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6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被引量:331
1
作者 夏汉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59,共9页
Studies on mechanisms and efficiencie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with constructed wetland,mainly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conducted mainly in the past 2 decades are reviewed.The mechanism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wet... Studies on mechanisms and efficiencie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with constructed wetland,mainly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conducted mainly in the past 2 decades are reviewed.The mechanism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wetlands are extremely complicated,including a series of physical,chemical,and bio chemical processes,such as special and non special adsorption,exchange,sedimentation,assimilation,decomposition,volatilization,and so on.There are lots of components,e.g.plants,soils,and microorganisms,in wetlands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Of all plants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Phragmites communis is used most widely and frequently.But wetlands covered by this single species are inferior to those covered by many species including it and other plants with reference to removal efficiency of nutrients and pollutants.In order to consummate theories about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and to further improv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pollutants and wetland ecosystem health,the following research fields are suggested to consolidate or further conduct in the future:① deeper and more systemic research on mechanisms of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by wetlands;② studie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ed wetland;③ experimentation on the suitability of local and indigenous wetland macrophytes for removal of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s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wastewater;④ exploration for better constructing,maintaining,and using measures to maximize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efficiency;⑤ controlling disease vectors and animal pests,and preventing them from jeopardizing human health and lives;and ⑥ ascertaining reasons producing noxious and odorous gases and then trying to control them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处理 机理 效率 污水净化 根际微生态系统 芦苇床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应用 被引量:309
2
作者 白晓慧 王宝贞 +1 位作者 余敏 聂梅生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88-92,共5页
叙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概念、分类、特点、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是正在不断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的污水处理实用新技术 ,具有投资低 ,出水水质好 ,抗冲击力强 ,增加绿地面积 ,改善... 叙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概念、分类、特点、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是正在不断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的污水处理实用新技术 ,具有投资低 ,出水水质好 ,抗冲击力强 ,增加绿地面积 ,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 ,操作简单 ,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这项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尤其适合广大农村、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 ,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发展
下载PDF
人工湿地及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13
3
作者 籍国东 孙铁珩 李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24-228,共5页
