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控制、政府干预、银行债务与资金侵占 被引量:48
1
作者 高雷 何少华 仪垂林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8,共9页
本文检验了国家控制、政府干预、银行债务与资金侵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主要加剧了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的侵占;只有当上市公司受国家控制且受政府干预多时,银行债务才显著地加剧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 本文检验了国家控制、政府干预、银行债务与资金侵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主要加剧了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的侵占;只有当上市公司受国家控制且受政府干预多时,银行债务才显著地加剧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结果表明,在我国,国家控制及政府干预显著地加剧了控股股东与小股东及银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这一点上说,国家控制及政府干预不利于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而这与代理学派与政治学派对国有企业的解释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控制 政府干预 银行债务 资金侵占
原文传递
胃癌高发现场高危人群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量:55
2
作者 袁媛 张联 《中国肿瘤》 CAS 2001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我国辽宁庄河及山东临朐胃癌高发区胃癌及其高危人群的筛选及癌前状态的干预研究 ,建立切实可行的胃癌筛查方案 ,摸索胃癌化学干预中期生物学评估指标。[方法]利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双对比造影 +胃镜、胃粘膜活检两轮筛... 目的]通过对我国辽宁庄河及山东临朐胃癌高发区胃癌及其高危人群的筛选及癌前状态的干预研究 ,建立切实可行的胃癌筛查方案 ,摸索胃癌化学干预中期生物学评估指标。[方法]利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双对比造影 +胃镜、胃粘膜活检两轮筛查法进行胃癌及其高危人群的筛选 ;利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胃蛋白酶原C基因多态性检测。采用随机对照干预实验 ,对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高危人群分别实施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中药阻断治疗及大蒜素 +VitC治疗 ,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对全民进行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为主的群体行为干预。[结果]庄河现场早期胃癌检出率为56 82 % ;现场普查中发现的胃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76 07% ;作为胃癌初筛方法 ,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检测优于双对比造影 ,国人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检测初筛胃癌的参考临界值(Cut-off)可以考虑由P1≤50 +P1/P2≤3放宽至P1≤70 +P1/P2≤3 ;胃癌组胃蛋白酶原C基因EcoRⅠ稀有片断出现频率高于正常组而常见片断有缺失 ,对4例携带稀有片断的胃癌家系成员进行追踪随访 ,发现有2例分别在2 5年及5年后罹患早期胃癌。IL_8、PCNA、p53、粘蛋白与Hp感染呈正相关而 p16与其呈负相关 ;细胞凋亡与Hp感染相关性胃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高发现场 筛查 高危人群 胃癌 防治
下载PDF
我国疟疾由控制走向消除的干预措施分析 被引量:44
3
作者 夏志贵 徐俊芳 +5 位作者 张少森 王汝波 钱颖骏 周水森 杨维中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98-601,共4页
目的提出疟疾由控制走向消除的关键措施,为我国实施消除疟疾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0年《全国血吸虫病、疟疾和包虫病防治工作年报》数据,选取疟疾疫情较重的典型流行省份,建立发病率变化与干预措施间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 ... 目的提出疟疾由控制走向消除的关键措施,为我国实施消除疟疾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0年《全国血吸虫病、疟疾和包虫病防治工作年报》数据,选取疟疾疫情较重的典型流行省份,建立发病率变化与干预措施间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 2004-2010年全国87.56%的疟疾发病集中在安徽、云南、海南和河南4省。以Y为间日疟发病率,X1为有疟疾病史者休止期服药人数的自然对数(F=14.53,P<0.01,R2=0.72),X2为重点人群休止期服药人数的自然对数(F=15.90,P<0.01,R2=0.71),X3为镜检培训人数(F=11.53,P<0.01,R2=0.61),分别建立了地区固定效应模型,X1、X2和X3均对Y具有负向影响作用;以Y为恶性疟发病率,X1为镜检培训累计人数(F=11.06,P<0.01,R2=0.87),X2为媒介培训人数的自然对数(F=15.28,P<0.01,R2=0.89),分别建立了地区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X1和X2均对Y具有负向影响作用。结论有疟疾病史者休止期服药、重点人群休止期服药和镜检培训等是控制间日疟疫情的关键干预措施,镜检培训和媒介培训则对恶性疟发病率下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控制 消除 干预措施 模型
原文传递
对口腔诊室中飞沫和气溶胶的认知与感染防控措施 被引量:41
4
作者 安娜 岳林 赵彬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3-228,共6页
口腔操作因喷溅可产生大量飞沫,进而转化为飞沫核以气溶胶的形式悬浮留存于诊室空气中。飞沫和气溶胶均可能携微生物造成院内的污染,对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文通过对生物气溶胶研究领域涉及的一些概念和口腔诊室飞沫... 口腔操作因喷溅可产生大量飞沫,进而转化为飞沫核以气溶胶的形式悬浮留存于诊室空气中。飞沫和气溶胶均可能携微生物造成院内的污染,对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文通过对生物气溶胶研究领域涉及的一些概念和口腔诊室飞沫和气溶胶的干预措施进行文献回顾和梳理,以明晰现有文献资料中是否有气溶胶携菌的试验证据,为传染病疫情期间口腔临床工作的防控策略制定提供指导,也为日常口腔诊疗工作的院感管理和防控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控制 口腔诊室 飞沫 生物气溶胶 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提高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执行力对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38
5
