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隔器卡瓦接触应力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迪 何世平 张熹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1-356,共6页
封隔器上的卡瓦锚定后起到支撑封隔器、锁定胶皮筒的作用,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油井的产量和生产安全。卡瓦与套管间的咬合力分布决定了封隔器在使用中的成败。咬合力的分布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套管的损伤程度及卡瓦的寿命。文中同时... 封隔器上的卡瓦锚定后起到支撑封隔器、锁定胶皮筒的作用,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油井的产量和生产安全。卡瓦与套管间的咬合力分布决定了封隔器在使用中的成败。咬合力的分布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套管的损伤程度及卡瓦的寿命。文中同时应用有限元法和三维光弹性技术对封隔器卡瓦进行了接触应力分析,介绍了实验模型的建立和实验步骤以及计算模型的建立和边界条件的考虑,比较了数值计算与三维光弹实验的结果,分析了造成误差的原因。实验应力分析结果为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保证。研究工作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果,为封隔器卡瓦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相关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应力 卡瓦 数值计算 三维光弹法
下载PDF
航空渐开线花键副微动摩擦接触参数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正根 朱如鹏 +1 位作者 靳广虎 倪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22-1828,共7页
使用有限元方法对航空渐开线花键副摩擦进行接触分析,得到花键副的接触应力及相对滑移分布规律,并考虑接触长度、花键壁厚和摩擦因素对花键副接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花键副接触应力及相对滑移分布不均匀,端部的接触应力及相对滑移较... 使用有限元方法对航空渐开线花键副摩擦进行接触分析,得到花键副的接触应力及相对滑移分布规律,并考虑接触长度、花键壁厚和摩擦因素对花键副接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花键副接触应力及相对滑移分布不均匀,端部的接触应力及相对滑移较大;增加接触长度不能提高花键副的承载能力,接触长度与花键分度圆直径之比不得大于1.2,最佳为0.5;花键壁厚越薄,端部接触应力和相对滑移越大;摩擦因素对接触应力几乎没有影响,但相对滑移与摩擦因素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键 有限元法 微动摩擦 接触参数 接触应力 相对滑移
下载PDF
Effects of Service Condition on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Failure Mechanism and Lifetime of Thermal Spray Coatings——A Review 被引量:12
3
作者 CUI Huawei CUI Xiufang +2 位作者 WANG Haidou XING Zhiguo JIN Guo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32-139,共8页
The service condition determines the Roiling Contact Fatigue(RCF) failure mechanism and lifetime under ascertain material structure integrity parameter of thermal spray coating.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on the RCF t... The service condition determines the Roiling Contact Fatigue(RCF) failure mechanism and lifetime under ascertain material structure integrity parameter of thermal spray coating.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on the RCF testing of thermal spray coating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 services is considerable; it is generally difficult to synthesize all of the result to obt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rameters which has a great effect on a thermal spray coating's resistance of RCF. The effects of service conditions(lubrication states, contact stresses, revolve speed, and slip ratio) on the changing of thermal spray coatings' contact fatigue lifetime is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ervice condition on RCF failure mechanism of thermal spray coating from the change of material structure integrity are also