论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机理和优点 .人工湿地利用基质、植物和微生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 ,通过过滤、吸附、共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净化 ,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 论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机理和优点 .人工湿地利用基质、植物和微生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 ,通过过滤、吸附、共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净化 ,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并使其增产 ,实现废水的资源化与无害化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出水水质稳定、对营养物质去除能力强、基建和运行费用低、技术含量低、维护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强、适于处理间歇排放的污水和具有美学价值等优点 .该技术不仅能够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 ,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也正在不断受到重视 .根据人工湿地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指出了人工湿地处理特殊工业废水的前景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态工程 工业废水 污水处理
下载PDF
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磷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188
4
作者 WU Zhen-bin CHEN Hui-rong +13 位作者 HE Feng CHENG Shui-ping FU Gui-ping JIN Jian-ming QIU Dong-ru REN Ming-xun 任明迅 金建明 贺锋 陈辉蓉 付贵萍 吴振斌 邱东茹 成水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5,共8页
建立以亚热带湿生、水生植物为主的十二套下行流—上行流人工湿地系统作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对策。以其中四套研究其在不同的水力负荷及气候条件下对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人工湿地系统随处理运行时间的推移趋于稳定 ,对污水中的总磷、... 建立以亚热带湿生、水生植物为主的十二套下行流—上行流人工湿地系统作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对策。以其中四套研究其在不同的水力负荷及气候条件下对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人工湿地系统随处理运行时间的推移趋于稳定 ,对污水中的总磷、无机磷显示较好的净化效率 ,平均去除率在冬季达到 40 %以上 ,夏季达到 60 %以上 ,出水达到国家地面水Ⅲ级标准。水生植物在系统中起到明显作用 ,有植物系统的除磷效率及稳定性均高于无植物对照 ,其中 2号茭白—石菖蒲系统的效果最好 ,总磷平均去除率为 65%。 4号草—苔草系统在高水力负荷下的净化效果优于 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总磷 无机磷 去除率 污水磷 污水处理
下载PDF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氮去除及氮转化细菌的研究 被引量:155
5
作者 张甲耀 夏盛林 +1 位作者 邱克明 熊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3-327,共5页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一定的氮净化能力,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4934%(芦苇系统)、4549%(茭白系统)、3869%(无植物系统).湿地中氮转化细菌丰富,氨化细菌为106—107cfu/g(土壤)...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一定的氮净化能力,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4934%(芦苇系统)、4549%(茭白系统)、3869%(无植物系统).湿地中氮转化细菌丰富,氨化细菌为106—107cfu/g(土壤),亚硝化菌为103—105MPN/g(土壤),硝化菌103—104MPN/g(土壤),反硝化细菌为104—106MPN/g(土壤).亚硝化菌数量有植物系统高于无植物系统,前部高于后部,硝化菌数量有植物系统高于无植物系统,中后部高于前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TN去除 氮转化细菌 废水处理系统
下载PDF
人工湿地植物对观赏水中氮磷去除的贡献 被引量:176
6
作者 蒋跃平 葛滢 +1 位作者 岳春雷 常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718-1723,共6页
研究了处理观赏用轻度富营养化水的人工湿地中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氮磷去除作用。研究发现 ,所选用的 2 1种植物中 ,有17种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生长良好 ,稳定生长 10 5 d以后 ,其平均总生物量在 15 5~ 1317g/ m2之间 ,除了鸭跖草的地上地下... 研究了处理观赏用轻度富营养化水的人工湿地中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氮磷去除作用。研究发现 ,所选用的 2 1种植物中 ,有17种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生长良好 ,稳定生长 10 5 d以后 ,其平均总生物量在 15 5~ 1317g/ m2之间 ,除了鸭跖草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比 (A/ U)为 2 0 .5外 ,其余都在 1.18~ 4 .2 9之间。植株地上部 N和 P的浓度分别在 10 .99~ 34.74 mg/ g和 0 .5 9~ 3.81mg/ g之间 ;地下部 N和 P浓度分别在 6 .2 0~ 2 9.5 0 mg/ g及 0 .72~ 3.83mg/ g之间。大部分植物地上部 N和 P的浓度大于地下部 (p<0 .0 5 )。植物的 N、P积累量分别在 2 .10~ 2 4 .4 8g/ m2 和 0 .2 3~ 1.95 g/ m2 之间。在处理轻度富营养化水的人工湿地中 ,植物吸收对氮磷的去除起着主要作用——贡献率分别为 4 6 .8%和 5 1.0 %。植物的氮磷积累量与浓度及生物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所以可以直接以生物量为指标选择人工湿地植物。同时考虑净化和景观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植物 富营养化水 生物量 营养吸收 积累量
下载PDF
几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污染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165
7
作者 袁东海 景丽洁 +2 位作者 高士祥 尹大强 王连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5,共5页