作者 李颖 许文 +3 位作者 戈伟 慕彩妮 曹小琴 范珊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了解提高多重耐药菌(MDRO)预防控制措施依从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MDRO传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6月某院5个ICU的所有患者,2014年3月1日—4月30日为基线调查阶段,2014年5月1日—6月30日为干预阶段(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 目的了解提高多重耐药菌(MDRO)预防控制措施依从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MDRO传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6月某院5个ICU的所有患者,2014年3月1日—4月30日为基线调查阶段,2014年5月1日—6月30日为干预阶段(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5个ICU MDRO患者接触隔离措施落实情况、医护人员MDRO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干预后医务人员对MDRO传播方式、接触隔离措施和转科告知知晓率(分别为100.00%、98.89%、93.33%),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67.22%、61.11%、45.56%);除单间隔离外,其他防控措施(隔离医嘱、床旁隔离、穿隔离衣、挂隔离标志)的依从率(>70%)均高于干预前(<50%)(均P<0.01)。干预后MDRO的检出率为7.16%(90/1 257),低于干预前9.65%(117/1 212)(χ~2=5.00,P=0.03)。结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医务人员MDRO防控措施的执行力度,减少MDRO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预防控制 干预措施 执行力
下载PDF
技术控制困境的伦理分析——解决科林格里奇困境的伦理进路 被引量:35
6
作者 陈凡 贾璐萌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77-82,共6页
技术控制的科林格里奇困境呈现出了权力、知识、时间三个维度,通过分析发现,科林格里奇困境暗含的前提是技术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对此,技术的社会建构论视角为打破科林格里奇的二元对立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技术控制呈现出的价值意... 技术控制的科林格里奇困境呈现出了权力、知识、时间三个维度,通过分析发现,科林格里奇困境暗含的前提是技术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对此,技术的社会建构论视角为打破科林格里奇的二元对立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技术控制呈现出的价值意蕴与建构特征发现,科林格里奇困境需要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引入伦理因素予以解决。根据侧重点及介入程度不同,伦理介入的路径主要有两条:建构性技术评估与技术道德化设计。在具体的介入情境当中,技术伦理学家从审慎的反思者转变为积极的行动者参与其中,为协调利益冲突、实现道德物化提供行动框架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控制 科林格里奇困境 伦理介入 建构性技术评估 技术道德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模型的干预研究(综述) 被引量:28
7
作者 何玲 史占彪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6-371,共6页
资源模型认为个体在执行自我控制行为时需要消耗有限的心理资源。研究者们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开展提升自我控制的干预研究。本文总结了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模型的干预研究的发展与现状。多种自我控制的行为训... 资源模型认为个体在执行自我控制行为时需要消耗有限的心理资源。研究者们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开展提升自我控制的干预研究。本文总结了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模型的干预研究的发展与现状。多种自我控制的行为训练可用于提升资源储量,某些行为训练、正念以及补充葡萄糖能减缓或恢复自我损耗。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干预的作用机制,关注自我控制任务的多样性以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并开发可运用于生活中的干预技术提高资源模型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 资源模型 干预研究 综述
下载PDF
危急值管理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莫元春 李沃田 +2 位作者 杨文 谢光雄 侯铁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75-1578,共4页
目的探讨实施危急值管理对临床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的所有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危急值管理干预前(2015年4月-2016年3月)和干预后(2016年4月-2017年3月)患者MDROs感染及... 目的探讨实施危急值管理对临床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的所有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危急值管理干预前(2015年4月-2016年3月)和干预后(2016年4月-2017年3月)患者MDROs感染及检出情况,分析干预前后临床各项预防控制措施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干预前后分别检出MDROs 959株和1061株,MDROs检出率从18.98%降至1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1,P=0.009);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从干预前的45.53%升高至干预后的5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751,P<0.001);干预前后MDROs医院感染分别为323和231例次,MDROs医院感染例次日发病率由干预前的0.44‰降至干预后的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13,P<0.001);干预后MDROs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的依从率及医护人员、保洁人员的知晓率等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危急值管理能促进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依从性提高,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危急值 医院感染 控制 干预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防控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22
9
作者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 +14 位作者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视光学组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屈光问题及防控学组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学分会 吕帆 胡亮 刘新婷 瞿佳 苏建忠 王宏 夏晓波 徐良德 许迅 赵明威 周翔天 周行涛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01-407,共7页