summarized. Moreover,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RCF performance, the parameter optimal design formula of service condition and material structure integrity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ffect of service condition on thermal spray coatings' contact fatigue lifetime and RCF failure mechanism. The shortage of available literature and the forecast focus in future researche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available research. The explicit result of RCF lifetime law and parameter optimal design formula in term of lubrication states, contact stresses, revolve speed, and slip ratio, is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 RCF performance on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lubrication conditions contact stress revolve speed slip ratio
下载PDF
NUMERIC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PARENT SLIP LENGTH AND CONTACT ANGLE BY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被引量:11
4
作者 ZHANG Ren-liang DI Qin-feng +2 位作者 WANG Xin-liang DING Wei-peng GONG Wei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4期535-540,共6页
The apparent slip between solid wall and liquid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 and the Shan-Chen multiphase model in this paper. With a no-slip bounce-back scheme applied to the interface, fl... The apparent slip between solid wall and liquid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 and the Shan-Chen multiphase model in this paper. With a no-slip bounce-back scheme applied to the interface, flow regimes under different wall wettabilities are investigated. Because of the wall wettability, liquid apparent slip is observed. Slip lengths for different wall wettabilities are found to collapse nearly onto a single curve as a function of the static contact angle, and thereby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pparent slip length and contact angle is suggested. Our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wall wettability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a low-density layer between solid wall and liquid, which produced apparent slip in the micro-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 WETTABILITY apparent slip contact angle nano-particles adsorbing method
原文传递
渐开线花键副微动摩擦接触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谭援强 蒋理宽 +3 位作者 姜胜强 杨世平 刘思思 胡检发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3-130,共8页
基于有限元法,对渐开线花键副的微动摩擦接触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接触压力和相对滑移的分布规律,并对齿面摩擦接触状态和磨损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探讨摩擦因数对接触压力、相对滑移、摩擦接触状态和Ruiz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键副齿... 基于有限元法,对渐开线花键副的微动摩擦接触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接触压力和相对滑移的分布规律,并对齿面摩擦接触状态和磨损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探讨摩擦因数对接触压力、相对滑移、摩擦接触状态和Ruiz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键副齿面接触压力和相对滑移分布不均匀,摩擦因数越大,最大接触压力和最大相对滑移越小;摩擦因数对齿面摩擦接触状态影响较大;Ruiz参数随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花键副 微动摩擦 微动磨损 接触压力 相对滑移
