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程护理干预对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聂梅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3期422-423,共2页
目的:为了更好的提高头位难产产妇的分娩结果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实施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某院妇产科就诊的204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02例观... 目的:为了更好的提高头位难产产妇的分娩结果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实施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某院妇产科就诊的204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02例观察组和102例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而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模式护理,分析和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两组母婴的影响.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其总产程时间、疼痛持续时间、麻木持续时间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采取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而且能够缩短产妇的整个产程,提高母婴的预后,值得推广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位难产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分娩结局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感染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孙启云 张凤 王玉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108-4109,4112,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无保护性自然分娩与常规分娩对产后感染的影响,明确主要感染部位,总结产妇产后感染原因,提出控制感染的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6月常规分娩的1 0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13年1-6月无保护性自然分娩的1 000例产妇作为试验组;... 目的探讨比较无保护性自然分娩与常规分娩对产后感染的影响,明确主要感染部位,总结产妇产后感染原因,提出控制感染的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6月常规分娩的1 0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13年1-6月无保护性自然分娩的1 000例产妇作为试验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感染部位和主要因素,提出控制对策,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产妇感染38例,感染率为3.8%,对照组产妇感染75例,感染率为7.5%,试验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妇感染部位均以宫腔、会阴伤口为主,感染率分别为24.00%、18.42%和40.00%、36.5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妇有并发症、未严格消毒、侵入性操作、徒手宫腔操作等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无保护性自然分娩比常规分娩产后感染率低,自然分娩后要加强对产妇会阴感染的预防,规范化操作,以减少产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无保护性自然分娩 常规分娩 感染原因 对策
原文传递
大规模新能源与常规机组汇集送出的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岳龙飞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5期14-16,共3页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将全面改变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尤其是与常规发电机组集中送出所引发的电力系统暂态同步稳定问题将日益突出。为此分析了新能源在不同出力下与常规机组集中送出的暂态同步稳定性,通过BPA机电暂态仿真模拟结果验证了所...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将全面改变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尤其是与常规发电机组集中送出所引发的电力系统暂态同步稳定问题将日益突出。为此分析了新能源在不同出力下与常规机组集中送出的暂态同步稳定性,通过BPA机电暂态仿真模拟结果验证了所提理论的可靠性,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常规机组 集中送出 暂态稳定性
下载PDF
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用于足月分娩产妇产后护理中对乳汁分泌及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丰明 杨帆 《医疗装备》 2022年第5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究足月分娩产妇产后护理中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医院妇产科接收的144名足月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产妇入院时间对其进行编号,根据单双号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名。对照组仅行... 目的探究足月分娩产妇产后护理中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医院妇产科接收的144名足月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产妇入院时间对其进行编号,根据单双号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名。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比较两组乳汁分泌相关指标、乳房舒适度及康复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后3 d乳汁分泌量评分、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宫缩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足月分娩产妇产后护理中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乳汁分泌及康复,并提高乳房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治疗仪 常规护理 足月分娩 乳汁分泌 康复
下载PDF
镇痛分娩与传统分娩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伍艳苗 杨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3期127-129,共3页
目的比较镇痛分娩与传统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待产产妇100例,按照病历号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给以阴道自然分娩法;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法。生产结束后,... 目的比较镇痛分娩与传统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待产产妇100例,按照病历号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给以阴道自然分娩法;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法。生产结束后,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妇疼痛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分娩能显著缩短产妇第一产程时间,降低产后疼痛程度,且对新生儿健康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分娩 传统分娩 疼痛
下载PDF
经阴道子宫颈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孕晚期早产中的应用
6
作者 胡碧娟 许松 +2 位作者 黄志平 林霖 黄黎银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9期135-139,共5页
