探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紫花苜蓿品质的可行性,采用近红外光谱法与常规方法对8个紫花苜蓿品种(系)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钙、磷和干物质等8项指标进行测定。利用配对T检验、多重比较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检验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结果的可行性,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苜蓿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粗蛋白、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磷和干物质等6项指标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可信度较高。紫花苜蓿品质评价指标可简化为粗蛋白、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干物质等5项。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表现较好的苜蓿品种(系)有WL358、WL440HQ、WL656HQ和WL366H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质 近红外光谱法 常规方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汉江雅口航运枢纽GIS封闭式组合电器设备安装与试验分析
8
作者 欧学灌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22期72-75,共4页
GIS技术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的同时,也大大延长了电网的安全寿命,其具有控制智能化的特点,能实现无人值守的运行模式,保证巡视人员的安全。GIS封闭式组合电器设备的安装是工程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正常运行与效益发挥,因此... GIS技术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的同时,也大大延长了电网的安全寿命,其具有控制智能化的特点,能实现无人值守的运行模式,保证巡视人员的安全。GIS封闭式组合电器设备的安装是工程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正常运行与效益发挥,因此研究GIS安装技术,对确保工程安全、提升运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GIS组合电器设备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运行,为此,通过试验的方式检验GIS组合电器设备的安装质量、金属材料质量非常有必要。着重介绍了GIS组合电器安装过程,分析了GIS组合电器交接试验主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封闭式组合电器 常规试验 非常规试验
下载PDF
电缆式地层测试器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向东 叶运清 +1 位作者 王朝辉 王晓云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84-389,共6页
介绍了电缆式地层测试器的基本功能,通过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地质应用实例对其在油气田勘探阶段的使用情况作了详细叙述,如在探井中测量地层压力、进行储层渗透性评价、井下取样和现场组份评价。将电缆式地层测试器的测量结果与传... 介绍了电缆式地层测试器的基本功能,通过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地质应用实例对其在油气田勘探阶段的使用情况作了详细叙述,如在探井中测量地层压力、进行储层渗透性评价、井下取样和现场组份评价。将电缆式地层测试器的测量结果与传统钻杆测试技术测量的结果作对比,分析其测量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和电缆式地层测试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地质条件和测试目的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或钻杆测试技术。指出在国内不少油田,电缆式地层测试器还未能发挥其优势。最后给出了现场使用中的几点具体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测井 电缆式地层测试器 钻杆测试技术 地层压力 渗透率 常规测试 PVT
下载PDF
单机宽幅和并机梯次摊铺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中新 胡永彪 +1 位作者 郭荣国 张建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83-2489,共7页
在对比分析单机宽幅与并机梯次2种摊铺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利用常规检测方法检测2种施工方式下路面的平整度、表面构造深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级配稳定性;利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测2种施工方式下路面的密实度和压实度。通过对比分析这些指标来评... 在对比分析单机宽幅与并机梯次2种摊铺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利用常规检测方法检测2种施工方式下路面的平整度、表面构造深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级配稳定性;利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测2种施工方式下路面的密实度和压实度。通过对比分析这些指标来评价2种摊铺方式的摊铺效果,并对2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中大DT1600型摊铺机的研发和使用,使单机宽幅摊铺的路面摊铺效果优于传统的并机梯次摊铺,可以有效地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沥青路面常规检测和无损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2种检测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路面施工均匀性的检测对路面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单机宽幅摊铺 并机梯次摊铺 常规检测 无损检测 摊铺效果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地层测试常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中华 张士诚 +3 位作者 欧如学 李强 张超 周鹏飞 《油气井测试》 2013年第6期60-61,76,共2页
地层测试可以获得动态条件下的各种地质资料和地层参数,是及时准确评价油气层的有效方法和最直接的手段。塔里木油田的深井开发地层测试所面临的困难较大,虽然通过测试方法的优选及井下工具的灵活运用,较好的解决了一些测试问题,但是仍... 地层测试可以获得动态条件下的各种地质资料和地层参数,是及时准确评价油气层的有效方法和最直接的手段。塔里木油田的深井开发地层测试所面临的困难较大,虽然通过测试方法的优选及井下工具的灵活运用,较好的解决了一些测试问题,但是仍有不足之处。因此对于地层测试的研究还需努力攻关,力争达到施工工艺安全,测试结果真实可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常规测试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SBS卷材检测技术研究
12
作者 王青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0-70,72,共2页
防水材料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为主要测试仪器的快速检测法和以耐热度、低温柔度为主要测试内容的常规检测法和外观鉴别是对SBS卷材进行快速、有效检测的重要技术手段。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FT-IR法 常规检测 外观鉴别