原文传递
钢筋混凝土分体柱的抗震机理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忠献 代崇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46,共6页
为揭示钢筋混凝土分体柱的抗震机理,在以前模型试验基础上,考虑隔板与单元柱之间的非线性接触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数值模拟了钢筋混凝土分体柱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分体柱可实现变短柱为“长”柱的设想;分体柱具有理想的变... 为揭示钢筋混凝土分体柱的抗震机理,在以前模型试验基础上,考虑隔板与单元柱之间的非线性接触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数值模拟了钢筋混凝土分体柱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分体柱可实现变短柱为“长”柱的设想;分体柱具有理想的变形能力和延性,延性系数达到4.0;分体柱的刚度随变形增加呈指数衰减,后期刚度退化较为缓和;分体柱具有较高的耗能能力,其耗能系数达1.44;隔板与单元柱的切向接触应力较小,可忽略隔板对单元柱的变形协调作用。进一步验证了钢筋混凝土分体柱具有理想的抗震性能,完善和发展了钢筋混凝土分体柱的设计理论和应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RC) 分体柱 抗震机理 隔板 接触 黏结滑移
下载PDF
窄陡河谷面板堆石坝坝肩摩擦接触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宋文晶 高莲士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93-798,共6页
本文提出陡坡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坝肩摩擦接触模型。它采用可以沿接触面滑动的支座来模拟堆石与岸坡的接触,并假定与岸坡接触的堆石结点在岸坡的法线方向固定,而在沿岸坡的切线方向可以滑移。其接触面采用刚塑性模型,当剪应力小于等于... 本文提出陡坡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坝肩摩擦接触模型。它采用可以沿接触面滑动的支座来模拟堆石与岸坡的接触,并假定与岸坡接触的堆石结点在岸坡的法线方向固定,而在沿岸坡的切线方向可以滑移。其接触面采用刚塑性模型,当剪应力小于等于剪切破坏强度时结点固定,而当剪应力大于剪切强度时,结点在切线方向可以滑移,并受到超值摩擦力的作用。由于堆石坝的变形在建成后若干年停止,因此对岸坡与堆石体之间的接触摩擦角采用衰减模式。文中用该模型对典型面板坝进行了变形分析,并对周边缝破坏的现象做出解释,表明所提模型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狭谷陡坡 坝肩摩擦接触 接触强度衰减
下载PDF
WC/Cu大电流滑动电接触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文革 胡可文 罗启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1,共3页
为了提高电接触材料的导电、导热等性能,笔者采用粉末冶金溶渗技术制备出WC/Cu滑动电接触材料,并对其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WC60~90/Cu滑动电接触材料随着WC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密度由11.508 g/cm3增加到13.305 g/cm3... 为了提高电接触材料的导电、导热等性能,笔者采用粉末冶金溶渗技术制备出WC/Cu滑动电接触材料,并对其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WC60~90/Cu滑动电接触材料随着WC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密度由11.508 g/cm3增加到13.305 g/cm3,硬度由HB187增加到HB477,导电率由14.6 m/(Ω.mm2)下降到10.6 m/(Ω.mm2)。耐磨性随着WC含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但高Cu含量的孕育期较长。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和表面接触疲劳为主。建议使用含量为WC70/Cu30~WC80/Cu20的滑动电接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 WC/Cu复合材料 滑动
下载PDF
微小间隙转动副的接触碰撞模型及离散算法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鹿民 阎绍泽 金德闻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9-632,共4页
为研究航天可展结构展开及锁定的动态过程,针对航天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微小间隙转动副,提出了一个多点接触碰撞模型及其离散算法。该算法计入了运动副表面波纹、位置误差、轴弯曲变形以及粘滞微滑效应等实际因素。静态接触数值算例与试验... 为研究航天可展结构展开及锁定的动态过程,针对航天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微小间隙转动副,提出了一个多点接触碰撞模型及其离散算法。该算法计入了运动副表面波纹、位置误差、轴弯曲变形以及粘滞微滑效应等实际因素。静态接触数值算例与试验结果较为符合。使用不同间隙量,对一端固定的含间隙转动副柔性杆受轴向冲击碰撞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描述接触力和变形接近量的非线性关系与滞回特性,模型参数易于获得,便于在结构设计阶段数值仿真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微小间隙转动副 间隙 接触 碰撞 粘滑 仿真 离散算法
原文传递