通过基质磷素等温吸附、净化磷素污染效果和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实验 ,研究了砂子、沸石、蛭石、黄褐土、下蜀黄土、粉煤灰和矿渣 7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污染效果和影响因素 ,并评价了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可能造成的二... 通过基质磷素等温吸附、净化磷素污染效果和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实验 ,研究了砂子、沸石、蛭石、黄褐土、下蜀黄土、粉煤灰和矿渣 7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污染效果和影响因素 ,并评价了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风险 .结果表明 :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上述基质磷素吸附过程 ,其磷素理论饱和吸附量依次为矿渣 >粉煤灰 >蛭石 >表土 >下蜀黄土 >沸石 >砂子 .磷素的净化能力依次为矿渣 >粉煤灰 >蛭石 >表土 >下蜀黄土 >沸石 >砂子 ,模拟污水磷素净化实验也证实矿渣、粉煤灰、蛭石净化磷素污染效果较好 ,表土和下蜀黄土次之 ,沸石和砂子净化磷素污染效果较差 .矿渣和粉煤灰等钙素含量较高的碱性基质 ,影响磷素吸附净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基质的全钙含量 ,碱性条件下 ,基质全钙含量越高 ,其吸附的磷素越多 ,净化磷素污染的效果越好 .砂子、沸石、下蜀黄土、黄褐土和蛭石等活性胶体氧化铁铝含量较多的中性基质 ,影响其磷素吸附净化效果的主导因素是其胶体氧化铁的含量 ,胶体氧化铁能促进基质吸附磷素效应 ,提高磷素净化能力 .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实验也表明 :除砂子基质磷素释放比例较高以外 ,其它基质磷素释放的比例很低 ,加强人工湿地基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基质 磷素 净化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48
8
作者 于少鹏 王海霞 +1 位作者 万忠娟 孙广友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9,共8页
人工湿地有着独具特色的净污机理、功能,正在不断地受到全球的重视。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机理、类型,对其优势与不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作者对我国研究、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我国... 人工湿地有着独具特色的净污机理、功能,正在不断地受到全球的重视。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机理、类型,对其优势与不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作者对我国研究、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我国发展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目前应当开展的工作提出了战略性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技术 现状 前景
下载PDF
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氮磷的去除机理 被引量:142
9
作者 张军 周琪 何蓉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1期98-101,共4页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已被广泛接受,特别是其在脱氮、除磷方面的应用逐步为人们所重视。本文深入地讨论了表面流人工湿地中各种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对污水中各种形态含氮、含磷化合物的去除机理,及其具体途径、...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已被广泛接受,特别是其在脱氮、除磷方面的应用逐步为人们所重视。本文深入地讨论了表面流人工湿地中各种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对污水中各种形态含氮、含磷化合物的去除机理,及其具体途径、相关反应和反应类型,总结了国内外对各个过程影响因素、控制条件、反应速度、去除能力及相互之间协调拮抗作用的研究结果。虽然硝化/反硝化作用和土壤吸附沉淀作用已被公认为是表面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主要途径,但不同研究结果之间仍存在着明显差异,鲜有多介质环境条件下各种脱氮、除磷过程中多种氮、磷形态的质量平衡研究,而以此为基础的人工湿地生态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则是深入了解人工湿地运行机理、设计和预测其处理效率,以及推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广泛应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有机污染物 生态系统
下载PDF
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 被引量:126
10
作者 吴建强 阮晓红 王雪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综述国内外有关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选择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人工湿地系统水生植物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主要作用为:吸收利用和吸附富集污染物质、传输氧到湿地系统、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维... 综述国内外有关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选择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人工湿地系统水生植物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主要作用为:吸收利用和吸附富集污染物质、传输氧到湿地系统、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系统的稳定、积累有机物质。人工湿地系统要选择栽种耐污能力强、去污效果好、适合当地环境、根系发达、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水生植物
下载PDF
几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的机理 被引量:120
11
作者 袁东海 景丽洁 +3 位作者 张孟群 高士祥 尹大强 王连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4-617,共4页
研究了砂子、沸石、蛭石、黄褐土、下蜀黄土、粉煤灰和矿渣7种人工湿地基质材料净化污水磷素的机理,并初步评价了其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可能导致的磷素二次污染的风险.结果表明,矿渣、粉煤灰有很好的磷素去除效果,蛭石、黄褐土和下蜀黄土次... 研究了砂子、沸石、蛭石、黄褐土、下蜀黄土、粉煤灰和矿渣7种人工湿地基质材料净化污水磷素的机理,并初步评价了其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可能导致的磷素二次污染的风险.结果表明,矿渣、粉煤灰有很好的磷素去除效果,蛭石、黄褐土和下蜀黄土次之,沸石和砂子的去除效果较差.上述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的机理主要为化学机理,表现为基质全钙、氧化钙、水溶性钙的含量越高,其固定形成的磷酸钙盐越多,在pH值较高的情况下,主要形成难溶性的磷酸八钙和磷酸十钙,有利于磷素的净化;基质中游离氧化铁、铝和胶体氧化铁、铝含量越高,其固定形成的磷酸铁盐和磷酸铝盐数量越多,基质净化磷素的能力越强.除砂子外,上述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比例很低.加强人工湿地基质管理,其基质吸附的磷素一般不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基质 磷素 净化 机理