目的:分析经阴道子宫颈常规超声加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孕晚期早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2022年3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产检的孕晚期孕妇总共210例进行研究,通过经阴道常规子宫颈超声评估子宫颈形态及长度,经SWE检... 目的:分析经阴道子宫颈常规超声加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孕晚期早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2022年3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产检的孕晚期孕妇总共210例进行研究,通过经阴道常规子宫颈超声评估子宫颈形态及长度,经SWE检查评估子宫颈杨氏模量,将分娩结局作为标准,分析子宫颈形态、子宫颈长度、子宫颈杨氏模量单独或者联合评估早产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早产组、足月分娩组的子宫颈形态、子宫颈长度及子宫颈杨氏模量差异。结果:分娩结果显示早产46例,足月产164例;子宫颈形态评估显示早产32例,足月产178例;子宫颈长度评估显示早产33例,足月产177例;子宫颈杨氏模量评估显示早产36例,足月产174例;联合评估显示早产45例,足月产165例。子宫颈形态对早产的评估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10%、34.78%、90.28%;子宫颈长度对早产的评估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52%、39.13%、90.85%;子宫颈杨氏模量对早产的评估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76%、54.35%、93.29%;联合子宫颈形态、子宫颈长度、子宫颈杨氏模量对早产的评估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57%、95.65%、99.39%。联合子宫颈形态、子宫颈长度、子宫颈杨氏模量评估早产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评估(P<0.05)。早产组的子宫颈内口形态中T型占比低于足月分娩组,Y型、V型、U型占比均高于足月分娩组(P<0.05);早产组的子宫颈长度及子宫颈杨氏模量值均低于足月分娩组(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颈常规超声加SWE评估子宫颈形态、子宫颈长度、子宫颈杨氏模量对孕晚期早产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有助于尽早观察到早产发生,及时开展安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早产 准确度 敏感度 特异度
下载PDF
无痛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减少产程干预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黎志容 尹才芳 +3 位作者 郭丽娇 谢水秀 李丽芳 梁菊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8期133-13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无痛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减少产程干预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产科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7例初产妇,按乱数表法分为自由组(n=55)和常规组(n=52),自由组产妇麻醉后分娩时采取自由体位,... 目的:对比分析无痛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减少产程干预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产科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7例初产妇,按乱数表法分为自由组(n=55)和常规组(n=52),自由组产妇麻醉后分娩时采取自由体位,常规组麻醉后分娩时采取常规仰卧位。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产程中干预情况、产程时间。结果:自由组剖宫产率为9.10%,低于常规组的28.85%,自然分娩率为90.90%,高于常规组的7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64,P<0.05);自由组人工破膜率、催产素使用率、会阴侧切率、阴道助产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分娩中相较于常规仰卧位,采取自由体位可减少产妇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在产程中的人工干预,并缩短经阴道分娩产妇产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自由体位 常规卧位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工程业主如何选择项目实施方式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允延 刘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8-63,共6页
除了工程的设计水平 ,施工质量以外 ,项目的实施方式对工程业主来说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实施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业主各项目标的实现 ,关系到项目的成本 ,质量 ,工期 ,业主的风险等一系列指标。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流行的几种建筑... 除了工程的设计水平 ,施工质量以外 ,项目的实施方式对工程业主来说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实施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业主各项目标的实现 ,关系到项目的成本 ,质量 ,工期 ,业主的风险等一系列指标。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流行的几种建筑工程实施方式的各自特点 ,供工程业主们根据自身项目的特征和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采购 CM方式 施工管理
下载PDF
高流量鼻导管给氧与传统面罩给氧在重体质量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秋颖 孙瑜霞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3期41-44,共4页
目的比较高流量鼻导管给氧与传统面罩给氧在重体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抽取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体质量COPD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比较高流量鼻导管给氧与传统面罩给氧在重体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抽取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体质量COPD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面罩组与鼻导管组,每组38例。面罩组应用传统面罩给氧,鼻导管组应用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比较两组的血氧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鼻导管组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均高于面罩组(P均<0.05),鼻导管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面罩组(P<0.05)。鼻导管组总有效率(97.37%,37/38)高于面罩组(81.58%,31/38),P<0.05。鼻导管组并发症发生率(10.53%,4/38)低于面罩组(28.95%,11/38),P<0.05。结论重体质量COPD患者治疗中应用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高于传统面罩给氧,可促进患者血氧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流量鼻导管给氧 传统面罩给氧 重体质量
原文传递
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胎头位置异常产妇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梦歌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胎头位置异常产妇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内收治的80例产妇,将所有患者按照生产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自然分娩,观察组40例,使用中医穴位...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胎头位置异常产妇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内收治的80例产妇,将所有患者按照生产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自然分娩,观察组40例,使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对观察组进行中医穴位按摩,并根据产程不同阶段采取行走、坐、趴、半坐等自由体位分娩,根据护理人员指导进行肛门放松,屏气等方法。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行自由体位助产,并帮助产妇的胎儿头位进行调整,避免胎儿出现头位不正的现象。