考虑法向载荷变化的微滑摩擦系统振动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超 李东武 +1 位作者 陈学前 王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22-127,183,共7页
工程结构中,常采用干摩擦阻尼器来降低系统的动力响应幅值。振动环境中,连接界面间存在着复杂的接触和摩擦行为,这些行为具有跨尺度、迟滞非线性和切法向耦合等特点。建立了一种能同时考虑法向载荷变化和切向微滑摩擦行为的接触力学模型... 工程结构中,常采用干摩擦阻尼器来降低系统的动力响应幅值。振动环境中,连接界面间存在着复杂的接触和摩擦行为,这些行为具有跨尺度、迟滞非线性和切法向耦合等特点。建立了一种能同时考虑法向载荷变化和切向微滑摩擦行为的接触力学模型,推导了模型恢复力和相对位移间关系的表达式,利用不同模型间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将该模型应用于简化的摩擦阻尼器系统,求解了简谐激励下系统的迟滞回线、单位周期的能量耗散和频率响应曲线,并对不同模型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是否考虑法向载荷变化对系统动力学响应预测有很大影响;考虑法向载荷变化的微滑摩擦模型能够更加完善、准确地模拟接触界面间的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阻尼 接触 微滑 非线性 法向载荷变化
下载PDF
粘性泥石流体应力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1 位作者 韩文亮 邹仁元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4-70,共7页
为了能直接测定含有粗颗粒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原样的流变特性 ,专门研制了大型泥石流流变仪 ,利用该仪器测试的结果分析研究了粘性泥石流体的应力本构关系。分析研究表明 :粘性泥石流体在低速率区启动初始段 ,颗粒间的作用以接触挤压和... 为了能直接测定含有粗颗粒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原样的流变特性 ,专门研制了大型泥石流流变仪 ,利用该仪器测试的结果分析研究了粘性泥石流体的应力本构关系。分析研究表明 :粘性泥石流体在低速率区启动初始段 ,颗粒间的作用以接触挤压和滑动摩擦为主 ,其应力本构关系可用剪切稀化的幂定理方程来描述 ;在剪切速率区流动剪切段的应力本构关系 ,包含滑动摩擦作用的零次项和反映惯性碰撞的平方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 应力本构关系 流变特性 滑动摩擦 剪切速率 屈服应力 惯性碰撞
下载PDF
服役工况及喷丸强化对航空齿轮钢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嘉玮 赵新浩 +3 位作者 李炎军 吴吉展 魏沛堂 刘怀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4,54,共12页
目的针对不同服役工况和表面处理下航空齿轮钢接触疲劳性能不明确的问题,探究不同工况参数及喷丸强化对AISI 9310航空齿轮钢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方法基于双圆盘滚动接触疲劳试验台,对AISI 9310航空齿轮钢圆盘滚子试件在2种接触应力、3... 目的针对不同服役工况和表面处理下航空齿轮钢接触疲劳性能不明确的问题,探究不同工况参数及喷丸强化对AISI 9310航空齿轮钢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方法基于双圆盘滚动接触疲劳试验台,对AISI 9310航空齿轮钢圆盘滚子试件在2种接触应力、3种滑差率的服役工况,以及渗碳磨削、喷丸强化2种工艺下开展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研究。使用白光干涉仪、X射线衍射应力仪和显微硬度仪对喷丸强化前后的表面形貌、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进行表征,探究喷丸处理后的表面完整性与滚动接触疲劳性能之间的规律。结果当接触应力由2.5 GPa增至3.0 GPa时,AISI 9310试件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降低了64.7%;当滑差率由10%增至20%、30%时,试件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分别下降了18.9%和42.8%,同时寿命分散性有所降低。此外,研究发现喷丸强化使试件表面残余压应力提升了104.3%,并形成了残余压应力层,表面显微硬度提升了4.8%,同时使试件的沟壑状刀痕转变为凹凸不平的弹坑,表面性状宽高比提升至0.9310,更有利于润滑油的储存,从而使得试件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提升了87.8%。结论获取了不同接触应力、滑差率和表面强化处理对AISI9310航空齿轮钢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我国航空齿轮抗疲劳设计制造提供了评价方法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齿轮钢 服役工况 滚动接触疲劳 接触应力 滑差率 喷丸强化
下载PDF
螺栓连接梁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超 杨旭辉 张铎 《强度与环境》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连接界面存在复杂的非线性行为和机理。连接部位是导致结构复杂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关键所在。传统结构动力学分析中,通常忽略连接或采用线性化的方法来建模,造成无法分析和研究含连接结构的非线性动力行为的困难。文中在分析改进Iwan模型... 连接界面存在复杂的非线性行为和机理。连接部位是导致结构复杂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关键所在。传统结构动力学分析中,通常忽略连接或采用线性化的方法来建模,造成无法分析和研究含连接结构的非线性动力行为的困难。文中在分析改进Iwan模型用于连接界面动态力学行为描述的基础上,将改进Iwan模型用于构造非线性连接元,该单元能够反映连接界面在不同载荷幅值下的复杂的粘着-滑动行为特征,能反映出幅变非线性阻尼的特征。进一步,应用该连接单元分析了螺栓连接梁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该连接单元能够反映出连接结构动力学响应的非线性特征,可方便地与现有有限元动力计算程序接合,用于含连接结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 接触 非线性 粘滑 动力学响应
