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负载识别算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跃 黄卫 苏玉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5,共5页
为解决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负载变化会使系统工作频率发生飘移,偏离谐振频率范围,系统鲁棒性变差这一问题,从系统初级回路导轨支路和次级回路整流网络前端参数变化入手,分别就负载为阻性和阻感性的两种情况,利用不同电路... 为解决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负载变化会使系统工作频率发生飘移,偏离谐振频率范围,系统鲁棒性变差这一问题,从系统初级回路导轨支路和次级回路整流网络前端参数变化入手,分别就负载为阻性和阻感性的两种情况,利用不同电路模型进行了性质识别和大小识别技术及算法分析,推导出负载与初级回路导轨支路上各电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对系统处在这两种不同性质负载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实现对负载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 负载识别 并联谐振 等效负载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猪行为活动无接触识别系统 被引量:9
2
作者 吴世海 鲍义东 +1 位作者 陈果 陈秋实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0年第4期113-117,共5页
信息化和智能化是今后猪养殖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为实现智能化识别猪的行为活动,从而监测猪的健康和生长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无接触识别猪行为活动系统.该系统通过CCD相机采集猪行为活动序列图像,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 信息化和智能化是今后猪养殖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为实现智能化识别猪的行为活动,从而监测猪的健康和生长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无接触识别猪行为活动系统.该系统通过CCD相机采集猪行为活动序列图像,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深度特征,再使用特征融合方法融合图像深度特征,最后根据融合的深度特征识别序列图像中猪的行为活动.该系统能高精度识别自然场景下拍摄的猪的运动行为、跛足行为、伏地行为、呼吸行为、饮食行为和排泄行为等活动,对各类行为的识别准确率均在94%以上,均高于现有方法或与现有方法识别准确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行为活动识别 猪养殖 机器学习技术 无接触识别
下载PDF
非接触式识别卡通信方案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少锐 林德云 石长生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82-86,共5页
本文对非接触式识别卡的国际标准(ISO14443)草案中互不兼容的两种通信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功率传输,频带占用,信号通信接口和防碰撞协议几方面对比两种方案的优劣,给出了量化结果。
关键词 非接触式识别 通信接口 防碰撞协议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测温与身份识别系统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胡徐胜 陶彬彬 曾胜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36-39,共4页
为了进行身份识别和无接触式测温,设计基于32位系列微控制器芯片(STMicroelectronics 32 bit,STM32)的测温与身份识别系统。采用开源机器视觉(open machine vision,OpenMV)进行身份识别,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进行无接触温度测量。OpenMV... 为了进行身份识别和无接触式测温,设计基于32位系列微控制器芯片(STMicroelectronics 32 bit,STM32)的测温与身份识别系统。采用开源机器视觉(open machine vision,OpenMV)进行身份识别,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进行无接触温度测量。OpenMV准确识别人脸并将数据传给单片机,使其控制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灯和蜂鸣器进行相应输出。红外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数据通过单片机准确地输出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屏幕上。实验数据表明,温度控制精度在±0.7℃,总体识别成功率高于80%。系统识别准确,温度测量以及身份识别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位系列微控制器芯片(STMicroelectronics32 bit STM32) 无接触 身份识别 红外温度传感器
下载PDF
CSME系统的EIV-RLS辨识建模法及其精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闫美存 王旭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6-135,共10页
非接触式同步电机励磁(CSME)系统因其补偿网络与拓扑电路的多样性,对建模方法的通用性与可移植性要求很高。针对传统建模方法严重依赖明确的电路拓扑和系统工作状态的缺点,提出初值为估计值的递推最小二乘(EIV-RLS)辨识建模法。采样CSM... 非接触式同步电机励磁(CSME)系统因其补偿网络与拓扑电路的多样性,对建模方法的通用性与可移植性要求很高。针对传统建模方法严重依赖明确的电路拓扑和系统工作状态的缺点,提出初值为估计值的递推最小二乘(EIV-RLS)辨识建模法。采样CSME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后,先进行数据变换,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判断系统阶次,通过EIV-RLS算法得到系统参数估计值,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以串-串(S-S)型半桥-全波CSME系统为建模对象,分别对最小二乘(LS)、初值为零的递推最小二乘(ZIV-RLS)及EIV-RLS辨识法进行建模和仿真验证,对比分析了三种方法的精确度,并验证了EIV-RLS辨识建模法的通用性。最后,通过对CSME系统样机的实验测试,验证了EIV-RLS辨识建模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励磁 谐振补偿 系统辨识 递推最小二乘法 赤池信息准则
下载PDF
基于区间分析的非接触式影响线识别方法及复合反演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云 胡健鑫 +2 位作者 周赛 裴熠麟 程依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34,共11页
