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市卫生服务连续性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学勤 叶婷 +2 位作者 李伯阳 李睿 张亮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共2页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阐释了我国卫生服务连续性的运行机制需要"四体联动",即政府充分重视与合理布局卫生资源、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生命全周期服务平台、建立政府支撑下以契约或协议为载体的医院社区联动机制和...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阐释了我国卫生服务连续性的运行机制需要"四体联动",即政府充分重视与合理布局卫生资源、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生命全周期服务平台、建立政府支撑下以契约或协议为载体的医院社区联动机制和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连续性 运行机制
原文传递
医疗卫生服务连续性指数构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韦倩晨 袁蓓蓓 +4 位作者 徐进 何平 李梓齐 徐晗艺 孟庆跃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6,共6页
本研究基于卫生服务连续性概念框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从关系连续性、信息连续性、管理连续性三个维度构建包含6个分项指标、10个基础指标的卫生服务连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造卫生服务连续性指数。... 本研究基于卫生服务连续性概念框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从关系连续性、信息连续性、管理连续性三个维度构建包含6个分项指标、10个基础指标的卫生服务连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造卫生服务连续性指数。利用广西两县的实证数据,采用克朗巴赫α指数、因子分析等方法对该测量工具的信度、效度及区分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指数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本研究从需方视角出发,探索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卫生服务连续性综合评价方法,为卫生服务连续性的讨论由定性分析向定量测度拓展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优化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连续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参考,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连续性 综合评价 测量指标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东莞市家庭医生签约居民的初级卫生服务连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周柳香 林艳伟 +1 位作者 刘瑞明 曾志嵘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索家庭医生签约居民的初级卫生服务连续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卫生服务连续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东莞市两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28名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层卫生评估工具(PCAT-AS)》《... 目的探索家庭医生签约居民的初级卫生服务连续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卫生服务连续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东莞市两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28名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层卫生评估工具(PCAT-AS)》《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情况调查问卷》对其卫生服务连续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卫生服务连续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28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得分为(6.32±1.50)分,服务连续性得分为(2.49±0.6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患有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情况对服务连续性产生影响(P<0.05)。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服务连续性低于小学及以下的居民(β=-0.382);家庭人均月收入为3000~<5000元(β=-0.365)、5000~<10000元(β=-0.325)、10000~<20000元(β=-0.362)、≥20000元(β=-0.334)的居民服务连续性低于<3000元的居民;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服务连续性高于无慢性病的患者(β=0.117);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得分越高,服务连续性越好(β=0.137)。结论居民的卫生服务连续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患有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是其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程度可以提高服务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卫生服务连续性 社区卫生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