下载PDF
连接结构宏观滑移能量耗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一堃 郝志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25-131,共7页
Iwan模型常用于描述连接结构的能量耗散与阻尼特性.基于六参数Iwan模型,推导得到宏观滑移阶段能量耗散-加载力幅值的解析表达式.提出基于螺栓连接结构宏观滑移试验的参数辨识方法,对六参数Iwan模型进行辨识.将连续的六参数Iwan模型离散... Iwan模型常用于描述连接结构的能量耗散与阻尼特性.基于六参数Iwan模型,推导得到宏观滑移阶段能量耗散-加载力幅值的解析表达式.提出基于螺栓连接结构宏观滑移试验的参数辨识方法,对六参数Iwan模型进行辨识.将连续的六参数Iwan模型离散为有限个Jenkins单元并开展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六参数Iwan模型解析解与螺栓连接结构试验结果符合较好;由于宏观滑移阶段接触界面存在残余刚度,螺栓连接结构在宏观滑移阶段的能量耗散-加载力幅值关系为线性关系;在宏观滑移阶段,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符合较好.六参数Iwan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宏观滑移阶段螺栓连接结构能量耗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摩擦 连接结构 Iwan模型 能量耗散 宏观滑移
原文传递
脐带缆螺旋滑移分析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英 吴潘 +1 位作者 冯雅萍 曹静萱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68,共11页
针对脐带缆内部螺旋层,应用Darboux标架建立螺旋结构空间坐标系,推导弯曲载荷下螺旋结构的局部变形和滑移。考虑螺旋构件间的接触和摩擦作用,建立螺旋结构的受力平衡偏微分方程,并研究螺旋角和摩擦系数对螺旋结构滑移的影响。基于同层... 针对脐带缆内部螺旋层,应用Darboux标架建立螺旋结构空间坐标系,推导弯曲载荷下螺旋结构的局部变形和滑移。考虑螺旋构件间的接触和摩擦作用,建立螺旋结构的受力平衡偏微分方程,并研究螺旋角和摩擦系数对螺旋结构滑移的影响。基于同层螺旋结构本构关系相同假设,将所有螺旋结构力学性能线性叠加,拟合脐带缆整体弯曲刚度。运用建立的理论解析方法,对某双层铠装脐带缆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解析得到的螺旋滑移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理论解析得到的脐带缆弯曲刚度与数值模拟结果在全滑动阶段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缆 螺旋结构 接触摩擦 滑移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二级齿轮减速器高速级轴承动态特性分析
16
作者 周恒宇 崔权维 周建星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
为探究减速器轴承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变化规律,以高速级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广义有限元法建立了计入轴柔性、齿轮与轴承时变刚度的二级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求解并获得轴承动载荷。基于显示动力学法建立了轴承有限元模型,计算... 为探究减速器轴承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变化规律,以高速级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广义有限元法建立了计入轴柔性、齿轮与轴承时变刚度的二级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求解并获得轴承动载荷。基于显示动力学法建立了轴承有限元模型,计算在动载荷作用下轴承外圈的应变时域历程,并通过试验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轴承在动载荷和恒定载荷下接触特性以及打滑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动载荷作用下,动应力波动幅值增加且内圈运动轨迹呈不稳定态势;外圈动态接触力呈余弦分布形式且波动周期与动载荷保持一致;保持架和滚子的打滑率增加,滚子运动轨迹椭圆率减小且出现“滞后承载,提前退出”的承载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二级减速器 动载荷 恒定载荷 接触特性 打滑特性
下载PDF
CFRP筋黏结型锚具受力性能分析及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梅葵花 邹晓鸿 +2 位作者 孙胜江 孙亚民 晋国庆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71,共8页