近视是世界范围的高发疾病。当前,全球近视患病率超过28.3%,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49.8%,而高度近视患病率将由目前的4.0%上升为9.8%[1,2]。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近视率逐年上升,并呈现低龄化、高度化趋势[3]。6~18岁儿童青少年... 近视是世界范围的高发疾病。当前,全球近视患病率超过28.3%,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49.8%,而高度近视患病率将由目前的4.0%上升为9.8%[1,2]。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近视率逐年上升,并呈现低龄化、高度化趋势[3]。6~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约53.6%,高三学生高度近视率高达20%[4]。相比于低中度近视,高度近视因眼轴过度延长、屈光度数不断增长,大大增加进展为病理性改变的风险[5]。高度近视人群中,白内障、青光眼、近视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近视性视神经病变等致盲性眼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视人群[6]。病理性近视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已经成为中国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的首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近视防控 近视黄斑病变分级 临床干预
原文传递
健康促进学校初中生控制吸烟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23
10
作者 文孝忠 陈维清 +5 位作者 梁彩花 卢次勇 张彩霞 韩轲 区永军 凌文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2-784,共3页
目的评价健康促进学校模式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的一年干预效果。方法在广州市黄埔区4所中学进行专项预防和控制初中生吸烟的随机对照试验(n=2 343),通过1年的随访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学生的吸烟相关知识平均分由基线调查时的9.... 目的评价健康促进学校模式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的一年干预效果。方法在广州市黄埔区4所中学进行专项预防和控制初中生吸烟的随机对照试验(n=2 343),通过1年的随访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学生的吸烟相关知识平均分由基线调查时的9.0分增至1年后的11.5分,对照组则由8.1分上升至9.5分,前者增幅高于后者。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分别为21.5%和18.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尝试吸烟率升至25.8%,干预组的升至2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2组每周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为5.1%和4.1%,P>0.05),1年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9.8%,干预组5.3%,P<0.001)。同期,对照组的现在吸烟率由3.88%升至7.27%,而干预组的由2.54%升至4.26%,后者升幅低于前者。对照组规律吸烟学生的尝试戒烟率由2004年的72.5%降至2005年的65.6%,而干预组的则明显上升。结论本研究的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学生们吸烟相关知识得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吸烟行为的快速增长,但对吸烟相关态度的影响较小。将健康促进学校模式应用于青少年控烟可行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控烟 干预 健康教育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妊娠糖尿病妇女的体质量控制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国娟 郭慧 +2 位作者 李晶 肖志芳 蔡德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对妊娠糖尿病妇女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来控制体质量的可行性。方法将7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A组)和对照组(B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方案包括在孕期和产后进行糖尿病饮食和运动指导、产后母乳喂养指导。... 目的探讨对妊娠糖尿病妇女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来控制体质量的可行性。方法将7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A组)和对照组(B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方案包括在孕期和产后进行糖尿病饮食和运动指导、产后母乳喂养指导。对照组仅发放一些与妊娠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关的印刷资料。设定的体质量目标为产后12月时,孕前未超重(BMI<25 kg/m2)患者的体质量恢复至孕前水平,孕前超重和肥胖(BMI≥25 kg/m2)患者的体质量较孕前减少5%。结果 A组的体质量达标率优于B组(P<0.05),A、B两组的母乳喂养情况相似(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在孕期和产后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来进行体质量控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体质量管理 生活方式干预 可行性
下载PDF
综合医院门急诊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管理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姚希 贾建侠 +1 位作者 赵秀莉 李六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415-5417,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实施干预措施前后门急诊医务人员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管理和措施实施的变化,评价干预措施对提升门急诊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能力的效果。方法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人门诊、儿科门诊和急诊实施包... 目的通过比较实施干预措施前后门急诊医务人员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管理和措施实施的变化,评价干预措施对提升门急诊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能力的效果。方法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人门诊、儿科门诊和急诊实施包括修订相关制度、加强制度的督导和落实、开展全员的培训和宣传等措施,比较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医务人员知识水平、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预检分诊实施率的变化,评价上述综合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通过实施干预措施完善了门急诊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制度流程、改进了管理模式,预检分诊实施人员的知识水平,平均得分从实施干预措施前的(5.54±1.36)分提升至(6.64±1.86)分,效果显著(t=-4.90,P<0.01);预检分诊实施率从实施干预措施前的48.10%提升至70.95%(χ2=31.50,P<0.01)。结论完善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制度、加强制度的督导和落实,开展全员的培训和宣传等措施能有效提升综合医院门急诊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传染病 医院感染 管理 干预
