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学复兴运动之省察
1
作者 周良发 《昆明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8-62,共5页
近年来,儒学复兴思潮在中国大陆的泛起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与现代新儒学不同,当前的儒学复兴不是一家独大,而是众说纷呈、多元并存。基于现代新儒家之困境与传统文化研究思潮的勃兴,人们为儒学的未来前景提出一系列独到见解,其中影响... 近年来,儒学复兴思潮在中国大陆的泛起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与现代新儒学不同,当前的儒学复兴不是一家独大,而是众说纷呈、多元并存。基于现代新儒家之困境与传统文化研究思潮的勃兴,人们为儒学的未来前景提出一系列独到见解,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蒋庆的"政治儒学"、黄玉顺的"生活儒学"与干春松的"制度儒学"。总的来说,虽然这些理论并非均有现实可行性,但它们标志着儒学研究路向的新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复兴运动 政治儒学 生活儒学 制度儒学
下载PDF
制度儒学中的孝治思想
2
作者 刘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3,21,共6页
制度儒学将政治和教化融合为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孝不仅构成道德伦理的根基,更发挥着协调群体关系、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制衡等积极作用。制度儒学的核心价值是仁,起点在于孝道。由孝上升到孝治,是制度儒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制度儒学将政治和教化融合为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孝不仅构成道德伦理的根基,更发挥着协调群体关系、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制衡等积极作用。制度儒学的核心价值是仁,起点在于孝道。由孝上升到孝治,是制度儒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为儒学在现代社会中遭遇冷漠的态度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制度儒学 孝治
下载PDF
制度儒学中的圣人正义论
3
作者 刘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29,共6页
制度儒学以圣人正义论作为处理民众、君主与天命之间关系的准则,认为民众是王道政治的现实基础,民众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秩序,君主是社会秩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加强君主的权威以保障整体的稳定与和谐。制度儒学中... 制度儒学以圣人正义论作为处理民众、君主与天命之间关系的准则,认为民众是王道政治的现实基础,民众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秩序,君主是社会秩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加强君主的权威以保障整体的稳定与和谐。制度儒学中的天命观念不同于墨家的天志学说,尤其对后者忽视群体生活中的个性差异的价值取向持否定态度。毕竟儒家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揭示天命变化的规律,为公众选择和公共利益提供合法性论证,进而确保社会共同体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儒学 天命 天志 王道 圣人正义论
下载PDF
儒学展开的新向度:评干春松的“制度儒学”
4
作者 周良发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29-32,共4页
激进主义思潮的冲击与现代新儒家之偏误,共同促进了"制度儒学"的形成。基于现代儒学研究之缺失,干春松主张以儒家思想与社会制度相结合的方式重新审视儒学的本来面目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并对制度化儒学的基本形态、解体因缘及... 激进主义思潮的冲击与现代新儒家之偏误,共同促进了"制度儒学"的形成。基于现代儒学研究之缺失,干春松主张以儒家思想与社会制度相结合的方式重新审视儒学的本来面目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并对制度化儒学的基本形态、解体因缘及近代重建作了周详深湛的剖析。"制度儒学"是近年来"儒学复兴运动"之一种,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儒学研究路向的新展开。不过,总的看来,"制度儒学"学理上不够圆通,理论构建的意义也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干春松 制度儒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