对两组产妇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方法均对产妇生产有一定帮助,观察组采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助产产妇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分娩产妇产程时间,观察组采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妇产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能有效加快产妇生产时间,满足产妇内心所需,并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具有较强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穴位按摩 自由体位助产 常规自然分娩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产前系统健康教育对分娩安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文艳 李冰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年第3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产前系列健康教育对产科分娩安全的效果。方法选择西安市中心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并且在产科门诊产前检查≥6次的孕产妇,对研究组620例产妇进行系统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580例产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分娩方... 目的探讨产前系列健康教育对产科分娩安全的效果。方法选择西安市中心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并且在产科门诊产前检查≥6次的孕产妇,对研究组620例产妇进行系统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580例产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产伤等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70.38,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1.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产伤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7.74、3.87、5.35,均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8.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9%(x~2=5701.37,P<0.01)。结论产前系统健康教育对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分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健康教育 常规健康教育 产前保健 分娩安全
下载PDF
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12
作者 尹小箭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27期93-95,共3页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90名接受无痛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5名。对照组予以常规卧位分娩,研究组予以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与产程干预情况。结果 ...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90名接受无痛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5名。对照组予以常规卧位分娩,研究组予以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与产程干预情况。结果 较对照组,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更高,剖宫产率更低(P<0.05)。较对照组,研究组各产程时间更短(P<0.05)。较对照组,研究组人工破膜、使用催产素、会阴侧切与阴道助产率均更低(P<0.05)。结论 对无痛分娩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分娩,较常规卧位分娩能够明显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且可以加快产妇的产程并减少产程中的人工干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自由体位 常规卧位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医院常规给药系统对用药错误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禹小娟 夏海鸥 薛一帆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3期2176-2178,共3页
本“最佳实践信息册”源自JBI2010年发表的系统评价。有关系统评价的全文报道可以从JBI的官方网站获得(www.joannabriggs.edu.au)。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常规给药系统 用药错误
下载PDF
举臂抱头式体位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过程效果分析
14
作者 张金华 张进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S01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举臂抱头式体位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操作过程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妇科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160例,按送管操作体位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举臂抱头式体位)及对照组(常规偏头法体位),各80例。结... 目的探讨举臂抱头式体位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操作过程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妇科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160例,按送管操作体位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举臂抱头式体位)及对照组(常规偏头法体位),各8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一次穿刺失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592,P<0.05)。观察组患者的大量、中量出血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少量出血比例高于对照组(Z=5.132,P<0.05)。观察组患者的送管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0.667,P<0.05),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447,P<0.05)。观察组患者中度、重度、极重度不适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Z=3.302,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位不适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8.794,P<0.05),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739,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00%(76/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50/80)(χ2=25.247,P<0.05)。结论举臂抱头式体位在PICC置管送管操作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偏头式体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送管操作 常规偏头式体位 举臂抱头式体位 出血 送管困难 导管异位 舒适度
下载PDF
辅料在各种剂型中的作用
15
作者 张光杰 史玉亭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70-275,共6页
辅料在药物制剂中一般都无药效,但如选用、调配得当,也可起重要作用。不仅能使加工顺利和保证产品质量,且能改进主药的药代动力学作用。本文以辅料所起作用为重点,综述了各类辅料在常规剂型、延效剂型,控释剂型与靶向剂型中应用的理论... 辅料在药物制剂中一般都无药效,但如选用、调配得当,也可起重要作用。不仅能使加工顺利和保证产品质量,且能改进主药的药代动力学作用。本文以辅料所起作用为重点,综述了各类辅料在常规剂型、延效剂型,控释剂型与靶向剂型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料 剂型
下载PDF
铜吹炼转炉余热锅炉的改造实践
16
作者 徐伟年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48,共3页
分析了金隆铜吹炼转炉余热锅炉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锅炉受热面、振打装置、循环系统的改造方案及改造后锅炉的运行情况。
关键词 转炉 余热锅炉 振打装置 受热面 循环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