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蛛网膜颗粒的MRI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克磊 魏梁锋 +5 位作者 望家兴 范雅操 吴箭午 李军 鲜亮 王守森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70-774,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患者蛛网膜颗粒(AG)的改变情况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5例自发性CVST患者进人研究,归为CVST组;同时选择相同时间段来我院进行...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患者蛛网膜颗粒(AG)的改变情况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5例自发性CVST患者进人研究,归为CVST组;同时选择相同时间段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成员AG大小及数量,分析不同病程CVST患者CVST与AG的MRI特征。结果(1)35例CVST患者中14例发现AG,直径为(5.19±2.40)mm,范围为1.83~11.77 mm;35例对照组成员中23例发现AG,直径为(4.45±2.03)mm,范围为1.45-9.87 mm。2组成员的AG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4,P=0.031),AG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21,P=0.221)。(2)8例急性期CVST患者CVST MRI表现为T2WI低信号,FLAIR低信号;20例亚急性期CVST患者CVST T2WI、FLAIR均呈高信号;7例慢性期CVST患者CVST T2WI呈高信号,FLAIR星高信号;3种不同病程患者AG均表现为T2WI高信号,FLAIR低信号。结论CVST患者中AG检出率较正常对照者低;MRIT2WI和FLAIR序列能够有效鉴别CVST与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血栓 蛛网膜颗粒 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