下载PDF
新型废水处理工艺——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93
12
作者 诸惠昌 胡纪萃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9-43,共5页
根据水流形态的不同,人工湿地可以分为地表流工艺和地下潜流工艺,人工湿地实际上是一种推流式生物反应器,一般利用芦苇作为供氧手段,人工湿地具有良好的净化废水功能,BOD去除率达85—95%,SS去除率达90%,氨氮和磷的去除率约为40—50%... 根据水流形态的不同,人工湿地可以分为地表流工艺和地下潜流工艺,人工湿地实际上是一种推流式生物反应器,一般利用芦苇作为供氧手段,人工湿地具有良好的净化废水功能,BOD去除率达85—95%,SS去除率达90%,氨氮和磷的去除率约为40—50%,而其基建和运行费用仅为传统二级处理的1/10—1/2.本文介绍了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地下潜流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设计及净化功能初探 被引量:113
13
作者 吴振斌 成水平 +3 位作者 贺锋 付贵萍 金建明 陈辉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715-718,共4页
阐述了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系统的设计 ,并测试其冬季污水净化效果 .垂直流人工湿地由下行流和上行流方式的两池组成 .对受污染地面水体中的CODCr、BOD5和TSS的去除率分别为 5 3.6 %、78.7%和 80 .2 % .对细菌、总大肠菌、粪大肠菌和藻... 阐述了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系统的设计 ,并测试其冬季污水净化效果 .垂直流人工湿地由下行流和上行流方式的两池组成 .对受污染地面水体中的CODCr、BOD5和TSS的去除率分别为 5 3.6 %、78.7%和 80 .2 % .对细菌、总大肠菌、粪大肠菌和藻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 99.4%、85 .9%、89.7%和 97.7% .对KN、NH+ 4 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39.2 %、16 .5 %和 2 5 .8% .各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无明显差异 .系统出水NO-3 N浓度高于进水 ,而有植物系统中又高于无植物的对照 ,表明湿地植物的存在有利于硝化作用 .表明下行流 上行流人工湿地在冬季仍能较好地改善水质 ,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 人工湿地 设计 净化功能 下行-上行流 污水净化
下载PDF
几种湿地植物净化生活污水COD、总氮效果比较 被引量:123
14
作者 袁东海 任全进 +3 位作者 高士祥 张洪 尹大强 王连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337-2341,共5页
以无植被、基质为河砂的潜流型人工湿地为对照 ,研究了石菖蒲、灯心草和蝴蝶花 3种类型植被、基质均为河砂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COD、总氮的效果 .结果表明 ,在污水COD浓度小于 2 0 0mg·L-1、总氮浓度小于 30mg·L-1... 以无植被、基质为河砂的潜流型人工湿地为对照 ,研究了石菖蒲、灯心草和蝴蝶花 3种类型植被、基质均为河砂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COD、总氮的效果 .结果表明 ,在污水COD浓度小于 2 0 0mg·L-1、总氮浓度小于 30mg·L-1的低浓度范围里 ,无植被的人工湿地和有植被的人工湿地对污水中COD、总氮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两者差异不大 ,其COD去除率均达 90 %以上 ,总氮的去除率达 80 %以上 .随着污水中COD和总氮浓度的增加 ,无植被人工湿地和有植被人工湿地去除COD和总氮的效果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两者差异明显 ,有植被的人工湿地能维持较高的COD、总氮的去除效果 ,无植被的人工湿地COD和总氮去除效果下降很快 ,植被在人工湿地系统去除污水COD和总氮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整个试验阶段 ,石菖蒲植被人工湿地COD和总氮平均净化效率分别为 80 4 6 %和 77 77%、灯心草人工湿地分别为 75 5 3%和 71 17%、蝴蝶花人工湿地分别为 70 5 0 %和 6 6 38% ,无植被人工湿地分别为6 1 39%和 5 5 81% .同无植被人工湿地COD和总氮净化效果相比 ,石菖蒲植被人工湿地净化效果最好 ;其次为灯心草植被人工湿地 ,再次为蝴蝶花植被人工湿地 .不同类型植被的人工湿地净化污水中COD和总氮的效果与其生物量关系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挺水植物 人工湿地 COD 总氮、净化
下载PDF
植物吸收在人工湿地脱氮除磷中的贡献 被引量:132
15
作者 李林锋 年跃刚 蒋高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7-342,共6页
通过研究人工湿地植物对氮、磷的吸收能力,评价植物吸收在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方面的贡献.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植物其组织中w(TN)和w(TP)差异极显著,湿地植物对TN和TP的吸收量分别为6.194.0和0.59.0 g/(m^2.a).按全年衡算,湿地植物对TN... 通过研究人工湿地植物对氮、磷的吸收能力,评价植物吸收在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方面的贡献.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植物其组织中w(TN)和w(TP)差异极显著,湿地植物对TN和TP的吸收量分别为6.194.0和0.59.0 g/(m^2.a).按全年衡算,湿地植物对TN和TP的吸收量分别占人工湿地TN和TP去除量的0.6%17.3%和1.4%41.2%.但由于湿地植物吸收的TN和TP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储存在湿地植物的地下部,通过收获植物地上部的TN和TP吸收量仅占人工湿地TN和TP去除量的0.3%14.1%和0.8%19.6%.由此可见,湿地植物的直接吸收在人工湿地系统氮、磷去除中不占重要地位,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和利用应该更注重其间接生态效应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人工湿地 氮磷去除
下载PDF
人工湿地的磷去除机理 被引量:124
16
作者 卢少勇 金相灿 余刚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1-396,共6页