近年来,一种不需要在桥梁结构布置传感器的非接触桥梁动态称重(cBWIM)方法被提出。为了对cBWIM系统的实现提供支持,文中验证了基于区间分析的支持向量机(SVM)识别影响线方法的效果。考虑到实际应用中,会出现汽车总重量无法布满总重估计... 近年来,一种不需要在桥梁结构布置传感器的非接触桥梁动态称重(cBWIM)方法被提出。为了对cBWIM系统的实现提供支持,文中验证了基于区间分析的支持向量机(SVM)识别影响线方法的效果。考虑到实际应用中,会出现汽车总重量无法布满总重估计区间而导致对轴重区间过宽估计的情况,文中通过车桥数值模拟发现轴重区间过宽估计会降低SVM影响线识别的精确性。基于影响线区间与轴重区间的相互映射关系,提出了大数据影响线识别的复合反演校验机制。所提出方法可以有效减小区间过宽估计造成的SVM影响线识别误差,并通过数值模拟对所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其中影响线的识别误差从初始的26.09%降低到1.36%,达到了提高影响线识别准确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桥梁影响线 桥梁动态称重 非接触式识别 复合反演
下载PDF
基于经验与灰度共生矩阵的花蛤辨识方法
7
作者 郭前进 孙园 +1 位作者 许佩婷 龙玥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67-75,共9页
为提高花蛤挑拣的效率,加快水产产业自动化生产步伐,提出一种基于经验和灰度共生矩阵的花蛤筛选方法。本方法属于无接触式辨识,在对工业相机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截取并旋转单个目标图像,规范图像性质,采用统计学和灰度共生... 为提高花蛤挑拣的效率,加快水产产业自动化生产步伐,提出一种基于经验和灰度共生矩阵的花蛤筛选方法。本方法属于无接触式辨识,在对工业相机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截取并旋转单个目标图像,规范图像性质,采用统计学和灰度共生矩阵方法,提取花蛤或石头的纹理和形状等相关特征,运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实现位置精准确定,选取的特征能较好地表示花蛤或石头,分类器算法高效简单,最终花蛤筛选识别率可达99%,可满足工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蛤 无接触辨识 图像识别 特征提取 灰度共生矩阵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RFIC卡读写器研发 被引量:7
8
作者 莫德举 刘丽丽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713-714,718,共3页
针对非接触式智能卡领域的应用需求,文中介绍了非接触式智能卡读写器设计开发中的关键点,包括射频天线设计,硬件结构中元器件的优选,硬件电路连接,软件编程中的模块化和结构化的编程思想、指令集的应用等。
关键词 智能卡 非接触式 射频识别 天线 微控制器 串行通信 RC531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IC卡门禁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1
9
作者 安静宇 雷金莉 王媛媛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41-144,147,共5页
目的设计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门禁系统。方法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了整个系统的设计。结果完成了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上位机的程序设计。结论非接触式IC卡的门禁系统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关键词 非接触式IC卡 射频识别 读卡器
下载PDF
一种非接触式IC卡自动收费管理系统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克辉 米洪全 +1 位作者 盛利元 谈国强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42,共4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自动收费管理系统。该系统由IC卡阅读器和信息管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IC卡阅读器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在单片机控制下,实现感应模块和IC卡之间快速、准确的数据交换;信息管理系统则通过设计... 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自动收费管理系统。该系统由IC卡阅读器和信息管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IC卡阅读器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在单片机控制下,实现感应模块和IC卡之间快速、准确的数据交换;信息管理系统则通过设计专用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实时管理。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响应快(响应速度0.5 s以内)、性能稳定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IC卡 射频识别 单片机 阅读器
下载PDF
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的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庄捷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0-33,共4页
Atmel公司的U2270B基站芯片是一种低成本结构的非接触读写处理芯片,用于对Temic系列射频识别卡进行读写,是当今世界低频、低成本和低档次射频识别卡应用的较有代表性产品。本系统选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模块,与TEMIC系列射频识别卡... Atmel公司的U2270B基站芯片是一种低成本结构的非接触读写处理芯片,用于对Temic系列射频识别卡进行读写,是当今世界低频、低成本和低档次射频识别卡应用的较有代表性产品。本系统选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模块,与TEMIC系列射频识别卡读写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和声光提示电路共同构成了一个TEMIC系列射频识别卡读写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IC卡(CICC) 射频识别卡(RFID) U2270B AT89S52
下载PDF
非接触式身份识别的深度学习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星达 陈文杰 +2 位作者 王鼎 曹仰杰 陈荟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2-127,共6页