原文传递
儿童近视防控干预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夏飞 吴良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298-1301,共4页
近视是我国三大学校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而高度近视可造成黄斑变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相关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已经成为主要的视力障碍和致盲原因,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因此近视防... 近视是我国三大学校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而高度近视可造成黄斑变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相关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已经成为主要的视力障碍和致盲原因,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因此近视防控已成为家庭、教育和卫生部门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儿童近视防控的干预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防控 干预 儿童
下载PDF
试析控烟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被引量:18
14
作者 孙伯华 卢建翔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年第1期56-57,共2页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如何通过降低烟草危害来保障和促进公共健康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重要课题。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应抓住要点,采用有效方法。控烟健康教育的要点应包括:阐明我国的吸烟与控烟状况、吸烟对健康的...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如何通过降低烟草危害来保障和促进公共健康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重要课题。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应抓住要点,采用有效方法。控烟健康教育的要点应包括:阐明我国的吸烟与控烟状况、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烟草的利弊、吸烟率高的原因、戒烟的难度等诸方面;实施控烟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必须使用教育与行政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吸烟 健康教育 干预
下载PDF
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参与家庭控烟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晓辉 姚崇华 +1 位作者 胡先芝 高梓原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0年第6期245-246,272,共3页
目的 :探讨为孕产妇和婴幼儿创造无烟环境的有效措施。方法 :于 1997年以北京市 7家医院所保健的有吸烟者的 5 93户孕产妇及 1岁以下婴幼儿家庭为对象 ,通过发动保健科医生积极参与 ,将控烟干预同孕产妇、婴幼儿的常规医疗保健工作融合... 目的 :探讨为孕产妇和婴幼儿创造无烟环境的有效措施。方法 :于 1997年以北京市 7家医院所保健的有吸烟者的 5 93户孕产妇及 1岁以下婴幼儿家庭为对象 ,通过发动保健科医生积极参与 ,将控烟干预同孕产妇、婴幼儿的常规医疗保健工作融合起来 ,开展了一系列的吸烟调查和家庭控烟活动。结果 :1年后对活动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吸烟者的知、信、行均有所改变 ,特别是在家中的吸烟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91.1%的吸烟者都有为孩子创造无烟的家居环境的良好意愿 ,6 0 %以上的吸烟者或戒烟或减少了吸烟量 ,其中 10 .6 % (2 3人 )的吸烟者通过本活动完全戒了烟 ,49.8%的人吸烟量减少。“无烟家庭”由最初的 319个增加到 336个。即使仍在家庭环境吸烟 ,也有越来越多的烟民会自觉顾虑到被动吸烟的问题 ,吸烟者不在居室内吸烟而主动到阳台、院子或厨房里吸烟 ,能确保居室环境无烟的家庭从 5 5 %增加到 82 % ,此变化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 :这种将控烟干预纳入初级卫生保健常规的家庭控烟方法有效、可行 ,值得进一步完善并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婴幼儿家庭 初级卫生保健人员 干预 控烟
下载PDF
6000份终末病案的质量监控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伟东 高春兴 《中国病案》 2015年第9期17-1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出院病案质控中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缺陷进行归纳分析,为规范出院病案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某三甲级教学医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6000份出院病案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缺陷原因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6000份出... 目的通过对出院病案质控中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缺陷进行归纳分析,为规范出院病案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某三甲级教学医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6000份出院病案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缺陷原因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6000份出院病案,主要缺陷条目794项,缺陷病案587份,主要分布在外科及介入微创科室,全部科室病案缺陷率为9.78%。其中胸外科病案缺陷率为20.14%,神经外科缺陷率18.65%,心脏外科缺陷率11.85%,消化内科缺陷率11.19%,高于平均值。结论加强医院病案管理,增强病案质量监控与沟通,强化各级医师的质量意识及风险意识,规范病案书写质量及培训机制,是促进全院病案质量提高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出院病案 干预
原文传递