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磷负荷导致了全中国范围湖泊的富营养化,控制此磷负荷的廉价而有效的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技术是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中的磷的存在形态主要有有机磷(生物态和非生物态的)、磷酸、可溶性磷酸盐和不溶性磷酸... 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磷负荷导致了全中国范围湖泊的富营养化,控制此磷负荷的廉价而有效的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技术是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中的磷的存在形态主要有有机磷(生物态和非生物态的)、磷酸、可溶性磷酸盐和不溶性磷酸盐。文章总结了人工湿地中的磷去除机理,在防渗人工湿地系统中,主要的磷去除机理包括化学作用(如沉淀作用和吸附作用);生物作用(如植物吸收作用和微生物吸收与积累作用)和物理作用(如沉积作用)。在未防渗的人工湿地系统中,湿地系统和周围水体(如地下水)的交换量对湿地的磷去除有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是人工湿地中最主要的磷去除途径。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对磷的去除作用的大小和其所处环境中的氧状态密切相关,植物吸收对磷的去除作用的大小和收割频率与时期、进水负荷、植物物种和气候条件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去除机理
下载PDF
人工湿地除磷研究进展 被引量:124
17
作者 李晓东 孙铁珩 +1 位作者 李海波 王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26-1232,共7页
从人工湿地除磷机理着手,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湿地基质、湿地植物及微生物强化除磷的研究机理以及进展。深入研究多种基质组合对磷素的吸附与解析机理,可以从理论上推进诸多高效除磷基质的实际应用进程;植物间接净化作用及其与湿地水力停... 从人工湿地除磷机理着手,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湿地基质、湿地植物及微生物强化除磷的研究机理以及进展。深入研究多种基质组合对磷素的吸附与解析机理,可以从理论上推进诸多高效除磷基质的实际应用进程;植物间接净化作用及其与湿地水力停留时间的关系,是影响湿地植物选种和种植的重要依据;植物根际微环境以及植物与微生物的耦合作用可能是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途径之一;强调湿地的污水净化功能而忽视其生态服务功能,是湿地运行中普遍存在的认识错误。最后指出:湿地运行应采取高水力负荷、低污染负荷的方式,强调强化一级处理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除磷 基质 耦合作用 生态功能
下载PDF
人工湿地系统去除藻毒素研究 被引量:83
18
作者 吴振斌 陈辉蓉 +5 位作者 雷腊梅 宋立荣 付贵萍 金建明 贺锋 何振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2期242-247,共6页
以含水华的鱼塘水作为进水灌溉两套上行流 -下行流人工湿地系统 ,系统内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灌溉一周后收集人工湿地进出水水样 ,用HPLC法检测其藻毒素含量 ,结合温度、电位、溶氧等理化指标和细菌、藻类数量的变化 ,分析人工湿地系统... 以含水华的鱼塘水作为进水灌溉两套上行流 -下行流人工湿地系统 ,系统内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灌溉一周后收集人工湿地进出水水样 ,用HPLC法检测其藻毒素含量 ,结合温度、电位、溶氧等理化指标和细菌、藻类数量的变化 ,分析人工湿地系统对藻毒素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其效果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 ,人工湿地系统对藻毒素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对藻毒素含量 0 .117g/L的进水 ,两套系统去除率分别为 6 8.5%和 34.6 % ,芦苇 -水葱组合的湿地系统去除效果优于茭白 -石菖蒲组合的湿地系统。在三种主要藻毒素RR、YR、LR中 ,湿地对YR的去除效果最好 ,湿地出水中浓度降至检测限以下。基质的吸附和细菌的降解作用是去除藻毒素的主要机制 ,后者与湿地系统的电位、细菌活动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藻毒素 去除率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 被引量:110
19
作者 汤显强 黄岁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3,共5页
人工湿地中,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不同,其去污影响因素也不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影响因素主要是溶解氧水平,氮的去除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植物,溶解氧水平,水力停留时间及污染负荷等,磷的去除影响因素主要是填料理化性质和植物。在应用方面,... 人工湿地中,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不同,其去污影响因素也不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影响因素主要是溶解氧水平,氮的去除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植物,溶解氧水平,水力停留时间及污染负荷等,磷的去除影响因素主要是填料理化性质和植物。在应用方面,人工湿地在国内外一般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业点源污染等,但目前更趋向用于治理富营养化水体和水资源保护。本文在分析人工湿地影响因素和应用现状后,提出进一步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人工湿地废水生态处理系统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3
20
作者 籍国东 倪晋仁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75,共5页
人工湿地废水生态处理新技术的高效去污能力基于独特而复杂的作用机制 ,其中最重要的是湿地基质、大型植物和微生物的高度协同作用。基质在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长介质的同时 ,也能够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作用直接去除污染物。大型湿... 人工湿地废水生态处理新技术的高效去污能力基于独特而复杂的作用机制 ,其中最重要的是湿地基质、大型植物和微生物的高度协同作用。基质在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长介质的同时 ,也能够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作用直接去除污染物。大型湿地植物既是微生物的“固定化载体” ,氧气的生产和运输“机器” ,同时还能够稳固湿地床表面 ,起到冬季保温和支撑冰面的作用。微生物是消除污染物的作用者 ,它能够在去除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废水处理技术 生态处理系统 生态环境 反硝化 有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