针对传统基于Wi-Fi的身份识别方法手工编码特征效率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非接触式身份识别(WiID)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子载波中信道状态信息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建立了用于深度学习的输入矩阵;采用二维卷积运算从... 针对传统基于Wi-Fi的身份识别方法手工编码特征效率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非接触式身份识别(WiID)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子载波中信道状态信息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建立了用于深度学习的输入矩阵;采用二维卷积运算从相邻子载波中提取局部空间特征;构建门限循环单元层,从时间维度对空间特征进行时序建模,完成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的步态特征提取,实现端到端的非接触式身份识别,有效减少了数据预处理工作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算法相比,该算法识别准确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在6种不同的实验场景下,该算法的身份识别准确率介于92.9%~95.6%之间,具有良好的身份识别效果及算法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身份识别 深度学习 信道状态信息
下载PDF
非接触式IC卡射频识读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慧 陈德金 +1 位作者 黄浩恩 严谨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第8期70-73,共4页
针对接触式IC卡技术的接触问题以及有源工作,采取射频识别技术与IC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IC卡技术接触性的问题,实现IC卡的非接触使用与无源工作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附加语音播报功能。文章主要研究的带语音功能的识读器是以射频识... 针对接触式IC卡技术的接触问题以及有源工作,采取射频识别技术与IC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IC卡技术接触性的问题,实现IC卡的非接触使用与无源工作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附加语音播报功能。文章主要研究的带语音功能的识读器是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MIFARE卡作为识读器识别的对象、根据ISO14443A协议、采用非接触式IC卡常用的读写芯片MFRC522作为读写模块核心芯片,以WT588作为语音播报芯片,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来达到设计要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IC卡 射频识别 单片机 语音播报
下载PDF
多模态身份识别系统在智慧营区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梦婷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第12期176-178,共3页
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掌纹掌静脉识别、步态识别等技术的发展,为智慧营区人员身份管控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报告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对营区不同防护区域的人员身份的管控需求,提出了分层防护的人员身份识别思... 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掌纹掌静脉识别、步态识别等技术的发展,为智慧营区人员身份管控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报告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对营区不同防护区域的人员身份的管控需求,提出了分层防护的人员身份识别思路,研发设计了多模态身份识别系统架构,通过系统达到人员非接触采集、自动化识别、智能化预警以及实时化跟踪的管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融合 非接触式 多模态身份识别系统 智慧营区
下载PDF
非接触电导检测土壤养分离子的谱峰自动识别方法
15
作者 唐超礼 李浩 +5 位作者 王儒敬 王乐 黄青 王大朋 张家宝 陈翔宇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1期36-45,共10页
[目的/意义]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检测(Capacitively Coupled Contactless Conductivity Detection,C4D)在农业土壤养分离子检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C4D信号中离子特征峰的有效识别,有利于后续对离子特征峰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加强... [目的/意义]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检测(Capacitively Coupled Contactless Conductivity Detection,C4D)在农业土壤养分离子检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C4D信号中离子特征峰的有效识别,有利于后续对离子特征峰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加强农业土壤养分管理提供依据。然而,C4D信号的特征峰检测仍然存在无法自动精准识别、人工操作复杂、效率低等缺点。[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结合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的谱峰自动识别算法,旨在实现准确、高效、自动化的C4D信号峰识别。采用C4D检测样品溶液,得到离子谱图信号,对谱图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得到小波变换系数矩阵。通过搜索小波系数变换系数矩阵极值,识别出脊线和谷线。将小波系数矩阵转换为灰度图像,结合PSO和Otsu寻找最佳阈值,进一步对灰度图像的背景和目标分割,再结合原始谱图中的脊谷线识别谱图中的特征峰。[结果与讨论]测试含有41、61和102个峰的数据集,以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度量值作为评估峰值检测算法性能的准则。与其他方法相比,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结合粒子群优化的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图像(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C.ombined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of Otsu to Segment Image,CWTSPSO)的谱峰自动识别算法的ROC曲线均保持在0.9以上,度量值分别为0.976、0.915和0.969。CWTSPSO能够有效检测出更多弱峰和重叠峰,同时检测出更少的假峰,有利于提升C4D信号的谱峰识别率和精准性。[结论]本研究提出的CWTSPSO能为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农业土壤养分离子信号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电导检测 连续小波变换 粒子群优化算法 最大类间方差法 谱峰识别