手卫生促进活动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小丽 梁建生 +3 位作者 许慧琼 邓兵 徐桂兰 朱军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切实可行的手卫生干预方法,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在武汉地区20所医疗机构开展手卫生促进活动,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的方法评价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经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水平明显提高,直接接触患者前... 目的探讨切实可行的手卫生干预方法,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在武汉地区20所医疗机构开展手卫生促进活动,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的方法评价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经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水平明显提高,直接接触患者前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从60.59%(143/236)上升至84.08%(243/289)(χ2=36.82,P<0.001);干预科室的医院感染率从干预前的39.33%(118/300)下降至干预后的31.20%(83/266)(χ2=4.07,P=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手卫生促进活动,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手卫生 洗手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干预
下载PDF
关口前移:结核潜伏感染及其控制 被引量:18
18
作者 高磊 金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791-795,共5页
全球有近1/4的人群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5%~10%可能在一生中发生活动性结核病,潜伏感染人群成为一个庞大的潜在患者库。世界卫生组织相继于2015年和2018年发布和更新《结核潜伏感染管理指南》,指导包括中国在内的中高收入、结核病发... 全球有近1/4的人群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5%~10%可能在一生中发生活动性结核病,潜伏感染人群成为一个庞大的潜在患者库。世界卫生组织相继于2015年和2018年发布和更新《结核潜伏感染管理指南》,指导包括中国在内的中高收入、结核病发病率低于100/10万的国家和地区推广高危人群结核潜伏感染检测和预防性治疗。我国结核潜伏感染控制策略的开发应该紧密结合国情和结核病疫情特点,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国外方案。准确界定干预目标人群、探索适宜的干预手段、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等,都需要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以结核潜伏感染干预为手段探索结核病防控的关口前移将是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控制 干预性研究 预防性治疗 潜伏感染
下载PDF
影响我院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关键环节分析与干预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吴建龙 陈斌 +1 位作者 佘定平 黄晓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033-3036,共4页
目的:发现影响我院药物临床试验质量关键环节,探讨提升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对策。方法:调取2014年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0个专业14次药物临床试验研究质量检查结果,参照欧洲药品管理署检查发现问题的分级分类方法,对发生问题的关键环节... 目的:发现影响我院药物临床试验质量关键环节,探讨提升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对策。方法:调取2014年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0个专业14次药物临床试验研究质量检查结果,参照欧洲药品管理署检查发现问题的分级分类方法,对发生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并评价对关键环节采取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2014年发现重要和一般问题总数共125例次,其中病例报告表填写、受试者知情同意、受试者入选和筛查、研究药物管理等4个环节发现质量问题数占全部问题数的79.20%,这些环节是影响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采取加强研究者相关知识培训、完善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管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引入项目临床研究协调员、实行中心化药物管理等干预措施,2015年和2016年发现重要和一般问题总数分别为68、59例次,与2014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和2016年发现重要问题数分别为7、4例次,与2014年发现4例次重要问题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2016年均无严重问题发生。对于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复杂程度较低的专业,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后,2016年发现质量问题数明显下降,与2014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复杂程度较高的专业,2016年发现质量问题数没有明显下降,与2014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管控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关键环节,可明显减少药物临床试验中一般问题的发生,但对重要问题的发生影响不大。不同专业承担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复杂程度有区别,发生问题的环节和程度也有所不同,应在质量控制检查中加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质量控制 干预
下载PDF
“南北差距”的理论解释与政策机理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明洪 涂开均 巨栋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45,共9页
中国区域发展中所出现的“南北差距”较为明显。从我国区域格局演变的动能转换政策入手,将“南北差距”置于理论和政策机理视角下进行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从理论解释的角度看,“南北差距”态势的形成主要是南北地区各省份在面对工... 中国区域发展中所出现的“南北差距”较为明显。从我国区域格局演变的动能转换政策入手,将“南北差距”置于理论和政策机理视角下进行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从理论解释的角度看,“南北差距”态势的形成主要是南北地区各省份在面对工业化发展阶段过程中对改革的契合性差异造成的,即南方改革探索的要素回报迅速递增,而北方改革探索的要素回报递增较慢甚至递减。从政策机理的角度看,“南北差距”的出现与国家协调发展的宏观格局把控逻辑、中观改革探索的区域发展干预逻辑和微观层面的动能政策传导与突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差距” 区域发展 宏观把控 区域干预 发展动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