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艳秋 王丹 李建军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5期3111-3115,共5页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相关指标、血气分析指标[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功能指标[呼吸机有效指数(VEI)、氧和指数(OI)、PaO2与吸入氧浓度比值(PaO2/FiO2)、呼吸指数(RI)]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62%(123/130)比86.92%(113/130)](P<0.01)。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用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71.2±10.9)h比(98.3±16.3)h,(27.2±8.6)d比(32.7±10.0)d,(79.5±12.1)h比(103.6±17.2)h](P<0.01)。治疗后48h,两组患儿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aO2、pH值较治疗前上升,但试验组下降(或上升)更显著,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48h,两组患儿OI、RI值较治疗前下降,VEI、PaO2/FiO2值较治疗前上升,但试验组下降(或上升)更显著,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及氧合功能指标,缩短氧疗及机械通气时间,利于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氧合功能
下载PDF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脂联素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欢 施渝彬 +1 位作者 董慧幸 彭永德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0-724,共5页
目的探讨T2DM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前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APN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呼吸内科住院的T2DM... 目的探讨T2DM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前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APN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呼吸内科住院的T2DM合并OSAHS患者155例,随机分为CPAP治疗组(CPAP)73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Con)77例,测定治疗前、后12周呼吸参数变化,以及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血清RBP4、APN、FPG、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CPAP组各项呼吸参数改善,血清APN升高程度高于Con组,4周、8周及12周分别为(7.92±3.15)vs(6.87±3.06)mg/L,(8.99±5.46)vs(7.15±3.20)mg/L,(11.68±4.65)vs(8.34±3.25)mg/L(F_(交互)=13.980,P=0.000),其升高程度随着治疗时间增加而增加(F_(时间)=26.574,P=0.000);血清RBP4降低程度低于Con组,4周、8周、12周分别为(22.10±2.82)vs(23.84±3.51)μg/L,(19.52±3.02)vs(22.98±4.07)μg/L,(16.43±2.56)vs(20.15±3.24)μg/L(F_(交互)=11.057,P=0.000),其降低幅度随着治疗时间增加而减少(F_(时间)=23.056,P=0.000)。结论 CPAP治疗能有效纠正T2DM合并OSAHS患者的低氧血症,改善IR,而RBP4和APN可作为监测病情转归、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血清视黄醇结 合蛋白4 脂联素
原文传递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海威 刘会苗 郑振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10期533-535,共3页
目的研究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患者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55例OSAHS合并RH患者行CPAP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血... 目的研究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患者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55例OSAHS合并RH患者行CPAP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前全天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为(136.4±2.8)mmHg及(85.6±1.7)mmHg,治疗后分别降至(126.9±1.0)mmHg及(76.8±1.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收缩压)=24.409,t_(舒张压)=32.688,P均<0.05);收缩压下降均值(9.6±3.0)mmHg,舒张压下降均值(8.7±2.0)mmHg,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值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相关(r_(收缩压)=0.893,r_(舒张压)=0.854)。31例服用降压药物种类减少。结论 CPAP治疗能有效改善OSAHS合并RH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难治性高血压
下载PDF
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阻塞平面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吉洲 韩丽 宋建京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阻塞平面及治疗方案,选择联合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舌骨悬吊术(Hyoid suspension)+鼻腔手术的手术疗效,及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依从性。方法以多导睡眠分析系统(PSG,S... 目的探讨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阻塞平面及治疗方案,选择联合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舌骨悬吊术(Hyoid suspension)+鼻腔手术的手术疗效,及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依从性。方法以多导睡眠分析系统(PSG,SW-SM2000c型)监测诊断符合OSAHS,接受治疗并成功随访的重症患者60例,治疗前进行PSG、电子鼻咽镜及颅骨正位片检查,确定阻塞平面,了解舌骨位置,根据患者年龄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随访复查PSG,评价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60例均为多平面阻塞,其中24例采用H-UPPP+舌骨悬吊术+鼻腔手术,有效率为83.3%。24例中有20例并发高血压病或糖尿病,术前请相关科室会诊,给予降压、降糖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情况。鼻腔病变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双侧下鼻甲骨折外移或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而36例重症老年患者,选择CPAP治疗,依从性达88%。结论重症OSAHS患者,依据阻塞部位,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而不宜手术治疗的重症老年患者,可以采用CPAP辅助通气,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舌骨悬吊术 持续正压通气
原文传递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中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影响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慧 徐健 +1 位作者 钟定 李莉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718-722,共5页
目的荟萃分析方法评价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中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重庆维普网和中国重... 目的荟萃分析方法评价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中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重庆维普网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全面收集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我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试验并评价质量,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PAP治疗后单纯OSAHS患者及OSAHS合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473,95%CI(0.157,0.790),P=0.003;WMD=1.358,95%CI(0.921,1.794),P=0]。CPAP对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未见明显影响[WMD=0.624,95%CI(-0.512,1.759),P=0.282;WMD=0.275,95%CI(-0.416,0.965),P=0.435]。CPAP能降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483,95%CI(0.119,0.846),P=0.009;WMD=0.726,95%CI(0.023,1.430),P〈0.05]。CPAP对OSAHS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03,95%CI(0.71,1.34),P〈0.05]。CPAP治疗前后FBG、FINS、HOMA-IR、HbAlc漏斗图均基本呈现下宽上窄左右对称的图形,经Egger检验后,提示单纯OSAHS组HOMA—IR存在明显发表偏倚,其余指标均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结论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CPAP均改善我国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糖尿病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胰岛素 抵抗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后反流性咳嗽两种诊断方法的探讨