下载PDF
基于暂态特征参数的非接触式负载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斯登 梁梓鹏 +1 位作者 刘源 何湘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50-1856,共7页
非接触式负载测量对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高性能控制、效率优化以及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系统暂态响应进行负载辨识的探索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新途径。相比于传统的稳态电路辨识方法,暂态响应辨识方法对模型的准确度要求低,增... 非接触式负载测量对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高性能控制、效率优化以及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系统暂态响应进行负载辨识的探索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新途径。相比于传统的稳态电路辨识方法,暂态响应辨识方法对模型的准确度要求低,增强了辨识的鲁棒性与实用性。但现有方法随着阻值减小,测量精度明显降低,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探究其原因,从根轨迹与极点分布等方面对负载与系统暂态响应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详细的数学推导与比较。结果表明,当负载电阻减小后,系统的暂态过程将由2阶系统的暂态响应过渡到4阶系统的暂态响应,随之产生的暂态行为变化是导致测量精度降低的直接原因。基于此分析,提出一种适用于4阶系统暂态响应的负载测量技术,拓宽了辨识范围,并且实现了自动辨识。仿真与实验结果均证明了所做理论分析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负载辨识 无线能量传输 根轨迹 储能系统
下载PDF
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RFID单标签非接触手势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飑凯 邓文雯 +6 位作者 宋杰 袁纬杰 梁鑫葛 董美亚 刘三满 张倩 赵菊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4-547,共14页
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单标签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系统,在不需要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利用单标签、单天线实现精准的手势识别。首先,通过人为添加干扰物,读取受多径效应影响的标签相位信号;其次,对标签相位信号进行预处理,选取动态时间... 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单标签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系统,在不需要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利用单标签、单天线实现精准的手势识别。首先,通过人为添加干扰物,读取受多径效应影响的标签相位信号;其次,对标签相位信号进行预处理,选取动态时间规整算法(dynamic time wrapping,DTW)匹配与先验指纹库粗粒度手势识别;最后,将标签相位信号利用马尔可夫变迁场(markov transition field,MTF)生成特征图像,利用IM-AlexNet模型进行深度训练和实验测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训练参数减少为初始的7%,且准确率达到96.76%.该系统可大范围扩展,并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 单标签 细粒度识别 神经网络 马尔可夫变迁场
下载PDF
基于新型C^4 D的小管道气液两相流流型辨识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盛碧霞 冀海峰 +2 位作者 王保良 黄志尧 李海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73-2279,共7页
基于径向结构的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阻抗检测传感器,结合小波包分析技术和K-均值聚类算法,提出一种小管道气液两相流流型辨识方法。首先,利用径向结构的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阻抗检测传感器,获取反映被测流体信息的电阻抗测量信号实部信息... 基于径向结构的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阻抗检测传感器,结合小波包分析技术和K-均值聚类算法,提出一种小管道气液两相流流型辨识方法。首先,利用径向结构的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阻抗检测传感器,获取反映被测流体信息的电阻抗测量信号实部信息和虚部信息。然后,采用小波包分解的信号处理技术将实部信息和虚部信息分别分为4个频率段,提取不同频率范围的能量分布情况,并与各自的均值、方差构成特征向量。最后,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模式分类,建立流型辨识模型。在内径为3.5 mm和5.5 mm的玻璃管道内进行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获得的传感器测量信号能反映流体流动信息,提出的流型辨识技术路线是有效的,流型辨识精度可达8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耦合式非接触传感器 流型辨识 两相流 小波包分析 K-均值聚类算法
下载PDF
公共场所健康码识别系统的设计
19
作者 周飞 高万明 +1 位作者 苗曙光 李峥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3期61-67,共7页
为了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播,设计了一种基于树莓派4B的公共场所健康码识别系统.该设计采用树莓派4B作为控制模块,使用摄像头模块进行健康码和口罩识别.首先,树莓派4B通过控制4G模块为健康码的识别提供4G网络,以达到在线识别健康码的功能.其... 为了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播,设计了一种基于树莓派4B的公共场所健康码识别系统.该设计采用树莓派4B作为控制模块,使用摄像头模块进行健康码和口罩识别.首先,树莓派4B通过控制4G模块为健康码的识别提供4G网络,以达到在线识别健康码的功能.其次,利用摄像头模块进行面部识别是否佩戴口罩,最后,使用红外测温传感器完成无接触人体测温,并采用树莓派自带的语音播报库进行语音播报.该系统具有在线健康码识别,无接触检测温度和口罩识别的功能,能有效预防接触和呼吸传播.在实际测试和应用中工作稳定,具有智能化,安全化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派 健康码识别 无接触测温 摄像头模块 口罩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