为了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筋黏结型锚具的受力特征,设计了直筒式、内锥式和复合式3种锚具,并采用有限元法分析3种锚具内部筋材和套筒自身的应力分布特征,然后通过试验测试CFRP筋材在锚具内部... 为了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筋黏结型锚具的受力特征,设计了直筒式、内锥式和复合式3种锚具,并采用有限元法分析3种锚具内部筋材和套筒自身的应力分布特征,然后通过试验测试CFRP筋材在锚具内部的应力变化规律和滑移特征,并测试锚具套筒自身的三向应力,研究锚具形式、锚固长度等对锚固性能的影响以及锚固传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锚具端堵的设置能使受荷端筋材应力峰值处于锚具当中,复合式锚具的传力模式最合理,可以防止内锥式锚具出现切口效应;在加载前期,黏结应力峰值靠近受荷端,随着荷载的持续增加,受荷端逐渐只剩下残余黏结强度,在加载后期,黏结应力峰值靠近锚具自由端;CFRP筋材在自由段的应力-应变基本呈线性关系;锚具的荷载-滑移曲线呈明显的非线性趋势,在加载前期,CFRP筋材的滑移量较小,随着荷载的持续递增,筋材的滑移量迅速增大,当接近破坏时,滑移量明显增加;随着荷载的逐渐增加,筋-胶界面上的黏结应力先增加到峰值,然后其化学胶着力逐渐失效,只剩下残余应力;黏结应力峰值由受荷端逐渐向自由端转移,表现为自由端附近套筒的正应力最大,套筒上的应力分布可以间接反映出CFRP筋材的应力变化情况和滑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CFRP筋 试验研究 黏结型锚具 锚固性能 接触分析 荷载-滑移
原文传递
柱面摩擦限矩器接触特性及打滑转矩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刘兆懿 崔红伟 +1 位作者 常宗旭 乔一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8-192,共5页
为了促进柱面摩擦限矩器在刮板输送机驱动系统上的应用,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仿真分析了给定油腔压力作用下柱面摩擦副的接触应力分布情况,通过公式得到了打滑转矩与油腔压力的关系,探讨了油腔长度、油腔厚度、油腔... 为了促进柱面摩擦限矩器在刮板输送机驱动系统上的应用,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仿真分析了给定油腔压力作用下柱面摩擦副的接触应力分布情况,通过公式得到了打滑转矩与油腔压力的关系,探讨了油腔长度、油腔厚度、油腔内径以及接触间隙对最大接触应力与打滑转矩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出了各因素对最大接触应力与打滑转矩的影响显著性排序。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模拟与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柱面摩擦限矩器结构参数对最大接触应力与打滑转矩的影响,为柱面摩擦限矩器的结构设计及打滑转矩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面摩擦副 空心油腔变形 接触特性 打滑转矩 正交试验设计
下载PDF
输入转速和输出扭矩波动下的弹簧离合器接合与滑移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严宏志 秦娟 +4 位作者 李智 朱楚 田昊 刘建睿 李算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49-1156,共8页
弹簧离合器安装于直升机主减速器输入轴,受到发动机和减速器转速、扭矩的扰动激励。为查明弹簧离合器在输入输出轴扰动下的传扭能力及接触时变特性,建立了弹簧离合器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温差法实现了弹簧/壳体、弹簧/芯轴间预紧... 弹簧离合器安装于直升机主减速器输入轴,受到发动机和减速器转速、扭矩的扰动激励。为查明弹簧离合器在输入输出轴扰动下的传扭能力及接触时变特性,建立了弹簧离合器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温差法实现了弹簧/壳体、弹簧/芯轴间预紧配合的模拟,由此分析了弹簧离合器接合传扭过程中跟随特性、接触压力、轴向和切向滑移量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发动机5%输入转速波动与无转速波动相比,输入输出壳体平均转速差增大2.87倍,平均压应力增加19.3%;5%输出扭矩波动与无扭矩波动相比,输入输出壳体平均转速差增大2.16倍,平均压应力增加61.3%。此外,弹簧输入端切向滑移大于输出端,弹簧中部轴向滑移最大,转速波动对离合器输出端的切向滑移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离合器 预紧配合 接触压力 滑移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三维线接触微动界面疲劳寿命预测及断裂行为研究
20
作者 董庆兵 陈壮 +2 位作者 罗振涛 张杰 魏静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20,共14页
工程机械中常用的连接结构由两个或多个零件紧密配合而成,在运行过程中接触的零件相互挤压的同时伴随有小幅相对滑动,易发生微动疲劳。微动疲劳主要分为疲劳裂纹萌生、疲劳裂纹扩展和快速断裂三个阶段,连接结构中的零件断裂可引起严重... 工程机械中常用的连接结构由两个或多个零件紧密配合而成,在运行过程中接触的零件相互挤压的同时伴随有小幅相对滑动,易发生微动疲劳。微动疲劳主要分为疲劳裂纹萌生、疲劳裂纹扩展和快速断裂三个阶段,连接结构中的零件断裂可引起严重事故。现有的研究主要基于经过简化的二维平面应变模型,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微动疲劳的断裂机制,首先建立了微动条件下的三维线接触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临界平面法分析了裂纹萌生寿命、位置和角度,最后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模拟了三维疲劳裂纹扩展过程。结果表明:在微动载荷的作用下,裂纹以一定倾斜角度在接触区域边缘处萌生,先沿着萌生方向逐渐扩展,当疲劳裂纹扩展至一定深度时,在循环体应力作用下,其方向逐渐变为垂直于接触表面,最终使试件断裂。裂纹萌生阶段的寿命远大于扩展阶段的寿命,占微动疲劳寿命的70%~80%。计算得到的疲劳寿命与文献中微动试验的寿命结果在2倍的分散带内,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仿真分析方法可为连接结构的抗微动疲劳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接触 部分滑移 多轴疲劳 临界平面法 疲劳断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