下载PDF
胶粉改性沥青性能介绍
13
作者 姜华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10年第5期38-39,共2页
橡胶粉改性沥青是一种新型改性沥青,文章从胶粉沥青的性能指标和胶粉沥青混凝土的突出性能方面分别论述,阐述了胶粉改性沥青针对其他改性沥青的优越性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橡胶粉改性沥青 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 常规实验
下载PDF
常规测试与注入/压降测试在煤层气测试中的对比分析
14
作者 袁超 王吉飞 +1 位作者 张洪亮 张广海 《油气井测试》 2014年第5期64-66,78,共3页
主要论述了常规测试技术与注入/压降测试技术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和对比分析。通过对霍U1-1井的实际测试解释,了解了煤层渗透性,对煤层物性及完井质量做出评价,为该井生产潜能评价和开发试验提供可靠的依据。该井的测试成功,为后... 主要论述了常规测试技术与注入/压降测试技术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和对比分析。通过对霍U1-1井的实际测试解释,了解了煤层渗透性,对煤层物性及完井质量做出评价,为该井生产潜能评价和开发试验提供可靠的依据。该井的测试成功,为后续该项技术在煤层气测试领域应用提供有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1-1井 常规测试 注入/压降测试
下载PDF
向家坝水电站坝基挤压带岩石三轴蠕变试验及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60
15
作者 张治亮 徐卫亚 王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40,共9页
基于岩石常规三轴蠕变试验成果,研究向家坝水电站坝基挤压破碎带砂岩蠕变力学特性,分析岩石轴向和侧向蠕变规律。在低应力水平下,岩石仅发生衰减蠕变和稳态蠕变,而且稳态蠕变阶段的应变速率为非零常数,蠕变量不可忽视,岩石变形满足Burg... 基于岩石常规三轴蠕变试验成果,研究向家坝水电站坝基挤压破碎带砂岩蠕变力学特性,分析岩石轴向和侧向蠕变规律。在低应力水平下,岩石仅发生衰减蠕变和稳态蠕变,而且稳态蠕变阶段的应变速率为非零常数,蠕变量不可忽视,岩石变形满足Burgers蠕变模型。当应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岩石经过衰减蠕变和稳态蠕变之后发生加速蠕变破坏。不同围压下蠕变破坏特征不同,尤其是加速蠕变启动时间的差别较大,据此提出加速蠕变启动元件。通过将加速蠕变启动元件与Burgers模型串联,建立一个新的岩石六元件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并从理论上对其蠕变力学特性进行讨论。推导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岩石蠕变本构模型公式,研究蠕变参数辨识方法。通过与试验曲线的比较,显示所建非线性蠕变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常规三轴蠕变试验 稳态蠕变速率 加速蠕变启动元件 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
下载PDF
水稻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程艳 陈璐 +4 位作者 米艳华 段红平 茶应盛 邵金良 杜丽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分别用酶检测试剂盒法和传统酶检测法测定水稻根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精确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与传统酶检测法相比,用酶测定试剂盒法检测水稻根部SOD、POD和CAT活性时... 分别用酶检测试剂盒法和传统酶检测法测定水稻根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精确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与传统酶检测法相比,用酶测定试剂盒法检测水稻根部SOD、POD和CAT活性时进样量少,操作简便、快速,且所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小。因此在水稻抗氧化酶活性检测中,酶试剂盒检测法的精确度、灵敏度、稳定性、重现性均优于传统酶检测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酶检测试剂盒法 抗氧化酶活性 传统检测法
下载PDF
急重症患者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检查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胡贵锋 李俊杰 尹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43-1049,共7页
目的探讨急重症患者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传统凝血检查(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相关性及差异,为TEG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西京医院急诊科急重症成人患者TEG和CCT... 目的探讨急重症患者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传统凝血检查(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相关性及差异,为TEG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西京医院急诊科急重症成人患者TEG和CCTs资料,回顾性对比分析。对临床意义相似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各参数意义;应用ROC曲线分析凝血反应时间(R)诊断凝血酶原时间(PT)或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F)异常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R、PT、APTT反映凝血因子异常的灵敏度;分层统计血小板(PLT)计数、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异常时凝固角(俚)、血栓最大幅度(MA)的变化,了解仪和MA反映PLT、FIB异常的能力;综合比较TEG和CCTs结果,探讨两者对凝血整体状况的反映能力;比较创伤患者TEG和CCTs预测血制品输注率。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χ^2检验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R与PT、APTr呈弱相关;MA与FIB、PLT呈中度相关;α、K均与PLT中度相关,与FIB弱相关;TEG各参数中,R与MA不相关,R与K、α中度相关,K与α、MA及α与MA均高度相关。(2)以R〉10min诊断PT〉15.1s,灵敏度为32%(95%CI:0.20—0.47),特异度为90%(95%CI:0.84~0.94);诊断APTT〉41.8s,灵敏度为39%,(95%CI:0.25—0.54),特异度为91%(95%CI:0.85—0.95)。(3)MA或α反映单纯PLT计数、FIB浓度异常的灵敏度不高;(4)TEG能发现常规凝血检查不能检测到的异常。(5)TEG指导的复苏能够减少创伤患者血浆的输注率。结论TEG和常规凝血检查整体相关性一般,R鉴别凝血因子低下的灵敏度低于PT、APTT;TEG主要反映PLT、FIB功能异常,对数量的轻度变化不敏感,能发现CCTs不能检测到的异常,其指导复苏有助于减少创伤患者血浆输注率。TEG较CCTs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重症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检查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26
18
作者 曹敏 张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46-249,共4页
