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对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引流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路生 曾福强 +2 位作者 邹斌 陈华彬 林勇平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3期98-102,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造影技术在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PTCD常规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造影技术在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PTCD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超声造影检查后行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分析观察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声像图特征,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情况;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结合胆红素(CB)、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GOT)以及谷氨酰转胺酶(TGase)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超声造影显示,胆管癌患者胆总管扩张,被实质性肿块截断;胰腺癌患者胰头增大,肿瘤边界不清。观察组患者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5)。治疗后观察组TB、DBIL、IBIL、CB、ALP、γ-GT、ALT、GOT及TGa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8,t=-5.208,t=-2.583,t=-4.852,t=-3.603,t=-2.542,t=-2.290,t=-4.304,t=-4.51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结论:PTCD联合超声造影技术可直观显示梗阻部位胆管的腔内外情况和肝内胆管情况,提高穿刺成功率,明显改善患者黄疸症状及肝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ceus)技术 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