6
作者 梁少红 冯曙平 +3 位作者 陈艳 冼慧仪 谭锦志 田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3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通气治疗后反流性咳嗽24h食管pH值监测及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性治疗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COPD并呼吸衰竭经CPAP通气治疗后出现反流性咳嗽患者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通气治疗后反流性咳嗽24h食管pH值监测及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性治疗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COPD并呼吸衰竭经CPAP通气治疗后出现反流性咳嗽患者2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24h食管pH值监测组11例,PPI试验性治疗组16例。结果24h食管pH值监测组诊断反流性咳嗽9例,阳性率81.82%(9/11);PPI试验性治疗组诊断反流性咳嗽14例,阳性率87.50%(14/16)。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经CPAP通气治疗后出现反流性咳嗽,行PPI试验性治疗的诊断准确率高,抗反流治疗疗效好,方法简单,易操作,较好地适用于COPD并呼吸衰竭危重患者,比24h食管pH值监测更有临床应用价值,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胃食管反流 质子泵抑制剂
原文传递
俯卧位联合抚触对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曹雪宏 汪盈 +1 位作者 余海英 项旦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5期1776-1780,共5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联合抚触对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收治的早产儿134例,按单盲随机化分组对照原则,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4... 目的:探讨俯卧位联合抚触对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收治的早产儿134例,按单盲随机化分组对照原则,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进行观察:仰卧位组(33例)、俯卧位组(34例)、仰卧位联合抚触组(32例)、俯卧位联合抚触组(35例)。4组患儿均予NCPAP以及相关护理,比较4组喂养效果。结果对4组喂养不耐受程度进行比较,俯卧位联合抚触组呕吐、腹胀、胃潴留发生率较其他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的NCPAP时间、住院天数、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肠道营养时间均存在差异,其中俯卧位联合抚触时间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联合抚触能增强早产儿胃肠道功能,改善喂养不耐受,减少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俯卧位 抚触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原文传递
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潘广赉 莫坤梅 王志丹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6-729,共4页
目的 评价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并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随机对照方法,选择 2008-06~2010-12 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65例呼吸衰竭新... 目的 评价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并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随机对照方法,选择 2008-06~2010-12 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6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SIMV组33例,nCPAP组32例,比较两组上机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无创通气失败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各项指标.结果 ①两组0(治疗即刻)、1 h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IMV组治疗3、6 h后血气分析吸入氧浓度(FiO2 )、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nCPAP组,氧分压(PaO2)高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SIMV组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概率明显低于nCPAP组(18%vs 41%;χ2=3.96,P〈0.05);nSIMV组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低于nCPAP组(16% vs 44%;χ2=6.42,P〈0.05);nSIMV组使用呼吸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8±2.3)d和(15.6±3.8)d,均少于nCPAP组,nCPAP组分别为[(6.9±2.9)d和(20.8±4.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3,-4.98,P〈0.05);两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IMV作为初始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比nCPAP模式更有效,可显著降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 鼻塞式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I)) 新生儿 呼吸衰竭
下载PDF
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有急性心力衰竭的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婴儿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印兰 李敏 +2 位作者 于永慧 陈娜 孙正芸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先天性心脏病(CHD)并肺动脉高压(PH)婴儿早期应用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对其CHF急性期症状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发生急性CHF的CHD患儿60例,随机分为nCPAP组(n=32)和非nCPAP组(n... 目的探讨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先天性心脏病(CHD)并肺动脉高压(PH)婴儿早期应用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对其CHF急性期症状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发生急性CHF的CHD患儿60例,随机分为nCPAP组(n=32)和非nCPAP组(n=28)。nCPAP组入院后即给予nCPAP无创呼吸支持,非nCPAP组给予鼻导管吸氧,分别在nCPAP治疗开始时、治疗1d和治疗3~7d撤离nCPAP/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前分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乳酸值(Lac)、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检测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无创超声心动图(UCG)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别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组患儿问动脉血气、血清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2组患儿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机械通气时间、入住PICU的时间和病死率等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1.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比较:治疗1d,nCPAP组患儿Pa(O2)/FiO2、Lac与非nCPAP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43、5.402,P均〈0.05);治疗3—7d,nCPAP组Pa(O2)/FiO2与非nCP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6,P〈0.05),Lac水平与非nCP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2,P〉0.05)。2.治疗前后UCG心功能比较:治疗3—7d,nCPAP组患儿LVEDVI、LVEF、PASP与非nCPA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52、2.704、2.019,P均〈0.05)。3.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治疗3~7d,nCPAP组患儿NT—proBNP明显低于非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9,P〈0.05)。4.临床预后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需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比例、机械通气的时间、人住PICU的时间及病死率亦存在明显差异(χ2=5.505,P=0.019;t=4.788,P=0.000;t=5.068,P=0.000;χ2=4.284,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充血性心力衰竭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