正常生理情况下,止凝血过程是由多种因素参与的动态平衡过程,包括一期止血(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血栓形成)、二期止血(凝血酶生成和纤维蛋白聚合)及纤维蛋白溶解。常规凝血试验只能反映某一环节异常,作用相对局限。血栓弹力图分析了血小板... 正常生理情况下,止凝血过程是由多种因素参与的动态平衡过程,包括一期止血(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血栓形成)、二期止血(凝血酶生成和纤维蛋白聚合)及纤维蛋白溶解。常规凝血试验只能反映某一环节异常,作用相对局限。血栓弹力图分析了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多种因素的作用,能较全面地反映整个凝血过程,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该文简要介绍血栓弹力图在临床上的应用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凝血过程 常规凝血试验 出血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和传统凝血指标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闫彬 胡天喜 +6 位作者 李新 陆士奇 王琪 徐广建 裴双 赵益明 阮长耿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90-1495,共6页
目的探索血栓弹力图(TEG)和传统凝血功能试验(CCTs)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中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8例ICVD患者的TEG参数(R值、K值、Angle值、MA值、CI值和G值)和CCTs参... 目的探索血栓弹力图(TEG)和传统凝血功能试验(CCTs)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中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8例ICVD患者的TEG参数(R值、K值、Angle值、MA值、CI值和G值)和CCTs参数(PT、APTT、TT和FIB),分别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Kappa值(κ)探索TEG与CCTs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判断患者凝血状态时的一致性。利用ROC曲线分析TEG参数对CCTs异常结果的预测价值,综合分析TEG和CCTs结果,评估在预测患者凝血状态上的能力。结果(1)PLT与MA值、G值呈正相关;PT、APTT与K值呈正相关;TT与R值、K值呈正相关;FIB与Angle值、MA值、G值呈正相关。TT与Angle值、CI值呈负相关;FIB与K值呈负相关;(2)PT与MA值、PT与G值、FIB与MA值、FIB与G值在评估ICVD患者低凝状态时具有一致性;(3)PLT与Angle值、PLT与MA值、PLT与CI值、PLT与G值在评估ICVD病患者高凝状态时具有一致性;FIB与Angle值、FIB与MA值、FIB与CI值、FIB与G值在评估ICVD病患者高凝状态时具有一致性;(4)K值、Angle值判断TT>20 s的AUC分别为0.648、0.651;Angle值、MA值判断FIB>4 g/L的AUC分别为0.717、0.747;MA值判断PLT>300×109/L的AUC为0.808(均P<0.05)。结论TEG和CCTs参数在ICVD患者检测中的相关性较弱,在评估患者凝血状态时具有一定的一致性。TEG参数在判断CCTs异常结果上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无法取代CCTs检测。利用方法上优势互补,项目上优化组合将能更好地反映机体的凝血状态,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传统凝血试验 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卒中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血栓弹力图与常用凝血指标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晚期肺癌高凝状态评估价值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鑫 张涛 +2 位作者 马学真 孙宏权 马光红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4-469,共6页
目的高凝状态是恶性肿瘤预后差的重要因素。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能全面反映凝血因子、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功能及纤溶过程。本研究通过分析TEG同常规凝血检查(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 目的高凝状态是恶性肿瘤预后差的重要因素。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能全面反映凝血因子、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功能及纤溶过程。本研究通过分析TEG同常规凝血检查(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的关系,评估两者在晚期肺癌高凝状态中的诊断效能,探讨合理有效的联合检测方式,为临床发现晚期肺癌高凝状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03-01-2018-09-30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就诊的Ⅲ^Ⅳ期不可手术晚期肺癌患者72例,以是否合并栓塞分为高凝组(32例)和非高凝组(40例),分别检测血TEG、CCTs、D-二聚体(D-dimer,D-D)和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采用Spearman秩次相关分析各观察指标间的关系;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关联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ROC))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TEG参数与CCTs指标之间,凝血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D-D相关(rs值均为0.588,均P<0.001);凝血形成时间(K time,K)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lasma prothrombin time,PT)、APTT、FIB及D-D相关(rs值分别为0.283、0.237、0.273和0.335;P值分别为0.016、0.045、0.020和0.004);凝固角(angle)与D-D相关(rs=0.388;P=0.001);最大凝块强度(maxium amplitude,MA)与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FIB和D-D相关(rs值分别为0.356、0.340、0.345和0.323;P值分别为0.002、0.004、0.003和0.006);凝血综合指数(coagulation composite index,CI)与PT、APTT、INR、FIB及D-D相关(rs值分别为0.257、0.345、0.260、0.270和0.412;P值分别为0.029、0.003、0.028、0.022和<0.001)。Plt、APTT、D-D及R与血栓形成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s值分别为0.394、0.529、0.388和0.628,均P<0.001)。TEG各参数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均P<0.001。Log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状态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检查 血栓前状态 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